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山区丘陵的活塞式农田施肥喷药灌溉一体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丘陵山地以及高原等地形面积广大,丘陵山区由于地型复杂多变、地面起伏大、坡陡弯多等一系列客观现实,普通的农业机械车轮压在起伏路面上易形成颠簸,加之路面倾斜,从而造成车体倾斜甚至侧翻,进而导致工作不稳定。其生产方式依然是以传统的小型机械及人力畜力为主,这造成区域间机械化发展水平的极不平衡,平原地区多数已进入机械化中级阶段,部分进入农机化高级阶段,但丘陵山区仍处于农机化初级阶段。可以说,我国机械化发展的短板在丘陵山区,升级潜力也在丘陵山区。在农业生产中需要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喷药以及施肥,但是目前的灌溉、喷药和施肥装置均是独立分开的,在实际农业生产中,我们需要依次操控三种机械进行农作物的灌溉、喷药以及施肥作用,这不仅需要操作者的素质较高,同时无形之中也增加着农业机械成本,降低了农作物耕种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山区丘陵的活塞式农田施肥喷药灌溉一体装置,在支腿外部设置了套筒,根据地形的倾斜程度调节两侧车轮的高度,使车体保持水平,避免了水、药、肥等倾洒,保证了车体运行的稳定性;在车体上部设置了储肥筒和若干储液筒,同时进行施肥、灌溉以及喷药作业,提高了农作物耕种的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山区丘陵的活塞式农田施肥喷药灌溉一体装置,包括车体、驱动装置、设置在车体上部的储肥筒和若干储液筒,所述车体包括驱动箱、设置在驱动箱前端的牵引架、设置在驱动箱两侧的若干支腿,所述支腿上设有若干调节孔,所述支腿下部套设有套筒,套筒通过插杆与支腿上的调节孔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车轮转动地安装在套筒下端,便于根据地形的倾斜程度调整车体一侧的车轮的高度,使车体保持水平,避免了水、药、肥等倾洒,保证了车体运行的稳定性,尤其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区使用。
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驱动箱内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曲轴、与曲轴主轴颈活动连接地第一连杆、设置在驱动箱内部的缸套,所述曲轴两端安装在支撑板上,曲轴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地安装在支撑板上,曲轴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一端设有主动齿轮;所述储肥筒上端设有进肥口,所述储肥筒下部设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内部设有堵头,所述连接筒下部设有出料筒,所述出料筒上端设有与堵头配合的下料孔,下料孔的直径小于堵头的直径;所述出料筒内部设有顶板,顶板上设有与下料孔位置对应的顶杆,顶杆的直径小于下料孔的直径,所述顶板下部与第一连杆铰接,出料筒上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一侧连接有排肥管,所述排肥管上设有排肥阀门;第一电机通过曲轴带动第一连杆运动,第一连杆带动顶杆在出料筒内部做往复上下运动,顶板上的顶杆上下推动堵头上下运动,当堵头与下料孔分离时,储肥筒内部的肥料从下料孔中落入顶板上部,顶板向下运动时,堵头与下料孔闭合,同时顶板上的肥料通过排肥管排出,完成肥料的点施,增强了施肥的效果,避免了肥料浪费;
所述缸套上设有若干缸体,所述缸套内部设有转子,所述转子上设有拨杆,所述拨杆上部一侧设有设有转盘,拨杆与转轴偏心布置,所述转盘上部一侧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端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转子上圆周方向活动地安装有若干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一端活动地安装有活塞,活塞设置于缸体内部;所述缸体上部通过进液管与储液筒连接,缸体下部通过出液管连接有喷头,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上均设有单向阀,储液筒上端设有进液口;第一转动通过齿轮传动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通过转盘带动拨杆做偏心运动,拨杆通过转子带动第二连杆一端的活塞在缸体内部做往复运动,将储液筒内部的水、药或液态肥等吸入缸体内部,并通过出液管一端的喷头喷出,完成农田的喷药、灌溉等作业。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车体两侧设有导杆,所述导杆上设有若干若干滑板,所述支腿上端铰接在滑板下部,相邻的支腿两两交错布置呈“v”形,遇到障碍物时,障碍物将向上的阻力传递给前部车轮,前部车轮通过支腿挤压滑板在导杆上滑动,使前轮抬起,同时“v”形的支腿使后端的滑板向后联动,使“v”形的支腿夹角减小,后部的车轮将车体抬高,车体继续前进,当其跨过障碍时,再缓慢降下,继而中间车轮抬起越障,最后是后轮越障,保证了车体的通过性和越障的稳定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相邻的滑板间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保证了支腿抬升后快速复位,从而保证了车体运行的稳定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车体下部设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两端通过吊杆安装在车体底部,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滑槽,安装板上滑动设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一侧设有用于固定调节块的紧固螺栓,为了便于调节块的快速固定,所述紧固螺栓为羊角头螺栓,所述喷头穿过滑槽安装在调节块的下部;根据农作物的株距或喷药、灌溉的要求,调整调节块在安装板上的相对位置,使喷头准确的将药物或水喷洒到农作物上,保证了农作物灌溉、喷药的效果。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转盘上设有调节槽,所述拨杆上端固定地连接有螺柱,所述螺柱上设有螺母,螺柱穿过调节槽通过螺母与转盘连接,根据株距以及喷药量或喷水量的要求,调整螺柱在调节槽内的相对位置,从而调整拨杆与转盘的偏心距,从而调节活塞的行程和运动频率,保证了农作物的灌溉和喷药的效果;所述调节槽两侧设有卡槽,所述拨杆上端设有与卡槽配合的卡头,卡槽避免了拨杆在调节槽内轴转,保证了转子运动稳定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储肥筒内部设有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上设有若干搅拌杆,所述搅拌杆末端连接有螺带,储肥筒上端设有电机座,电机座上部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储肥筒内部的第二搅拌轴连接;施肥时,第二电机带动储肥筒内部的第二搅拌轴转动,搅拌杆和螺带对肥料打散,避免了结块的肥料在出料筒内堵塞下料孔、排肥管等;所述第二搅拌轴上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将肥料向连接筒内部输送,保证了施肥的连续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储液筒内部设有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上设有若干搅拌杆,搅拌杆末端连接有螺带,所述第一搅拌轴上端设有从动带轮,所述第二搅拌轴上设有主动带轮,主动带轮与其中一个从动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相邻的从动带轮通过皮带顺次连接;第二搅拌轴通过皮带传动带动储液筒内部的第一搅拌轴转动,对储液筒内部的农药、液态肥等进行搅拌,保证了农药、液态肥混合的均匀性,从而保证了喷药的效果。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连接筒内部通过若干连接板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端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下端固定地安装在堵头上,第二弹簧便于堵头的快速复位,为了避免固定板堵料,所述固定板为圆锥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顶板上表面倾斜布置,且出料口位于顶板的低端,便于肥料的流出。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车体尾部设有移位装置,所述移位装置包括液压缸、活动地安装在液压缸活塞杆底部的脚垫,所述液压缸上端活动地安装在车体尾部;移位装置便于车体在急弯处转向,提高了车体的通过性和灵活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支腿外部设置了套筒,根据地形的倾斜程度调节两侧车轮的高度,使车体保持水平,避免了水、药、肥等倾洒,保证了车体运行的稳定性,尤其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区使用;在车体上部设置了储肥筒和若干储液筒,同时进行施肥、灌溉以及喷药作业,提高了农作物耕种的效率。
2)车体两侧设有导杆,导杆上设有若干若干滑板,支腿上端铰接在滑板下部,相邻的支腿两两交错布置呈“v”形,遇到障碍物时,障碍物将向上的阻力传递给前部车轮,前部车轮通过支腿挤压滑板在导杆上滑动,使前轮抬起,同时“v”形的支腿使后端的滑板向后联动,使“v”形的支腿夹角减小,后部的车轮将车体抬高,车体继续前进,当其跨过障碍时,再缓慢降下,继而中间车轮抬起越障,最后是后轮越障,保证了车体的通过性和越障的稳定性,进一步保证了本装置在山区丘陵地区使用的稳定性。
3)相邻的滑板间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保证了支腿抬升后快速复位,从而保证了车体运行的稳定性。
4)车体下部设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两端通过吊杆安装在车体底部,安装板上设有滑槽,安装板上滑动设有调节块,调节块一侧设有用于固定调节块的紧固螺栓,为了便于调节块的快速固定,紧固螺栓为羊角头螺栓,喷头穿过滑槽安装在调节块的下部;根据农作物的株距或喷药、灌溉的要求,调整调节块在安装板上的相对位置,使喷头准确的将药物或水喷洒到农作物上,保证了农作物灌溉、喷药的效果。
5)转盘上设有调节槽,拨杆上端固定地连接有螺柱,螺柱上设有螺母,螺柱穿过调节槽通过螺母与转盘连接,根据株距以及喷药量或喷水量的要求,调整螺柱在调节槽内的相对位置,从而调整拨杆与转盘的偏心距,从而调节活塞的行程和运动频率,保证了农作物的灌溉和喷药的效果;调节槽两侧设有卡槽,拨杆上端设有与卡槽配合的卡头,卡槽避免了拨杆在调节槽内轴转,保证了转子运动稳定性。
6)储肥筒内部设有第二搅拌轴,第二搅拌轴上设有若干搅拌杆,搅拌杆末端连接有螺带,储肥筒上端设有电机座,电机座上部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储肥筒内部的第二搅拌轴连接;施肥时,第二电机带动储肥筒内部的第二搅拌轴转动,搅拌杆和螺带对肥料打散,避免了结块的肥料在出料筒内堵塞下料孔、排肥管等;第二搅拌轴上设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将肥料向连接筒内部输送,保证了施肥的连续性。
7)储液筒内部设有第一搅拌轴,第一搅拌轴上设有若干搅拌杆,搅拌杆末端连接有螺带,第一搅拌轴上端设有从动带轮,第二搅拌轴上设有主动带轮,主动带轮与其中一个从动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相邻的从动带轮通过皮带顺次连接;第二搅拌轴通过皮带传动带动储液筒内部的第一搅拌轴转动,对储液筒内部的农药、液态肥等进行搅拌,保证了农药、液态肥混合的均匀性,从而保证了喷药的效果。
8)连接筒内部通过若干连接板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下端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下端固定地安装在堵头上,第二弹簧便于堵头的快速复位,为了避免固定板堵料,固定板为圆锥形。
9)顶板上表面倾斜布置,且出料口位于顶板的低端,便于肥料的流出。
10)车体尾部设有移位装置,移位装置包括液压缸、活动地安装在液压缸活塞杆底部的脚垫,液压缸上端活动地安装在车体尾部;移位装置便于车体在急弯处转向,提高了车体的通过性和灵活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一种适用于山区丘陵的活塞式农田施肥喷药灌溉一体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一种适用于山区丘陵的活塞式农田施肥喷药灌溉一体装置中车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一种适用于山区丘陵的活塞式农田施肥喷药灌溉一体装置中车轮安装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一种适用于山区丘陵的活塞式农田施肥喷药灌溉一体装置中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发明一种适用于山区丘陵的活塞式农田施肥喷药灌溉一体装置中喷头安装示意图。
附图6是本发明一种适用于山区丘陵的活塞式农田施肥喷药灌溉一体装置中缸套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发明一种适用于山区丘陵的活塞式农田施肥喷药灌溉一体装置图6中a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8是本发明一种适用于山区丘陵的活塞式农田施肥喷药灌溉一体装置中转盘结构示意图。
附图9是本发明一种适用于山区丘陵的活塞式农田施肥喷药灌溉一体装置中储肥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10是本发明一种适用于山区丘陵的活塞式农田施肥喷药灌溉一体装置中储液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101、驱动箱;102、导杆;103、支腿;104、套筒;105、调节孔;106、滑板;107、车轮;108、牵引架;109、吊杆;110、安装板;111、滑槽;112、调节块;113、紧固螺栓;114、第一弹簧;
2、驱动装置;201、第一电机;202、支撑板;203、第一转轴;204、曲轴;205、第一连杆;206、主动齿轮;207、从动齿轮;208、缸套;209、缸体;210、第二连杆;211、活塞;212、转子;213、第二转轴;214、转盘;215、调节槽;216、拨杆;217、卡头;218、螺柱;219、螺母;220、进液管;221、单向阀;222、出液管;223、卡槽;224、喷头;
3、储液筒;301、第一搅拌轴;302、螺带;303、搅拌杆;304、从动带轮;
4、储肥筒;401、螺旋叶片;402、电机座;403、第二电机;404、主动带轮;405、连接筒;406、固定板;407、第二弹簧;408、堵头;409、出料筒;410、出料口;411、顶板;412、顶杆;413、排肥管;414、排肥阀门;415、第二搅拌轴;
5、移位装置;501、液压缸;502、脚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10,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一种适用于山区丘陵的活塞式农田施肥喷药灌溉一体装置,包括车体1、驱动装置2、设置在车体1上部的储肥筒4和若干储液筒3,所述车体1包括驱动箱101、设置在驱动箱101前端的牵引架108、设置在驱动箱101两侧的若干支腿103,所述支腿103上设有若干调节孔105,所述支腿103下部套设有套筒104,套筒104通过插杆与支腿103上的调节孔105可拆卸地连接,所述车轮107转动地安装在套筒104下端,便于根据地形的倾斜程度调整车体1一侧的车轮107的高度,使车体1保持水平,避免了水、药、肥等倾洒,保证了车体1运行的稳定性;
所述驱动装置2安装在驱动箱101内部,所述驱动装置2包括曲轴204、与曲轴204主轴颈活动连接地第一连杆205、设置在驱动箱101内部的缸套208,所述曲轴204两端安装在支撑板202上,曲轴204的一端与第一电机20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01固定地安装在支撑板202上,曲轴204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转轴203,所述第一转轴203一端设有主动齿轮206;所述储肥筒4上端设有进肥口,所述储肥筒4下部设有连接筒405,所述连接筒405内部设有堵头408,所述连接筒405下部设有出料筒409,所述出料筒上端设有与堵头408配合的下料孔,下料孔的直径小于堵头408的直径;所述出料筒409内部设有顶板411,顶板411上设有与下料孔位置对应的顶杆412,顶杆412的直径小于下料孔的直径,所述顶板411下部与第一连杆205铰接,出料筒409上设有出料口410,出料口410一侧连接有排肥管413,所述排肥管413上设有排肥阀门414;第一电机201通过曲轴204带动第一连杆205运动,第一连杆205带动顶杆412在出料筒409内部做往复上下运动,顶板411上的顶杆412上下推动堵头408上下运动,当堵头408与下料孔分离时,储肥筒4内部的肥料从下料孔中落入顶板411上部,顶板411向下运动时,堵头408与下料孔闭合,同时顶板411上的肥料通过排肥管413排出,完成肥料的点施,增强了施肥的效果,避免了肥料浪费;
所述缸套208上设有若干缸体209,所述缸套208内部设有转子212,所述转子212上设有拨杆216,所述拨杆216上部一侧设有设有转盘214,拨杆216与转盘214偏心布置,所述转盘214上部一侧设有第二转轴213,第二转轴213上端设有与主动齿轮206啮合的从动齿轮207;转子212上圆周方向活动地安装有若干第二连杆210,所述第二连杆210一端活动地安装有活塞211,活塞211设置于缸体209内部;所述缸体209上部通过进液管220与储液筒3连接,缸体209下部通过出液管222连接有喷头224,所述进液管220和出液管222上均设有单向阀221,储液筒3上端设有进液口;第一转动通过齿轮传动带动第二转轴213转动,第二转轴213通过转盘214带动拨杆216做偏心运动,拨杆216通过转子212带动第二连杆210一端的活塞211在缸体209内部做往复运动,将储液筒3内部的水、药或液态肥等吸入缸体209内部,并通过出液管222一端的喷头224喷出,完成农田的喷药、灌溉等作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体1两侧设有导杆102,所述导杆102上设有若干若干滑板106,所述支腿103上端铰接在滑板106下部,相邻的支腿103两两交错布置呈“v”形,遇到障碍物时,障碍物将向上的阻力传递给前部车轮107,前部车轮107通过支腿103挤压滑板106在导杆102上滑动,使前轮抬起,同时“v”形的支腿103使后端的滑板106向后联动,使“v”形的支腿103夹角减小,后部的车轮107将车体1抬高,车体1继续前进,当其跨过障碍时,再缓慢降下,继而中间车轮107抬起越障,最后是后轮越障,保证了车体1的通过性和越障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滑板106间设有第一弹簧114,第一弹簧114保证了支腿103抬升后快速复位,从而保证了车体1运行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体1下部设有安装板110,安装板110的两端通过吊杆109安装在车体1底部,所述安装板110上设有滑槽111,安装板110上滑动设有调节块112,所述调节块112一侧设有用于固定调节块112的紧固螺栓113,为了便于调节块112的快速固定,所述紧固螺栓113为羊角头螺栓,所述喷头224穿过滑槽111安装在调节块112的下部;根据农作物的株距或喷药、灌溉的要求,调整调节块112在安装板110上的相对位置,使喷头224准确的将药物或水喷洒到农作物上,保证了农作物灌溉、喷药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盘214上设有调节槽215,所述拨杆216上端固定地连接有螺柱218,所述螺柱218上设有螺母219,螺柱218穿过调节槽215通过螺母219与转盘214连接,根据株距以及喷药量或喷水量的要求,调整螺柱218在调节槽215内的相对位置,从而调整拨杆216与转盘214的偏心距,从而调节活塞211的行程和运动频率,保证了农作物的灌溉和喷药的效果;所述调节槽215两侧设有卡槽223,所述拨杆216上端设有与卡槽223配合的卡头217,卡槽223避免了拨杆216在调节槽215内轴转,保证了转子212运动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肥筒4内部设有第二搅拌轴415,所述第二搅拌轴415上设有若干搅拌杆303,所述搅拌杆303末端连接有螺带302,储肥筒4上端设有电机座402,电机座402上部安装有第二电机403,第二电机403的输出轴与储肥筒4内部的第二搅拌轴415连接;施肥时,第二电机403带动储肥筒4内部的第二搅拌轴415转动,搅拌杆303和螺带302对肥料打散,避免了结块的肥料在出料筒409内堵塞下料孔、排肥管413等;所述第二搅拌轴415上设有螺旋叶片401,螺旋叶片401将肥料向连接筒405内部输送,保证了施肥的连续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液筒3内部设有第一搅拌轴301,所述第一搅拌轴301上设有若干搅拌杆303,搅拌杆303末端连接有螺带302,所述第一搅拌轴301上端设有从动带轮304,所述第二搅拌轴415上设有主动带轮404,主动带轮404与其中一个从动带轮304通过皮带连接,相邻的从动带轮304通过皮带顺次连接;第二搅拌轴415通过皮带传动带动储液筒3内部的第一搅拌轴301转动,对储液筒3内部的农药、液态肥等进行搅拌,保证了农药、液态肥混合的均匀性,从而保证了喷药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筒405内部通过若干连接板连接有固定板406,所述固定板406下端设有第二弹簧407,第二弹簧407的下端固定地安装在堵头408上,第二弹簧407便于堵头408的快速复位,为了避免固定板406堵料,所述固定板406为圆锥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板411上表面倾斜布置,且出料口410位于顶板411的低端,便于肥料的流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体1尾部设有移位装置5,所述移位装置5包括液压缸501、活动地安装在液压缸501活塞211杆底部的脚垫502,所述液压缸501上端活动地安装在车体1尾部;移位装置5便于车体1在急弯处转向,提高了车体1的通过性和灵活性。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一种适用于山区丘陵的活塞式农田施肥喷药灌溉一体装置,包括车体、驱动装置、设置在车体上部的储肥筒和若干储液筒,所述车体包括驱动箱、设置在驱动箱前端的牵引架、设置在驱动箱两侧的若干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上设有若干调节孔,所述支腿下部套设有套筒,套筒通过插杆与支腿上的调节孔可拆卸地连接,车轮转动地安装在套筒下端;
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驱动箱内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曲轴、与曲轴主轴颈活动连接地第一连杆、设置在驱动箱内部的缸套,所述曲轴两端安装在支撑板上,曲轴的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地安装在支撑板上,曲轴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一端设有主动齿轮;所述储肥筒上端设有进肥口,所述储肥筒下部设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内部设有堵头,所述连接筒下部设有出料筒,所述出料筒上端设有与堵头配合的下料孔;所述出料筒内部设有顶板,顶板上设有与下料孔位置对应的顶杆,所述顶板下部与第一连杆铰接,出料筒上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一侧连接有排肥管,所述排肥管上设有排肥阀门;
所述缸套上设有若干缸体,所述缸套内部设有转子,所述转子上设有拨杆,所述拨杆上部一侧设有设有转盘,拨杆与转盘偏心布置,所述转盘上部一侧设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端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转子上圆周方向活动地安装有若干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一端活动地安装有活塞,活塞设置于缸体内部;所述缸体上部通过进液管与储液筒连接,缸体下部通过出液管连接有喷头,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上均设有单向阀,储液筒上端设有进液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山区丘陵的活塞式农田施肥喷药灌溉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两侧设有导杆,所述导杆上设有若干若干滑板,所述支腿上端铰接在滑板下部,相邻的支腿两两交错布置呈“v”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山区丘陵的活塞式农田施肥喷药灌溉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滑板间设有第一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山区丘陵的活塞式农田施肥喷药灌溉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下部设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两端通过吊杆安装在车体底部,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滑槽,安装板上滑动设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一侧设有用于固定调节块的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为羊角头螺栓,所述喷头穿过滑槽安装在调节块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山区丘陵的活塞式农田施肥喷药灌溉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上设有调节槽,所述拨杆上端固定地连接有螺柱,所述螺柱上设有螺母,螺柱穿过调节槽通过螺母与转盘连接;所述调节槽两侧设有卡槽,所述拨杆上端设有与卡槽配合的卡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山区丘陵的活塞式农田施肥喷药灌溉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肥筒内部设有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二搅拌轴上设有若干搅拌杆,所述搅拌杆末端连接有螺带,储肥筒上端设有电机座,电机座上部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储肥筒内部的第二搅拌轴连接;所述第二搅拌轴上设有螺旋叶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山区丘陵的活塞式农田施肥喷药灌溉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筒内部设有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上设有若干搅拌杆,搅拌杆末端连接有螺带,所述第一搅拌轴上端设有从动带轮,所述第二搅拌轴上设有主动带轮,主动带轮与其中一个从动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相邻的从动带轮通过皮带顺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山区丘陵的活塞式农田施肥喷药灌溉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内部通过若干连接板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端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下端固定地安装在堵头上,所述固定板为圆锥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山区丘陵的活塞式农田施肥喷药灌溉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表面倾斜布置,且出料口位于顶板的低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山区丘陵的活塞式农田施肥喷药灌溉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尾部设有移位装置,所述移位装置包括液压缸、活动地安装在液压缸活塞杆底部的脚垫,所述液压缸上端活动地安装在车体尾部。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