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帘线盘条钢的生产方法。
技术背景
帘线钢是优质硬线钢的精品,是超洁净钢的代表产品和钢铁企业线材生产水平的标志性产品,也是商用钢中强度最高的钢。一般来说,帘线钢的帘线需要拉到0.38mm以下。因此,对于线材组织及成分的均匀性、纯净度以及综合质量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研究线材的组织及边缘网状渗碳体的意义尤为重要。
客户对帘线钢的入厂检测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钢种内部组织均匀,纯净度高,更需要好的表面质量。客户在进行帘线钢丝加工时需要对盘条进行拉拔、电镀、再一次拉拔、合股等工作,当帘线钢盘条存在硬脆的边缘网状渗碳体时,在拉拔的时候会出现磨耗升高、初级疲劳断裂、隐性缺陷,降低生产效率、增加生产成本进而影响轮胎钢丝的质量。
现有技术对帘线钢内部组织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抑制心部网状渗碳体及脱碳层上。研究如何从原始钢坯着手,采取严格钢坯质量控制钢坯表面的增碳,利用加热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增加,使钢坯表面及次表面c浓度高区域的c向c浓度低区域扩散更加充分,以及如何抑制co对钢坯表面的增c来抑制过共析钢边缘网状渗碳体的产生,成功抑制盘条边缘网状渗碳体的产生,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帘线盘条钢的生产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能够控制好帘线盘条边缘网状渗碳体。
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帘线盘条钢的生产方法,按连铸坯修磨—轧制—吐丝—打捆—包装—吊运工艺流程进行生产,钢的组成重量百分比为c=0.85~0.88,si=0.17~0.20,mn=0.50~0.52,p≤0.012,s≤0.010,ni≤0.02,ti≤0.005,al≤0.005,cr≤0.03,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工艺步骤包括:
(1)连铸:采用特定保护渣配合强冷,二冷区比水量设定为2.28l/kg,液面波动控制在±3%以内;
(2)修磨:铸坯堆冷大于24h后进行全修磨处理,修磨目数8目和12目,修磨刀数单面12~14刀,角部3~5刀,修磨深度单面1.8mm以上;
(3)加热及气氛:预热段温度<720℃时间30~35min,加热段温度720~1050℃时间40~50min,均热段温度1170~1190℃时间55~70min;较强氧化性气氛,残氧量≥8%;
(4)轧制及控冷:出炉温度1070~1130℃,吐丝温度920~950℃,吐丝后在950~727℃温度区间冷却速率5~7.5℃/s,727~550℃温度区间冷却速率3~5℃/s。
本发明帘线钢边缘网状渗碳体的控制方法,主要通过源头控制钢坯增碳、修磨进一步去除增碳,加热采用提高加热温度及延长时间,微调加热炉气氛,保持较强氧化性气氛、控制冷却程序,此方法生产的高碳帘线钢经用户入厂检测,无边缘网状渗碳体的存在,满足客户对该钢种的检测要求。
本发明方法中,连铸采用专用保护渣及液面控制减少铸坯表面增碳;修磨采用全覆盖多道深修磨量进一步去除表面缺陷,高线加热利用加热温度的升高和高温段保温时间的增加,钢坯表面及次表面c浓度高区域的c向c浓度低区域扩散更加充分;加热炉较强氧化性气氛可以抑制co对钢坯表面的增c来抑制过共析钢边缘网状渗碳体的产生,成功抑制盘条边缘网状渗碳体的产生,检测边缘网状渗碳体完全消除,满足客户对该钢种的组织检测要求。
本发明的突出特点和显著效果主要体现在:本发明在入炉钢坯质量上严格管控减少表面增碳现象;本发明采用提高加热温度及延长高温段时间及保持较强氧化性气氛抑制盘条边缘网状渗碳体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未采用本发明生产的盘条的金相组织图。
图中金相组织显示盘条边缘存在网状渗碳体。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盘条的金相组织图。
图中金相组织显示盘条边缘无网状渗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介绍实施例。
实施例1
成品钢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如表1。工艺步骤及参数如下:
(1)连铸采用专用保护渣,二冷区比水量2.28l/kg,拉速2.3m/min,微调二冷配水。铸坯尺寸为150mm*150*mm*11m。
(2)铸坯堆冷24h后进行全修磨处理,修磨刀数单面12刀,角部3刀,测量修磨深度单面2.1mm。
(3)加热及气氛:预热段温度区间:<720℃时间33min,加热段温度区间:730~1000℃时间42min,均热段温度区间:1170~1190℃时间65min;较强氧化性气氛,残氧量8.5%。
(4)轧制及控冷:出炉温度:1078~1120℃,吐丝温度控制在925~945℃,吐丝后冷却速率:950-727℃温度区间冷却速率5-6.5℃/s,727-550℃温度区间冷却速率3.5-5℃/s。
实施例2
成品钢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如表1。工艺步骤及参数如下:
(1)连铸采用专用保护渣,二冷区比水量2.28l/kg,拉速2.3m/min,微调二冷配水。铸坯尺寸为150mm*150*mm*11.8m。
(2)铸坯堆冷26h后进行全修磨处理,修磨刀数单面13刀,角部5刀,测量修磨深度单面2.0mm。。
(3)加热及气氛:预热段温度区间:<720℃时间32min,加热段温度区间:720~1050℃时间45min,均热段温度区间:1170~1190℃时间60min;较强氧化性气氛,残氧量8.0%。
(4)轧制及控冷:出炉温度:1070~1118℃,吐丝温度控制在926~948℃,吐丝后冷却速率:950-727℃温度区间冷却速率5.5-7.0℃/s,727-550℃温度区间冷却速率3.2-4.6℃/s。
实施例3
成品钢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如表1。工艺步骤及参数如下:
(1)连铸采用专用保护渣,二冷比水量2.28l/kg,拉速2.3m/min,微调二冷配水。铸坯尺寸为150mm*150*mm*11.4m。
(2)铸坯堆冷28h后进行全修磨处理,修磨刀数单面14刀,角部3刀,测量修磨深度单面2.2mm。
(3)加热及气氛:预热段温度区间:<720℃时间34min,加热段温度区间:720~1050℃时间45min,均热段温度区间:1170~1190℃时间68min;较强氧化性气氛,残氧量8.2%。
(4)轧制及控冷:出炉温度:1080~1130℃,吐丝温度控制在930~947℃,吐丝后冷却速率:950-727℃温度区间冷却速率6-7.5℃/s,727-550℃温度区间冷却速率3.8-5℃/s。
表1实施例钢的化学成分(%)
1.一种帘线盘条钢的生产方法,按连铸坯修磨—轧制—吐丝—打捆—包装—吊运工艺流程进行生产,钢的组成重量百分比为c=0.85~0.88,si=0.17~0.20,mn=0.50~0.52,p≤0.012,s≤0.010,ni≤0.02,ti≤0.005,al≤0.005,cr≤0.03,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工艺步骤包括:
(1)连铸:采用特定保护渣配合强冷,二冷区比水量设定为2.28l/kg,液面波动控制在±3%以内;
(2)修磨:铸坯堆冷大于24h后进行全修磨处理,修磨目数8目和12目,修磨刀数单面12~14刀,角部3~5刀,修磨深度单面1.8mm以上;
(3)加热及气氛:预热段温度<720℃时间30~35min,加热段温度720~1050℃时间40~50min,均热段温度1170~1190℃时间55~70min;较强氧化性气氛,残氧量≥8%;
(4)轧制及控冷:出炉温度1070~1130℃,吐丝温度920~950℃,吐丝后在950~727℃温度区间冷却速率5~7.5℃/s,727~550℃温度区间冷却速率3~5℃/s。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