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数控车床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精密数控车床。
背景技术:
数控车床是目前使用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它主要用于轴类零件或盘类零件的内外圆柱面、任意锥角的内外圆锥面、复杂回转内外曲面和圆柱、圆锥螺纹等切削加工,并能进行切槽、钻孔、扩孔、铰孔及镗孔等。数控机床是按照事先编制好的加工程序,自动地对被加工零件进行加工。我们把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刀具的运动轨迹、位移量、切削参数以及辅助功能,按照数控机床规定的指令代码及程序格式编写成加工程序单,再把这程序单中的内容记录在控制介质上,然后输入到数控机床的数控装置中,从而指挥机床加工零件。现有的数控车床提高精度的直接方法就是系统能够实时获取加工中心和被加工工件之间的实际相对位置,但由于运动机构和工件夹紧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实际加工位置与编程预设的加工位置存在偏差从而影响精度,对模具的质量品次会造成严重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用性高、操作简单、精度高、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使用率高的精密数控车床。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精密数控车床,包括视觉检测补偿机构、主轴箱、卡盘、主控机箱、支撑板、进给箱、尾座和床身,所述床身为矩形设置,所述主控机箱为矩形设置且固接设于床身一端,所述主轴箱为矩形设置且固接设于主控机箱正上方,所述卡盘固接设于主轴箱的侧壁,所述支撑板呈l形设置,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垂直固接设于主轴箱上表面,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平行于床身上表面,所述视觉检测补偿机构设于支撑板上,所述进给箱可滑动设于床身上,所述尾座设于床身上,所述视觉检测补偿机构包括电动缸、棒材偏差测量ccd、对刀测量ccd、光源一和光源二,所述电动缸设于支撑板上方,所述棒材偏差测量ccd、对刀测量ccd、光源一和光源二设于支撑板下方,所述进给箱上设有刀架,所述刀架固接设于进给箱正上方,所述尾座上设有后顶尖,所述床身内设有丝杆,所述丝杆设于卡盘正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卡盘的轴心和后顶尖在同一直线上,使棒材能够被装置稳固夹持。
进一步地,所述光源一呈圆环形设置,所述光源二的形状与光源一相同且方向与光源一相反,所述光源一、光源二和卡盘所在的平面互相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棒材偏差测量ccd和对刀测量ccd分别居中设于光源一和光源二上,使棒材偏差测量ccd和对刀测量ccd在光线充足的环境条件下工作,以保证对模具加工的精度。
进一步地,所述进给箱与丝杆螺旋连接,所述丝杆平行于卡盘的轴线且与进给箱滑动轨迹平行,进给箱沿着丝杆运动时,保证刀架在棒材下运动。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精密数控车床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廉,操作简便,通过棒材偏差测量ccd的测量加工前棒材被定位的情况,将棒材偏差值反馈给控制中心从而调整运动机构进行位置补偿,通过对刀测量ccd测量加工前刀具相对于零点的位置,将位置偏差反馈给控制中心从而使得控制中心重新设置加工零点,因此减小了运动机构和工件夹紧定位存在的偏差,从而提高了加工精度,减少了模具的次品率,提高了模具的质量,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精密数控车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视觉检测补偿机构,2、主轴箱,3、卡盘,4、主控机箱,5、支撑板,6、进给箱,7、尾座,8、床身,9、电动缸,10、棒材偏差测量ccd,11、对刀测量ccd,12、光源一,13、光源二,14、刀架,15、后顶尖,16、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特征或连接关系没有进行详细描述的部分均为采用的现有技术。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精密数控车床,包括视觉检测补偿机构1、主轴箱2、卡盘3、主控机箱4、支撑板5、进给箱6、尾座7和床身8,所述床身8为矩形设置,所述主控机箱4为矩形设置且固接设于床身8一端,所述主轴箱2为矩形设置且固接设于主控机箱4正上方,所述卡盘3固接设于主轴箱2的侧壁,所述支撑板5呈l形设置,所述支撑板5的一端垂直固接设于主轴箱2上表面,所述支撑板5的另一端平行于床身8上表面,所述视觉检测补偿机构1设于支撑板5上,所述进给箱6可滑动设于床身8上,所述尾座7设于床身8上,所述视觉检测补偿机构1包括电动缸9、棒材偏差测量ccd10、对刀测量ccd11、光源一12和光源二13,所述电动缸9设于支撑板5上方,所述棒材偏差测量ccd10、对刀测量ccd11、光源一12和光源二13设于支撑板5下方,所述进给箱6上设有刀架14,所述刀架14固接设于进给箱6正上方,所述尾座7上设有后顶尖15,所述床身8内设有丝杆16,所述丝杆16设于卡盘3正下方。
其中,所述卡盘3的轴心和后顶尖15在同一直线上;所述光源一12呈圆环形设置,所述光源二13的形状与光源一12相同且方向与光源一12相反,所述光源一12、光源二13和卡盘3所在的平面互相平行;所述棒材偏差测量ccd10和对刀测量ccd11分别居中设于光源一12和光源二13上;所述进给箱6与丝杆16螺旋连接,所述丝杆16平行于卡盘3的轴线且与进给箱6滑动轨迹平行。
具体使用时,首先将棒材固定于卡盘3上,调动棒材的位置使后顶尖15顶住棒材截面的中心点,开机启动,棒材偏差测量ccd10在光源一12的辅助下测量待加工位置与卡盘3的距离,同时对刀测量ccd11在光源二13的辅助下测量刀具相对于加工零点的位置;若与编程预设的加工位置存在偏差,棒材偏差测量ccd10将棒材位置偏差值反馈给控制中心从而调整进给箱6进行位置补偿,同时对刀测量ccd11将位置偏差反馈给控制中心从而使得控制中心重新设置加工零点,以此来保证模具加工的高精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一种精密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包括视觉检测补偿机构、主轴箱、卡盘、主控机箱、支撑板、进给箱、尾座和床身,所述床身为矩形设置,所述主控机箱为矩形设置且固接设于床身一端,所述主轴箱为矩形设置且固接设于主控机箱正上方,所述卡盘固接设于主轴箱的侧壁,所述支撑板呈l形设置,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垂直固接设于主轴箱上表面,所述支撑板的另一端平行于床身上表面,所述视觉检测补偿机构设于支撑板上,所述进给箱可滑动设于床身上,所述尾座设于床身上,所述视觉检测补偿机构包括电动缸、棒材偏差测量ccd、对刀测量ccd、光源一和光源二,所述电动缸设于支撑板上方,所述棒材偏差测量ccd、对刀测量ccd、光源一和光源二设于支撑板下方,所述进给箱上设有刀架,所述刀架固接设于进给箱正上方,所述尾座上设有后顶尖,所述床身内设有丝杆,所述丝杆设于卡盘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盘的轴心和后顶尖在同一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一呈圆环形设置,所述光源二的形状与光源一相同且方向与光源一相反,所述光源一、光源二和卡盘所在的平面互相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棒材偏差测量ccd和对刀测量ccd分别居中设于光源一和光源二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数控车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给箱与丝杆螺旋连接,所述丝杆平行于卡盘的轴线且与进给箱滑动轨迹平行。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