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隔膜泵领域,尤指一种隔膜泵用中间板。
背景技术:
隔膜泵是依靠偏心轮的偏心角,通过电机轴、偏心轮、轴承、轴承架和活塞之间的紧密连接,将电机旋转运动转化为活塞的往复运动,从而改变工作腔容积来吸入和排出水,隔膜泵是依靠偏心轮的偏心角,通过电机轴、偏心轮、轴承、轴承架和活塞之间的紧密连接,将电机旋转运动转化为活塞的往复运动,从而改变工作腔容积来吸入和排出水,并大大增加排出水的压力(约能达到10-15kg);为保证隔膜泵工作腔室的这种持续高压,必须要保证工作腔室的内外密封效果的可靠性。
内密封为活塞、隔膜片和轴承架圆柱形支撑座之间的密封,现有技术对内密封的认识不足,没有考虑到泵壳支架和活塞对密封效果的辅助作用,对泵壳支架和活塞的结构设计存在明显缺陷,导致内密封的可靠性不足,随着泵使用时间的增加,泵壳支架的变形、隔膜片的老化等都会使得内密封效果大大降低。
外密封为中间板和泵壳之间的密封;现有技术对外密封的方式,通常采用隔膜片边缘向内弯折成密封折边的结构,并通过密封折边和泵壳之间的硬性挤压来密封,因隔膜片材质通常为偏硬的橡胶(邵氏硬度87度),且中间板的工作腔室在泵工作时是处于偏高温状态(40-80℃不等)下的,这种结构的隔膜片长期在偏高温的腔室中,由活塞带动往复运动过程中,容易老化变形,密封折边的密封效果随使用时间加长而变差,密封折边周围易产生间隙,导致漏水或渗水,从而直接宣告泵的寿命提前终结。
另外随着客户对净水器噪音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降低泵的噪音也越来越重要,现有市场上的隔膜泵泵头部分的噪音普遍偏大,却又不重视或者找不到合理的降低噪音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封可靠性强的隔膜泵用中间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隔膜泵用中间板,中间板设置在隔膜泵的隔膜片与泵壳之间,中间板内侧设有三个工作腔,三个活塞分别置于中间板三个工作腔内;中间板与泵壳密封在一起,形成泵壳中央一个出水腔,出水腔外围是泵壳进水腔;中间板的三个工作腔分别设有吸入阀及若干个进水孔,吸入阀从内侧遮蔽进水孔,吸入阀为只能由泵壳进水腔向中间板工作腔单向导通的单向阀,中间板顶部的中心部位设有排出阀及若干个排水孔,排出阀从外侧遮蔽排水孔,排出阀为中间板工作腔向泵壳出水腔单向导通的单向阀;中间板底面外周设有一圈凹槽,凹槽与隔膜片顶面的中间板定位凸缘相适配;中间板顶部设有一圈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置o型密封圈,中间板顶面外围设一圈三角环形台阶,三角环形台阶上方还套设有一三角形密封圈。
进一步地,中间板为正三角形状,三个工作腔互成120°夹角均布在正三角形的三个角点上。
进一步地,三角形密封圈材料为软橡胶,其截面为方形。
进一步地,o型密封圈材料为软橡胶,其截面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中间板顶面采用三角环形台阶结合方形截面的三角形密封圈的密封结构,三角形密封圈材料为软橡胶,不易受温度和使用时间的加长而产生老化变形,提升隔膜泵密封的可靠性,可有效避免从泵壳的进水腔往外部渗水,同时简化装配要求,提升工作效率;o型密封圈材料为软橡胶,其截面为圆形,环形凹槽结合圆形截面的o型密封圈,提升进水腔和出水腔之间相隔离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运用本实用新型中间板的隔膜泵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2是运用本实用新型中间板的隔膜泵的隔膜片顶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运用本实用新型中间板的隔膜泵的隔膜片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运用本实用新型中间板的隔膜泵的泵壳支架顶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运用本实用新型中间板的隔膜泵的活塞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中间板顶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中间板底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隔膜泵用中间板,运用该中间板的隔膜泵包括泵壳1、泵体2、设置在泵体后端的后端盖21、设置在泵体前端的前端盖22及设置在泵体内部的电机(未图示),还包括偏心轮28、轴承23、轴承架24、泵壳支架3、隔膜片4、三个活塞5、中间板6、o型密封圈68、三角形密封圈65;前端盖22内部设有腔体,偏心轮28和轴承23内圈紧密配合,轴承23外圈和轴承架24紧密配合,组成轴承架组件安装在前端盖22的腔体内,偏心轮28与电机输出端连接,轴承架24顶部设有三个圆柱形支撑座25,圆柱形支撑座25顶端设有一螺孔251,螺孔251外围设有一圈膜片密封凹槽252;圆柱形支撑座25顶部突出于前端盖22顶端;泵壳支架3设置在前端盖22顶端,泵壳支架3上设有三个穿孔31,穿孔31直径大于圆柱形支撑座25直径,圆柱形支撑座25顶端从穿孔31中穿出;隔膜片4设置在泵壳支架3顶面上,隔膜片4设置有三个通孔41,在隔膜片4底面、通孔外围设有一圈膜片密封凸缘42,膜片密封凸缘42与圆柱形支撑座25上的膜片环形定位凹槽252相适配,隔膜片4顶面外周环设一圈中间板定位凸缘43;活塞5设置在隔膜片4顶面上,活塞5中部设有一阶梯孔51,通过螺栓7穿过活塞5中部的阶梯孔51、隔膜片4上的通孔41及圆柱形支撑座的螺孔251将活塞5及隔膜片4固定在圆柱形支撑座25上;中间板6设在隔膜片4和活塞5顶面上,中间板6内侧设有三个工作腔,三个活塞5分别置于中间板6三个工作腔内;中间板6底面外周设有一圈凹槽61,凹槽61与隔膜片4顶面的中间板定位凸缘43相适配;中间板6顶面外围设一圈三角环形台阶64,三角环形台阶64上方套设有三角形密封圈65;中间板6顶部设有一圈环形凹槽69,环形凹槽69内设置o型密封圈68;泵壳1设在中间板6外侧,通过螺栓7将泵壳1、泵壳支架3、隔膜片4及前端盖22组装成一整体,螺栓7个数为6个,泵壳1、泵壳支架3及前端盖22均布设置6个安装孔;中间板6与泵壳1密封在一起,形成泵壳1中央一个出水腔,出水腔外围是泵壳1进水腔,泵壳1上部设有进水管口11及出水管口12,进水管口11与进水腔连通,出水管口12与出水腔连通,中间板6的三个工作腔分别设有吸入阀62,吸入阀62为只能由泵壳1进水腔向中间板6工作腔单向导通的单向阀,出水管口与泵壳1出水腔连通,中间板6顶部(即工作腔背面)的中心部位设有排出阀63,排出阀63为中间板6工作腔室向泵壳1出水腔单向导通的单向阀,中间板6的每个工作腔设有若干个进水孔66,吸入阀62从内侧遮蔽进水孔66,吸入阀62为软橡胶材质,活塞5及隔膜片4在电机带动下往下运动时,吸入阀62开启,进水管口11的水经过泵壳1进水腔被吸入中间板6工作腔中;中间板6工作腔还设有若干个排水孔67,排出阀63从外侧遮蔽排水孔67,排出阀63也为软橡胶材质,当活塞5及隔膜片在电机带动下往上运动时,工作腔内的水经过加压向排水孔67压出,排出阀63开启,水流向泵壳1出水腔,并经由出水管口12完成水流加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隔膜片4厚度为2mm,由tpv201-87(一种进口软橡胶)一体注塑而成,使用该材质制成的隔膜片4长时间使用也不会老化、变形导致渗水、漏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隔膜片4顶面设有活塞定位柱44,活塞5与隔膜片4的接触面上设有活塞定位孔52,安装时,活塞定位柱44完全塞入活塞5的活塞定位孔52中为安装到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活塞5的阶梯孔51外围、与隔膜片4的接触面上设有两圈环形密封筋53,活塞5与隔膜片4的接触面为圆弧形,减少活塞5与隔膜片4接触面积,有利于降低隔膜片4拉伸强度及隔膜泵工作时活塞5和隔膜片4之间的碰撞噪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泵壳支架3周围厚度为6mm,泵壳支架3中央部分厚度厚于周围0.3-0.4mm,增强泵壳支架3强度,同时可以增强隔膜片4和中间板6之间的密封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三角形密封圈65材料为软橡胶,不易受温度和使用时间的加长而产生老化变形,其截面为方形,三角环形台阶结合方形截面的三角形密封圈,提升隔膜泵密封的可靠性,有效避免从泵壳的进水腔往外部渗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o型密封圈68材料为软橡胶,其截面为圆形,环形凹槽69结合圆形截面的o型密封圈68,提升进水腔和出水腔之间相隔离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隔膜片4的底面上设有三个定位凸起45,泵壳支架3顶面的上设有与定位凸起相适配的定位凹孔32,安装时,定位凸起45塞入定位凹孔32中为安装到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三个活塞5、泵壳支架3上的三个穿孔31、轴承架24顶部的三个圆柱形支撑座25、隔膜片4上的三个通孔41及中间板6的三个工作腔互成120°夹角均布。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泵壳1上部还设有泄压机构,是泵壳1出水腔在压力过高时会和进水腔连通,泄压机构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调压阀片13、弹簧座14、泄压弹簧15及泄压盖16、泄压盖16通过螺栓7固定在泵壳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泵体2底面设有底板26,底板26上设有若干个减震垫27。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水管口11及出水管口12可以是螺纹连接接口,也可以是直插连接接口。
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1.一种隔膜泵用中间板,其特征在于:中间板(6)设置在隔膜泵的隔膜片(4)与泵壳(1)之间,中间板(6)内侧设有三个工作腔,三个活塞(5)分别置于中间板(6)三个工作腔内;所述中间板(6)与泵壳(1)密封在一起,形成泵壳(1)中央一个出水腔,出水腔外围是泵壳(1)进水腔;所述中间板(6)的三个工作腔分别设有吸入阀(62)及若干个进水孔(66),吸入阀(62)从内侧遮蔽进水孔(66),所述吸入阀(62)为只能由泵壳(1)进水腔向中间板(6)工作腔单向导通的单向阀,所述中间板(6)顶部的中心部位设有排出阀(63)及若干个排水孔(67),排出阀(63)从外侧遮蔽排水孔(67),所述排出阀(63)为中间板(6)工作腔向泵壳(1)出水腔单向导通的单向阀;所述中间板(6)底面外周设有一圈凹槽(61),所述凹槽(61)与隔膜片(4)顶面的中间板定位凸缘(43)相适配;所述中间板(6)顶部设有一圈环形凹槽(69),所述环形凹槽(69)内设置o型密封圈(68),所述中间板(6)顶面外围设一圈三角环形台阶(64),三角环形台阶(64)上方还套设有一三角形密封圈(6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泵用中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6)为正三角形状,所述三个工作腔互成120°夹角均布在正三角形的三个角点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泵用中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密封圈(65)材料为软橡胶,其截面为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膜泵用中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密封圈(68)材料为软橡胶,其截面为圆形。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