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铝合金生产工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8011铸轧带材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铸轧8011合金薄带材按现有工艺生产加工,即直接将7.0mm厚铸轧卷进行冷轧制1.0mm-2.0mm,进行完全热处理(热处理工艺:金属温度320度-360度,保温3-6小时)后待铝卷冷却至室温后再轧制到成品厚度,成品厚度为0.2mm-0.6mm。上述生产方式中铝带进行完全退火后,其【0】态铝带的抗拉强度在90mp-110mp左右,延伸率20%-30%。
目前生产工艺产出的铝带,延伸率低,深冲成型性不好,冲制为圆柱体后,壳的表面不光滑,没有金属光泽。
综上所述,如何改进铸轧8011合金薄带材的生产工艺,以提高成品的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8011铸轧带材生产工艺,其先对原料冷轧然后进行均匀化热处理(热处理工艺:金属温度530-550度,保温6-9小时),待铝卷冷却至室温后再轧制到成品厚度,能够有效提高延伸率,并且铝带成品的深冲成型性好,冲制后为圆柱体后,壳的表面很光滑,金属光泽很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8011铸轧带材生产工艺,包括:
1)提供原料,所述原料为铸轧卷,且所述铸轧卷厚度7.0mm;
2)对所述原料冷轧;
3)进行均匀化热处理;
4)冷却至室温后冷轧至所需厚度。
优选的,上述8011铸扎带材生产工艺中,进行步骤2)时对所述原料冷轧至厚度为3.5mm-4.5mm。
优选的,上述8011铸扎带材生产工艺中,所述步骤3)具体为:在530℃-550℃保温6~9小时。
优选的,上述8011铸扎带材生产工艺中,所述所需厚度的范围为0.2mm-0.6mm。
优选的,上述8011铸扎带材生产工艺中,所述步骤4)之后还包括:
5)在300℃-360℃热处理3小时;
6)进行室温力学性能检测。
优选的,上述8011铸扎带材生产工艺中,所述原料中si含量为0.55%-0.65%;fe含量为0.75%-0.85%。
本发明提供一种8011铸轧带材生产工艺,包括:1)提供原料,所述原料为铸轧卷,且所述铸轧卷厚度7.0mm;2)对所述原料冷轧;3)进行均匀化热处理;4)冷却至室温后冷轧至所需厚度。
本发明提供的生产工艺是将原来的普通热处理工艺改为高温均匀化热处理工艺,能够保证不大幅降低铝带的抗拉强度的情况下(抗拉强度在90mpa-100mpa),有效提高延伸率达35%-45%,延伸率同比增加50%以上,并且铝带成品的深冲成型性好,冲制后为圆柱体后,壳的表面很光滑,金属光泽很好。深冲带材对铝带的抗拉强度要求不高,同等情况下铝带的延伸率越好,冲制的成型性就越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8011铸轧带材生产工艺,其先对原料冷轧至3.5mm-4.5mm然后进行均匀化热处理,然后才冷轧至所需厚度,能够提高铝带的抗拉强度、延伸率,并且铝带成品的深冲成型性好,冲制后为圆柱体后,壳的表面很光滑,金属光泽很好。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8011铸轧带材生产工艺,包括:
1)提供原料,原料为铸轧卷,且铸轧卷厚度7.0mm;
2)对原料冷轧;
3)进行均匀化热处理;
4)冷却至室温后冷轧至所需厚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产工艺先对原料冷轧(冷轧至3.5mm-4.5mm)然后进行均匀化热处理,然后才冷轧至所需厚度,能够提高铝带的延伸率达35%-45%,延伸率同比增加50%以上,并且铝带成品的深冲成型性好,冲制后为圆柱体后,壳的表面很光滑,金属光泽很好。
具体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8011铸扎带材生产工艺中,进行步骤2)时对原料冷轧至厚度为3.5mm-4.5mm;步骤3)具体为:在530℃-550℃保温6~9小时。步骤4)中所需厚度的范围为0.2mm-0.6mm。步骤4)之后还包括:5)在300℃-360℃热处理3小时;6)进行室温力学性能检测。
经过试验得出如下结论:
1、直接将7.0mm厚度的铸轧卷冷轧至1.0mm-2.0mm进行普通化热处理后轧制到成品厚度,热处理后铝带表面易出现晶粒粗大,导致铝带延伸率低,铝带的深冲成型性不好。而将铸轧卷先冷轧至4.0-4.5mm后再进行高温均匀化热处理,成品铝卷经热处理后铝带不会出现晶粒粗大的问题。2、成品进行热处理时(即进行步骤5)时)温度不能超过360度,超过360度后铝带会出现晶粒粗大,导致成品铝带的抗拉强度升高、延伸率降低。如同样的铝带,成品热处理温度在300-360度时的抗拉强度为92-95mpa,延伸率为40%-42%,成品热处理温度为370-380度时,抗拉强度在100mpa左右,延伸率只有35%左右,故成品热处理温度在300℃-360℃为宜。
具体的,上述8011铸轧带材生产工艺中,原料中si含量为0.55%-0.65%;fe含量为0.75%-0.85%,其余成分满足gb/t3190-2008。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1.一种8011铸轧带材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1)提供原料,所述原料为铸轧卷,且所述铸轧卷厚度7.0mm;
2)对所述原料冷轧;
3)进行均匀化热处理;
4)冷却至室温后冷轧至所需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8011铸扎带材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进行步骤2)时对所述原料冷轧至厚度为3.5mm-4.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8011铸轧带材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为:在530℃-550℃保温6~9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8011铸扎带材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所需厚度的范围为0.2mm-0.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8011铸扎带材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之后还包括:
5)在300℃-360℃热处理3小时;
6)进行室温力学性能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8011铸轧带材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中si含量为0.55%-0.65%;fe含量为0.75%-0.85%。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