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排气通道共用的组合气阀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2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进、排气通道共用的组合气阀。



背景技术:

目前,往复式压缩机应用于国防、机械、冶金、化工等部门,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气阀是往复式压缩机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部件,其结构尺寸决定了用于安装气阀的气缸、阀盖等一系列部件的外形尺寸。

现有结构的组合气阀存在以下不足,进排气分别设置不同的气流通道,气流通道数量多,气阀的安装尺寸大,成本高、重量大且不利于装配与更换。往复式压缩机的发展趋势为通过机组小型化来降低成本,气阀的小型化是一个首先要考虑的一个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的气阀安装尺寸大、重量大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排气通道共用的组合气阀,包括进气阀座和排气阀座,进气阀座上设置有环形进气阀道和与环形进气阀道连通的若干进气道,环形进气阀道内设置有进气阀片和第一气阀弹簧,排气阀座上设置有环形排气阀道和与环形排气阀道连通的若干排气道,环形排气阀道内设置有排气阀片和第二气阀弹簧,组合气阀包括中间阀座,中间阀座固定在进气阀座和排气阀座之间,中间阀座与环形进气阀道、环形排气阀道密封连接,中间阀座上设置有进气孔和过渡气道,进气孔与环形进气阀道连通,过渡气道连通进气道和环形排气阀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涉及进、排气通道共用的组合气阀,组合气阀包括进气阀座、排气阀座、中间阀座、进气阀片、排气阀片和气阀弹簧,利用进排气的压力差和气阀弹簧的弹簧力的共同作用来实现进气和排气均使用与过渡气道连通的进气道,因该结构组合气阀有别于传统组合气阀进排气分别设置气流通道,减少了气流通道数量,可以有效的降低气阀的安装尺寸和重量,节约成本,本实用新型尤其适合用于往复式压缩机。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排气通道共用的组合气阀的剖视图;

图2是现有的组合气阀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排气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间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气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排气通道共用的组合气阀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进气阀座,2-进气孔,3-环形排气阀道,4-排气阀座,5-排气道,6-紧固螺栓,7-过渡气道,8-环形进气阀道,9-中间阀座,10-进气阀片,11-进气道,12-排气阀片,13-通气孔,14-气阀弹簧,15-组合气阀,16-弹簧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进行定义的,具体地可参考图1所示的图面方向并结合相应零部件在其他附图中的位置关系。此外,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为了区别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如图2所示,现有组合气阀包括进气阀座和排气阀座。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进、排气通道共用的组合气阀15,包括进气阀座1、排气阀座4和中间阀座9。

如图5所示,进气阀座1的上端面设置有环形进气阀道8,环形进气阀道8内设置有进气阀片10。进气阀座1上设置有若干进气道11,进气道11与环形进气阀道8连通,且进气道11贯穿进气阀座1下端面。

如图3所示,排气阀座4的下端面设置有环形排气阀道3,环形排气阀道3内设置有排气阀片12。排气阀座4上设置有若干排气道5,排气道5与环形排气阀道3连通,且排气道5贯穿排气阀座4上端面。

环形进气阀道8、环形排气阀道3底部均竖直设置有弹簧孔16,第一气阀弹簧14、第二气阀弹簧14设置在弹簧孔16内,第一气阀弹簧14始终与进气阀片10接触,第二气阀弹簧14始终与排气阀片12接触。弹簧孔16底部设置有通气孔13,进气阀座1的通气孔13贯穿进气阀座1下端面,排气阀座4的通气孔13贯穿排气阀座4上端面。

如图4所示,中间阀座9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气孔2,中间阀座9上设置过渡气道7,过渡气道7贯穿中间阀座9设置。

中间阀座9设置在进气阀座1上端面与排气阀座4下端面之间,排气阀座4和中心阀座的中轴线处设置有光孔,进气阀座1的中轴线处设置有螺纹孔,紧固螺栓6自上而下穿设排气阀座4和中心阀座的光孔后与进气阀座1的螺纹孔连接。进气阀座1、排气阀座4、中间阀座9与紧固螺栓6的连接处为配合定位,排气阀座4、中间阀座9和进气阀座1之间的接触面为研磨面,带有形位公差,通过紧固螺栓6的连接实现密封连接。

中间阀座9的进气孔2与环形进气阀道8连通,中间阀座9的过渡气道7与进气道11、环形排气阀道3连通。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进、排气通道共用的组合气阀15的进气过程:压缩机活塞往下运动时,气缸内产生真空,进气阀片10在进气孔2和气缸内的压力差作用下克服第一气阀弹簧14弹力向下移动,此时进气孔2、环形进气阀道8和进气道11连通,使气体通过进气孔2、环形进气阀道8和进气道11进入气缸内部。同时排气阀片12在第二气阀弹簧14的作用力向下与中间阀座9密封面接触形成初始密封的压力,因排气腔的压力大于进气腔的压力,气体压力通过排气阀座4上的通气孔13进入弹簧孔16,向下压缩第二气阀弹簧14,排气阀片12在第二气阀弹簧14的作用力下向中间阀座9压紧,形成密封压力,强化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进、排气通道共用的组合气阀15的排气过程:压缩机活塞往上运动时,气缸内产生高压,气缸内气体从进气道11、过渡气道7进入,气体压力克服第二气阀弹簧14的阻力推开排气阀片12,此时进气道11、过渡气道7和排气道5连通,气体通过进气道11、过渡气道7进入排气道5排出。同时进气阀片10在第一气阀弹簧14的作用力下与中间阀座9密封面接触形成初始密封的压力,因气缸内的压力大于进气腔的压力,气体压力通过进气阀座1上的通气孔13进入弹簧孔16,向上压缩第以第一气阀弹簧14,进气阀片10在第一气阀弹簧14的作用力下向中间阀座9压紧,形成密封压力,强化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与过渡气道7连通的进气道11既能实现进气、也能实现排气。中间阀座9的增设实现了组合气阀15进气通道和排气通道的共用。

本实用新型利用进排气的压力差和气阀弹簧14的弹簧力的共同作用来实现进气和排气使用同一个气流通道。共用的进排气气流通道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进、排气阀片12的工作是根据往复设备的工作状态,利用进排气的压力差和气阀弹簧14的初始弹簧力的共同作用自动实现的。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技术特征:

1.进、排气通道共用的组合气阀,包括进气阀座和排气阀座,进气阀座上设置有环形进气阀道和与环形进气阀道连通的若干进气道,环形进气阀道内设置有进气阀片和第一气阀弹簧,排气阀座上设置有环形排气阀道和与环形排气阀道连通的若干排气道,环形排气阀道内设置有排气阀片和第二气阀弹簧,其特征在于:组合气阀包括中间阀座,中间阀座固定在进气阀座和排气阀座之间,中间阀座与环形进气阀道、环形排气阀道密封连接,中间阀座上设置有进气孔和过渡气道,进气孔与环形进气阀道连通,过渡气道连通进气道和环形排气阀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排气通道共用的组合气阀,其特征在于:环形进气阀道、环形排气阀道底部设置有弹簧孔,将进气阀片朝进气孔挤压的第一气阀弹簧、将排气阀片朝过渡气道挤压的第二气阀弹簧设置在弹簧孔内,弹簧孔底部设置有通气孔,通气孔与弹簧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排气通道共用的组合气阀,其特征在于:进气阀座、中间阀座和排气阀座通过中心处的紧固螺栓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括进气阀座和排气阀座,进气阀座上设置有环形进气阀道和与环形进气阀道连通的若干进气道,环形进气阀道内设置有进气阀片和第一气阀弹簧,排气阀座上设置有环形排气阀道和与环形排气阀道连通的若干排气道,环形排气阀道内设置有排气阀片和第二气阀弹簧,组合气阀包括中间阀座,中间阀座固定在进气阀座和排气阀座之间,中间阀座与环形进气阀道、环形排气阀道密封连接,中间阀座上设置有进气孔和过渡气道,进气孔与环形进气阀道连通,过渡气道连通进气道和环形排气阀道。本实用新型进气和排气均使用与过渡气道连通的进气道,减少了气流通道数量,可以有效的降低气阀的安装尺寸和重量,节约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刘彬;吴军;李凡;刘琼冰;刘威;刘潇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金星清洁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金星石油化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四川恒重清洁能源成套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859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