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泵头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开启泵头。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主要是利用螺纹的形式把泵头旋紧防开启,当需要使用时,旋转泵嘴,泵嘴弹出便可使用,当不需要使用时,反方向旋转泵头,便可将泵头旋回。由于泵头可反向旋回,使用者无法发现产品被使用过,同时螺纹旋紧的泵嘴运输过程有会弹起的风险,造成运输过程漏料。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开启泵头,主要解决泵头打开后没有使用痕迹的问题以及运输过程中泵嘴容易弹起问题。
一种防开启泵头,包括泵体和牙盖,所述牙盖固定在泵体的上方,所述牙盖上端设置有防开启装置,所述防开启装置包括帽件,所述帽件的上端与泵嘴相连,所述帽件的下端通过多个架桥点与保险环相连,所述保险环外套在固定件上,所述固定件的下端与牙盖上表面相连。
进一步,所述固定件的外壁上端均匀的设置有第一凸起。
进一步,所述保险环包括上环和下环,所述上环均匀的设置有镂空,所述镂空与固定件的第一凸起配合,所述下环内壁设置有一圈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与固定件的外表面相抵接。
进一步,所述帽件与保险环一体注塑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帽件外表面设有竖条状凹凸防滑纹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因为帽件通过多个架桥点与保险环相连,旋转打开泵嘴后,架桥点断裂,泵嘴无法还原,有使用过痕迹。
2.通过在上环均匀设置镂空,与固定件的第一凸起配合,在下环内壁设置有一圈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与固定件的外表面相抵接,帽件通过多个架桥点与保险环相连,保证了运输过程防开启装置紧紧锁住了泵嘴,不会弹起。
3.旋开后保险环固定在固定件上,避免上下窜动的位移,有效提高了用户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帽件与保险环的连接图;
1-泵嘴,2-压盖,3-防开启装置,4-泵体,5-帽件,6-保险环,61-镂空,62-第二凸起,7-架桥点。
具体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防开启泵头,包括泵体4和牙盖2,所述牙盖2固定在泵体4的上方,所述牙盖2上端设置有防开启装置3。
防开启装置3包括帽件5,所述帽件5的上端与泵嘴1相连,所述帽件5的下端通过多个架桥点7与保险环6相连,帽件5与保险环6一体注塑一体成型。帽件5与保险环6通过架桥点7的方式连接,架桥点7一旦断裂,无法复原,有明显的使用痕迹。
防开启装置3包括帽件5和固定件,固定件的下端与牙盖2上表面相连,沿着固定件的外壁上端均匀地设置有8个第一凸起,保险环6外套在固定件上。
如图3所示,保险环6包括上环和下环,所述上环均匀的设置有镂空61,镂空61个数为8,所述镂空61与固定件的第一凸起配合,所述下环内壁设置有一圈的第二凸起62,所述第二凸起62与固定件的外表面相抵接。通过与固定件配合,保险环6固定在固定件上,从而固定件、保险环6以及帽件5组成的防开启装置3紧紧地锁住泵体4,保证了运输过程中泵嘴1不会弹起。同时,即使保险环6与帽件5的架桥点7断裂,保险环6仍固定在固定件上。
帽件5外表面设有竖条状凹凸防滑纹路,在进行旋转开盖的过程中,形成较大的摩擦,便于帽件5与架桥点7的分离。
工作原理:当施力于帽件5时,帽件5向左或向右旋转大于或等于15度角,架桥点7断裂,帽件5与保险环6分离,泵嘴1向上弹起。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1.一种防开启泵头,包括泵体(4)和牙盖(2),所述牙盖(2)固定在泵体(4)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牙盖(2)上端设置有防开启装置(3),所述防开启装置(3)包括帽件(5),所述帽件(5)的上端与泵嘴(1)相连,所述帽件(5)的下端通过多个架桥点(7)与保险环(6)相连,所述保险环(6)外套在固定件上,所述固定件的下端与牙盖(2)上表面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开启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外壁上端均匀的设置有第一凸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开启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环(6)包括上环和下环,所述上环均匀的设置有镂空(61),所述镂空(61)与固定件的第一凸起配合,所述下环内壁设置有一圈第二凸起(62),所述第二凸起(62)与固定件的外表面相抵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开启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件(5)与保险环(6)一体注塑一体成型。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开启泵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件(5)外表面设有竖条状凹凸防滑纹路。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