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压缩机壳体及空气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1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压缩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压缩机壳体及空气压缩机。



背景技术:

空气压缩机包括压缩机壳体和设置在压缩机壳体内的压缩主机、驱动电机、压缩气体过滤装置及冷却装置等,其中,压缩主机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为空气压缩机工作时产生噪音的主要来源,压缩机壳体则具有一定的隔音效果,避免空气压缩机工作时产生噪声污染。

但是,由于压缩主机所压缩的空气直接来源于大气,因此,为了确保外界空气能够顺利进入空气压缩机内被压缩主机压缩,压缩机壳体上会开设相应的进风孔,使得外界空气能够进入空气压缩机内部以由压缩主机压缩成高压气体,开设进风孔的壳体板面即构成了空气压压缩机的进风侧板。然而,设置的进风孔能够供气体通过的同时,空气压缩机工作时内部产生的噪音也能够通过进风孔传至外部,削弱压缩机壳体的隔音效果,导致空气压缩机工作时容易产生噪音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压缩机壳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气压缩机壳体经进风孔传出的噪音较大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压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气压缩机工作时经空气压缩机壳体的进风孔传出的噪音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压缩机壳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压缩机壳体,包括进风侧板,进风侧板上具有进风区域,所述进风区域内开设有进风孔,用于供外界空气通过以流向空气压缩机壳体内部,噪音挡板固定在进风侧板内侧板面上,与进风区域对应设置,用于阻挡空气压缩机噪音经进风孔传至外部,所述噪音挡板上设置有板上进风通道和/或所述噪音挡板与所述进风侧板围成侧向进风通道,以引导由所述进风孔进入的空气进入空气压缩机壳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进风侧板内部对应进风区域固定噪音挡板,噪声挡板作为阻挡件能够对噪音经通放孔向外的传播起到阻挡作用,避免经进风孔传出的较大的噪音,与此同时,在噪音挡板上设置板上进风通道和/或噪音挡板与所述进风侧板围成侧向通风通道,使得经进风孔进入的空气能够进入空气压缩机壳体内部,并由相应的压缩主机压缩为高压空气。另外,直接将噪音挡板固定在进风侧板上,实现了进风孔及噪音挡板在进风侧板上的集成,生产时,可以直接生产出带有噪音挡板的进风侧板,后期再生产装配相应的空气压缩机时,无需再考虑噪音挡板的安装,使得相应的空气压缩机的装配更加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噪音挡板的至少部分边缘处对应所述侧向进风通道一体设有朝向所述进风侧板翻折的倾斜翻边,倾斜翻边与所述进风侧板间隔布置以实现通风。

有益效果为:倾斜翻边在侧向进风通道处起到阻挡噪音的作用,提升噪音挡板阻挡噪音的效果,同时,倾斜翻边与进风侧板间隔布置,避免倾斜翻边封闭对应的侧向进风通道而导致空气无法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噪音挡板为矩形,所述噪音挡板具有上侧边缘、下侧边缘、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至少一侧边缘处设有所述的倾斜翻边。

有益效果为:将噪音挡板设置为矩形,便于成型制作相应的倾斜翻边。

进一步地,上下侧边缘或左右侧边缘为设有所述倾斜翻边的安装边缘,安装边缘上一体设有朝向所述进风侧板翻折的支撑翻边,支撑翻边与进风侧板固定装配以将噪音挡板固定在所述进风侧板上。

有益效果为:倾斜翻边与支撑翻边均与噪音挡板一体设置,且相应的倾斜翻边与对应的支撑翻边均设置在噪音挡板的同一侧,方便了噪音挡板的生产制造。

进一步地,所述板上进风通道为所述噪音挡板上一体冲压成型的百叶窗孔。

有益效果为:百叶窗孔既能够供气体通过又具有阻挡噪音的作用,使得板上进风通道同时兼具通风和阻挡噪音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侧板具有过滤结构,用于过滤经所述进风孔进入的空气。

有益效果为:设置过滤结构,能够过滤经进风孔进入的空气,避免空气中夹杂的灰尘及其他杂物进入压缩主机内。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侧板包括板主体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间隔设置在板主体内侧上并与板主体形成插槽结构,所述进风孔设置在所述板主体上,所述安装板上对应设有通风孔,所述过滤结构为插装在所述插槽结构内的过滤网。

有益效果为:安装板间隔设置在板主体内侧,与板主体形成插装过滤板的插槽结构,方便过滤结构安装的同时,实现了进风孔、过滤结构及噪音挡板在进风侧板上的集成,使得进风侧板同时兼具进风、过滤及隔挡噪音的功能,生产时,可以直接装配生产出带有噪音挡板及过滤结构的进风侧板,后期再生产装配相应的空气压缩机时,无需再考虑噪音挡板及过滤结构的安装,使得相应的空气压缩机的装配更加简单方便。同时,安装板上对应进风孔设有通风孔,经过滤结构过滤的空气可以直接经通风孔流向压缩机壳体内部,保证空气通过的顺畅性,同时,将滤结构设置为插装在插槽结构内的过滤网,安装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孔的孔径大于通风孔的孔径。

有益效果为:进风孔的孔径设置的相对较小,能够起到一定的隔离保护作用,防止外界物体经由进风孔进入压缩机壳体内部,通风孔的孔径设置的相对较大,便于空气的顺畅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压缩机壳体包括壳体框架,所述进风侧板可拆安装在壳体框架上。

有益效果为:进风侧板可拆安装在壳体框架上,使得进风侧板形成检修门板,需要维修空气压缩机时,直接将进风门板拆卸下来即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空气压缩机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气压缩机,包括压缩机壳体和设置在压缩机壳体内的压缩主机及驱动电机,压缩机壳体包括进风侧板,进风侧板上具有进风区域,所述进风区域内开设有进风孔,用于供外界空气通过以流向空气压缩机壳体内部,噪音挡板固定在进风侧板内侧板面上,与进风区域对应设置,用于阻挡空气压缩机噪音经进风孔传至外部,所述噪音挡板上设置有板上进风通道和/或所述噪音挡板与所述进风侧板围成侧向进风通道,以引导由所述进风孔进入的空气进入空气压缩机壳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进风侧板内部对应进风区域固定噪音挡板,噪声挡板作为阻挡件能够对噪音经进风孔向外的传播起到阻挡作用,避免经进风孔传出的较大的噪音,与此同时,在噪音挡板上设置板上进风通道和/或噪音挡板与所述进风侧板围成侧向通风通道,使得经进风孔进入的空气能够顺利地进入空气压缩机壳体内部,由压缩主机压缩为高压空气。另外,直接将噪音挡板固定在进风侧板上,实现了进风孔及噪音挡板在进风侧板上的集成,生产时空气压缩机时,可以先直接装配生产出带有噪音挡板的进风侧板,在将相应工作元件向压缩机壳体内组装时,无需再考虑噪音挡板的安装,使得相应的空气压缩机的装配更加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噪音挡板的至少部分边缘处对应所述侧向进风通道一体设有朝向所述进风侧板翻折的倾斜翻边,倾斜翻边与所述进风侧板间隔布置以实现通风。

有益效果为:倾斜翻边在侧向进风通道处起到阻挡噪音的作用,提升噪音挡板阻挡噪音的效果,同时,倾斜翻边与进风侧板间隔布置,避免倾斜翻边封闭对应的侧向进风通道而导致空气无法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噪音挡板为矩形,所述噪音挡板具有上侧边缘、下侧边缘、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至少一侧边缘处设有所述的倾斜翻边。

有益效果为:将噪音挡板设置为矩形,便于成型制作相应的倾斜翻边。

进一步地,上下侧边缘或左右侧边缘为设有所述倾斜翻边的安装边缘,安装边缘上一体设有朝向所述进风侧板翻折的支撑翻边,支撑翻边与进风侧板固定装配以将噪音挡板固定在所述进风侧板上。

有益效果为:倾斜翻边与支撑翻边均与噪音挡板一体设置,且相应的倾斜翻边与对应的支撑翻边均设置在噪音挡板的同一侧,方便了噪音挡板的生产制造。

进一步地,所述板上进风通道为所述噪音挡板上一体冲压成型的百叶窗孔。

有益效果为:百叶窗孔既能够供气体通过又具有阻挡噪音的作用,使得板上进风通道同时兼具通风和阻挡噪音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侧板具有过滤结构,用于过滤经所述进风孔进入的空气。

有益效果为:设置过滤结构,能够过滤经进风孔进入的空气,避免空气中夹杂的灰尘及其他杂物进入压缩主机内。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侧板包括板主体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间隔设置在板主体内侧上并与板主体形成插槽结构,所述进风孔设置在所述板主体上,所述安装板上对应设有通风孔,所述过滤结构为插装在所述插槽结构内的过滤网。

有益效果为:安装板间隔设置在板主体内侧,与板主体形成插装过滤板的插槽结构,方便过滤结构安装的同时,实现了进风孔、过滤结构及噪音挡板在进风侧板上的集成,使得进风侧板同时兼具进风、过滤及隔挡噪音的功能,生产时,可以直接装配生产出带有噪音挡板及过滤结构的进风侧板,后期再生产装配相应的空气压缩机时,无需再考虑噪音挡板及过滤结构的安装,使得相应的空气压缩机的装配更加简单方便。同时,安装板上对应进风孔设有通风孔,经过滤结构过滤的空气可以直接经通风孔流向压缩机壳体内部,保证空气通过的顺畅性,同时,将滤结构设置为插装在插槽结构内的过滤网,安装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孔的孔径大于通风孔的孔径。

有益效果为:进风孔的孔径设置的相对较小,能够起到一定的隔离保护作用,防止外界物体经由进风孔进入压缩机壳体内部,通风孔的孔径设置的相对较大,便于空气的顺畅通过。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压缩机壳体包括壳体框架,所述进风侧板可拆安装在壳体框架上。

有益效果为:进风侧板可拆安装在壳体框架上,使得进风侧板形成检修门板,需要维修空气压缩机时,直接将进风门板拆卸下来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空气压缩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进风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进风侧板与过滤网、噪音挡板的装配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噪音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噪音挡板和过滤装置在进风侧板上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进风侧板与过滤网、噪音挡板未处于装配状态的空气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风侧板;2-进风孔;3-噪音挡板;4-板主体;5-安装板;6-通风孔;7-过滤网;8-支撑翻边;9-侧向进风通道;10-倾斜翻边;11-百叶窗孔;12-壳体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空气压缩机壳体的实施例1,如图1所示,空气压缩机壳体的内部空间用于安装相应的压缩主机、驱动电机等工作部件。其中,空气压缩机壳体的前侧面板为进风侧板1,进风侧板1上具有进风区域,进风区域内开设有进风孔2,外界空气能够经进风孔2流向空气压缩机壳体内部,并被相应的压缩主机压缩成高压气体。

由于压缩主机、驱动电机等工作元件运行时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尤其是压缩主机,产生的噪音较大,如果噪音传至空气压缩机壳体之外的话,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噪音污染,因此,为了防止空气压缩机内部的噪音经由进风孔2传至外部,如图5所示,进风侧板1的内侧固定有噪音挡板3,噪音挡板3与进风区域对应设置,形成阻挡结构以阻挡空气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防止噪音经进风孔2传至外部形成噪音污染。另外,为了避免空气中夹杂的灰尘及其他杂物进入压缩主机内,在噪音挡板3的前侧还设置有过滤结构,对经进风孔2流入的空气进行过滤。

其中,进风侧板1的具体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进风侧板1包括板主体4和安装板5,安装板5间隔设置在板主体4内侧并与板主体8形成插槽结构,具体的,安装板5的左右两侧和底部设置有翻边结构,安装板5通过翻边结构焊接固定在板主体后侧,进风孔2设置在板主体4上,安装板5上对应进风孔2设有通风孔6,进风孔2的孔径设置的相对较小,能够起到一定的隔离保护作用,防止外界物体经由进风孔2进入压缩机壳体内部,通风孔6的孔径大于进风孔2的孔径,便于空气的顺畅通过,过滤结构为插装在插槽结构内的过滤网7,实现过滤结构在进风侧板1上的集成。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板还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板主体上。

本实施例中噪音挡板的结构及安装位置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噪音挡板3为具有上侧边缘、下侧边缘、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的矩形结构,其中,左、右侧边缘为安装边缘,各安装边缘上分别一体设有朝向所述进风侧板翻折的支撑翻边8,支撑翻边8作为安装结构将噪音挡板3可拆地安装在进风侧板1上。具体的,噪音挡板3固定在进风侧板1的安装板5上,支撑翻边4上开设有安装孔,对应地,安装板5上也开设有对应的安装孔,通过在安装孔内穿装螺栓将噪音挡板3固定在安装板5上。噪音挡板3与安装板5围成侧向进风通道9,侧向进风通道9引导由进风孔2进入的空气进入空气压缩机壳体内部。

本实施例中,由于进风孔2的左右侧边沿距离进风侧板1的左右侧边沿距离较小,为了防止噪音通过侧向进风通道9传至进风孔2处并最终传至外部,噪音挡板3的安装边缘处还一体设置有朝向进风侧板1翻折的倾斜翻边10,倾斜翻边10在相应的侧向进风通道9处起到阻挡噪音的作用,提升噪音挡板3阻挡噪音的效果,同时,倾斜翻边10与进风侧板1间隔布置以实现通风。同时,由于进风孔2的上下侧边沿距离进风侧板1的上下侧边沿距离相对较大,将噪音挡板3的上下尺寸设置的相对较大,沿上下方向,使得上侧边沿高于进风区域内设置的进风孔2、下侧边沿低于进风区域内设置的进风孔2,在不影响上下侧的侧向进风通道空气通过的通畅性的前提下,使得噪音挡板3对噪音具有更好的阻挡效果,减小噪音直接溢出进风孔2的可能性。本实施例中,相应的倾斜翻边10与对应的支撑翻边8设置在噪音挡板3的安装边缘处,方便了噪音挡板3的生产制造。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支撑翻边和倾斜翻边设置在噪音挡板的上、下侧边缘处,或者仅在其中某一侧边缘上设置倾斜翻边。当然,在噪音挡板对噪音的阻挡效果能够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不设置倾斜翻边,以简化噪音挡板的结构。在保证进风通道正常通风的前提下,也可采用其他固定安装方式固定噪音挡板,例如,可以不在噪音挡板上设置支撑翻边,而是直接在噪挡板和进风侧板上开设相应的安装孔,通过在安装孔内穿装螺栓将噪音挡板固定在进风侧板内侧,同时,在螺栓上穿装垫块,垫块的前后两端分别与噪音挡板和进风侧板顶推,确保得噪音挡板和进风侧板之间保持一定间隔,使得噪音挡板与所述进风侧板能够围成侧向进风通道。当然,噪音挡板还可以不可拆地固定在进风侧板上,如,通过相应的连接柱焊接固定在进风侧板上。

进一步地,噪音挡板3上还开设有板上进风通道,本实施例中,板上进风通道具体为开设在噪音挡板3上的一体冲压成型的百叶窗孔11,与侧向进风通道9共同引导由进风孔2进入的空气进入空气压缩机壳体内部。百叶窗孔11既能够供气体顺畅通过又具有阻挡噪音的作用,使得板上进风通道同时兼具通风和阻挡噪音的效果。

在其他实施例中,板上进风通道还可以为开设在噪音挡板上的直通孔,这样设置会削减噪音挡板的挡音效果。在进气量满足压缩主机需求的前提下,板上进风通道和侧向进风通道二者可仅设置其一。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后期对空气压缩机维修,本实施例中,空气压缩机壳体包括壳体框架12,进风侧板1可拆地安装在壳体框架12上,使得进风侧板形成检修门板,需要维修空气压缩机时,直接将进风门板拆卸下来即可。

使用该空气压缩机壳体的空气压缩机工作时,外部空气依次经过进风孔2、过滤网7、通风孔6最后在板上进风通道和侧向进风通道9的引导下进入空气压缩机壳体内部,被压缩主机压缩为高压空气。在噪音挡板的阻挡作用下,空气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不易传播至进风孔2处并经进风孔2传至外界,避免空气压缩机工作时造成噪音污染。这样的压缩机壳体的进风侧板生产出来后,自身集成有过滤装置和噪音挡板,后期再生产装配空气压缩机时,装配工作元件的过程中,无需再考虑过滤装置和噪音挡板的安装,方便了相应的空气压缩机的装配。

本实用新型中空气压缩机壳体的实施例2,与实施例不同的是,实施例1中设置有过滤结构,对待进入空气压缩机壳体内的空气进过滤。本实施例中,不再设置过滤结构和安装板,噪音挡板直接固定在进风侧板内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过滤网通过螺栓直接固定在板主体内侧,对应地,噪音挡板也是直接固定在板主体内侧。当然,还可以将过滤结构设置在相应的压缩主机的进气口处。

本发明中空气压缩机的实施例,如图6所示,空气压缩机包括空气压缩机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压缩主机、驱动电机等工作元件,其中,空气压缩机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孔的板面为进风侧板,外界空气经进风孔进入空气压缩机壳体内,并被压缩主机压缩成高压空气,进风侧板1上还集成有噪音挡板3,以对空气压缩机工作时产生的噪音经进风孔向外的传播形成阻碍作用,防止从进风孔传出较大噪音,具体的,空气压缩机壳体的结构与上述各空气压缩机壳体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予以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压缩机壳体,包括进风侧板,其特征在于:

进风侧板上具有进风区域,所述进风区域内开设有进风孔,用于供外界空气通过以流向空气压缩机壳体内部,

噪音挡板,固定在进风侧板内侧板面上,与进风区域对应设置,用于阻挡空气压缩机噪音经进风孔传至外部,

所述噪音挡板上设置有板上进风通道和/或所述噪音挡板与所述进风侧板围成侧向进风通道,以引导由所述进风孔进入的空气进入空气压缩机壳体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噪音挡板的至少部分边缘处对应所述侧向进风通道一体设有朝向所述进风侧板翻折的倾斜翻边,倾斜翻边与所述进风侧板间隔布置以实现通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噪音挡板为矩形,所述噪音挡板具有上侧边缘、下侧边缘、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至少一侧边缘处设有所述的倾斜翻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壳体,其特征在于:上下侧边缘或左右侧边缘为设有所述倾斜翻边的安装边缘,安装边缘上一体设有朝向所述进风侧板翻折的支撑翻边,支撑翻边与进风侧板固定装配以将噪音挡板固定在所述进风侧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上进风通道为所述噪音挡板上一体冲压成型的百叶窗孔。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侧板具有过滤结构,用于过滤经所述进风孔进入的空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侧板包括板主体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间隔设置在板主体内侧上并与板主体形成插槽结构,所述进风孔设置在所述板主体上,所述安装板上对应设有通风孔,所述过滤结构为插装在所述插槽结构内的过滤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孔的孔径大于通风孔的孔径。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机壳体包括壳体框架,所述进风侧板可拆安装在壳体框架上。

10.一种空气压缩机,包括压缩机壳体和设置在压缩机壳体内的压缩主机及驱动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壳体为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压缩机壳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压缩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压缩机壳体及空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壳体包括进风侧板,进风侧板上具有进风区域,进风区域内开设有进风孔,噪音挡板与进风区域对应固定在进风侧板内侧板面上,用于阻挡空气压缩机噪音经进风孔传至外部,噪音挡板上设置有板上进风通道和/或所述噪音挡板与进风侧板围成侧向进风通道,以引导空气进入空气压缩机壳体内部。噪声挡板作为阻挡件能够对噪音经进风孔向外的传播起到阻挡作用,避免经进风孔传出较大的噪音,防止空气压缩机工作时造成噪音污染,噪音挡板集成在进风侧板上,生产时,可以直接生产出带有噪音挡板的进风侧板,装配空气压缩机时,无需再考虑噪音挡板的安装。

技术研发人员:赵高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永邦机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856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