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业人员行为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81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为监控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外业人员行为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外业工作人员对于企业业务管理、风险预知预警、事故应急处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不少企业对于外业工作人员的管理仍停留在纸质表格记录的状态,显而易见,对每个外业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进行记录并加以整理、分析是相当复杂的一项工作,甚至难以实现!此外,如今各种室外定位设备及系统已经相对成熟,有关产品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定位信号、外业人员监管方法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薄弱,无法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做出及时判断,不利于外业人员的管理,影响工作效率。

因此,在外业人员行为监管这样一种特殊的环境里,需要研发一种可将现实中的每一个外业人员的活动信息真正的实时记录下来,并将这些信息有效存储、分析和显示的技术。不仅各企业业务有外业人员管理的业务需求,很多调度指挥中心也要采集和查阅人员的工作状态信息等。因此,一种外业人员行为监控设备的研究与设计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进行全程动态监控的外业人员行为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外业人员行为监控系统,包括通过网络连接的便捷移动终端和远程终端,其中,

所述便捷移动终端包括位置序列获取模块,用于按时间顺序对应获取并存储位置坐标序列;

所述远程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位置坐标序列;

分段模块,用于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将所述位置坐标序列进行分段,并按时间序列将各数据段进行排序;

距离间隔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各数据段内头尾两定位坐标间的距离间隔;

行为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各数据段的所述距离间隔判断是否存在非正常停留行为。

进一步地,所述位置序列获取模块包括:

位置获取单元,获取gps及北斗定位数据;

序列生成单元,基于所述便捷移动终端的时钟数据结合所述gps及北斗定位数据,生成位置坐标序列。

进一步地,所述停留判断模块包括:

阈值设定单元,用于获取设定的时间阈值和距离阈值;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存在连续多个数据段的距离间隔小于所述距离阈值;

第二判断单元,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用于判断该多个数据段的连续记录时间是否大于时间阈值;

第三判断单元,在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用于计算停留时间,根据已知关联事件及所述停留时间判断是否存在非正常停留行为。

进一步地,所述便捷移动终端包括手机。

进一步地,所述远程终端还包括:

报警模块,在所述行为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用于产生非正常停留行为报警信息,该非正常停留行为报警信息包括携带所述便捷移动终端的外业人员id、停留位置范围和停留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远程终端还包括:

提醒模块,在所述行为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用于产生推送给所述便捷移动终端的提醒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外业人员行为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时间顺序对应获取并存储位置坐标序列;

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将所述位置坐标序列进行分段,并按时间序列将各数据段进行排序;

计算各数据段内头尾两定位坐标间的距离间隔;

根据各数据段的所述距离间隔判断是否存在非正常停留行为。

进一步地,所述位置坐标序列通过以下方式生成:

获取gps及北斗定位数据,基于时钟数据结合所述gps及北斗定位数据,生成位置坐标序列。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各数据段的所述距离间隔判断是否存在非正常停留行为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设定的时间阈值和距离阈值;

2)判断是否存在连续多个数据段的距离间隔小于所述距离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3),若否,则返回步骤2);

3)判断该多个数据段的连续记录时间是否大于时间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4),若否,则返回步骤2);

4)计算停留时间,根据已知关联事件及所述停留时间判断是否存在非正常停留行为。

进一步地,还包括:

在存在非正常停留行为时产生报警信息和提醒信息,所述非正常停留行为报警信息包括携带所述便捷移动终端的外业人员id、停留位置范围和停留时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基于位置信息和无线数据传输的外业人员行为监管,可对外出作业人员进行全程动态监控,大大提高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可高效调动人力资源。

2、通过外业人员行为监控分析可有效提高室外作业人员自动化管理水平,能大大提高企业室外作业人员的安全系数,同时也解决了室外作业人员监控管理难度大的问题。

3、外业人员行为监控分析方法的应用对提高企业现代化水平起到了现实的推动意义。这一人员监控管理的现代化手段,具有低成本、高效率、易操作等特点,有利于在相关企业和部门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外业人员行为监控系统,包括通过网络连接的便捷移动终端和远程终端,其中,所述便捷移动终端包括位置序列获取模块,用于按时间顺序对应获取并存储位置坐标序列;所述远程终端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位置坐标序列;分段模块,用于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将所述位置坐标序列进行分段,并按时间序列将各数据段进行排序;距离间隔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各数据段内头尾两定位坐标间的距离间隔;行为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各数据段的所述距离间隔判断是否存在非正常停留行为。该监控系统能够实现企业、指挥中心等领域管理的信息化、便捷化和高效化。

所述位置序列获取模块包括位置获取单元和序列生成单元,位置获取单元获取gps及北斗定位数据;序列生成单元基于所述便捷移动终端的时钟数据结合所述gps及北斗定位数据,生成位置坐标序列。

所述停留判断模块包括阈值设定单元、第一判断单元、第二判断单元和第三判断单元,其中,阈值设定单元用于获取设定的时间阈值和距离阈值;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存在连续多个数据段的距离间隔小于所述距离阈值;第二判断单元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用于判断该多个数据段的连续记录时间是否大于时间阈值;第三判断单元在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用于计算停留时间,根据已知关联事件及所述停留时间判断是否存在非正常停留行为。

便捷移动终端可以为手机等移动终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外业人员行为监控系统中,所述远程终端还包括报警模块,在所述行为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用于产生非正常停留行为报警信息,该非正常停留行为报警信息包括携带所述便捷移动终端的外业人员id、停留位置范围和停留时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外业人员行为监控系统中,所述远程终端还包括提醒模块,在所述行为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用于产生推送给所述便捷移动终端的提醒信息,以方便外业人员对行为判断结果进行及时确认,提高判断准确性。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外业人员行为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01:按时间顺序对应获取并存储位置坐标序列(x,y);

步骤02: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将所述位置坐标序列进行分段;

步骤03:按时间序列将各数据段进行排序;

步骤04:计算各数据段内头尾两定位坐标间的距离间隔(移动距离d),获取设定的时间阈值t以及距离阈值d;

其中,(x1,y1)、(x2,y2)为相邻时间间隔的定位坐标;

步骤05:判断是否存在连续多个数据段的距离间隔小于所述距离阈值,即d<d,若是,则执行步骤06,若否,则执行步骤08;

步骤06:判断该多个数据段的连续记录时间是否大于时间阈值,即n*t>t,若是,则执行步骤07,若否,则执行步骤08;

步骤07,判定为存在停留行为,计算停留时间,tstay=(tb-ta)*24*60,其中,tb为结束停留时间,ta为开始停留时间;

步骤08,判定为无停留行为;

步骤09,根据已知关联事件判断是否存在非正常停留行为。

所述位置坐标序列通过以下方式生成:

获取gps及北斗定位数据,基于时钟数据结合所述gps及北斗定位数据,生成位置坐标序列。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在存在非正常停留行为时产生报警信息和提醒信息,所述非正常停留行为报警信息包括携带所述便捷移动终端的外业人员id、停留位置范围和停留时间。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本发明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外业人员行为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网络连接的便捷移动终端和远程终端,其中,

所述便捷移动终端包括位置序列获取模块,用于按时间顺序对应获取并存储位置坐标序列;

所述远程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位置坐标序列;

分段模块,用于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将所述位置坐标序列进行分段,并按时间序列将各数据段进行排序;

距离间隔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各数据段内头尾两定位坐标间的距离间隔;

行为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各数据段的所述距离间隔判断是否存在非正常停留行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业人员行为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序列获取模块包括:

位置获取单元,获取gps及北斗定位数据;

序列生成单元,基于所述便捷移动终端的时钟数据结合所述gps及北斗定位数据,生成位置坐标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业人员行为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停留判断模块包括:

阈值设定单元,用于获取设定的时间阈值和距离阈值;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存在连续多个数据段的距离间隔小于所述距离阈值;

第二判断单元,在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用于判断该多个数据段的连续记录时间是否大于时间阈值;

第三判断单元,在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用于计算停留时间,根据已知关联事件及所述停留时间判断是否存在非正常停留行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业人员行为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捷移动终端包括手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业人员行为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终端还包括:

报警模块,在所述行为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用于产生非正常停留行为报警信息,该非正常停留行为报警信息包括携带所述便捷移动终端的外业人员id、停留位置范围和停留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业人员行为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终端还包括:

提醒模块,在所述行为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为是时响应,用于产生推送给所述便捷移动终端的提醒信息。

7.一种外业人员行为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按时间顺序对应获取并存储位置坐标序列;

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将所述位置坐标序列进行分段,并按时间序列将各数据段进行排序;

计算各数据段内头尾两定位坐标间的距离间隔;

根据各数据段的所述距离间隔判断是否存在非正常停留行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业人员行为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坐标序列通过以下方式生成:

获取gps及北斗定位数据,基于时钟数据结合所述gps及北斗定位数据,生成位置坐标序列。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业人员行为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数据段的所述距离间隔判断是否存在非正常停留行为包括以下步骤:

1)获取设定的时间阈值和距离阈值;

2)判断是否存在连续多个数据段的距离间隔小于所述距离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3),若否,则返回步骤2);

3)判断该多个数据段的连续记录时间是否大于时间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4),若否,则返回步骤2);

4)计算停留时间,根据已知关联事件及所述停留时间判断是否存在非正常停留行为。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业人员行为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存在非正常停留行为时产生报警信息和提醒信息,所述非正常停留行为报警信息包括携带所述便捷移动终端的外业人员id、停留位置范围和停留时间。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业人员行为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监控系统包括通过网络连接的便捷移动终端和远程终端,其中,所述便捷移动终端包括位置序列获取模块,用于按时间顺序对应获取并存储位置坐标序列;所述远程终端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位置坐标序列;分段模块,用于按照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将所述位置坐标序列进行分段,并按时间序列将各数据段进行排序;距离间隔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各数据段内头尾两定位坐标间的距离间隔;行为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各数据段的所述距离间隔判断是否存在非正常停留行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可进行全程动态监控、提高作业人员工作效率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袁晨;王维清;丁石;岳德维;田志欣;刘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杰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2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818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