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效果好的养生茶存放罐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8


本实用新型涉及存放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隔热效果好的养生茶存放罐。



背景技术:

茶指茶树的叶子和芽。别名槚,茗,荈。泛指可用于泡茶的常绿灌木茶树的叶子,以及用这些叶子泡制的饮料,后来引申为所有用植物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在中国文学中亦称雷芽。

现有的养生茶存放罐,结构简单,功能性单一,隔热效果差,容易将罐子外部的热源传入罐体内部,使用者在取茶时,一般一打开盖子,罐内的茶叶可与外界空气接触,多次开盖后,罐内的茶不仅容易受潮,外部的污染物还容易进入到茶叶中,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茶叶的口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隔热效果好的养生茶存放罐,具有良好隔热效果,有效防止茶叶受潮以及将污染源带入到茶叶中。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隔热效果好的养生茶存放罐,所述隔热效果好的养生茶存放罐包括:

罐体,所述罐体内开有真空腔和隔热腔,所述真空腔位于隔热腔内侧,且所述罐体顶部开有与真空腔相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内嵌入有塞子,所述隔热腔内粘接有岩棉和硅酸铝板,所述岩棉位于硅酸铝板内侧;所述罐体内壁中间嵌入有环形筒,所述环形筒内部中间开有一圈滑槽,且所述环形筒内设有筒体,所述筒体左右两侧中间均焊接有滑块,两块所述滑块均滑入滑槽内使得筒体与环形筒转动连接,所述筒体和环形筒右侧下方均开有通口。

作为优选的,所述罐体底部嵌入有底盖。

作为优选的,所述底盖底部中心开有圆孔,所述圆孔内嵌入有盖子。

作为优选的,所述底盖内部焊接有料斗,所述筒体、环形筒和料斗直径依次增大。

作为优选的,所述料斗套入环形筒外部,且所述料斗外壁与罐体内壁相接触。

作为优选的,所述筒体底部嵌入有圆盖,所述圆盖底部熔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末端位于圆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种隔热效果好的养生茶存放罐,真空腔处于真空状态,有效防止罐体外部的热源传入罐体内部,对罐体起到隔热作用,隔热腔中的岩棉和硅酸铝板均属于隔热材料,能阻滞热流传递,真空腔和隔热腔有效隔绝罐体外部的热源,使得罐体具有良好隔热效果,转动筒体可将茶叶倒入料斗中,茶叶倒好后再转动筒体可将两个通口错开,防止筒体内茶叶继续倒出,然后将盖子盖在圆孔内,使得底盖底部处于封闭状态,将底盖打开,可将茶叶取出,茶叶取出过程,有效防止茶叶受潮和将污染源带入到茶叶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筒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筒体a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罐体b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罐体;101-硅酸铝板;102-岩棉;103-真空腔;104-通孔;105-塞子;106-隔热腔;2-筒体;201-滑块;202-通口;203-圆盖;204-螺纹柱;3-环形筒;301-滑槽;4-底盖;401-圆孔;402-盖子;403-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隔热效果好的养生茶存放罐,隔热效果好的养生茶存放罐包括:

罐体1,所述罐体1内开有真空腔103和隔热腔106,所述真空腔103位于隔热腔106内侧,且所述罐体1顶部开有与真空腔103相通的通孔104,所述通孔104内嵌入有塞子105,所述隔热腔106内粘接有岩棉102和硅酸铝板101,所述岩棉102位于硅酸铝板101内侧;

具体的,罐体1生产后期,先将塞子105从通孔104内抽出,工作人员可将罐体1内的真空腔103抽成真空,再将塞子105塞入通孔104内,有效防止外部的空气进入到真空腔103,真空腔103处于真空状态,从而有效防止罐体1外部的热源传入罐体1内部,对罐体1起到隔热作用,隔热腔106中的岩棉102和硅酸铝板101均属于隔热材料,能阻滞热流传递,真空腔103和隔热腔106有效隔绝罐体1外部的热源,使得罐体1具有良好隔热效果;

所述罐体1内壁中间嵌入有环形筒3,所述环形筒3内部中间开有一圈滑槽301,且所述环形筒3内设有筒体2,所述筒体2左右两侧中间均焊接有滑块201,两块所述滑块201均滑入滑槽301内使得筒体2与环形筒3转动连接,所述筒体2和环形筒3右侧下方均开有通口202,所述罐体1底部嵌入有底盖4,所述底盖4底部中心开有圆孔401,所述圆孔401内嵌入有盖子402,所述底盖4内部焊接有料斗403,所述筒体2、环形筒3和料斗403直径依次增大,所述料斗403套入环形筒3外部,且所述料斗403外壁与罐体1内壁相接触,所述筒体2底部嵌入有圆盖203,所述圆盖203底部熔接有螺纹柱204,所述螺纹柱204末端位于圆孔401内;

具体的,将罐体1倒放并打开底盖4,可带动底盖4上的料斗403从罐体1内抽出,再将筒体2上的圆盖203打开,使用者可将茶叶装入筒体2内,然后将圆盖203盖在筒体2上,此时将底盖4盖在罐体1底部,再将圆孔401内的盖子402打开,使用者可看见圆盖203上的螺纹柱204,转动螺纹柱204可带动圆盖203和筒体2一起转动,使得筒体2上的两块滑块201在滑槽301内滑动,慢慢转动筒体2将筒体2上的通口202与环形筒3上的通口202对齐,将罐体1正放并晃动罐体1,可将筒体2内茶叶通过通口202倒入料斗403中,茶叶倒好后再转动筒体2将两个通口202错开,防止筒体2内茶叶继续倒出,然后将盖子402盖在圆孔401内,使得底盖4底部处于封闭状态,最后将底盖4打开,从而可将料斗403中的茶叶倒出,将筒体2内茶叶取出过程,无需使用者用手将茶叶拿出,同时还有效防止筒体2内茶叶与外部空气接触,有效防止茶叶受潮和将污染源带入到茶叶中。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隔热效果好的养生茶存放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效果好的养生茶存放罐包括:

罐体(1),所述罐体(1)内开有真空腔(103)和隔热腔(106),所述真空腔(103)位于隔热腔(106)内侧,且所述罐体(1)顶部开有与真空腔(103)相通的通孔(104),所述通孔(104)内嵌入有塞子(105),所述隔热腔(106)内粘接有岩棉(102)和硅酸铝板(101),所述岩棉(102)位于硅酸铝板(101)内侧;所述罐体(1)内壁中间嵌入有环形筒(3),所述环形筒(3)内部中间开有一圈滑槽(301),且所述环形筒(3)内设有筒体(2),所述筒体(2)左右两侧中间均焊接有滑块(201),两块所述滑块(201)均滑入滑槽(301)内使得筒体(2)与环形筒(3)转动连接,所述筒体(2)和环形筒(3)右侧下方均开有通口(2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效果好的养生茶存放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底部嵌入有底盖(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热效果好的养生茶存放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4)底部中心开有圆孔(401),所述圆孔(401)内嵌入有盖子(4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隔热效果好的养生茶存放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4)内部焊接有料斗(403),所述筒体(2)、环形筒(3)和料斗(403)直径依次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隔热效果好的养生茶存放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403)套入环形筒(3)外部,且所述料斗(403)外壁与罐体(1)内壁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效果好的养生茶存放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2)底部嵌入有圆盖(203),所述圆盖(203)底部熔接有螺纹柱(204),所述螺纹柱(204)末端位于圆孔(401)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热效果好的养生茶存放罐,本实用新型涉及存放罐技术领域,隔热效果好的养生茶存放罐包括:罐体,罐体内开有真空腔和隔热腔,真空腔位于隔热腔内侧,且罐体顶部开有与真空腔相通的通孔,通孔内嵌入有塞子,隔热腔内粘接有岩棉和硅酸铝板,岩棉位于硅酸铝板内侧;罐体内壁中间嵌入有环形筒,环形筒内部中间开有一圈滑槽,且环形筒内设有筒体,筒体左右两侧中间均焊接有滑块,两块滑块均滑入滑槽内使得筒体与环形筒转动连接,筒体和环形筒右侧下方均开有通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具有良好隔热效果,有效防止茶叶受潮以及将污染源带入到茶叶中。

技术研发人员:丁佳林;徐力;宋涛;孔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健守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801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