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且便携式午餐盒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7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且便携式午餐盒。



背景技术:

餐盒又称为饭盒,是一种专用于盛装食物的盒体,大多由铝、不锈钢、塑料等材质制成。早期的饭盒,依靠盒盖在盒体上端的插接实现闭合作用,既不能实现密封作用,也无法实现盒盖在盒体上的固定,因此在携带过程中极易出现翻洒、渗汤等现象。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饭盒的密封性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采用边缘带有翻边的盒盖与盒体上端边缘的凸出边卡接扣合(俗称乐扣饭盒),可有效保证盒体密封,避免渗液现象的发生。此类产品目前在市场上已经非常多见,从而使饭盒的携带变得更加方便。

虽然在密封性和便携性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进步,但目前饭盒普遍仍然只用于盛装食物,由于其结构不便于对嘴饮用,因此目前饭盒难以作为盛水容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开发一种便于饮用的饭盒,则有望拓展常规饭盒的使用功能。此外,目前常规饭盒不便于对内容物进行保温或加热,当使用环境中缺乏蒸饭箱、微波炉等装置时,如何对饭盒内的食物进行保温、加热,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保温且便携式午餐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饭盒难以作为携带式水壶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当使用环境中缺乏蒸饭箱、微波炉等装置时,常规饭盒不便于对其内容物进行保温、加热。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保温且便携式午餐盒,包括盒体,变径部,内腔,环形端口,连通管,内盖,外盖,盒盖,其中,在盒体的上端连接有变径部,在变径部的内部及盒体的内部具有相互连通的内腔,所述内腔的上端延伸至变径部的上端,内腔的上端为环形端口,连通管的下端与盒体相连通,连通管的上端延伸至环形端口的上方,在连通管的上端外壁具有外螺纹,内盖的内壁具有内螺纹,内盖丝接在连通管的上端,在变径部的上端外壁具有外螺纹,在外盖的内壁具有内螺纹,外盖丝接在变径部的上端,盒体的侧端具有开口,盒盖卡接在所述开口处。

作为优选,在盒盖的边缘连接有翻边部,在所述开口的边缘固定连接有凸出边,盒盖扣置于所述开口处,翻边部卡接在凸出边上,在盒盖与盒体之间垫置有垫圈。

作为优选,还包括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分别与外盖及变径部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漏斗,在所述漏斗的下端具有等径管,所述等径管的下端内壁具有内螺纹,等径管丝接在变径部的上端。

作为优选,环形端口的轴线与连通管的轴线相互重合;内盖与外盖之间不相接触。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盒体用于盛装食物或水;变径部用于容纳连通管及一部分内腔,盒体中具有另一部分内腔;当需要对盒体中的食物进行保温、加热时,向内腔中灌入热水,从而起到加热作用;环形端口用于向内腔中灌入热水或排出水;当利用本实用新型携带水时,将水盛装在盒体中,连通管用于将饮用水导出,使用者通过连通管的上端对嘴饮用;内盖用于封闭连通管;外盖用于封闭环形端口;盒盖用于封闭盒体侧端的开口。垫圈有助于保持盒盖卡接在开口处的密封性;凸出边用于供盒盖的翻边部卡接于其上,从而保持盒盖在开口处具有充分的压紧作用。增设连接环可用于缓解外盖容易丢失的问题。由于向环形端口中灌入热水不方便,因此可配备专用的漏斗,该漏斗下端的等径管内壁具有内螺纹,可开启外盖后将等径管丝接于其上,借助漏斗的引流作用方便的灌入热水(过程中内盖始终封闭),而后将漏斗拧下,再将外盖丝接封闭,从而利用内腔中的热水对盒体内的食物起到加热作用。

当本实用新型用于携带食物时,食物盛装于盒体中,盒盖卡接密封,内盖处于常闭状态,外盖除了在加热时向内腔中灌水及排水之外也处于常闭状态,食物的放入及取食均打开盒盖进行。当本实用新型用于携带饮用水时,饮用水可打开盒盖后倒入,也可从连通管处灌入,而后将盒盖封闭,需要饮用时,开启外盖、内盖后,从连通管上端进行对嘴饮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温且便携式午餐盒。该技术方案中,在常规饭盒的上端增设变径部,依托于变径部设置了与盒体相连通的连通管,并构建了内腔空间,连通管采用内盖封闭,而内腔上端的环形端口则由外盖单独封闭。基于以上构造,使盒体不仅可用于盛装食物,而且可作为盛水容器,通过连通管上端口可便捷的加以饮用;与此同时,当本实用新型用于盛装食物时,内腔可用于灌入热水,对盒体内食物起到加热作用。此外,为克服环形端口不便于灌入热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配套使用的漏斗模块,利用其下端的等径管代替外盖丝接于其上,在保持内盖常闭的前提下借助漏斗的引流作用方便的灌入热水,使得操作更加方便。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常规饭盒端口密封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改进赋予了其盛水功能和食品保温功能,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处于闭合状态时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是与本实用新型配套使用的漏斗的剖视图;

图5是漏斗与本实用新型配套使用时,整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

1、盒体2、变径部3、内腔4、环形端口

5、连通管6、内盖7、外盖8、盒盖

9、垫圈10、凸出边11、翻边部12、连接环

13、漏斗14、等径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实施例1

保温且便携式午餐盒,如图1~5所示,包括盒体1,变径部2,内腔3,环形端口4,连通管5,内盖6,外盖7,盒盖8,其中,在盒体1的上端连接有变径部2,在变径部2的内部及盒体1的内部具有相互连通的内腔3,所述内腔3的上端延伸至变径部2的上端,内腔3的上端为环形端口4,连通管5的下端与盒体1相连通,连通管5的上端延伸至环形端口4的上方,在连通管5的上端外壁具有外螺纹,内盖6的内壁具有内螺纹,内盖6丝接在连通管5的上端,在变径部2的上端外壁具有外螺纹,在外盖7的内壁具有内螺纹,外盖7丝接在变径部2的上端,盒体1的侧端具有开口,盒盖8卡接在所述开口处。

其中,在盒盖8的边缘连接有翻边部11,在所述开口的边缘固定连接有凸出边10,盒盖8扣置于所述开口处,翻边部11卡接在凸出边10上,在盒盖8与盒体1之间垫置有垫圈9。还包括连接环12,所述连接环12分别与外盖7及变径部2固定连接。还包括漏斗13,在所述漏斗13的下端具有等径管14,所述等径管14的下端内壁具有内螺纹,等径管14丝接在变径部2的上端。环形端口4的轴线与连通管5的轴线相互重合;内盖6与外盖7之间不相接触。

该装置的结构特点如下:盒体1用于盛装食物或水;变径部2用于容纳连通管5及一部分内腔3,盒体1中具有另一部分内腔3;当需要对盒体1中的食物进行保温、加热时,向内腔3中灌入热水,从而起到加热作用;环形端口4用于向内腔3中灌入热水或排出水;当利用本实用新型携带水时,将水盛装在盒体1中,连通管5用于将饮用水导出,使用者通过连通管5的上端对嘴饮用;内盖6用于封闭连通管5;外盖7用于封闭环形端口4;盒盖8用于封闭盒体1侧端的开口。垫圈9有助于保持盒盖8卡接在开口处的密封性;凸出边10用于供盒盖8的翻边部11卡接于其上,从而保持盒盖8在开口处具有充分的压紧作用。增设连接环12可用于缓解外盖7容易丢失的问题。由于向环形端口4中灌入热水不方便,因此可配备专用的漏斗13,该漏斗13下端的等径管14内壁具有内螺纹,可开启外盖7后将等径管14丝接于其上,借助漏斗13的引流作用方便的灌入热水(过程中内盖6始终封闭),而后将漏斗13拧下,再将外盖7丝接封闭,从而利用内腔3中的热水对盒体1内的食物起到加热作用。

当本实用新型用于携带食物时,食物盛装于盒体1中,盒盖8卡接密封,内盖6处于常闭状态,外盖7除了在加热时向内腔3中灌水及排水之外也处于常闭状态,食物的放入及取食均打开盒盖8进行。当本实用新型用于携带饮用水时,饮用水可打开盒盖8后倒入,也可从连通管5处灌入,而后将盒盖8封闭,需要饮用时,开启外盖7、内盖6后,从连通管5上端进行对嘴饮用。

实施例2

保温且便携式午餐盒,如图1~5所示,包括盒体1,变径部2,内腔3,环形端口4,连通管5,内盖6,外盖7,盒盖8,其中,在盒体1的上端连接有变径部2,在变径部2的内部及盒体1的内部具有相互连通的内腔3,所述内腔3的上端延伸至变径部2的上端,内腔3的上端为环形端口4,连通管5的下端与盒体1相连通,连通管5的上端延伸至环形端口4的上方,在连通管5的上端外壁具有外螺纹,内盖6的内壁具有内螺纹,内盖6丝接在连通管5的上端,在变径部2的上端外壁具有外螺纹,在外盖7的内壁具有内螺纹,外盖7丝接在变径部2的上端,盒体1的侧端具有开口,盒盖8卡接在所述开口处。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保温且便携式午餐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变径部(2),内腔(3),环形端口(4),连通管(5),内盖(6),外盖(7),盒盖(8),其中,在盒体(1)的上端连接有变径部(2),在变径部(2)的内部及盒体(1)的内部具有相互连通的内腔(3),所述内腔(3)的上端延伸至变径部(2)的上端,内腔(3)的上端为环形端口(4),连通管(5)的下端与盒体(1)相连通,连通管(5)的上端延伸至环形端口(4)的上方,在连通管(5)的上端外壁具有外螺纹,内盖(6)的内壁具有内螺纹,内盖(6)丝接在连通管(5)的上端,在变径部(2)的上端外壁具有外螺纹,在外盖(7)的内壁具有内螺纹,外盖(7)丝接在变径部(2)的上端,盒体(1)的侧端具有开口,盒盖(8)卡接在所述开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且便携式午餐盒,其特征在于,在盒盖(8)的边缘连接有翻边部(11),在所述开口的边缘固定连接有凸出边(10),盒盖(8)扣置于所述开口处,翻边部(11)卡接在凸出边(10)上,在盒盖(8)与盒体(1)之间垫置有垫圈(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且便携式午餐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环(12),所述连接环(12)分别与外盖(7)及变径部(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且便携式午餐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漏斗(13),在所述漏斗(13)的下端具有等径管(14),所述等径管(14)的下端内壁具有内螺纹,等径管(14)丝接在变径部(2)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且便携式午餐盒,其特征在于环形端口(4)的轴线与连通管(5)的轴线相互重合;内盖(6)与外盖(7)之间不相接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温且便携式午餐盒。该技术方案中,在常规饭盒的上端增设变径部,依托于变径部设置了与盒体相连通的连通管,并构建了内腔空间,连通管采用内盖封闭,而内腔上端的环形端口则由外盖单独封闭。基于以上构造,使盒体不仅可用于盛装食物,而且可作为盛水容器,通过连通管上端口可便捷的加以饮用;与此同时,当本实用新型用于盛装食物时,内腔可用于灌入热水,对盒体内食物起到保温、加热作用。此外,为克服环形端口不便于灌入热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配套使用的漏斗模块,使得操作更加方便。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常规饭盒端口密封结构的基础上,通过结构改进赋予了其盛水功能和食品保温功能,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金盛海鹏纸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859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