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水浸报警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悬浮的水浸报警器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水浸报警器,主要用于检测漏水或溢水事件,发生漏水或溢水时,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用户有漏水或溢水现象。目前大多数的水浸报警器为绳型水浸传感器,安装费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悬浮的水浸报警器,以及一种水浸报警器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悬浮的水浸报警器,包括配合盖紧的下壳和上盖;其中,所述水浸报警器还包括导电的探测端,以及设置在所述下壳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固设有主控芯片、与所述探测端电连接的检测芯片,以及用于报警的蜂鸣器;所述下壳设置有供所述探测端与所述检测芯片电连接的过线孔;所述蜂鸣器和所述检测芯片均与所述主控芯片电连接;所述上盖设置有供所述蜂鸣器扬声的扬声孔。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水浸报警器的使用方法,基于上述的可悬浮的水浸报警器,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前,按压吸盘使其与地面贴合,贴合后用导电筒罩住所述吸盘;
上拉牵引片使其脱离限位槽,脱离后转动所述牵引片,并将所述牵引片卡到止动销上;
将下壳放置在各组所述牵引片上;
回收时,拔出所述牵引片并将其卡入所述限位槽,进而下压所述牵引片,所述吸盘与地面分离,所述导电筒内的液体向下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时,可将水浸报警器直接放置在地面上,无需挂装,使用方便;发生漏水时,液体会漫溢并与探测端接触,检测芯片将探测端浸水后阻值变化信号转换成电流电压信号,进而通过主控芯片触发蜂鸣器扬声报警;随着液面升高,水浸报警器也可随之漂浮在水面上,下壳内的元器件不会被水浸到,对下壳内的元器件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悬浮的水浸报警器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悬浮的水浸报警器的正视图(处于剖切状态);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悬浮的水浸报警器中探测端的正视图(处于剖切状态);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悬浮的水浸报警器中探测端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悬浮的水浸报警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配合盖紧的下壳10和上盖11;水浸报警器还包括导电的探测端12,以及设置在下壳10内的电路板13;电路板13上固设有主控芯片14、与探测端12电连接的检测芯片15,以及用于报警的蜂鸣器16;下壳10设置有供探测端12与检测芯片15电连接的过线孔(图中未示出);蜂鸣器16和检测芯片15均与主控芯片14电连接;上盖11设置有供蜂鸣器16扬声的扬声孔180,使用时,可将水浸报警器直接放置在地面上,无需挂装,使用方便;发生漏水时,液体会漫溢并与探测端12接触,检测芯片15将探测端12浸水后阻值变化信号转换成电流电压信号,进而通过主控芯片14触发蜂鸣器16扬声报警;随着液面升高,水浸报警器也可随之漂浮在水面上,下壳10内的元器件不会被水浸到,对下壳10内的元器件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
如图2所示,下壳10内还设置有电池17,电池17为各元器件的工作供电;电池17、电路板13以及蜂鸣器16由下往上依次排列;下壳10内还设置有与电池17对应的第一围栏18,第一围栏18将下壳10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腔室181和第二腔室182;电池17位于第二腔室182内;过线孔(图中未示出)与第一腔室181连通;设置第一围栏18,防止电池17在下壳10内窜动的同时,也能在过线孔(图中未示出)处发生异常泄露时,液体无法直接进入第二腔室182,对电池17起到良好的防护效果;第一围栏18相对的内表面,其一设置有纵向的第一导电片19以及与第一导电片19对应的第一卡槽,另一设置有纵向的第二导电片110以及与第二导电片110对应的第二卡槽;第一导电片19导通电池17正极与电路板13正极;第二导电片110导通电池17负极与电路板13负极;电路板13设置有分别与第一导电片19、第二导电片110适配的第一导电插孔185、第二导电插孔186,第一导电片19和第二导电片110均具有双重作用:一是导通电路板13和电池17,二是对电路板13进行限位,从而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实用。
如图2所示,电路板13朝向上盖11一侧还电连接有用于触发蜂鸣器16发声的按键开关111;上盖11设置有用于露出按键开关111按钮的开口、封闭开口的橡胶片112,以及尾端与橡胶片112背离按键开关111一侧固定的t形活动盖113;上盖11设置有与活动盖113对应的活动槽187,用户按压活动盖113,橡胶片112向下变形并挤压按键开关111的按钮,从而触发蜂鸣器16扬声报警,以检验扬声效果是否理想;用户松手后,橡胶片112恢复原形,向上反弹,带动活动盖113向上复位。其中,橡胶片112具有双重作用:一是带动活动盖113复位,二是防止外界液体进入开口,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
如图2所示,上盖11一侧固设有与蜂鸣器16对应的第二围栏114,且另一侧固设有遮挡蜂鸣器16的防护盖115以及容纳防护盖115的容纳槽;容纳槽设置有内部空间与扬声孔180连通的空心柱116;空心柱116和防护盖115间留有供蜂鸣器16扬声的第一间隙189;防护盖115和上盖11间留有供蜂鸣器16扬声的第二间隙1810;第二间隙1810和扬声孔180均与第一间隙189连通,确保蜂鸣器16能正常扬声的同时,也能防止外界液体和灰尘直接附着在蜂鸣器16上,起到良好的防护效果。
优选的,如图2所示,下壳10内壁设置多组卡槽1811,上盖11设置有与多组卡槽1811一一对应的多组卡扣117,且为了保证有更好的防水效果,下壳10和上盖11间夹有第三胶圈118。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悬浮的水浸报警器,如图2-图4所示,探测端12设置有至少三组,且呈圆周均匀分布;探测端12包括空心的导电筒119、位于导电筒119内的吸盘120、与吸盘120后端固定的第一钢丝121、下表面与第一钢丝121固定的牵引片122,以及与牵引片122上表面固定的第二钢丝123;牵引片122由导电材料制成;第二钢丝123背离牵引片122的一端与检测芯片15引脚焊接固定;导电筒119上端部设置有与牵引片122适配的限位槽1812,以及检测时防止牵引片122转动的止动组件124;通过前述结构可以确保水流流动时,水浸报警器不会被冲走,可以在原地持续报警,同时也便于回收水浸报警器,无需费时搜找。具体工作过程如下:悬浮前,多组牵引片122配合支撑下壳10;使用时,按压吸盘120使其与地面贴合,进而用导电筒119罩住吸盘120,防止液体进行渗入吸盘120的吸附面,进而上拉牵引片122使其脱离限位槽1812,进而转动牵引片122,松手后由于吸盘120内压强小于大气压强,吸盘120受下压力,第一钢丝121下拉牵引片122使其卡在导电筒119筒口;同时,止动组件124可以防止牵引片122移位;随着液面升高,导电筒119、第一钢丝121以及牵引片122在吸盘120的吸附下仍然停留在原地,而下壳10由于第二钢丝123足够长,则可以上升,漂浮在液面上;其中,导电筒119、牵引片122、第二钢丝123配合形成了导电路径。
如图3和图4所示,吸盘120盘口外径与导电筒119内径适配;水浸报警器还包括与牵引片122下表面固定的圆形压板125,以及套设固定在压板125上的第一胶圈126;第一胶圈126外径与导电筒119内径适配;压板125设置有避让第一钢丝121的避让槽1813,悬浮时,液体可通过限位槽1812进入导电筒119内;需要回收水浸报警器时,转动牵引片122并将其卡入限位槽1812中,压板125下压导电筒119内的水柱,加快吸盘120恢复原形的速度,吸盘120与地面分离后,导电筒119内的液体也可快速排出。
如图3和图4所示,止动组件124包括呈圆周均匀分布的两组止动销127;止动销127与导电筒119上端部固定,且由导电材料制成;牵引片122设置有与两组止动销127一一对应的两组止动通槽1814,上拉牵引片122后转动,进而下行卡到止动销127上,使用方便且结构简单;同时,止动销127由导电材料制成,使得整体的导电效果更好。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二钢丝123外表面设有导电涂层,使得整体的导电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如图3和图4所示,过线孔(图中未示出)内设置有第二胶圈(图中未示出);第二胶圈(图中未示出)内径与第二钢丝123外径适配,且与过线孔(图中未示出)内壁粘接固定,防止外界液体进入下壳10内部。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浸报警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检测前,按压吸盘使其与地面贴合,贴合后用导电筒罩住吸盘。
步骤s102:上拉牵引片使其脱离限位槽,脱离后转动牵引片,并将牵引片卡到止动销上。
步骤s103:将下壳放置在各组牵引片上。
步骤s104:回收时,拔出牵引片并将其卡入限位槽,进而下压牵引片,吸盘与地面分离,导电筒内的液体向下排出。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1.一种可悬浮的水浸报警器,包括配合盖紧的下壳和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浸报警器还包括导电的探测端,以及设置在所述下壳内的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固设有主控芯片、与所述探测端电连接的检测芯片,以及用于报警的蜂鸣器;所述下壳设置有供所述探测端与所述检测芯片电连接的过线孔;所述蜂鸣器和所述检测芯片均与所述主控芯片电连接;所述上盖设置有供所述蜂鸣器扬声的扬声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悬浮的水浸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内还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所述电路板以及所述蜂鸣器由下往上依次排列;
所述下壳内还设置有与所述电池对应的第一围栏;所述第一围栏将所述下壳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电池位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过线孔与所述第一腔室连通;所述第一围栏相对的内表面,其一设置有纵向的第一导电片以及与所述第一导电片对应的第一卡槽,另一设置有纵向的第二导电片以及与所述第二导电片对应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导电片导通所述电池正极与所述电路板正极;所述第二导电片导通所述电池负极与所述电路板负极;所述电路板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片、所述第二导电片适配的第一导电插孔、第二导电插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悬浮的水浸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朝向所述上盖一侧还电连接有用于触发所述蜂鸣器发声的按键开关;所述上盖设置有用于露出所述按键开关按钮的开口、封闭所述开口的橡胶片,以及尾端与所述橡胶片背离所述按键开关一侧固定的t形活动盖;所述上盖设置有与所述活动盖对应的活动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悬浮的水浸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一侧固设有与所述蜂鸣器对应的第二围栏,且另一侧固设有遮挡所述蜂鸣器的防护盖以及容纳所述防护盖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设置有内部空间与所述扬声孔连通的空心柱;所述空心柱和所述防护盖间留有供所述蜂鸣器扬声的第一间隙;所述防护盖和所述上盖间留有供所述蜂鸣器扬声的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和所述扬声孔均与所述第一间隙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悬浮的水浸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端设置有至少三组,且呈圆周均匀分布;
所述探测端包括空心的导电筒、位于所述导电筒内的吸盘、与所述吸盘后端固定的第一钢丝、下表面与所述第一钢丝固定的牵引片,以及与所述牵引片上表面固定的第二钢丝;所述牵引片由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第二钢丝背离所述牵引片的一端与所述检测芯片引脚焊接固定;所述导电筒上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牵引片适配的限位槽,以及检测时防止所述牵引片转动的止动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悬浮的水浸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盘口外径与所述导电筒内径适配;所述水浸报警器还包括与所述牵引片下表面固定的圆形压板,以及套设固定在所述压板上的第一胶圈;所述第一胶圈外径与所述导电筒内径适配;所述压板设置有避让所述第一钢丝的避让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悬浮的水浸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动组件包括呈圆周均匀分布的两组止动销;所述止动销与所述导电筒上端部固定,且由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牵引片设置有与两组所述止动销一一对应的两组止动通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悬浮的水浸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钢丝外表面设有导电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悬浮的水浸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孔内设置有第二胶圈;所述第二胶圈内径与所述第二钢丝外径适配,且与所述过线孔内壁粘接固定。
10.一种水浸报警器的使用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可悬浮的水浸报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前,按压吸盘使其与地面贴合,贴合后用导电筒罩住所述吸盘;
上拉牵引片使其脱离限位槽,脱离后转动所述牵引片,并将所述牵引片卡到止动销上;
将下壳放置在各组所述牵引片上;
回收时,拔出所述牵引片并将其卡入所述限位槽,进而下压所述牵引片,所述吸盘与地面分离,所述导电筒内的液体向下排出。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