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山采摘用随身茶叶收集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67


本发明涉及茶叶采摘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山采摘用随身茶叶收集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茶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有些国家亦有以水果及香草等其它植物叶而泡出的茶。

茶叶在彩摘的过程中,通常在身前带一个袋子,将茶叶采摘在袋子中,但是这种采摘的袋子通常容积较小,很快就会采摘满,其次袋子的袋口贴在身体侧的,每次采摘时放置需要用手打开袋口或者手伸入袋中,不方便,使采摘效率变低,且袋子本身紧贴身体侧,容易挤压茶叶,使茶叶间紧贴,通气性极差,在天气较热时,容易使内部的茶叶宾得不新鲜,并且有时对于可能采摘不同种类大小茶叶时,不同进行分类放置。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茶山采摘用随身茶叶收集装置及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山采摘用随身茶叶收集装置及方法,解决了采茶叶用袋子,袋口及袋身贴在人身体侧,每次采摘放置不方便,且容易造成茶叶间紧贴透气性变差,容易不新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茶山采摘用随身茶叶收集装置,包括:

承载布;

茶叶放置件,所述茶叶放置件设置于所述承载布的正面,所述茶叶放置件包括放置袋和封口盖,所述封口盖固定于所述承载布的一侧且位于放置袋的上侧,所述放置袋的两侧和底部的中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折横和第二折横,所述放置袋的内侧与所述承载布之间固定连接有分割布;

两个第一支撑调节件,两个所述第一支撑调节件固定于所述放置袋的两侧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调节件包括两个第一条形支撑块和转动限位件,两个所述第一条形支撑块固定于转动限位件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一条形支撑块的一侧固定于放置袋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折横的两侧;

两个第二支撑调节件,两个所述第二支撑调节件分别固定于所述放置带的两侧的下方;

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固定于所述承载布的一侧;

日字扣,所述日字扣固定于所述承载布的另一侧。

通过在放置袋的两侧和底部设置第二折横和第一折横,配合第一支撑调节件和第二支撑调节件,在使用时可以将放置带撑开,增大放置带的放置容积,使放置带始终保持撑开,方便每次采摘茶叶后向放置袋内部放置,提高整体的采摘效率,同时不同挤压茶叶,更好的保持茶叶间放置后的空隙,减小茶叶的被闷不新鲜的情况,且通过设置分割布可以对放置腔进行分割成不同放置腔,当有需要时可以装不同种类大小的茶叶,使用更加的方便灵活。

优选的,所述放置袋的两侧和底部与所述承载布固定连接,之间形成一个放置腔,所述放置袋的正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b面,所述承载袋正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b面。

优选的,所述封口盖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魔术贴a面。

当在采摘茶叶时,将封口盖上的连接块背面的魔术贴a面与承载布上的第二魔术贴b面粘接,放置封口盖影响采茶叶时放置茶叶,当采摘完成后,两连接块正面的魔贴a面与放置袋正面的第一魔术贴b面粘接,放置在返回路中颠簸,使茶叶掉出。

优选的,所述转动限位件包括两个支撑管,两个支撑管之间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所述支撑管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轴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支撑管的内部滑动连接。

连接轴通过滑块与两个支撑管内壁滑动连接,使两个支撑管和连接轴之间形成一个整体。

优选的,所述连接轴的表面且位于两个所述支撑管之间套设有弹性件,两个支撑管相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挡帽,两个所述支撑管和连接轴一起形成支撑轴。

挡帽可以当做对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限位用,同时可以方便按压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

优选的,所述支撑轴表面的中间套设有第一转动环,所述支撑轴的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一转动环的两侧均套设有第二转动环,两个所述第一条形支撑块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固定连接。

使两个第一条形支撑块可以相对支撑轴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环的内壁上设置有两组限位块,且两组限位块与第一转动环的中心呈九十度设置,每组所述限位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形成一个限位槽,所述第一支撑管的表面固定连接块挡块。

限位槽配合挡块可以对两个第一条形支撑块在重合时以及展开为一条线时进行限位,放置在轴向转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调节件包括两个第二条形支撑块和转动件,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固定于所述转动件的两侧,两个第二支撑件固定于放置袋上且位于第二折横的两侧。

第二支撑调节件用于对放置袋下侧进行支撑,防止放置袋袋体底部贴合。

一种茶山采摘用随身茶叶收集方法,包括以下方法:

s1:通过固定带和日字扣固定在使用者的腰间,并使放置袋位于前侧;

s2:将封口盖打开,使连接块背面的魔术贴a面与承载布上的第二魔术贴b连接固定;

s3:通过按压放置袋一侧的第一支撑调节件中转动限位件两端的挡帽,使两个第一条形支撑块微展开五到十度,然后按压另一侧限位件两端的挡帽,然后可以将整个放置袋展开,并再次按压挡帽,调整两个第一条形支撑块重合为一条线,松开挡帽;

s4:采摘茶叶时,当需要采摘不同种类大小的茶叶时可以放置到放置袋内部不同放置腔,当采摘完成后,将封口盖上连接块正面的魔术贴a面与放置袋正面的第二魔术贴b连接固定。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茶山采摘用随身茶叶收集装置及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山采摘用随身茶叶收集装置及方法,通过在放置袋的两侧和底部设置第二折横和第一折横,配合第一支撑调节件和第二支撑调节件,在使用时可以将放置带撑开,增大放置带的放置容积,使放置带始终保持撑开,方便每次采摘茶叶后向放置袋内部放置,提高整体的采摘效率,同时不同挤压茶叶,更好的保持茶叶间放置后的空隙,减小茶叶的被闷不新鲜的情况,且通过设置分割布可以对放置腔进行分割成不同放置腔,当有需要时可以装不同种类大小的茶叶,使用更加的方便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茶山采摘用随身茶叶收集装置及方法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整体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放置袋的俯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转动限位件的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的支撑管的侧面图;

图6为图1所示的转动件的剖视图;

图7为图1所示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承载布,2、茶叶放置件,21、放置袋,22、封口盖,23、第一魔术贴b面,24、固定件,241、连接块,242、魔术贴a面,25、分割布,26、第一折横,27、第二折横,3、固定带,4、日字扣,5、第二魔术贴b面,6、第一支撑调节件,7、第二支撑调节件,8、第一条形支撑块,9、转动限位件,91、支撑管,92、连接轴,93、滑块,94、弹性件,95、第一转动环,96、第二转动环,97、挡帽,98、限位块,99、挡块,10、第二条形支撑块,11、转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其中,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茶山采摘用随身茶叶收集装置及方法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整体的侧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放置袋的俯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转动限位件的剖视图;图5为图1所示的支撑管的侧面图;图6为图1所示的转动件的剖视图;图7为图1所示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茶山采摘用随身茶叶收集装置,包括:

承载布1;

茶叶放置件2,所述茶叶放置件2设置于所述承载布1的正面,所述茶叶放置件2包括放置袋21和封口盖22,所述封口盖22固定于所述承载布1的一侧且位于放置袋21的上侧,所述放置袋21的两侧和底部的中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折横26和第二折横27,所述放置袋21的内侧与所述承载布1之间固定连接有分割布25;

两个第一支撑调节件6,两个所述第一支撑调节件6固定于所述放置袋21的两侧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调节件6包括两个第一条形支撑块8和转动限位件9,两个所述第一条形支撑块8固定于转动限位件9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一条形支撑块8的一侧固定于放置袋21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折横27的两侧;

两个第二支撑调节件7,两个所述第二支撑调节件7分别固定于所述放置带21的两侧的下方;

固定带3,所述固定带3固定于所述承载布1的一侧;

日字扣4,所述日字扣4固定于所述承载布1的另一侧。

固定带3和日子口4均设置有两个,且对应设置,固定带3的长度不小于50厘米,分割布25的数量不小于一个;

所述放置袋21的两侧和底部与所述承载布1固定连接,之间形成一个放置腔,所述放置袋21的正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b面23,所述承载袋1正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b面5。

第一魔术贴b面23和第二魔术贴b面5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所述封口盖22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件24,所述固定件24包括连接块241,所述连接块24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魔术贴a面242。

连接块241和第一魔术贴b23和第二魔术贴b5位于同一竖直线上。

所述转动限位件9包括两个支撑管91,两个支撑管91之间设置有连接轴92,所述连接轴9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所述支撑管91的内部。

所述连接轴92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93,所述滑块93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支撑管91的内部滑动连接。

滑块93的两侧均设置有矩形滑件,支撑管91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条形滑槽,滑件与滑槽适配滑动,同时滑槽可以对滑件限位,支撑轴92对支撑管91的限位。

所述连接轴92的表面且位于两个所述支撑管91之间套设有弹性件94,两个支撑管91相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挡帽97,两个所述支撑管91和连接轴92一起形成支撑轴。

所述支撑轴表面的中间套设有第一转动环95,所述支撑轴的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一转动环95的两侧均套设有第二转动环96,两个所述第一条形支撑块8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环95和第二转动环96固定连接。

第一转动环95的作用面主要为支撑管91,第一转动环95内壁的两侧与支撑管91接触。

所述第一转动环95的内壁上设置有两组限位块98,且两组限位块98与第一转动环91的中心呈九十度设置,每组所述限位块9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块98之间形成一个限位槽,所述第一支撑管91的表面固定连接块挡块99。

限位槽的槽腔宽度与挡块99的厚度相同。

所述第二支撑调节件7包括两个第二条形支撑块10和转动件11,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10固定于所述转动件11的两侧,两个第二支撑件10固定于放置袋21上且位于第二折横27的两侧。

转动件11包括转动轴,转动轴两端固定有端盖,转动轴的中间套有第一套环,位于第一套环的两侧均套设有第二套环,两个第二条形支撑块10分别与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固定连接。

一种茶山采摘用随身茶叶收集方法,包括以下方法:

s1:通过固定带3和日字扣4固定在使用者的腰间,并使放置袋21位于前侧;

s2:将封口盖22打开,使连接块241背面的魔术贴a面与承载布1上的第二魔术贴b连接固定;

s3:通过按压放置袋21一侧的第一支撑调节件6中转动限位件9两端的挡帽97,使两个第一条形支撑块8微展开五到十度,然后按压另一侧限位件9两端的挡帽97,然后可以将整个放置袋21展开,并再次按压挡帽,调整两个第一条形支撑块8重合为一条线,松开挡帽97;

s4:采摘茶叶时,当需要采摘不同种类大小的茶叶时可以放置到放置袋21内部不同放置腔,当采摘完成后,将封口盖22上连接块241正面的魔术贴a面与放置袋21正面的第二魔术贴b连接固定。

本发明提供的茶山采摘用随身茶叶收集装置及方法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固定带3和日字扣4固定在使用者的腰间,并使放置袋21位于前侧;

将封口盖22打开,使连接块241背面的魔术贴a面与承载布1上的第二魔术贴b连接固定;

通过按压放置袋21一侧的第一支撑调节件6中转动限位件9两端的挡帽97,其中两端的挡帽97推动支撑管91并压缩弹性件94,且此时挡块99移出限位槽,此时使两个第一条形支撑块8微展开五到十度,使挡块99与限位槽错开;

然后按压另一侧限位件9两端的挡帽97,同理操作,然后可以将整个放置袋21展开,此时并为完全展开,再次按压挡帽,调整两个第一条形支撑块8重合为一条线,松开挡帽97,此时挡块99与另一侧限位槽对应,然后松开挡帽97,通过弹性件94的作用将其推入限位槽内部,对两个第一条形支撑块8进行固定,然后将另一侧的两个第一条形支撑块8同理转动至一条线,且其中两个第二支撑调节件7跟随转动;

采摘茶叶时,当需要采摘不同种类大小的茶叶时可以放置到放置袋21内部不同放置腔,当采摘完成后,将封口盖22上连接块241正面的魔术贴a面与放置袋21正面的第二魔术贴b连接固定,可以防止在返回的路上茶叶颠簸出去。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茶山采摘用随身茶叶收集装置及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放置袋21的两侧和底部设置第二折横27和第一折横26,配合第一支撑调节件6和第二支撑调节件7,在使用时可以将放置带撑开,增大放置带的放置容积,使放置带始终保持撑开,方便每次采摘茶叶后向放置袋21内部放置,提高整体的采摘效率,同时不同挤压茶叶,更好的保持茶叶间放置后的空隙,减小茶叶的被闷不新鲜的情况,且通过设置分割布25可以对放置腔进行分割成不同放置腔,当有需要时可以装不同种类大小的茶叶,使用更加的方便灵活。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茶山采摘用随身茶叶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布;

茶叶放置件,所述茶叶放置件设置于所述承载布的正面,所述茶叶放置件包括放置袋和封口盖,所述封口盖固定于所述承载布的一侧且位于放置袋的上侧,所述放置袋的两侧和底部的中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折横和第二折横,所述放置袋的内侧与所述承载布之间固定连接有分割布;

两个第一支撑调节件,两个所述第一支撑调节件固定于所述放置袋的两侧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调节件包括两个第一条形支撑块和转动限位件,两个所述第一条形支撑块固定于转动限位件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一条形支撑块的一侧固定于放置袋上且位于所述第二折横的两侧;

两个第二支撑调节件,两个所述第二支撑调节件分别固定于所述放置带的两侧的下方;

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固定于所述承载布的一侧;

日字扣,所述日字扣固定于所述承载布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山采摘用随身茶叶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袋的两侧和底部与所述承载布固定连接,之间形成一个放置腔,所述放置袋的正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b面,所述承载袋正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魔术贴b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山采摘用随身茶叶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盖顶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魔术贴a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山采摘用随身茶叶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限位件包括两个支撑管,两个支撑管之间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所述支撑管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茶山采摘用随身茶叶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支撑管的内部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茶山采摘用随身茶叶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的表面且位于两个所述支撑管之间套设有弹性件,两个支撑管相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挡帽,两个所述支撑管和连接轴一起形成支撑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茶山采摘用随身茶叶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表面的中间套设有第一转动环,所述支撑轴的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一转动环的两侧均套设有第二转动环,两个所述第一条形支撑块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转动环和第二转动环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茶山采摘用随身茶叶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环的内壁上设置有两组限位块,且两组限位块与第一转动环的中心呈九十度设置,每组所述限位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形成一个限位槽,所述第一支撑管的表面固定连接块挡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山采摘用随身茶叶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调节件包括两个第二条形支撑块和转动件,两个所述第二支撑件固定于所述转动件的两侧,两个第二支撑件固定于放置袋上且位于第二折横的两侧。

10.一种茶山采摘用随身茶叶收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法:

s1:通过固定带和日字扣固定在使用者的腰间,并使放置袋位于前侧;

s2:将封口盖打开,使连接块背面的魔术贴a面与承载布上的第二魔术贴b连接固定;

s3:通过按压放置袋一侧的第一支撑调节件中转动限位件两端的挡帽,使两个第一条形支撑块微展开五到十度,然后按压另一侧限位件两端的挡帽,然后可以将整个放置袋展开,并再次按压挡帽,调整两个第一条形支撑块重合为一条线,松开挡帽;

s4:采摘茶叶时,当需要采摘不同种类大小的茶叶时可以放置到放置袋内部不同放置腔,当采摘完成后,将封口盖上连接块正面的魔术贴a面与放置袋正面的第二魔术贴b连接固定。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茶山采摘用随身茶叶收集装置,包括:承载布;茶叶放置件,茶叶放置件设置于所述承载布的正面,茶叶放置件包括放置袋和封口盖,封口盖固定于承载布的一侧且位于放置袋的上侧,放置袋的两侧和底部的中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折横和第二折横。本发明提供的茶山采摘用随身茶叶收集装置及方法具有使用时可以将放置带撑开,增大放置带的放置容积,使放置带始终保持撑开,方便每次采摘茶叶后向放置袋内部放置,提高整体的采摘效率,同时不同挤压茶叶,更好的保持茶叶间放置后的空隙,减小茶叶的被闷不新鲜的情况,且通过设置分割布可以对放置腔进行分割成不同放置腔,当有需要时可以装不同种类大小的茶叶,使用更加的方便灵活。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程水连;熊国红;何建国;晏许超;宋艳春;卢桂英;黄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益阳市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0.03.1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820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