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配油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柱塞泵配油盘。
背景技术:
柱塞泵是液压系统的一个重要装置。它依靠柱塞在缸体中往复运动,使密封工作容腔的容积发生变化来实现吸油、压油。配油盘在柱塞泵中,起高低油路分配作用。
目前,公告号为cn106368921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轴向柱塞泵,其包括传动轴、斜盘、柱塞,斜盘套设于传动轴上,柱塞的一端安装于斜盘上,斜盘与传动轴轴线间有一倾角;缸体上设有环绕缸体轴线交错均布的多个缸体孔,柱塞的另一端安装于缸体孔内;缸体、配流盘、后盖依序紧密贴合,缸体、配流盘套设于传动轴上,配流盘与后盖上设有交替分布的内油孔、外油孔;缸体孔与内油孔连通形成内部油路,缸体孔与外油孔连通形成外部油路,传动轴的一端用于连接驱动装置,传动轴的另一端安装于后盖内的内油路的前部,后盖一侧面设有凸台,后盖通过该凸台与配流盘紧密贴合。
上述专利中的配流盘即为配油盘,配油盘在使用时需要固定不动,而上述专利中通过在后盖上设置凸台,使凸台将配油盘顶在缸体上。但是由于缸体转动会对配油盘造成摩擦,容易使配油盘相对后盖也发生转动,对缸体的进油和排油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柱塞泵配油盘,其具有安装稳定性更强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柱塞泵配油盘,包括盘体、设置在盘体上的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盘体的中心设有轴孔,所述盘体端面上设有供沉头螺栓拧入的固定孔,所述盘体的周向外侧壁上设有供螺栓连接的螺纹孔,所述轴孔的中心与固定孔的中心均处在螺纹孔的中心轴线所在的直线上,所述固定孔直径大的开口所在的盘体端面为正面,所述固定孔直径小的开口所在的盘体端面为反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配油盘的盘体通过沉头螺栓与后盖连接,盘体还通过螺栓与柱塞泵的壳体连接,盘体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得到固定,任意一个方向上的连接出现松动后,盘体仍不易出现转动,使得盘体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能够稳定地处在相应位置上。
优选的,所述出油口和进油口分别设置在轴孔的两侧,所述出油口有多个,多个出油口沿盘体的周向方向相邻等距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油口接触到的油压要比出油口接触到的油压小,相应的进油口可以设置大一些,方便一次性进入更多的油液,而出油口设置成多个,且每个出油口的直径较小,能够在保障结构强度前提下尽可能多的通过油液。
优选的,所述盘体的反面上设有第一内凹槽,所述第一内凹槽呈长腰形设置,所述第一内凹槽与所有出油口均互相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出油口在排油的过程中,不会因为出油口的大小,导致油飞溅的现象,第一内凹槽将出油口排除的油进行收集,再进行集体排出。
优选的,所述盘体的反面上还设有两个减震槽,所述减震槽呈半圆状设置,两个减震槽分别设置在第一内凹槽的两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减震槽与出油口通过第一内凹槽互相连通,使出油口在排油时,减震槽对油液具有引导作用,减少油液震动,同时降低噪音。
优选的,所述盘体的正面和反面上均设有第二内凹槽,处在正面上的第二内凹槽处在进油口远离轴孔的一侧并与进油口连通,处在反面上的第二内凹槽处在进油口靠近轴孔的一侧并与进油口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增大进油口与油液接触的面积,但又保持着进油口附近位置上的结构强度,降低进油口受油压影响而出现形变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螺纹孔的内侧壁上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处在螺纹孔靠近轴孔的一端上,通气孔远离螺纹孔的一端在反面上开有开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螺栓拧入螺纹孔时,螺纹孔内的空气可以通过通气孔被排出,避免螺栓没有完全拧到底,影响盘体和壳体之间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盘体的正面上设有环形的密封槽,所述进油口、出油口以及固定孔均处在密封槽形成的内圈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槽用于安装密封圈,增加盘体与缸体之间的密封性能,降低油液从盘体和缸体之间泄露。
优选的,所述轴孔的侧壁上设有定位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槽与传动轴上的凸块配合,方便对盘体的位置进行定位,使得盘体上的螺纹孔能够快速与壳体上的螺栓对准并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设置固定孔和螺纹孔,加强配油盘与柱塞泵其他部位之间的连接,使配油盘不易出现移动,使配油盘能够正常起到油路分配的作用;
2.通过设置第一内凹槽、减震槽,减低出油口受到的油压影响,减少震动,降低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配油盘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配油盘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盘体;11、轴孔;12、定位槽;2、进油口;3、出油口;4、固定孔;5、螺纹孔;51、通气孔;6、密封槽;7、减震槽;8、第一内凹槽;9、第二内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柱塞泵配油盘,如图1所示,包括盘体1,盘体1的中心设置轴孔11,轴孔11的侧壁上设有定位槽12。盘体1上还设有进油口2和出油口3,出油口3和进油口2分别设置在轴孔11的两侧,进油口2为长腰形,出油口3为圆形且有多个,多个出油口3沿盘体1的周向方向相邻等距分布。
参见图1、图3,盘体1端面上设有供沉头螺栓拧入的固定孔4,盘体1的周向外侧壁上设有供螺栓连接的螺纹孔5,轴孔11的中心与固定孔4的中心均处在螺纹孔5的中心轴线所在的直线上。螺纹孔5的内侧壁上设有通气孔51,通气孔51处在螺纹孔5靠近轴孔11的一端上,通气孔51远离螺纹孔5的一端在盘体1的端面开有开口,且通气孔51的开口与固定孔4直径小的开口处在同一盘体1的端面上。通过固定孔4在盘体1上两个开口直径的不同,来区分盘体1的正反面,固定孔4直径大的开口所在的盘体1端面为正面,且盘体1正面用于与缸体的端面接触,固定孔4直径小的开口所在的盘体1端面为反面,盘体1的反面与后盖接触。
参见图2,盘体1正面上设有第二内凹槽9和密封槽6,密封槽6为环形,密封槽6与轴孔11为同心设置,进油口2、出油口3以及固定孔4均处在密封槽6形成的内圈中,处在正面上的第二内凹槽9处在进油口2远离轴孔11的一侧并与进油口2连通。参见图1,盘体1的反面上设有第一内凹槽8、两个减震槽7和第二个第二内凹槽9,第一内凹槽8呈长腰形设置,第一内凹槽8与所有出油口3均互相连通,减震槽7呈半圆状设置,两个减震槽7分别设置在第一内凹槽8的两端,处在反面上的第二内凹槽9处在进油口2靠近轴孔11的一侧并与进油口2连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1.一种柱塞泵配油盘,包括盘体(1)、设置在盘体(1)上的进油口(2)和出油口(3),所述盘体(1)的中心设有轴孔(11),其特征是:所述盘体(1)端面上设有供沉头螺栓拧入的固定孔(4),所述盘体(1)的周向外侧壁上设有供螺栓连接的螺纹孔(5),所述轴孔(11)的中心与固定孔(4)的中心均处在螺纹孔(5)的中心轴线所在的直线上,所述固定孔(4)直径大的开口所在的盘体(1)端面为正面,所述固定孔(4)直径小的开口所在的盘体(1)端面为反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柱塞泵配油盘,其特征是:所述出油口(3)和进油口(2)分别设置在轴孔(11)的两侧,所述出油口(3)有多个,多个出油口(3)沿盘体(1)的周向方向相邻等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柱塞泵配油盘,其特征是:所述盘体(1)的反面上设有第一内凹槽(8),所述第一内凹槽(8)呈长腰形设置,所述第一内凹槽(8)与所有出油口(3)均互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柱塞泵配油盘,其特征是:所述盘体(1)的反面上还设有两个减震槽(7),所述减震槽(7)呈半圆状设置,两个减震槽(7)分别设置在第一内凹槽(8)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柱塞泵配油盘,其特征是:所述盘体(1)的正面和反面上均设有第二内凹槽(9),处在正面上的第二内凹槽(9)处在进油口(2)远离轴孔(11)的一侧并与进油口(2)连通,处在反面上的第二内凹槽(9)处在进油口(2)靠近轴孔(11)的一侧并与进油口(2)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柱塞泵配油盘,其特征是:所述螺纹孔(5)的内侧壁上设有通气孔(51),所述通气孔(51)处在螺纹孔(5)靠近轴孔(11)的一端上,通气孔(51)远离螺纹孔(5)的一端在反面上开有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柱塞泵配油盘,其特征是:所述盘体(1)的正面上设有环形的密封槽(6),所述进油口(2)、出油口(3)以及固定孔(4)均处在密封槽(6)形成的内圈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柱塞泵配油盘,其特征是:所述轴孔(11)的侧壁上设有定位槽(12)。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