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钕铁硼废粉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6


本实用新型涉及钕铁硼废粉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钕铁硼废粉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钕铁硼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把粉末进行压型,烧结后才能得到毛坯,在压型的过程当中,由于钕铁硼产品的团聚性和易磁化特性,使得钕铁硼产品在压型脱模后模腔敞口和极头附近部位处会残留下粉末,此粉末在每次压型后如不及时清除,将会不可避免的混入下一模产品中,一方面影响下一模产品表面的光滑度,另一方面容易氧化造成产品不合格。所以需要对钕铁硼磁铁的烧结磨具进行废粉吸除,现有技术的废粉吸附除去装置,通过吸气装置和过滤膜的作用对粉末进行吸附过滤,完成对粉末残渣的去除,但是,过滤膜的吸附面积有限,过滤膜的表面在沾满粉末之后将影响过滤膜的进一步吸附功能,由于过滤膜表面堵塞了粉末未及时去除,影响吸气装置的吸气效率。

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是粉末吸附后堆积在过滤膜表面,导致进一步粉末去除时过滤膜吸附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钕铁硼废粉收集装置,主要解决的是粉末吸附后堆积在过滤膜表面,导致进一步粉末去除时过滤膜吸附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钕铁硼废粉收集装置,

包括吸粉管和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吸收筒和真空泵;

所述吸收筒内部套设有过滤筒,所述吸收筒内壁与过滤筒外壁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与真空泵之间设置有吸气管;

所述过滤筒轴线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外侧边与过滤筒内壁还设置有刷毛;

所述过滤筒与吸粉管连通,所述过滤筒的旁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传动配合。

优选的,一种钕铁硼废粉收集装置,所述过滤筒由外之内依次包括磁性层和过滤层,所述磁性层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

优选的,一种钕铁硼废粉收集装置,所述吸粉管的一端与过滤筒连通,所述吸粉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吸附漏斗,所述吸附漏斗的阔口侧连接有橡胶层,所述吸附漏斗的窄口侧与吸粉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旁通阀。

优选的,一种钕铁硼废粉收集装置,所述过滤筒的出粉端设置有承接器,所述承接器处设置有仓门。

优选的,一种钕铁硼废粉收集装置,还包括底座,所述吸收筒、真空泵和吸粉管均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底座的下侧设置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吸附装置主要提供吸附动力,通过吸粉管对模具中的钕铁硼废粉进行吸附,过滤筒与吸收筒之间的空腔,在吸气管和真空泵的联合作用下,呈现负压状态,对过滤筒的内部具有吸气功能,而过滤筒通过吸粉管与外部连通,过滤筒本身为过滤性质的型材,对经过过滤筒的空气进行抽吸的过程中,同时进行过滤,吸附的钕铁硼废粉将被阻隔下来,阻隔下来的废粉进一步被螺旋叶片搅拌推送出去,设置于螺旋叶片外侧边的刷毛可有效将废粉挂刷下来,保持过滤筒内壁的清洁,可防止过多的废粉堆积在过滤筒的内壁,导致的过滤效率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过滤筒结构图。

图3:本实用新型吸附漏斗结构示意图。

图中:吸粉管1、吸收筒2、真空泵3、过滤筒4、空腔21、吸气管31、转轴41、螺旋叶片42、刷毛43、电机5、磁性层44、过滤层45、透气孔46、吸附漏斗11、橡胶层12、旁通阀13、承接器6、仓门61、底座7、滚轮7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的上、下、左、右、前、后、均相对于图1所示为标准。

实施例:

一种钕铁硼废粉收集装置,

如图1所示:包括吸粉管1和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吸收筒2和真空泵3;

所述吸收筒2内部套设有过滤筒4,所述吸收筒2内壁与过滤筒4外壁之间设置有空腔21,所述空腔21与真空泵3之间设置有吸气管31;

所述过滤筒4轴线设置有转轴41,所述转轴41设置有螺旋叶片42,所述螺旋叶片42的外侧边与过滤筒4内壁还设置有刷毛43;

所述过滤筒4与吸粉管1连通,所述过滤筒4的旁侧设置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输出端与转轴41传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吸附装置主要提供吸附动力,通过吸粉管对模具中的钕铁硼废粉进行吸附,过滤筒与吸收筒之间的空腔,在吸气管和真空泵的联合作用下,呈现负压状态,对过滤筒的内部具有吸气功能,而过滤筒通过吸粉管与外部连通,过滤筒本身为过滤性质的型材,对经过过滤筒的空气进行抽吸的过程中,同时进行过滤,吸附的钕铁硼废粉将被阻隔下来,阻隔下来的废粉进一步被螺旋叶片搅拌推送出去,设置于螺旋叶片外侧边的刷毛可有效将废粉挂刷下来,保持过滤筒内壁的清洁,可防止过多的废粉堆积在过滤筒的内壁,导致的过滤效率差的问题。

如图2所示:优选的,一种钕铁硼废粉收集装置,所述过滤筒4由外之内依次包括磁性层44和过滤层45,所述磁性层44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46。

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筒呈筒状,外部的磁性层同时兼顾结构支撑作用,由磁性材料制成,对废粉具有吸附性能,内层的过滤层为软化的纱布组成,粘接在磁性层内壁,吸入的空气在经过过滤筒的时候,一方面负压吸气使粉尘阻隔在过滤筒上,另一方面磁性层对废粉具有磁性吸附的滞留作用,提过过滤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废粉为钕铁硼废粉,自身就已经带有磁性。

如图3所示:优选的,一种钕铁硼废粉收集装置,所述吸粉管1的一端与过滤筒4连通,所述吸粉管1的另一端设置有吸附漏斗11,所述吸附漏斗11的阔口侧连接有橡胶层12,所述吸附漏斗11的窄口侧与吸粉管1的连接处设置有旁通阀13。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吸附漏斗提高吸粉管对模具的吸收面积,提高吸附效率,为了提高对模具拐角的吸附性能,在吸附漏斗的阔口侧设置橡胶层,当吸附漏斗对准模具时,在负压状态下,橡胶层自动变形贴合模具,提高吸附漏斗内部负压能力,提高吸附效果,同时,为了防止负压状态太强,导致吸附漏斗难以拔下,设置旁通阀,在负压达到一定数值后,旁通阀打开平衡气压。

优选的,一种钕铁硼废粉收集装置,所述过滤筒4的出粉端设置有承接器6,所述承接器6处设置有仓门61。

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筒在螺旋叶片的作用下,不断有粉尘从出粉端排出,排出的钕铁硼废粉通过承接器回收再利用,仓门用于将承接器取出倾倒内部废粉,由于吸粉管的废粉由过滤筒负压产生,因此,仓门处密封性要好。

优选的,一种钕铁硼废粉收集装置,还包括底座7,所述吸收筒2、真空泵3和吸粉管1均安装在底座7上,所述底座7的下侧设置有滚轮71。

本实用新型中,需要不断变更吸附装置的位置,底座下侧的滚轮方便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如若存在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钕铁硼废粉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吸粉管和吸附装置,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吸收筒和真空泵;

所述吸收筒内部套设有过滤筒,所述吸收筒内壁与过滤筒外壁之间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与真空泵之间设置有吸气管;

所述过滤筒轴线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外侧边与过滤筒内壁还设置有刷毛;

所述过滤筒与吸粉管连通,所述过滤筒的旁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传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钕铁硼废粉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由外至内依次包括磁性层和过滤层,所述磁性层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透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钕铁硼废粉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粉管的一端与过滤筒连通,所述吸粉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吸附漏斗,所述吸附漏斗的阔口侧连接有橡胶层,所述吸附漏斗的窄口侧与吸粉管的连接处设置有旁通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钕铁硼废粉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的出粉端设置有承接器,所述承接器处设置有仓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钕铁硼废粉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所述吸收筒、真空泵和吸粉管均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底座的下侧设置有滚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钕铁硼废粉收集装置,包括吸粉管和吸附装置,吸收筒内部套设有过滤筒,过滤筒轴线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外侧边与过滤筒内壁还设置有刷毛。通过吸粉管对模具中的钕铁硼废粉进行吸附,过滤筒与吸收筒之间的空腔,在吸气管和真空泵的联合作用下,呈现负压状态,对过滤筒的内部具有吸气功能,阻隔下来的废粉进一步被螺旋叶片搅拌推送出去,保持过滤筒内壁的清洁,可防止过多的废粉堆积在过滤筒的内壁,导致的过滤效率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文;高晓山;李蕾;何文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包钢稀土永磁合金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84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