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润滑性表面镀铝锌板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79

本发明涉及冷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润滑性表面镀铝锌板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镀铝锌板一直存在表面摩擦系数偏高,加工时润滑性差的问题,上述缺陷极易造成冲压裂、冲压或折弯时接触面发黑。

通过调整耐指纹药液的成分,增加固体润滑剂后,耐指纹镀铝锌表面摩擦系数显著降低,加工时的润滑性显著提高。但是,由于镀铝锌板表面摩擦系数降低,导致钝化段之后的带钢与主传动辊系辊面之间的摩擦力急剧减小,进而出现钢板与辊系之间打滑造成的停机和镀铝锌板表面划伤问题,导致机组运行稳定性差,钢板表面质量达不到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一种高润滑性表面镀铝锌板的生产方法,既能提高镀铝锌板的润滑性,又能保证镀铝锌机组生产高镀铝锌板时不产生钢板与辊系之间打滑造成的停机和镀铝锌板表面划伤问题,保证机组运行稳定和产品表面质量符合要求。

一种高润滑性表面镀铝锌板的生产方法,具体包括:

1)提高镀铝锌板润滑性,降低摩擦系数;

a、改进耐指纹药液的配方,耐指纹药液包括重量份数的如下组分:

水溶性聚氨酯15-40份;

丙烯酸有机硅共聚物乳液25-45份;

磷化物1-15份;

含环氧基的化合物2-15份;

硅烷偶联剂1-10份;

纳米级sio2水溶液1-15份;

聚四氟乙烯15-40份;

交联聚四氟乙烯25-45份;

b、提高钝化膜厚;

钝化膜厚为1.2um-1.6um;

2)避免辊面与带钢之间打滑、保证机组稳定运行及避免带钢表面打滑划伤;

a、钝化段之后的主传动辊系表面全部采用碳化钨涂层处理,辊面粗糙度ra不低于4.5um;

b、在检查台转向辊上方设置压辊,在机组断卷减速之前5秒提前压下并跟随转动,直至机组重新穿带升速后恢复到稳定工艺速度时5秒后再抬起;

c、优化钝化段之后的张力调整方式方法,形成固定的联动张力调整机制:

a、保持钝化段与检查段、出口活套段的张力差值在800dan之内;

b、张力调整时保证传动辊的电机负荷均不超过50%。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改进耐指纹药液的配方,配方中增加聚四氟乙烯及交联聚四氟乙烯等固体润滑剂,增加耐指纹膜中的润滑成分。提高钝化膜厚,增加加工时的有效润滑介质。进而提高了镀铝锌板润滑性,降低摩擦系数。

2、本发明对钝化段之后的主传动辊系(张力辊)表面材质进行改进,在检查台转向辊上新增加带传动的压辊,并优化压辊介入的控制程序,优化钝化段之后的张力调整方式方法,形成固定的联动张力调整机制,避免张力差过大及分布不均匀造成的辊子转矩大形成打滑问题,保证机组稳定运行及避免带钢表面打滑划伤缺陷。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润滑性表面镀铝锌板的生产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一种高润滑性表面镀铝锌板的生产方法,具体包括:

1)提高镀铝锌板润滑性,降低摩擦系数:

a、改进耐指纹药液的配方,耐指纹药液包括重量份数的如下组分:

水溶性聚氨酯40份;

丙烯酸有机硅共聚物乳液45份;

磷化物15份;

含环氧基的化合物15份;

硅烷偶联剂10份;

纳米级sio2水溶液15份;

聚四氟乙烯40份;

交联聚四氟乙烯45份;

b、提高钝化膜厚,增加加工时的有效润滑介质:

钝化膜厚在1.2um至1.6um之间,润滑介质为聚四氟乙烯及交联聚四氟乙烯

2)避免辊面与带钢之间打滑、保证机组稳定运行及避免带钢表面打滑划伤:

a、对钝化段之后的主传动辊系(张力辊)表面材质进行改进,全部采用碳化钨涂层处理,并且要求辊面粗糙度ra不低于4.5um。

b、在检查台转向辊上新增加带传动的压辊,并优化压辊介入的控制程序,在机组断卷减速之前5秒提前压下并跟随转动,直至机组重新穿带升速后恢复到稳定工艺速度时5秒后再抬起,增加带钢与辊面在升减速期间的摩擦力,保持带钢与辊面同速。

c、优化钝化段之后的张力调整方式方法,形成固定的联动张力调整机制,避免张力差过大及分布不均匀造成的辊子转矩大形成打滑问题。

具体调整机制:

a、保持钝化段与检查段、出口活套段的张力差值在合适的范围内(800dan之内),避免张力差过大造成传动辊系转矩增大造成打滑

b、张力调整时务必关注传动s辊的电机负荷,保证电机负荷均不超过50%,避免电机负荷加大造成辊子转矩增加引起打滑。

本发明既能提高镀铝锌板的润滑性,又能保证镀铝锌机组生产高镀铝锌板时不产生钢板与辊系之间打滑造成的停机和镀铝锌板表面划伤问题,保证机组运行稳定和产品表面质量符合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润滑性表面镀铝锌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1)提高镀铝锌板润滑性,降低摩擦系数;

a、改进耐指纹药液的配方,耐指纹药液包括重量份数的如下组分:

水溶性聚氨酯15-40份;

丙烯酸有机硅共聚物乳液25-45份;

磷化物1-15份;

含环氧基的化合物2-15份;

硅烷偶联剂1-10份;

纳米级sio2水溶液1-15份;

聚四氟乙烯15-40份;

交联聚四氟乙烯25-45份;

b、提高钝化膜厚;

钝化膜厚为1.2um-1.6um;

2)避免辊面与带钢之间打滑、保证机组稳定运行及避免带钢表面打滑划伤;

a、钝化段之后的主传动辊系表面全部采用碳化钨涂层处理,辊面粗糙度ra不低于4.5um;

b、在检查台转向辊上方设置压辊,在机组断卷减速之前5秒提前压下并跟随转动,直至机组重新穿带升速后恢复到稳定工艺速度时5秒后再抬起;

c、优化钝化段之后的张力调整方式方法,形成固定的联动张力调整机制:

a、保持钝化段与检查段、出口活套段的张力差值在800dan之内;

b、张力调整时保证传动辊的电机负荷均不超过5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冷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润滑性表面镀铝锌板的生产方法。本发明改进耐指纹药液的配方,配方中增加聚四氟乙烯及交联聚四氟乙烯等固体润滑剂,增加耐指纹膜中的润滑成分。提高钝化膜厚,增加加工时的有效润滑介质。进而提高了镀铝锌板润滑性,降低摩擦系数。本发明对钝化段之后的主传动辊系表面材质进行改进,在检查台转向辊上新增加带传动的压辊,并优化压辊介入的控制程序,优化钝化段之后的张力调整方式方法,形成固定的联动张力调整机制,避免张力差过大及分布不均匀造成的辊子转矩大形成打滑问题,保证机组稳定运行及避免带钢表面打滑划伤缺陷。

技术研发人员:宋利伟;王植;刘军友;庞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28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853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