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拉杆箱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防脱落的拉杆箱支脚。
背景技术:
拉杆箱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无论短途出行还是中长途出行,拉杆箱都具有良好的收纳功能。
目前市场上的拉杆箱种类繁多,为了保持箱子静止时站立稳定,大部分箱体正面底部或者侧面安装有固定的支脚结构。并且支脚结构还能有效防止拉杆箱的外壳刮花受损。但是现有的拉杆箱有箱体外部一侧具有一个支脚。支脚跟箱体平行,里面用螺丝固定,螺丝本身周围很锋利,使用时间和装东西的重量,会导致接触面磨损,导致松懈,坏掉。因此,支脚容易脱落,导致拉杆箱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脱落的拉杆箱支脚,主要解决现有拉杆箱支脚直接与箱体通过螺钉连接易损坏、脱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脱落的拉杆箱支脚,包括设置于拉杆箱的箱体外侧的支脚主体,设置于支脚主体上并贯穿至箱体内部的多个连接圆柱,设置于连接圆柱中心的连接螺孔,设置于箱体内部并倒扣于连接圆柱上的支脚背夹;其中,所述支脚背夹与连接圆柱通过与连接螺孔匹配的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圆柱设置有两个,并与支脚主体一体成形。
进一步地,所述支脚背夹包括背夹基座,与背夹基座一体成形并与连接圆柱对应位置设置的圆柱管套,以及开设于背夹基座上并贯穿圆柱管套与连接螺孔对应的螺纹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圆柱之间、连接圆柱与支脚主体之间均设置有加强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拉杆箱支脚改为双扣形式,支脚主体上的连接圆柱直接穿过箱体,支脚背夹盖扣在连接圆柱上,用螺丝固定,螺丝没有接触到箱体,这样不会对箱体产生磨损,并且更固定,不容易松掉。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连接圆柱之间、连接圆柱与支脚主体之间设置加强筋,使连接圆柱和支脚主体的强度更大,不易损坏。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方便,适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脱离箱体组装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支脚主体,2-连接圆柱,3-连接螺孔,4-支脚背夹,11-背夹基座,12-螺纹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防脱落的拉杆箱支脚,包括设置于拉杆箱的箱体外侧的支脚主体1,设置于支脚主体1上并贯穿至箱体内部的多个连接圆柱2,设置于连接圆柱2中心的连接螺孔3,设置于箱体内部并倒扣于连接圆柱2上的支脚背夹4;其中,所述支脚背夹4与连接圆柱2通过与连接螺孔3匹配的螺钉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圆柱2设置有两个,并与支脚主体1一体成形。所述支脚背夹4包括背夹基座11,与背夹基座11一体成形并与连接圆柱2对应位置设置的圆柱管套,以及开设于背夹基座11上并贯穿圆柱管套与连接螺孔3对应的螺纹通孔12。
为了使连接圆柱和支脚主体更加牢靠,所述连接圆柱2之间、连接圆柱2与支脚主体1之间均设置有加强筋5。
使用时,在拉杆箱体对应位置开设用于连接圆柱2穿过的孔,从箱体外部将连接圆柱穿入箱体内部,并从箱体内部将支脚背夹反扣在连接圆柱上,然后向背夹基座的螺纹通孔内送入螺钉,使支脚主体与支脚背夹固定在箱体上。
通过上述设计,本实用新型的支脚不与箱体产生直接的连接关系,螺钉没有接触到箱体,避免支脚对箱体产生磨损,使支脚在箱体上更加的牢靠,不易掉落,延长拉杆箱的使用寿命。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的特点和进步。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防脱落的拉杆箱支脚,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拉杆箱的箱体外侧的支脚主体(1),设置于支脚主体(1)上并贯穿至箱体内部的多个连接圆柱(2),设置于连接圆柱(2)中心的连接螺孔(3),设置于箱体内部并倒扣于连接圆柱(2)上的支脚背夹(4);其中,所述支脚背夹(4)与连接圆柱(2)通过与连接螺孔(3)匹配的螺钉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落的拉杆箱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圆柱(2)设置有两个,并与支脚主体(1)一体成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脱落的拉杆箱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背夹(4)包括背夹基座(11),与背夹基座(11)一体成形并与连接圆柱(2)对应位置设置的圆柱管套,以及开设于背夹基座(11)上并贯穿圆柱管套与连接螺孔(3)对应的螺纹通孔(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脱落的拉杆箱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圆柱(2)之间、连接圆柱(2)与支脚主体(1)之间均设置有加强筋(5)。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