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铸件硅溶胶蜡模表面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26


本发明涉及铸件表面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阀门铸件硅溶胶蜡模表面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硅溶胶蜡模的出现,主要是解决一些结构复杂的产品的生产,而蜡模的精度直接影响着产品的精度,在大多数蜡模生产后,其表面上会有很多颗粒残留物,传统的去除方式是人们借助电吹风吹在带有颗粒的部位加温一下,然后用手拿软布擦掉颗粒残留物。

1、由于散热较快,需要较快对残留物进行去除,但是,热化的温度较高,手动擦除,难以快速去除,擦拭过程中可能出现烫伤的情况,且手拿电吹风对蜡模加温,难以确定二者的距离,容易出现温度不够或者温度过高的情况;

2、需要对其抛光时,由于其表面为热化状态,难以移动,需要等蜡模自然冷却降温硬化才能进行抛光,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阀门铸件硅溶胶蜡模表面处理工艺,可以解决人工擦拭时,由于散热较快,需要较快对残留物进行去除,但是,热化的温度较高,手动擦除,难以快速去除,擦拭过程中可能出现烫伤的情况,且手拿电吹风对蜡模加温,难以确定二者的距离,容易出现温度不够或者温度过高的情况,需要对其抛光时,由于其表面为热化状态,难以移动,需要等蜡模自然冷却降温硬化才能进行抛光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阀门铸件硅溶胶蜡模表面处理工艺,其使用了一种表面处理设备,该表面处理设备包括底座、移动架、定位螺栓、包裹装置、圆环组、两用装置、清理装置和架设环,采用上述表面处理设备对硅溶胶蜡模表面的具体处理工艺如下:

s1、夹持、定位:将制成的硅溶胶蜡模左端插入到包裹装置内进行夹持固定,并通过左右移动来确定待处理部位的位置,使得待处理部位位于两用装置、清理装置之间;

s2、残留物的去除:调整两用装置、清理装置的高度,通过电机带动硅溶胶蜡模低速转动,通过热风机对待处理部位进行加温热化,并通过擦拭组对热化后的颗粒残留物进行抹除,检查硅溶胶蜡模其他位置是否有残留物,并通过重新夹持以及调整位置来对硅溶胶蜡模其他残留物部位进行去除;

s3、降温硬化:夹持后的硅溶胶蜡模停止转动,手持摇动手柄带动翻转板转动一百八十度,使得通气柱朝下布置,通过冷气泵将冷风从通气柱吹出,进而对s步骤中的硅溶胶蜡模表面降温硬化;

s4、抛光:通过驱动气缸带动擦拭组下降,在联动组的配合下带动抛光刷上升,通过电机带动硅溶胶蜡模高速转动,使得抛光刷对硅溶胶蜡模进行表面抛光;

s5、更换:将抛光后的硅溶胶蜡模取下,并对下一个硅溶胶蜡模进行更换、加工;

底座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移动架连接,移动架的上端安装有包裹装置,底座的左端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与定位螺栓连接,底座的中部安装有圆环组,圆环组的上端右侧安装有两用装置,圆环组的下端右侧安装有清理装置,底座的右端安装有架设环。

所述的圆环组包括弧形下架、弧形上架、升降螺栓、粘贴层和粘渣层,弧形下架安装在底座上,弧形下架的前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弧形上架的前端连接,弧形下架的后端通过轴承与升降螺栓下端连接,升降螺栓的中部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与弧形上架后端连接,弧形下架的内壁上贴有粘贴层,弧形上架的内壁上贴有粘渣层,弧形上架需要上下调节时,只需拧动升降螺栓即可升降弧形上架,粘贴层、粘渣层的设置使得去除的颗粒残留物较大部位被粘贴层、粘渣层粘住收集。

所述的两用装置包括弧形框组、翻转板、转轴、摇动手柄、连通柱、通气柱和热风机,弧形框组安装在弧形上架的右端,弧形框组的内部设有翻转板,翻转板的后端通过轴承与转轴连接,转轴的后端安装有摇动手柄,翻转板的前端安装有连通柱,连通柱与弧形框组之间为转动配合连接,翻转板的上端均匀安装有通气柱,翻转板的下端安装有热风机,具体工作时,通过热风机对待处理部位进行加温热化,再通过擦拭组对热化的颗粒残留物擦拭去除,手持摇动手柄带动翻转板转动一百八十度,使得通气柱朝下布置,通过冷气泵将冷风从通气柱吹出,进而对热化后的硅溶胶蜡模表面降温硬化,两用装置的设置对硅溶胶蜡模起到加温以及降温的两用作用。

所述的清理装置包括滑动架、锁紧柱、放置框、擦拭组、驱动气缸、联动组和抛光刷,滑动架的中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弧形下架连接,滑动架的右端安装有放置框,放置框的内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擦拭组连接,擦拭组与放置框之间连有驱动气缸,擦拭组与抛光刷之间连有联动组,且联动组位于擦拭组的左右两侧,滑动架的左端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与锁紧柱连接,锁紧柱的右端紧贴在弧形下架的左侧壁上,具体工作时,通过擦拭组对热化的颗粒残留物擦拭去除,硅溶胶蜡模降温硬化后,驱动气缸向下带动擦拭组,在联动组的传动下,带动抛光刷上升,使得抛光刷与硬化后的硅溶胶蜡模表面接触,从而对高速转动的硅溶胶蜡模进行表面抛光。

优选的,所述的移动架的下端设有刻度值,且刻度值的最左侧为零刻度,定位螺栓的底端紧贴在移动架上。

优选的,所述的包裹装置包括电机、转筒、旋转架、连接气缸、挤压柱、连接杆和包裹架,电机安装在移动架上,电机的输出轴与转筒左端中部连接,转筒的左端外侧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旋转架连接,旋转架安装在移动架上,转筒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气缸,连接气缸的顶出端安装有挤压柱,挤压柱与包裹架之间通过销轴连有连接杆,包裹架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转筒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弧形框组包括弧形框、通气腔、冷气泵和两个卡位夹,弧形框的前端开设有通气腔,通气腔的上端连通有冷气泵,冷气泵安装在弧形框上,弧形框的后端上下布置有两个卡位夹。

优选的,所述的卡位夹的前端通过内置弹簧与弧形框连接,通气柱上均匀开设有出气孔。

优选的,所述的翻转板的内部开设有连通腔,连通柱的内部开设有l型腔,且l型腔的后端与连通腔的前端连通,l型腔的前端上侧为开口结构,且连通腔与通气孔为连通关系。

优选的,所述的擦拭组包括弧形架和擦拭布,弧形架的上端面通过双面胶粘贴有擦拭布,弧形架上均匀开设有通孔,且擦拭布上均匀开设有对应孔,且通孔与对应孔之间位置对应。

优选的,所述的联动组包括u型架、传送带和两个传动轴,两个传动轴之间通过传送带连接,传送带的外侧通过u型架与弧形架外侧连接,传送带的内侧与抛光刷外侧连接,传动轴通过轴承与放置框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抛光刷的上端面均匀设有抛光刷毛,且抛光刷毛位于对应孔内。

优选的,所述的架设环的上半部分为弧形结构的支撑架,支撑架内壁均匀开设有内凹槽,且内凹槽内放置有减阻珠,支撑的同时,减小了蜡模夹持后转动的阻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一、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阀门铸件硅溶胶蜡模表面处理工艺,本发明采用半机械化热化擦拭的方式对蜡模进行残留物的去除,机械化的夹持转动,避免了人员与蜡模的直接接触而意外烫伤的情况,热化、擦拭同步化的环绕型设计,延长了加温时间的同时,提高了表面处理效率,两用装置、清理装置与蜡模之间的位置确定,保证了蜡模表面的热化温度确定化;

二、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阀门铸件硅溶胶蜡模表面处理工艺,本发明所述的两用装置对蜡模表面进行加温以及降温,两用化的设计,且无需蜡模位置移动即可快速降温;

三、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阀门铸件硅溶胶蜡模表面处理工艺,本发明所述的清理装置可对热化的蜡模进行擦拭以及硬化的蜡模抛光,通过驱动气缸的升降,即可改变清理装置内部形态,从而针对当前蜡模进行加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对阀门铸件硅溶胶蜡模表面处理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圆环组、两用装置与清理装置之间的剖书图(从右往左看);

图4是本发明两用装置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弧形框与通气腔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图3的x向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阀门铸件硅溶胶蜡模表面处理工艺,其使用了一种表面处理设备,该表面处理设备包括底座1、移动架2、定位螺栓3、包裹装置4、圆环组5、两用装置6、清理装置7和架设环8,采用上述表面处理设备对硅溶胶蜡模表面的具体处理工艺如下:

s1、夹持、定位:将制成的硅溶胶蜡模左端插入到包裹装置4内进行夹持固定,并通过左右移动来确定待处理部位的位置,使得待处理部位位于两用装置6、清理装置7之间;

s2、残留物的去除:调整两用装置6、清理装置7的高度,通过电机41带动硅溶胶蜡模低速转动,通过热风机67对待处理部位进行加温热化,并通过擦拭组74对热化后的颗粒残留物进行抹除,检查硅溶胶蜡模其他位置是否有残留物,并通过重新夹持以及调整位置来对硅溶胶蜡模其他残留物部位进行去除;

s3、降温硬化:夹持后的硅溶胶蜡模停止转动,手持摇动手柄64带动翻转板62转动一百八十度,使得通气柱66朝下布置,通过冷气泵613将冷风从通气柱66吹出,进而对s2步骤中的硅溶胶蜡模表面降温硬化;

s4、抛光:通过驱动气缸75带动擦拭组74下降,在联动组76的配合下带动抛光刷77上升,通过电机41带动硅溶胶蜡模高速转动,使得抛光刷77对硅溶胶蜡模进行表面抛光;

s5、更换:将抛光后的硅溶胶蜡模取下,并对下一个硅溶胶蜡模进行更换、加工;

底座1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移动架2连接,移动架2的上端安装有包裹装置4,底座1的左端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与定位螺栓3连接,底座1的中部安装有圆环组5,圆环组5的上端右侧安装有两用装置6,圆环组5的下端右侧安装有清理装置7,底座1的右端安装有架设环8。

所述的圆环组5包括弧形下架51、弧形上架52、升降螺栓53、粘贴层54和粘渣层55,弧形下架51安装在底座1上,弧形下架51的前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弧形上架52的前端连接,弧形下架51的后端通过轴承与升降螺栓53下端连接,升降螺栓53的中部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与弧形上架52后端连接,弧形下架51的内壁上贴有粘贴层54,弧形上架52的内壁上贴有粘渣层55,弧形上架52需要上下调节时,只需拧动升降螺栓53即可升降弧形上架52,粘贴层54、粘渣层55的设置使得去除的颗粒残留物较大部位被粘贴层54、粘渣层55粘住收集。

所述的两用装置6包括弧形框组61、翻转板62、转轴63、摇动手柄64、连通柱65、通气柱66和热风机67,弧形框组61安装在弧形上架52的右端,弧形框组61的内部设有翻转板62,翻转板62的后端通过轴承与转轴63连接,转轴63的后端安装有摇动手柄64,翻转板62的前端安装有连通柱65,连通柱65与弧形框组61之间为转动配合连接,翻转板62的上端均匀安装有通气柱66,翻转板62的下端安装有热风机67,具体工作时,通过热风机67对待处理部位进行加温热化,再通过擦拭组74对热化的颗粒残留物擦拭去除,手持摇动手柄64带动翻转板62转动一百八十度,使得通气柱66朝下布置,通过冷气泵613将冷风从通气柱66吹出,进而对热化后的硅溶胶蜡模表面降温硬化,两用装置6的设置对硅溶胶蜡模起到加温以及降温的两用作用。

所述的清理装置7包括滑动架71、锁紧柱72、放置框73、擦拭组74、驱动气缸75、联动组76和抛光刷77,滑动架71的中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弧形下架51连接,滑动架71的右端安装有放置框73,放置框73的内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擦拭组74连接,擦拭组74与放置框73之间连有驱动气缸75,擦拭组74与抛光刷77之间连有联动组76,且联动组76位于擦拭组74的左右两侧,滑动架71的左端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与锁紧柱72连接,锁紧柱72的右端紧贴在弧形下架51的左侧壁上,具体工作时,通过擦拭组74对热化的颗粒残留物擦拭去除,硅溶胶蜡模降温硬化后,驱动气缸75向下带动擦拭组74,在联动组76的传动下,带动抛光刷77上升,使得抛光刷77与硬化后的硅溶胶蜡模表面接触,从而对高速转动的硅溶胶蜡模进行表面抛光。

所述的移动架2的下端设有刻度值,且刻度值的最左侧为零刻度,通过刻度值可确定左右移动的位置,定位螺栓3的底端紧贴在移动架2上,通过拧动定位螺栓3可对移动架2位置的解锁以及定位。

所述的包裹装置4包括电机41、转筒42、旋转架43、连接气缸44、挤压柱45、连接杆46和包裹架47,电机41安装在移动架2上,电机41的输出轴与转筒42左端中部连接,转筒42的左端外侧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旋转架43连接,旋转架43安装在移动架2上,转筒42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气缸44,连接气缸44的顶出端安装有挤压柱45,挤压柱45与包裹架47之间通过销轴连有连接杆46,包裹架47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转筒42连接,具体工作时,将硅溶胶蜡模的左端插入到转筒42内,通过连接气缸44带动挤压柱45左移,在连接杆46的作用下带动包裹架47对硅溶胶蜡模进行夹紧包裹。

所述的弧形框组61包括弧形框611、通气腔612、冷气泵613和两个卡位夹614,弧形框611的前端开设有通气腔612,通气腔612的上端连通有冷气泵613,冷气泵613安装在弧形框611上,弧形框611的后端上下布置有两个卡位夹614,卡位夹614的设置对摇动手柄64起到定位的作用,具体工作时,当翻转板62转动一百八十度,使得通气柱66朝下布置,此时,通气腔612、l型腔、连通腔以及通气孔之间为连通关系,通过冷气泵613将冷气从通气孔输出从而对蜡模进行降温硬化。

所述的卡位夹614的前端通过内置弹簧与弧形框611连接,内置弹簧起到复位的作用,通气柱66上均匀开设有出气孔。

所述的翻转板62的内部开设有连通腔,连通柱65的内部开设有l型腔,且l型腔的后端与连通腔的前端连通,l型腔的前端上侧为开口结构,且连通腔与通气孔为连通关系。

所述的擦拭组74包括弧形架741和擦拭布742,弧形架741的上端面通过双面胶粘贴有擦拭布742,方便擦拭布742更换,弧形架741上均匀开设有通孔,且擦拭布742上均匀开设有对应孔,且通孔与对应孔之间位置对应,方便抛光刷毛的穿入。

所述的联动组76包括u型架761、传送带762和两个传动轴763,两个传动轴763之间通过传送带762连接,传送带762的外侧通过u型架761与弧形架741外侧连接,传送带762的内侧与抛光刷77外侧连接,传动轴763通过轴承与放置框73连接,具体工作时,当驱动气缸75带动擦拭组74下降时,在传送带762的传动下,带动抛光刷77上升。

所述的抛光刷77的上端面均匀设有抛光刷毛,且抛光刷毛位于对应孔内。

所述的架设环8的上半部分为弧形结构的支撑架,支撑架内壁均匀开设有内凹槽,且内凹槽内放置有减阻珠,支撑的同时,减小了蜡模夹持后转动的阻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阀门铸件硅溶胶蜡模表面处理工艺,其使用了一种表面处理设备,该表面处理设备包括底座(1)、移动架(2)、定位螺栓(3)、包裹装置(4)、圆环组(5)、两用装置(6)、清理装置(7)和架设环(8),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表面处理设备对硅溶胶蜡模表面的具体处理工艺如下:

s1、夹持、定位:将制成的硅溶胶蜡模左端插入到包裹装置(4)内进行夹持固定,并通过左右移动来确定待处理部位的位置,使得待处理部位位于两用装置(6)、清理装置(7)之间;

s2、残留物的去除:调整两用装置(6)、清理装置(7)的高度,通过电机(41)带动硅溶胶蜡模低速转动,通过热风机(67)对待处理部位进行加温热化,并通过擦拭组(74)对热化后的颗粒残留物进行抹除,检查硅溶胶蜡模其他位置是否有残留物,并通过重新夹持以及调整位置来对硅溶胶蜡模其他残留物部位进行去除;

s3、降温硬化:夹持后的硅溶胶蜡模停止转动,手持摇动手柄(64)带动翻转板(62)转动一百八十度,使得通气柱(66)朝下布置,通过冷气泵(613)将冷风从通气柱(66)吹出,进而对s2步骤中的硅溶胶蜡模表面降温硬化;

s4、抛光:通过驱动气缸(75)带动擦拭组(74)下降,在联动组(76)的配合下带动抛光刷(77)上升,通过电机(41)带动硅溶胶蜡模高速转动,使得抛光刷(77)对硅溶胶蜡模进行表面抛光;

s5、更换:将抛光后的硅溶胶蜡模取下,并对下一个硅溶胶蜡模进行更换、加工;

底座(1)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移动架(2)连接,移动架(2)的上端安装有包裹装置(4),底座(1)的左端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与定位螺栓(3)连接,底座(1)的中部安装有圆环组(5),圆环组(5)的上端右侧安装有两用装置(6),圆环组(5)的下端右侧安装有清理装置(7),底座(1)的右端安装有架设环(8);

所述的圆环组(5)包括弧形下架(51)、弧形上架(52)、升降螺栓(53)、粘贴层(54)和粘渣层(55),弧形下架(51)安装在底座(1)上,弧形下架(51)的前端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弧形上架(52)的前端连接,弧形下架(51)的后端通过轴承与升降螺栓(53)下端连接,升降螺栓(53)的中部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与弧形上架(52)后端连接,弧形下架(51)的内壁上贴有粘贴层(54),弧形上架(52)的内壁上贴有粘渣层(55);

所述的两用装置(6)包括弧形框组(61)、翻转板(62)、转轴(63)、摇动手柄(64)、连通柱(65)、通气柱(66)和热风机(67),弧形框组(61)安装在弧形上架(52)的右端,弧形框组(61)的内部设有翻转板(62),翻转板(62)的后端通过轴承与转轴(63)连接,转轴(63)的后端安装有摇动手柄(64),翻转板(62)的前端安装有连通柱(65),连通柱(65)与弧形框组(61)之间为转动配合连接,翻转板(62)的上端均匀安装有通气柱(66),翻转板(62)的下端安装有热风机(67);

所述的清理装置(7)包括滑动架(71)、锁紧柱(72)、放置框(73)、擦拭组(74)、驱动气缸(75)、联动组(76)和抛光刷(77),滑动架(71)的中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弧形下架(51)连接,滑动架(71)的右端安装有放置框(73),放置框(73)的内部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擦拭组(74)连接,擦拭组(74)与放置框(73)之间连有驱动气缸(75),擦拭组(74)与抛光刷(77)之间连有联动组(76),且联动组(76)位于擦拭组(74)的左右两侧,滑动架(71)的左端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与锁紧柱(72)连接,锁紧柱(72)的右端紧贴在弧形下架(51)的左侧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阀门铸件硅溶胶蜡模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架(2)的下端设有刻度值,且刻度值的最左侧为零刻度,定位螺栓(3)的底端紧贴在移动架(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阀门铸件硅溶胶蜡模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包裹装置(4)包括电机(41)、转筒(42)、旋转架(43)、连接气缸(44)、挤压柱(45)、连接杆(46)和包裹架(47),电机(41)安装在移动架(2)上,电机(41)的输出轴与转筒(42)左端中部连接,转筒(42)的左端外侧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旋转架(43)连接,旋转架(43)安装在移动架(2)上,转筒(42)的内部安装有连接气缸(44),连接气缸(44)的顶出端安装有挤压柱(45),挤压柱(45)与包裹架(47)之间通过销轴连有连接杆(46),包裹架(47)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与转筒(4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阀门铸件硅溶胶蜡模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框组(61)包括弧形框(611)、通气腔(612)、冷气泵(613)和两个卡位夹(614),弧形框(611)的前端开设有通气腔(612),通气腔(612)的上端连通有冷气泵(613),冷气泵(613)安装在弧形框(611)上,弧形框(611)的后端上下布置有两个卡位夹(6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阀门铸件硅溶胶蜡模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位夹(614)的前端通过内置弹簧与弧形框(611)连接,通气柱(66)上均匀开设有出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阀门铸件硅溶胶蜡模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翻转板(62)的内部开设有连通腔,连通柱(65)的内部开设有l型腔,且l型腔的后端与连通腔的前端连通,l型腔的前端上侧为开口结构,且连通腔与通气孔为连通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阀门铸件硅溶胶蜡模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擦拭组(74)包括弧形架(741)和擦拭布(742),弧形架(741)的上端面通过双面胶粘贴有擦拭布(742),弧形架(741)上均匀开设有通孔,且擦拭布(742)上均匀开设有对应孔,且通孔与对应孔之间位置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阀门铸件硅溶胶蜡模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动组(76)包括u型架(761)、传送带(762)和两个传动轴(763),两个传动轴(763)之间通过传送带(762)连接,传送带(762)的外侧通过u型架(761)与弧形架(741)外侧连接,传送带(762)的内侧与抛光刷(77)外侧连接,传动轴(763)通过轴承与放置框(73)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阀门铸件硅溶胶蜡模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抛光刷(77)的上端面均匀设有抛光刷毛,且抛光刷毛位于对应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阀门铸件硅溶胶蜡模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设环(8)的上半部分为弧形结构的支撑架,支撑架内壁均匀开设有内凹槽,且内凹槽内放置有减阻珠。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阀门铸件硅溶胶蜡模表面处理工艺,由底座、移动架、定位螺栓、包裹装置、圆环组、两用装置、清理装置和架设环配合完成的作业,本发明可以解决人工擦拭时,由于散热较快,需要较快对残留物进行去除,但是,热化的温度较高,手动擦除,难以快速去除,擦拭过程中可能出现烫伤的情况,且手拿电吹风对蜡模加温,难以确定二者的距离,容易出现温度不够或者温度过高的情况,需要对其抛光时,由于其表面为热化状态,难以移动,需要等蜡模自然冷却降温硬化才能进行抛光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孙大慧;高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孙大慧
技术研发日:2020.02.2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821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