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药用植物种植及种子采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沙氏鹿茸草种子的采收及贮藏方法。
背景技术:
沙氏鹿茸草为玄参科鹿茸草属植物绵毛鹿茸草的干燥全草,拉丁学名为monochasmasavatierifranch,别名千年艾、千重塔、龙须草,白头翁等,在我国浙江、福建、湖北、江西等地均有分布,在日本、韩国等地也有少量分布。
沙氏鹿茸草生于山坡林地,为多年生半寄生草本植物,高20~30cm,花果期为4~5月。沙氏鹿茸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祛风止痛等功效,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比如用于治疗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牙龈肿痛等。
目前沙氏鹿茸草的人工栽培少、产量小,资源无法满足生产和临床的需要,其主要来源还是野生鹿茸草。但随着其市场需求量的增加,近年来过度采挖和对其生长环境的人为干扰导致沙氏鹿茸草的野生资源几近灭绝,因此需尽快实现其野生抚育和人工种植,保证沙氏鹿茸草的持续供给。
种子繁殖是沙氏鹿茸草的主要繁殖方式,而种子质量又是影响沙氏鹿茸草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由于沙氏鹿茸草种子成熟度不一致且目前其种子采收尚无确切的外观标准,在采收过程中,常存在由于种子成熟度不同导致其质量差别较大的问题。另外,药用植物种子收获时间和实际进行大规模播种生产的时间往往存在一定季节差异性,在这段时间内可通过选择最佳的贮藏条件来保证种子的活力,延长种子的寿命。
因此,建立沙氏鹿茸草种子采收的确切标准并确定其采收方法,明确其最适贮藏条件,对于保证沙氏鹿茸草种子质量、以便后续人工栽培,则显得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沙氏鹿茸草种子的采收及贮藏方法,确定种子成熟的外观形态及适宜采种时期,明确其最佳贮藏条件,从而建立了沙氏鹿茸草种子采收确切标准,保证沙氏鹿茸草的种子质量,延长种子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沙氏鹿茸草种子的采收及贮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沙氏鹿茸草产地采收适宜成熟度的沙氏鹿茸草果荚,均匀摊开晒干,干燥后备用;
s2.待果荚阴干至重量不再变化后,装于密封袋中,置于-20~10℃条件下贮藏。
作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在步骤s1中,所述适宜成熟度的判断标准为果荚刚开始开裂,只有一条细小的缝隙,但尚未完全开裂。
发明人发现,在采收鹿茸草种子时,明确其采种时期为果荚刚开始开裂,只有一条细小的缝隙,但尚未完全开裂,此时采收的沙氏鹿茸草种子已经成熟,且发芽率高,幼苗生长速率快。
作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贮藏温度为5℃或-20℃。
果荚阴干至重量不再变化,在装于密封袋贮藏时,选择5℃或-20℃条件下贮藏种子,优选5℃,这该温度条件下,贮藏的沙氏鹿茸草种子寿命显著延长。
作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在步骤s1的采收方法为徒手从沙氏鹿茸草枝条上逐个摘取沙氏鹿茸草荚果。通过人工采摘,可筛选成熟度相同或相近的荚果,而且可以避免损坏鹿茸草枝条。
作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在步骤s1中,采收沙氏鹿茸草果荚时,为在同一时间段采摘开裂程度和外观形态相近的果荚;这样采收到的果荚具有栽种的代表性。
作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在步骤s2中,将果荚装于密封袋中保存时,需将袋中空气排尽,并将开口封严。
基于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的沙氏鹿茸草种子的采收及贮藏方法中,明确其采种时期为沙氏鹿茸草果荚已经成熟,果荚刚开始开裂,只有一条细小的缝隙,但尚未完全开裂,此时采收的沙氏鹿茸草种子发芽率高,幼苗生长速率快,种子质量好,产量高,符合实际生产的需求;贮藏温度为5℃为沙氏鹿茸草种子最适宜的贮藏温度,该条件下贮藏的沙氏鹿茸草种子寿命显著延长。
(2)本发明提供的沙氏鹿茸草种子的采收及贮藏方法,可确定种子采收的确切标准和最适贮藏温度条件,从而保证沙氏鹿茸草种子质量,延长种子寿命,提高其人工栽培的产量和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成熟阶段采收的沙氏鹿茸草果荚图。
图2为不同贮藏温度和时间对沙氏鹿茸草种子发芽率影响的曲线图。
图3为不同贮藏温度和时间对沙氏鹿茸草种子发芽势影响的曲线图。
图4为12月份不同贮藏温度下沙氏鹿茸草种子的萌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发明给出了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沙氏鹿茸草种子的采收及贮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沙氏鹿茸草产地采收适宜成熟度的沙氏鹿茸草果荚,均匀摊开晒干,干燥后备用;
采收方法为徒手从沙氏鹿茸草枝条上逐个摘取沙氏鹿茸草荚果;适宜成熟度的判断标准为沙氏鹿茸草果荚刚开始开裂,只有一条细小的缝隙,但尚未完全开裂;果荚为为在同一时间段采摘,开裂程度和外观形态相近
s2.待果荚阴干至重量不再变化后,装于密封袋中,将袋中空气排尽,并将开口封严,最后置于5℃条件下贮藏。
通过该方法采收的沙氏鹿茸草种子发芽率高,幼苗生长速率快,种子质量好,产量高,符合实际生产的需求。
实施例2
一种沙氏鹿茸草种子的采收及贮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沙氏鹿茸草产地采收适宜成熟度的沙氏鹿茸草果荚,均匀摊开晒干,干燥后备用;
采收方法为徒手从沙氏鹿茸草枝条上逐个摘取沙氏鹿茸草荚果;适宜成熟度的判断标准为沙氏鹿茸草果荚刚开始开裂,只有一条细小的缝隙,但尚未完全开裂;果荚为为在同一时间段采摘,开裂程度和外观形态相近
s2.待果荚阴干至重量不再变化后,装于密封袋中,将袋中空气排尽,并将开口封严,最后置于-20℃条件下贮藏。
通过该方法采收的沙氏鹿茸草种子发芽率高,幼苗生长速率快,种子质量好,产量高,符合实际生产的需求。
实施例3
沙氏鹿茸草种子成熟度试验
1.采收
从湖北阳新和江西永丰两个沙氏鹿茸草产地挑选沙氏鹿茸草分布较多的地块,分别采收幼嫩、半成熟和成熟阶段的沙氏鹿茸草果荚,均匀摊开晒干,自然条件下阴干,备用。
成熟阶段的的判断标准为沙氏鹿茸草果荚刚开始开裂,只有一条细小的缝隙,但尚未完全开裂。
图1给出了不同成熟阶段采收的沙氏鹿茸草果荚图,其中a为幼嫩期,b为半熟期,c为完熟期。
2.种子前处理
取两产地阴干后的沙氏鹿茸草果荚置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浸泡1~2h,揉搓,静置,水选法选取沙氏鹿茸草种子。将水选过的种子沥干多余水分,在自然状态下阴干至重量不再变化。
3.物理指标测定
对处理后的不同成熟阶段的沙氏鹿茸草进行净度、干粒重、含水量和相对导电率指标的测定,测定结果见表1。
表1成熟度对沙氏鹿茸草种子质量的影响
结合图1的沙氏鹿茸草果荚图和表1的成熟度对质量的影响测试数据,可以得知,幼嫩期采收的沙氏鹿茸草果荚较小,浅绿色,尚未开裂,种子呈黄绿色,长圆形,质地较软;半熟期果荚较幼嫩期大,绿色,尚未开裂,种子黄棕色,长圆形,质地渐硬;完熟期的果荚最饱满,深绿色至深褐色,果荚刚开始开裂,只有一条细小的缝隙,但尚未完全开裂,种子黄褐色至深褐色,长圆形,种皮致密坚硬。
两产地不同成熟度的种子净度均在90%以上,完熟期种子千粒重达到最高水平,种子含水量和相对电导率则达到最低水平,此时种子质量最佳。
4.生长指标测定
对两产地不同成熟时期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峰值和发芽值进行测定,测定结果见表2。
表2成熟度对沙氏鹿茸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两产地不同成熟时期的种子,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峰值和发芽值指标均为:完熟期>半熟期>幼嫩期,此外,完熟期的种子其幼苗苗高和根长显著高于幼嫩期和半熟期,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完全成熟的沙氏鹿茸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性最优。
5.贮藏时间考察试验
采收沙氏鹿茸草成熟果荚,自然阴干后分别于常温、5℃和-20℃条件下贮藏备用。每月分别测定三个贮藏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各试样4次重复,每个重复100粒种子。结果见附图2和图3:不同贮藏温度和时间对沙氏鹿茸草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影响的曲线图。
如图2和图3所示,5℃保存的种子贮藏17个月后其发芽率和发芽势仍可达到90.00%和54.00%;而-20℃和常温条件下保存的种子,其发芽率分别降至46.00%和8.00%,发芽势分别降至15.33%和0。图4为12月份不同贮藏温度下沙氏鹿茸草种子的萌发图,由图4可以看出,同等单位面积下种子萌发的数量,5℃保存的种子萌发量最多,-20℃次之,常温条件下最少。由此可见,沙氏鹿茸草种子最适宜贮藏温度为5℃。
综合上述的试验结果,沙氏鹿茸草种子应在完熟期进行采收。随成熟度增加,沙氏鹿茸草种子千粒重逐渐上升,含水量和相对电导率逐渐降低,在完熟期种子活力达到最高水平,此时种子萌发整齐迅速,发芽率显著提高,幼苗生长速率最快,种子质量达到最高水平。
在实际生产中,完全成熟的沙氏鹿茸草果荚多在雨后迅速开裂,此时多数种子从果荚中掉落损失,造成严重浪费。结合生产实际,沙氏鹿茸草种子应在果荚已经成熟,果荚刚开始开裂,只有一条细小的缝隙,但尚未完全开裂时采收,此时采收的沙氏鹿茸草种子质量好,产量高,符合实际生产的需求。
自种子开始贮藏至贮藏17个月期间,除在1个月内常温、5℃和-20℃条件下贮藏的种子发芽指标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时间5℃条件下贮藏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显著高于常温和-20℃。因此,确定5℃为沙氏鹿茸草种子最适宜的贮藏温度,该条件下贮藏的沙氏鹿茸草种子寿命显著延长。
以上内容仅仅为本发明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一种沙氏鹿茸草种子的采收及贮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沙氏鹿茸草产地采收适宜成熟度的沙氏鹿茸草果荚,均匀摊开晒干,干燥后备用;
s2.待果荚阴干至重量不再变化后,装于密封袋中,置于-20~10℃条件下贮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氏鹿茸草种子的采收及贮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适宜成熟度的判断标准为果荚刚开始开裂,只有一条细小的缝隙,但尚未完全开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氏鹿茸草种子的采收及贮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贮藏温度为5℃或-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氏鹿茸草种子的采收及贮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的采收方法为徒手从沙氏鹿茸草枝条上逐个摘取沙氏鹿茸草荚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氏鹿茸草种子的采收及贮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采收沙氏鹿茸草果荚时,为在同一时间段采摘开裂程度和外观形态相近的果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氏鹿茸草种子的采收及贮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将果荚装于密封袋中保存时,需将袋中空气排尽,并将开口封严。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