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4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净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



背景技术:

涂料,是涂于物体表面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如绝缘、防腐、标志等)的固态涂膜的一类液体或固体材料的总称。常见的涂料,包括油(性)漆、水性漆、木器漆、粉末涂料和木蜡油等。涂料容器在涂料储藏和运输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的涂料容器一般为桶状容器,用于储存液态的涂料。一般涂料桶的桶口处设置有向内的凹槽,方便桶盖的盖合及密封。桶内涂料在使用到最后时,有部分涂料残留在涂料桶桶口凹槽处,很难倾倒干净,这无疑造成了涂料的浪费及使用成本的增加。针对这种问题,现有的处理方法是割开桶口凹槽,倒出余液,这样就损坏了桶,不便于后期的回收重新利用,浪费资源。因此开发一种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显得尤为重要,便于除净涂料桶余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地除净涂料桶余液,节省涂料,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其中,设有活塞抽吸机构,所述活塞抽吸机构的活塞腔出口处连接导管的一端,所述导管的另一端设有钩状弧形管,所述钩状弧形管为硬管材质,所述钩状弧形管用于伸入并挂在倒置的涂料桶口旁侧的凹槽内,所述活塞抽吸机构抽吸所述凹槽内的涂料余液至所述导管中。

如上所述的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其中,所述导管包括第一导液管及第二导液管,所述第一导液管的一端设有所述钩状弧形管,所述第一导液管及第二导液管经由三通阀连接,所述三通阀的两个定向端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导液管的另一端及一条排液管的一端,所述排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余液收集桶,所述三通阀的常开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导液管的一端,所述第二导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活塞抽吸机构的活塞腔出口。

如上所述的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其中,所述三通阀为切换式三通阀或者为单向三通阀,所述单向三通阀中的两个定向端口为单向阀结构,与所述第一导液管连接的定向端口为进向单向阀,与所述排液管连接的定向端口为出向单向阀,所述常开端口为双向端口。

如上所述的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其中,所述导管包括导气管及第三导液管,所述第三导液管的一端设有所述钩状弧形管,所述第三导液管的另一端连接密封容器,所述第三导液管上设有进液单向阀,所述密封容器的顶部设有排气单向阀,所述导气管一端连通至所述密封容器内部,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活塞抽吸机构的活塞腔出口。

如上所述的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其中,所述密封容器内侧壁设有隔液槽,所述隔液槽底部高于所述密封容器底部,所述隔液槽侧壁与所述密封容器顶部之间设有连通口,所述导气管的一端正对所述隔液槽上方设置。

如上所述的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其中,所述密封容器的侧面设有透明的观察口。

如上所述的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其中,所述密封容器的底部设有液体流出的阀门,所述密封容器内部底面为漏斗形结构。

如上所述的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其中,所述密封容器顶部开口处设有密封盖,所述导气管及第三导液管通过所述密封盖连接所述密封容器。

如上所述的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其中,所述钩状弧形管末端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用于下压贴附在所述凹槽底面以使剩余料液上升。

如上所述的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其中,所述挤压板的下表面设有多条引流槽,各所述引流槽的两端分别连接挤压板的下表面的边缘及所述钩状弧形管管口,所述钩状弧形管的管口延伸至所述挤压板的底面。

由以上说明得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确实可达到如下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通过在活塞抽吸机构的活塞腔出口处连接导管的一端,在导管的另一端设有硬管材质的钩状弧形管,在需要吸附凹槽内的余液时,将钩状弧形管伸入并挂在倒置的涂料桶口旁侧的凹槽内,通过活塞抽吸机构的抽吸将余液吸出凹槽,解决了凹槽内余液难倾倒出的问题,保证凹槽内的余液可除净,提高了涂料的使用率,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避免割开桶口凹槽倒出余液,保证桶的完整,便于后期对桶的回收重新利用,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的再一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

1:活塞抽吸机构2:导管21:第一导液管

22:第二导液管23:第三导液管24:导气管

25:钩状弧形管26:挤压板27:进液单向阀

28:排液管3:凹槽4:三通阀

5:余液收集桶6:密封容器61:排气单向阀

62:隔液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地除净涂料桶余液,节省涂料,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其较佳的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设有活塞抽吸机构1,所述活塞抽吸机构1的活塞腔出口处连接导管2的一端,所述导管2的另一端设有钩状弧形管25,所述钩状弧形管25为硬管材质,所述钩状弧形管25用于伸入并挂在倒置的涂料桶口旁侧的凹槽3内,所述活塞抽吸机构1抽吸所述凹槽3内的涂料余液至所述导管2中。如图1所示,所述活塞抽吸机构1可以是注射器结构,活塞抽吸机构1的活塞腔出口处连接导管2的一端,导管2的另一端设有钩状弧形管25,钩状弧形管25可伸入并挂在倒置的涂料桶口旁侧的凹槽3内;当抽吸凹槽3内的余液时,先将活塞抽吸机构1的活塞推至活塞腔的底部,空气排出活塞腔,然后将钩状弧形管25伸至凹槽3余液里面,开始向外抽拉活塞抽吸机构1的活塞,将余液吸附至导管2或者活塞腔中;当然,如果一次未将余液吸附干净,可将钩状弧形管25取出,推动活塞,将余液排尽后,再对凹槽3内的余液进行第二次抽吸,循环往复,直至凹槽3内的余液除净。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凹槽3内余液难倾倒出的问题,保证凹槽3内的余液可除净,提高了涂料的使用率,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避免割开桶口凹槽3倒出余液,保证桶的完整,便于后期对桶的回收重新利用,节约资源。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管2包括第一导液管21及第二导液管22,所述第一导液管21的一端设有所述钩状弧形管25,所述第一导液管21及第二导液管22经由三通阀4连接,所述三通阀4的两个定向端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导液管21的另一端及一条排液管28的一端,所述排液管28的另一端连接有余液收集桶5,所述三通阀4的常开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导液管22的一端,所述第二导液管2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活塞抽吸机构1的活塞腔出口。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液管21及第二导液管22经由三通阀4连接,三通阀4的两个定向端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导液管21及一条排液管28的一端,排液管28的另一端连接有余液收集桶5,三通阀4的常开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导液管22的一端,所述第二导液管2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活塞抽吸机构1的活塞腔出口。当抽吸凹槽3内的余液时,将钩状弧形管25伸至凹槽3余液里面,开启与第一导液管21连接的三通阀4的定向端口,同时关闭了与排液管28连接的三通阀4的定向端口,开始向外抽拉活塞抽吸机构1的活塞,将余液吸附至第一导液管21、第二导液管22或活塞腔内,待活塞的抽拉行程结束后,开启与排液管28连接的三通阀4的定向端口,同时关闭了与第一导液管21连接的三通阀4的定向端口,推动活塞,则将第二导液管22或活塞腔中的余液排至余液收集桶5内,当推压活塞的行程结束时,可再次进行抽拉活塞抽取凹槽3中的余液,即开启与第一导液管21连接的三通阀4的定向端口,对余液进行第二次的抽吸,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凹槽3内的余液除净。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三通阀4为切换式三通阀或者为单向三通阀,所述单向三通阀中的两个定向端口为单向阀结构,与所述第一导液管21连接的定向端口为进向单向阀,与所述排液管28连接的定向端口为出向单向阀,所述常开端口为双向端口,即双向常开。本实用新型的该实施例中,当三通阀4为切换式三通阀时,每一次抽吸余液时,需要开启第一导液管21侧的三通阀的定向端口,关闭另一个定向端口;每一次排余液时,需要开启排液管28一端的三通阀的定向端口,关闭另一个定向端口;如此循环切换两个定向端口,直至除净凹槽3内的余液。当三通阀4为单向三通阀时,所述进向单向阀和出向单向阀均为只对指定一个方向常开,对另一个方向为常闭的阀门,也就是说相对于活塞腔而言,液体经过所述进向单向阀时只进不出,经过所述出向单向阀时只出不进。当抽吸余液时,余液通过进向单向阀被抽吸至第二导液管22或活塞腔内,此时排液管28连接的出向单向阀在向外排出的方向为关闭状态;当排出余液时,排液管28连接的出向单向阀在向进入活塞腔的方向是开启的,余液流经出向单向阀排至余液收集桶5内,此时第一导液管21连接的进向单向阀在向外排出的方向是关闭状态。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管2包括导气管24及第三导液管23,所述第三导液管23的一端设有所述钩状弧形管25,所述第三导液管23的另一端连接密封容器6,所述第三导液管23上设有进液单向阀27,所述密封容器6的顶部设有排气单向阀61,所述导气管24一端连通至所述密封容器6内部,所述导气管2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活塞抽吸机构1的活塞腔出口。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导液管23的一端设有钩状弧形管25,第三导液管23的另一端连接密封容器6,导气管24一端连通至所述密封容器6内部,所述导气管2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活塞抽吸机构1的活塞腔出口;在余液被抽吸,活塞腔内形成负压时,进液单向阀27是开通状态,此时排气单向阀61关闭;在排出活塞腔内的气体或液体,活塞腔内形成正压时,排气单向阀61是开通状态,此时进液单向阀27关闭。当抽吸凹槽3内的余液时,将钩状弧形管25伸至凹槽3余液里面,然后开始向外抽拉活塞抽吸机构1的活塞,余液经过第三导液管23上的进液单向阀27被吸入密封容器6内,再推动活塞至活塞腔的底部,将空气经由密封容器6的顶部的排气单向阀61排出,再抽拉活塞,余液被抽吸至密封容器6内,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凹槽3内的余液除净。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容器6内侧壁设有隔液槽62,所述隔液槽62底部高于所述密封容器6底部,所述隔液槽62侧壁与所述密封容器6顶部之间设有连通口,所述导气管24的一端正对所述隔液槽62上方设置。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容器6内侧壁设有隔液槽62,隔液槽62底部高于所述密封容器6底部,隔液槽62内部与所述密封容器6内部空间是连通的。当密封容器6内的余液收集量较多但未到隔液槽62侧壁与密封容器6顶部之间的连通口时,能够使对应隔液槽62设置的导气管24不会接触到余液,而且留有较大的可抽取的空气体积,保证在抽吸凹槽3内的余液时,余液不会被吸入导气管24。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容器6的侧面设有透明的观察口。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容器6的侧面设有透明的观察口,可随时观察密封容器6内的余液量,当余液水平面将到达连通口时,即需要及时排出密封容器6内的余液。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容器6的底部设有液体流出的阀门,所述密封容器6内部底面为漏斗形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容器6的底部设有阀门,方便余液排出,同时密封容器6内部底面为漏斗形结构,该漏斗结构有助于余液排尽。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容器6顶部开口处设有密封盖,所述导气管24及第三导液管23通过所述密封盖连接所述密封容器6。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容器6顶部开口处设有密封盖,该密封盖可以随时打开,方便快速倒出密封容器内的余液。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钩状弧形管25末端连接有挤压板26,所述挤压板26用于下压贴附在所述凹槽3底面以使剩余料液上升。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钩状弧形管25末端连接有挤压板26,当凹槽3内的余液很少时,挤压板26贴附在凹槽3底面以使剩余料液上升,便于抽吸剩余的少量余液,直至除净。

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其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挤压板26的下表面设有多条引流槽,各所述引流槽的两端分别连接挤压板26的下表面的边缘及所述钩状弧形管25管口,所述钩状弧形管25的管口延伸至所述挤压板26的底面。本实用新型的挤压板26的下表面设有多条引流槽,当凹槽3内的余液很少时,按压挤压板26贴附在凹槽3底面,活塞抽吸时,少量余液通过挤压板26的下表面的引流槽被吸附至钩状弧形管25管口,能够更加彻底地除净凹槽3内的余液。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现以前述较佳的一个实施例为例,对其工作的过程和原理进行阐述,具体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通过在活塞抽吸机构1的活塞腔出口处连接导管2的一端,在导管2的另一端设有硬管材质的钩状弧形管25,在需要吸附凹槽3内的余液时,将钩状弧形管25伸入并挂在倒置的涂料桶口旁侧的凹槽3内,通过活塞抽吸机构1的抽吸将余液吸出凹槽3,解决了凹槽3内余液难倾倒出的问题,保证凹槽3内的余液可除净,提高了涂料的使用率,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避免割开桶口凹槽3倒出余液,保证桶的完整,便于后期对桶的回收重新利用,节约资源。其中,导管2包括导气管24及第三导液管23,所述第三导液管23的一端设有所述钩状弧形管25,所述第三导液管23的另一端连接密封容器6,所述第三导液管23上设有进液单向阀27,所述密封容器6的顶部设有排气单向阀61,所述导气管24一端连通至所述密封容器6内部,所述导气管2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活塞抽吸机构1的活塞腔出口。当抽吸凹槽3内的余液时,将钩状弧形管25伸至凹槽3余液里面,然后开始向外抽拉活塞抽吸机构1的活塞,余液经过第三导液管23上的进液单向阀27被吸入密封容器6内,再推动活塞至活塞腔的底部,将空气经由密封容器6的顶部的排气单向阀61排出,再抽拉活塞,余液被抽吸至密封容器6内,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凹槽3内的余液除净。同时,密封容器6内侧壁设有隔液槽62,侧面设有透明的观察口,底部设有液体流出的阀门,所述密封容器6内部底面为漏斗形结构,隔液槽62底部高于所述密封容器6底部,隔液槽62内部与所述密封容器6内部空间是连通的,当密封容器6内的余液收集量较多但未到隔液槽62侧壁与密封容器6顶部之间的连通口时,能够使对应隔液槽62设置的导气管24不会接触到余液,而且留有较大的可抽取的空气体积,保证在抽吸凹槽3内的余液时,余液不会被吸入导气管24;在观察口处可随时观察密封容器6内的余液量,当余液水平面将到达连通口时,即需要及时排出密封容器6内的余液,打开底部阀门,余液排出。此外,钩状弧形管25末端连接有挤压板26且挤压板26的下表面设有多条引流槽,当凹槽3内的余液很少时,按压挤压板26贴附在凹槽3底面以使剩余料液上升,便于抽吸剩余的少量余液,且少量余液通过挤压板26的下表面的引流槽被吸附至钩状弧形管25管口,进一步除净凹槽3内的余液。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通过在活塞抽吸机构1的活塞腔出口处连接导管2的一端,在导管2的另一端设有硬管材质的钩状弧形管25,在需要吸附凹槽3内的余液时,将钩状弧形管25伸入并挂在倒置的涂料桶口旁侧的凹槽3内,通过活塞抽吸机构1的抽吸将余液吸出凹槽3,解决了凹槽3内余液难倾倒出的问题,保证凹槽3内的余液可除净,提高了涂料的使用率,减少了生产成本;同时,避免割开桶口凹槽3倒出余液,保证桶的完整,便于后期对桶的回收重新利用,节约资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活塞抽吸机构,所述活塞抽吸机构的活塞腔出口处连接导管的一端,所述导管的另一端设有钩状弧形管,所述钩状弧形管为硬管材质,所述钩状弧形管用于伸入并挂在倒置的涂料桶口旁侧的凹槽内,所述活塞抽吸机构抽吸所述凹槽内的涂料余液至所述导管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包括第一导液管及第二导液管,所述第一导液管的一端设有所述钩状弧形管,所述第一导液管及第二导液管经由三通阀连接,所述三通阀的两个定向端口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导液管的另一端及一条排液管的一端,所述排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余液收集桶,所述三通阀的常开端口连接所述第二导液管的一端,所述第二导液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活塞抽吸机构的活塞腔出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为切换式三通阀或者为单向三通阀,所述单向三通阀中的两个定向端口为单向阀结构,与所述第一导液管连接的定向端口为进向单向阀,与所述排液管连接的定向端口为出向单向阀,所述常开端口为双向端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包括导气管及第三导液管,所述第三导液管的一端设有所述钩状弧形管,所述第三导液管的另一端连接密封容器,所述第三导液管上设有进液单向阀,所述密封容器的顶部设有排气单向阀,所述导气管一端连通至所述密封容器内部,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活塞抽吸机构的活塞腔出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容器内侧壁设有隔液槽,所述隔液槽底部高于所述密封容器底部,所述隔液槽侧壁与所述密封容器顶部之间设有连通口,所述导气管的一端正对所述隔液槽上方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容器的侧面设有透明的观察口。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容器的底部设有液体流出的阀门,所述密封容器内部底面为漏斗形结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容器顶部开口处设有密封盖,所述导气管及第三导液管通过所述密封盖连接所述密封容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钩状弧形管末端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用于下压贴附在所述凹槽底面以使剩余料液上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板的下表面设有多条引流槽,各所述引流槽的两端分别连接挤压板的下表面的边缘及所述钩状弧形管管口,所述钩状弧形管的管口延伸至所述挤压板的底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涂料桶余液除净装置,设有活塞抽吸机构,所述活塞抽吸机构的活塞腔出口处连接导管的一端,所述导管的另一端设有钩状弧形管,所述钩状弧形管为硬管材质,所述钩状弧形管用于伸入并挂在倒置的涂料桶口旁侧的凹槽内,所述活塞抽吸机构抽吸所述凹槽内的涂料余液至所述导管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地除净涂料桶余液,节省涂料,降低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李兵兵;陈友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志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788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