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工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箱及扩展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业场所中通常需要同时使用多系统、多扩展的工控机。具体的,采用多个机箱组合上架的形式来满足需求。
目前,市场上体型较小的工控机一般是桌面机箱或者是壁挂机箱的形式。且在一个只有5u高的19寸上架空间中同时使用多台小型工控机时,由于扩展口数量较多,导致机箱的占用空间较大,无法满足安装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箱及扩展模块,其中所述扩展模块能够实现机箱扩展的需求,同时所述扩展模块空间利用率高,从而能够适用于小型号的机箱。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箱,包括:机壳、主板和扩展模块,所述主板和所述扩展模块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扩展模块包括:主板、转接板和至少两个扩展板;
所述机壳的侧壁开设有连接口;
所述至少两个扩展板平行位于所述机壳内,所述至少两个扩展板的电性接口朝向所述连接口;
所述转接板位于所述至少两个扩展板的一侧,并与所述至少两个扩展板电连接;
所述主板位于所述转接板和所述扩展板的下方,且所述主板与所述转接板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扩展模块还包括:io架;
所述io架与所述机壳固定连接,且所述至少两个扩展板与所述io架可拆卸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扩展模块还包括:侧支撑架和上支撑架;
所述侧支撑架的一侧边与所述io架的一侧边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架的一侧边与所述io架的另一侧边固定连接,所述侧支撑架与所述上支撑架分别位于所述io架相邻的两侧,且所述侧支撑架与所述上支撑架均与所述机壳可拆卸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机壳内固定设置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与所述至少两个扩展板相抵触。
可选地,所述机壳上开设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
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位于所述机壳相对的侧壁。
可选地,所述机壳还设置有通风模块,所述通风模块包括:通风支架和风扇,所述风扇通过所述通风支架与所述机壳可拆卸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通风支架包括:第一通风支架和第二通风支架;
所述第一通风支架和所述第二通风支架之间固定有过滤网;
所述第一通风支架与所述机壳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通风支架与所述第一通风支架可拆卸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通风模块位于所述第一通风口,所述风扇用于将所述机壳外的空气送入机壳内,所述第二通风支架位于所述第一通风支架远离所述第一通风口的一侧,所述第一通风支架开设有一个第三通风口,所述第二通风支架开设有至少两个第四通风口,所述第三通风口的通风口径大于任一一个所述第四通风口的口径。
可选地,所述机壳的侧壁固定设置有开关模块;
所述机壳的外侧还设置有门模块,所述门模块包括:门支架、门板和卡扣单元,所述门支架与所述机壳固定连接,所述门支架与所述门板适配,所述门板的一端与所述机壳铰接,所述开关模块位于所述门支架内;
所述卡扣单元用于在所述门板与所述门支架闭合的状态下,对所述门板与所述门支架进行卡合。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扩展模块,所述扩展模块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机箱中的扩展模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箱及扩展模块,其中通过限定所述主板、转接板和至少两个扩展板的空间位置,能够提供所述扩展模块空间利用率高,从而能够使得所述扩展模块适用于小型号的机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机箱去除后盖后的内部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扩展模块的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扩展模块的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扩展模块在安装过程中的状态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机箱去除后盖后的内部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机箱的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机箱的结构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通风模块的爆炸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机壳的局部结构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门模块的结构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门模块的爆炸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为体现门板与左铰链和右铰链位置关系的结构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门板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
1、机壳;11、前面板;111、第一通风口;12、后面板;120、第二通风口;121、第一散热口;122、第二散热口;123、第三散热口;13、转轴;14、第一螺纹孔;15、第二螺纹孔;16、连接口;17、后盖;2、扩展模块;21、侧支撑架;211、第一焊接定位孔;212、压铆螺柱;213、第一沉孔;22、上支撑架;221、第二焊接定位孔;222、第二沉孔;23、io架;231、第三焊接定位孔;232、第三螺纹孔;24、转接板;241、穿孔;242、金手指;25、扩展板;251、u形开孔;3、压垫支架;4、电源模块;5、通风模块;51、第一通风支架;512、工字螺钉;513、第一螺母柱;514、第三通风口;52、过滤网;53、第二通风支架;531、松不脱;532、卡脚;533、第四通风口;54、风扇;6、门模块;61、门支架;611、usb开口;612、开关开口;613、硬盘开口;60、卡扣单元;62、按钮母头;63、按钮公头;64、右铰链;641、第一回转孔;65、左铰链;651、第二回转孔;66、门板;661、第二螺母柱;662、第三螺母柱;7、硬盘模块;8、开关模块;9、挂壁支架;10、主板;101、扩展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第一方面,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箱,包括:机壳1、主板10和扩展模块2。所述主板10和所述扩展模块2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机壳1内。所述扩展模块2包括:转接板24和至少两个扩展板25。
所述机壳1的侧壁开设有连接口16;所述至少两个扩展板25平行位于所述机壳1内,所述至少两个扩展板25的电性接口朝向所述连接口16;所述转接板24位于所述至少两个扩展板25的一侧,并与所述至少两个扩展板25电连接;所述主板10位于所述转接板24和所述扩展板25的下方,且所述主板10与所述转接板24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扩展板25为三个扩展板25;对于未限定个数且附图中未表明个数的部件,其个数均为一个。通过限定所述主板10、转接板24和三个扩展板25的空间位置,能够提供所述扩展模块2空间利用率高,从而能够使得所述扩展模块2适用于小型号的机箱。
结合图2和图3,所述扩展模块2还包括:io架23。所述io架23与所述机壳1固定连接,且所述至少两个扩展板25与所述io架23可拆卸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io架23沿一方向开设有三个安装口,所述三个扩展板25分别通过相应的安装口与所述io架23进行固定连接。
结合图3和图4,所述扩展模块2还包括:侧支撑架21和上支撑架22。所述侧支撑架21的一侧边与所述io架23的一侧边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架22的一侧边与所述io架23的另一侧边固定连接,所述侧支撑架21与所述上支撑架22分别位于所述io架23相邻的两侧,且所述侧支撑架21与所述上支撑架22均与所述机壳1可拆卸固定连接。
结合图2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支撑架21通过第一焊接定位孔211与所述io架23焊接在一起。所述上支撑架22上的第二焊接定位孔221与所述io架23上的第三焊接定位孔231进行配合定位,使得上支撑架22与io架23焊接在一起。通过焊接所述侧支撑架21、所述上支撑架22和所述io架23形成一个整体。所述转接板24上开设有四个穿孔241,所述转接板24可通过贯穿所述穿孔241的螺钉锁在所述侧支撑架21的四个压铆螺柱212上。所述扩展板25在其键仔位置上开设有u形开孔251,所述u形开孔251与io架23上的第三螺纹孔232配合,以使通过穿过所述u形开孔251并与io架23螺纹连接的螺钉将所述扩展板25与所述io架23进行夹紧固定。如此所述扩展模块2可在机壳1内实现插拔。
其中,在将所述扩展模块2安装到箱体时,所述转接板24上的金手指242先与主板10上的pcie扩展槽101配合,所述io架23朝向所述主板10的一端开设有u形开口,所述u形开口通过与机壳1上的工字钉配合,以将所述io架23的朝向所述主板10的一端与所述机壳1进行牢固的固定,从而能够防止所述io架23朝向所述主板10的一端因受力不均变形翘起。所述io架23背离所述主板10的一端通过锁螺钉固定;所述侧支撑架21上开有第一沉孔213,其与机壳1上的第一螺纹孔14通过螺钉固定。上支撑架22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二沉孔222,其与机壳1上的第二螺纹孔15通过螺钉固定。所述扩展模块2的结构使得在有限的空间内完成主板10的扩展功能,其中,所述主板10为atx(atextend)主板10能够安装个扩展板25,所述扩展板25包括pci(peripheralcomponentinterconnect,外部设备互连)全高全长卡和/或pcie(peripheralcomponentinterconnectexpress,外围设备互连快速)全高全长卡,所述机箱的宽度为mm,高为mm、深度为mm;如此不但能够提高机箱的扩展性能,也使得小尺寸的机箱拥有丰富的接口,同时所述扩展模块2也使得安装维修更加的简易方便。
结合图5,所述机壳1内固定设置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与所述至少两个扩展板25相抵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扩展板25远离所述转接板24的一侧且远离所述io架23的一端设置有压垫支架3,所述压垫支架3与所述机壳1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块位于所述压垫支架3朝向所述扩展板25的一侧,并与所述压垫支架3固定连接。如此能够保证扩展板25的可靠性,提高工作寿命,从而能够避免扩展板25在运输和工作的过程中因受自身的重力或外力变形,进而影响其工作性能。
结合图1和图5,所述机壳1上开设有第一通风口111和第二通风口120。所述第一通风口111和所述第二通风口120位于所述机壳1相对的侧壁。其中,所述机壳1包括后盖17、前面板11、后面板12、侧面板和底板,构成一个箱体结构;所述前面板11、后面板12、侧面板和底板,构成一个带有开口的盒体结构,所述后盖17用于将所述开口进行封闭处理;所述前面板11和所述后面板12为相对的两个面板;所述第二通风口120与所述连接口16位于所述后面板12上,所述第一通风口111位于所述前面板11上;所述连接口16位于所述后面板12的一端的边角处。结合图6和图7,所述底板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挂壁支架9,用于在安装所述机箱的过程中固定所述机壳1,其中,图6中的挂壁支架9的底部向相反的方向翻折;图7中的挂壁支架9的底部向相向翻折。
所述第二通风口120包括:第一散热口121、第二散热口122和第三散热口123。其中,所述第一散热口121和所述第三散热口123均位于所述后面板12远离所述连接口16的一端;所述第二散热口122位于所述后面板12远离所述第一散热口121的一端。
所述机壳1内固定设置有电源模块4,所述电源模块4位于所述机壳1内靠近所述第三散热口123的边角处。
结合图1、图8和图9,所述机壳1还设置有通风模块5,所述通风模块5包括:通风支架和风扇54,所述风扇54通过所述通风支架与所述机壳1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风扇54为系统风扇54,进风量大,能够对所述机箱内部的主板10和硬盘等发热元件进行散热降温处理,从而能够保证所述机箱内发热元件的正常工作。
所述通风支架包括:第一通风支架51和第二通风支架53。所述第一通风支架51和所述第二通风支架53之间固定有过滤网52。所述第一通风支架51与所述机壳1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通风支架53与所述第一通风支架51可拆卸固定连接。其中,所述通风模块5位于所述第一通风口111,所述风扇54用于将所述机壳1外的空气送入机壳1内,所述第二通风支架53位于所述第一通风支架51远离所述第一通风口111的一侧,所述第一通风支架51开设有一个第三通风口514,所述第二通风支架53开设有至少两个第四通风口533,所述第三通风口514的通风口径大于任一一个所述第四通风口533的口径。
对所述第三通风口514和第四通风口533口径大小的限定,能够在保证通风的情况下降低风力对过滤网52结构的破坏;所述过滤网52的设置可有效的过滤空气中的粉尘,给机壳1内部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条件,提高机箱的工作寿命和可靠性。其中,电源的插线和出风都置于后面板12,保证了前面板11没有多余的插线和出风口,使得所述机箱更加美观整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风支架51通过四个第三焊接定位孔231焊接固定在所述前面板11上;风扇54通过四颗螺钉固定在第二通风支架53上;所述第二通风支架53下端的卡脚532卡在所述第一通风支架51上的两颗工字螺钉512上,且第二通风支架53上端的松不脱531与第一通风支架51上的第一螺母柱513配合固定;所述过滤网52夹持在所述第一通风支架51与所述第二通风支架53之间。由于过滤网52在经过一定的工作时间就需要更换,而第二通风支架53的固定方式使得其拆卸不需要使用工具,只需要拧松松不脱531就可直接将其取出,降低更换过滤网52的工作难度。
结合图10至图13,所述机壳1的侧壁固定设置有开关模块8。所述机壳1的外侧还设置有门模块6,所述门模块6包括:门支架61、门板66和卡扣单元60。所述门支架61与所述机壳1固定连接,所述门支架61与所述门板66适配,所述门板66的一端与所述机壳1铰接,所述开关模块8位于所述门支架61内。其中,所述卡扣单元60用于在所述门板66与所述门支架61闭合的状态下,对所述门板66与所述门支架61进行卡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箱内还设置有usb模块和硬盘模块7。所述usb模块和所述开关模块8均与所述前面板11固定连接;所述硬盘模块7与所述机壳1滑移连接。所述门支架61开设有usb开口611、开关开口612和硬盘开口613。所述usb模块的接口通过所述usb开口611露出所述机壳1;所述开关模块8的开关按钮通过所述开关开口612露出所述机壳1;在需要从机壳1内取出所述硬盘模块7的情况下,所述硬盘模块7通过所述硬盘开口613滑出所述机壳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扣单元60的型号为康扬dta-1。所述门模块6还包括:左铰链65和右铰链64;所述卡扣单元60包括:按钮公头63和按钮母头62。其中,右铰链64和左铰链65分别通过螺钉固定在门板66的第三螺母柱662上;右铰链64上开设有第一回转孔641,左铰链65上开设有第二回转孔651,所述门板66通过第一回转孔641和第二回转孔651与所述前面板11两侧的转轴13转动连接,实现门板66的转动;所述按钮公头63通过螺钉固定在门板66的第二螺母柱661上;所述按钮母头62与所述门支架61固定连接。
在将所述门板66向靠近所述前面板11的方向翻转时,所述门板66与所述门支架61相抵触,且所述门板66的外表面与所述前面板11的外表面平齐;所述按钮公头63与所述按钮母头62相卡接。在需要打开所述门板66的情况下,通过按压所述门板66,所述按钮公头63从所述按钮母头62中弹出,从而使得所述门板66向远离所述前面板11的方向翻转。
所述门模块6的设置能够对所述开关模块8、usb模块和硬盘模块7进行防护,具体的能够防止液体或细小杂物进入与所述开关模块8、usb模块和硬盘模块7接触,影响所述开关模块8、usb模块和硬盘模块7的正常工作。
第二方面,结合图2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扩展模块2,所述扩展模块2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扩展模块2。所述扩展模块2不但能够通过扩展板25提高所述主板10的使用效率;同时三个扩展板25平行排列,且所述主板10平行位于所述扩展板25的下方;所述转接板24垂直于所述主板10,以将三个扩展板25同时与一个主板10进行连接;通过对所述扩展板25、转接板24和所述主板10位置的限定,能够减小所述扩展模块2的空间占用率,
所述io架23、侧支撑架21和上支撑架22的设置,能够在安装的过程中对所述扩展模块2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进行固定,从而使得所述扩展模块2更适合安装于边角的位置处,特别是适合安装于封闭的机箱的边角处,如此不但能够增加所述扩展模块2安装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够提高机箱的空间利用率,进而能够安装于安装空间较少且安装的器件有比较多的工控机箱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1.一种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主板和扩展模块,所述主板和所述扩展模块均固定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扩展模块包括:转接板和至少两个扩展板;
所述机壳的侧壁开设有连接口;
所述至少两个扩展板平行位于所述机壳内,所述至少两个扩展板的电性接口朝向所述连接口;
所述转接板位于所述至少两个扩展板的一侧,并与所述至少两个扩展板电连接;
所述主板位于所述转接板和所述扩展板的下方,且所述主板与所述转接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模块还包括:io架;
所述io架与所述机壳固定连接,且所述至少两个扩展板与所述io架可拆卸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模块还包括:侧支撑架和上支撑架;
所述侧支撑架的一侧边与所述io架的一侧边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架的一侧边与所述io架的另一侧边固定连接,所述侧支撑架与所述上支撑架分别位于所述io架相邻的两侧,且所述侧支撑架与所述上支撑架均与所述机壳可拆卸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固定设置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与所述至少两个扩展板相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上开设有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
所述第一通风口和所述第二通风口位于所述机壳相对的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还设置有通风模块,所述通风模块包括:通风支架和风扇,所述风扇通过所述通风支架与所述机壳可拆卸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支架包括:第一通风支架和第二通风支架;
所述第一通风支架和所述第二通风支架之间固定有过滤网;
所述第一通风支架与所述机壳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通风支架与所述第一通风支架可拆卸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模块位于所述第一通风口,所述风扇用于将所述机壳外的空气送入机壳内,所述第二通风支架位于所述第一通风支架远离所述第一通风口的一侧,所述第一通风支架开设有一个第三通风口,所述第二通风支架开设有至少两个第四通风口,所述第三通风口的通风口径大于任一一个所述第四通风口的口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的侧壁固定设置有开关模块;
所述机壳的外侧还设置有门模块,所述门模块包括:门支架、门板和卡扣单元,所述门支架与所述机壳固定连接,所述门支架与所述门板适配,所述门板的一端与所述机壳铰接,所述开关模块位于所述门支架内;
所述卡扣单元用于在所述门板与所述门支架闭合的状态下,对所述门板与所述门支架进行卡合。
10.一种扩展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展模块为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机箱中的扩展模块。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