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塞泵缸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83


本实用新型涉及柱塞泵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柱塞泵缸结构。



背景技术:

液压轴向柱塞泵主要由传动轴、壳体、斜盘、柱塞、缸体、弹簧、轴承、配流盘等构建组成。柱塞沿圆周均匀分布在缸体内,斜盘与缸体轴线间有一倾角γ,柱塞紧压在斜盘上,配流盘固定不转,传动轴贯穿斜盘和缸体且两端用轴承支撑在壳体上,缸体通过花键与传动轴联结。当原动机通过传动轴带动缸体旋转时,由于斜盘的作用,迫使柱塞在缸体内做往复运动,并通过配流盘的吸油窗口和压油窗口进行吸油和压油。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但是由于液压轴向柱塞泵在实际工作时会产生机械振动,液压轴向柱塞泵的机械振动除了由斜盘变量机构与轴承的振动引起外,主要是由泵内缸体在机械加工或者实际装配时导致的重心偏心,而引起的回转缸体在高速旋转时的旋转偏心与不平衡,进而导致的机械振动,振动不仅有碍柱塞泵功能的发挥,而且还会损害操作者的身心健康,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柱塞泵缸结构,通过集中的沙粒改变缸体的质量重心,进而减小缸体高速转动过程中导致的机械振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柱塞泵缸结构,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外同轴转动套设有平衡环,所述缸体与平衡环之间设置有锁定组件,所述平衡环内且绕其轴线开设有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内设置有一对挡板,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配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环形空腔中装配重件,并在环形空腔中安装有一对挡板,配中件固定于挡板之间,再将平衡环套设于缸体外,转动平衡环,直至配重件位于远离缸体中心的一侧,而后锁定平衡环,实现平衡缸体重心的目的,进而减小缸体高速转动过程导致的机械振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配重件由颗粒状物体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减颗粒状物体的数量,实现快速调整配重件的质量,进而便于控制缸结构的质量重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衡环包括底环、顶环以及内环与外环,所述底环、内环以及外环之间一体设置且形成所述环形空腔,所述顶环可拆卸连接于内环和外环远离底环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环、内环以及外环之间一体稳定的限定配重件和挡板,顶环的拆装设置,便于配重件和挡板在环形空腔中的安装和位置调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滑动嵌设于环形空腔中,所述平衡环上设置有锁定挡板移动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套设和转动平衡环时,转动锁定螺栓至其一端不凸出于内环的内壁;当套设和转动完成后,转动锁定螺栓,直至锁定螺栓的一端挤压抵接于缸体的外侧壁,进而实现平衡环在缸体外的稳定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为贴合于顶环朝向底环一侧的海绵垫,所述海绵垫嵌设于环形空腔中,所述挡板的挤压嵌设于海绵垫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海绵垫挤压嵌设于环形空腔中,顶环与外环和内环之间固定有铁钉,海绵垫有效的阻挡配重件从环形空腔中泄露,并且挡板挤压嵌设于海绵垫中,海绵垫形成对挡板的限位固定,实现挡板在环形空腔中对沙粒的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板朝向底板的一端设置有弧形片,所述弧形片与底环同轴等径设置,且所述弧形片与底环之间滑动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片与底环等径设置,且弧形片滑动贴合由于底环上,提升挡板在环形空腔中的稳定性,使得挡板能够稳定的阻挡限定沙粒。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弧形片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与底环朝向顶环的一面相切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斜面与底环的内壁之间接近相切设置,当推动挡板时,弧形片推动配重件,由于颗粒构成的配重件较为细小,引导斜面能够在推动配重件的时候,使得配重件沿引导斜面向上移动,避免配重件钻入弧形片的下端,提升推动配重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对称螺纹连接于平衡环上的锁定螺栓,所述锁定螺栓的一端抵接于缸体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套设和转动平衡环时,转动锁定螺栓至其一端不凸出于内环的内壁;当套设和转动完成后,转动锁定螺栓,直至锁定螺栓的一端挤压抵接于缸体的外侧壁,进而实现平衡环在缸体外的稳定安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将平衡环固定套设于缸体的外侧,通过平横环中的沙粒位置以及质量,改变缸体的重心,使得缸体重心接近其转动重心,进而减小缸体高速转动造成的机械振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柱塞泵缸结构的半剖示意图;

图2是用于体现平衡环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用于体现弧形片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缸体;2、平衡环;21、环形空腔;3、底环;4、内环;5、外环;6、顶环;61、海绵垫;7、挡板;8、弧形片;81、引导斜面;9、锁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柱塞泵缸结构,包括缸体1以及同轴套设于缸体1外的平衡环2,平衡环2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环4与外环5,在内环4与外环5之间同轴固定有底环3,内环4、外环5以及底环3之间构成环形空腔21,并在内环4与外环5之间可拆卸安装有密封环形空腔21的顶环6;

在环形空腔21中装配重件,配重件采用沙粒,并在环形空腔21中安装有一对挡板7,沙粒堆积于挡板7之间,并通过顶环6密封沙粒存于挡板7之间,再将平衡环2套设于缸体1外,转动平衡环2,直至沙粒位于远离缸体1中心的一侧,而后锁定平衡环2,实现平衡缸体1重心的目的,进而减小缸体1高速转动过程导致的机械振动。

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在平衡环2径向的相对两端螺纹贯穿有锁定螺栓9,一对锁定螺栓9构成固定平衡环2的锁定组件。当套设和转动平衡环2时,转动锁定螺栓9至其一端不凸出于内环4的内壁;当套设和转动完成后,转动锁定螺栓9,直至锁定螺栓9的一端挤压抵接于缸体1的外侧壁,进而实现平衡环2在缸体1外的稳定安装。

如图2和图3所示,在环形空腔21中的挡板7滑动设置,在挡板7中填充不同量的沙粒,通过滑动挡板7将沙粒堆实且同时可以带动沙粒在环形空腔21中移动,实现集中沙粒并改变质量重心的目的。其中挡板7朝向底环3的一端固定有弧形片,弧形片与底环3等径设置,且弧形片滑动贴合由于底环3上,提升挡板7在环形空腔21中的稳定性,使得挡板7能够稳定的阻挡限定沙粒,并且在弧形片延伸方向的两端设置有引导斜面81,引导斜面81与底环3的内壁之间接近相切设置,当推动挡板7时,弧弧形片推动沙粒,由于沙粒较为细小,引导斜面81能够在推动沙粒的时候,使得沙粒沿引导斜面81向上移动,避免沙粒钻入弧形片的下端,提升推动沙粒的稳定性。

如图2和图3所示,同时在顶环6朝向环形空腔21的一侧贴合固定有海绵垫61,海绵垫61挤压嵌设于环形空腔21中,顶环6与外环5和内环4之间固定有铁钉,海绵垫61有效的阻挡沙粒从环形空腔21中泄露,并且挡板7挤压嵌设于海绵垫61中,海绵垫61形成对挡板7的限位固定,实现挡板7在环形空腔21中对沙粒的固定。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将平衡环2固定套设于缸体1的外侧,通过平横环中的沙粒位置以及质量,改变缸体1的重心,使得缸体1重心接近其转动重心,进而减小缸体1高速转动造成的机械振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柱塞泵缸结构,包括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外同轴转动套设有平衡环(2),所述缸体(1)与平衡环(2)之间设置有锁定组件,所述平衡环(2)内且绕其轴线开设有环形空腔(21),所述环形空腔(21)内设置有一对挡板(7),所述挡板(7)之间设置有配重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柱塞泵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件由颗粒状物体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柱塞泵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环(2)包括底环(3)、顶环(6)以及内环(4)与外环(5),所述底环(3)、内环(4)以及外环(5)之间一体设置且形成所述环形空腔(21),所述顶环(6)可拆卸连接于内环(4)和外环(5)远离底环(3)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柱塞泵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7)滑动嵌设于环形空腔(21)中,所述平衡环(2)上设置有锁定挡板(7)移动的固定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柱塞泵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贴合于顶环(6)朝向底环(3)一侧的海绵垫(61),所述海绵垫(61)嵌设于环形空腔(21)中,所述挡板(7)的挤压嵌设于海绵垫(61)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柱塞泵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7)朝向底板的一端设置有弧形片(8),所述弧形片(8)与底环(3)同轴等径设置,且所述弧形片(8)与底环(3)之间滑动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柱塞泵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片(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引导斜面(81),所述引导斜面(81)与底环(3)朝向顶环(6)的一面相切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柱塞泵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组件包括对称螺纹连接于平衡环(2)上的锁定螺栓(9),所述锁定螺栓(9)的一端抵接于缸体(1)的外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柱塞泵缸结构,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外同轴转动套设有平衡环,所述缸体与平衡环之间设置有锁定组件,所述平衡环内且绕其轴线开设有环形空腔,所述环形空腔内设置有一对挡板,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配重件;在环形空腔中装配重件,并在环形空腔中安装有一对挡板,配中件固定于挡板之间,再将平衡环套设于缸体外,转动平衡环,直至配重件位于远离缸体中心的一侧,而后锁定平衡环,实现平衡缸体重心的目的,进而减小缸体高速转动过程导致的机械振动。

技术研发人员:雷东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派锐森液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3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795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