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发梳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6


本实用新型涉及顺发领域,特别是一种顺发梳。



背景技术:

人们在梳理头发时,最常用的便是发梳,发梳种类繁多,例如有单排梳毛的发梳,也有多排梳毛的发梳,在使用多排梳毛的发梳时,梳理过程中,脱落的头发往往会缠绕在发梳上,每次使用完毕后还有挑出脱落的头发,使用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顺发梳,方便挑出缠绕的头发。

其技术方案如下:

顺发梳,包括顺发部和握持部,所述顺发部上设置有梳毛,所述顺发部设置有基体部、至少第一梳毛部和第二梳毛部,所述第一梳毛部和所述第二梳毛部之间具有第一分隔间隙,所述第一梳毛部的端部、所述第二梳毛部的端部与所述基体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握持部与所述基体部的另一端相连接。

所述第一梳毛部和所述第二梳毛部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梳毛部和所述第二梳毛部包括主杆和分支杆,所述分支杆设置有多根,每根所述分支杆的一端与所述主杆相连接,所述主杆与所述基体部连接,每相邻两根所述分支杆之间具有第二分隔间隙。

还包括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扣合在所述第一梳毛部和第二梳毛部的第二分隔间隙上。

所述第一梳毛部和第二梳毛部,距离所述基体部最远的所述第二分隔间隙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宽度和深度分别大于或等于所述固定扣的宽度和厚度。

所述分支杆、所述主杆和所述基体部靠近所述主杆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梳毛。

垂直于靠近所述第一分隔间隙的所述梳毛,和所述握持部延伸方向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梳毛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为向所述顺发部一侧凹陷的圆弧形。

垂直于靠近所述第一分隔间隙的所述梳毛,且与所述握持部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梳毛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以靠近所述第一分隔间隙为最低点,呈弧形向两侧翘起。

与靠近所述第一分隔间隙的所述梳毛方向平行,且与所述握持部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为第三方向,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顺发部的中部宽度最窄,以弧形向两个端部逐渐变宽。

与靠近所述第一分隔间隙的所述梳毛方向平行,且与所述握持部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为第三方向,在第三方向上,握持部的宽度由尾部向所述基体部一侧,由窄变宽再变窄,且位于所述握持部中部位置达到最大宽度。

需要说明的是:

前述“第一、第二、第三……”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1、顺发部包括的基体部、第一梳毛部和第二梳毛部,将第一梳毛部和第二梳毛部的其中一个端部固定连接在基体部上,而握持部又与基体部连接,手可以抓持握持部,进行顺发。由于第一梳毛部和第二梳毛部之间是存在第一分隔间隙,所以两者间是分隔开的,除了与基体部连接的一端被固定,另一端是处于自由状态的,当脱落的头发缠绕在第一梳毛部和第二梳毛部上的梳毛时,可以通过第一分隔间隙进行清理头发,快速将缠绕的头发清除掉。此外,第一梳毛部和第二梳毛部没有固定的两个端部,受力时会发生相对位移,所以在顺发时若发生头发缠绕受力时会发生变形,起到一个缓冲作用,此时不再用力可以减少头发的脱落,另外,受力时还可以摆动,所以在顺发时能起到按摩作用。

2、将第一梳毛部和第二梳毛部对称设置,无论是左手还是右手的操作感觉是相同的。而第一梳毛部和第二梳毛部包括主杆和多根分支杆,分支杆连接在主杆上,主杆起到支撑作用,而分支杆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分隔间隙,还可以通过该第二分隔间隙将脱落的头发挑出,而且使得每个分支杆可以摆动,使得顺发梳整体上更加柔软,起到的按摩效果更加。

3、当需要将顺发梳的顺发部需要一定的刚性时,如对头发做造型时,将固定扣扣合在第一梳毛部和第二梳毛部的第二分隔间隙上,使得第一梳毛部和第二梳毛部之间相对固定,避免晃动,有利于对头发做造型。

4、在第一梳毛部和第二梳毛部,距离所述基体部最远的所述第二分隔间隙上设置有卡接槽,此处将固定扣在卡接槽上,力臂最小,晃动最小,固定的效果达到最佳。而且卡接槽的宽度和深度分别大于或等于固定扣的宽度和厚度,可以将固定扣完全按照在卡接槽内,没有突出结构,避免卡持头发,影响用户体验感。

5、梳毛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为向所述顺发部一侧凹陷的圆弧形,该圆弧形设置比较贴合人体的头部形状,使得在顺发过程中,在垂直于滑动方向的方向上最大程度地与头发相接触,增加顺发效率。

6、梳毛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以靠近所述第一分隔间隙为最低点,呈弧形向两侧翘起。在顺发过程中,主要对顺发滑动方向进行梳理,若有在滑动方向上接触面积增大,会导致滑动的阻力增大,更易使头发脱落,所以该设置可以保证与头发接触时为小区域。

7、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顺发部的中部宽度最窄,以弧形向两个端部逐渐变宽。使得在顺发过程中用到顺发部最侧部位置时,还能保证与头部形状相贴合。

8、第三方向上,握持部的宽度由尾部向所述基体部一侧,由窄变宽再变窄,且位于所述握持部中部位置达到最大宽度。该设置在握持时,手心位置与握持部的最大宽度接触,可以达到最大握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2中a处结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顺发部;11、第一梳毛部;111、主杆;112、分支杆;113、卡接槽;12、第二梳毛部;13、基体部;14、第一分隔间隙;15、第二分隔间隙;16、梳毛;20、握持部;30、固定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顺发梳,包括梳体,所述梳体设置有顺发部10和握持部20,所述顺发部10上设置有梳毛16,所述顺发部10包括有基体部13、至少第一梳毛部11和第二梳毛部12,所述第一梳毛部11和所述第二梳毛部12之间具有第一分隔间隙14,所述第一梳毛部11的端部、所述第二梳毛部12的端部与所述基体部13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握持部20与所述基体部13的另一端相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只有第一梳毛部11和第二梳毛部12,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不仅限于只有第一梳毛部11和第二梳毛部12,还可以具有第三梳毛部、第四梳毛部……。

顺发部10包括的基体部13、第一梳毛部11和第二梳毛部12,将第一梳毛部11和第二梳毛部12的其中一个端部固定连接在基体部13上,而握持部20又与基体部13连接,手可以抓持握持部20,进行顺发。由于第一梳毛部11和第二梳毛部12之间是存在第一分隔间隙14,所以两者间是分隔开的,除了与基体部13连接的一端被固定,另一端是处于自由状态的,当脱落的头发缠绕在第一梳毛部11和第二梳毛部12上的梳毛16时,可以通过第一分隔间隙14进行清理头发,快速将缠绕的头发清除掉。此外,第一梳毛部11和第二梳毛部12没有固定的两个端部,受力时会发生相对位移,所以在顺发时若发生头发缠绕受力时会发生变形,起到一个缓冲作用,此时不再用力可以减少头发的脱落,另外,受力时还可以摆动,所以在顺发时能起到按摩作用。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梳毛部11和所述第二梳毛部12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梳毛部11和所述第二梳毛部12包括主杆111和分支杆112,所述分支杆112设置有多根,每根所述分支杆112的一端与所述主杆111相连接,所述主杆111与所述基体部13连接,每相邻两根所述分支杆112之间具有第二分隔间隙15。将第一梳毛部11和第二梳毛部12对称设置,无论是左手还是右手的操作感觉是相同的。而第一梳毛部11和第二梳毛部12包括主杆111和多根分支杆112,分支杆112连接在主杆111上,主杆111起到支撑作用,而分支杆112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分隔间隙15,还可以通过该第二分隔间隙15将脱落的头发挑出,而且使得每个分支杆112可以摆动,使得顺发梳整体上更加柔软,起到的按摩效果更加。

顺发梳,还包括有固定扣30,所述固定扣30扣合在所述第一梳毛部11和第二梳毛部12的第二分隔间隙15上。当需要将顺发梳的顺发部10需要一定的刚性时,如对头发做造型时,将固定扣30扣合在第一梳毛部11和第二梳毛部12的第二分隔间隙15上,使得第一梳毛部11和第二梳毛部12之间相对固定,避免晃动,有利于对头发做造型。

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梳毛部11和第二梳毛部12,距离所述基体部13最远的所述第二分隔间隙15上设置有卡接槽113,所述卡接槽113的宽度和深度分别大于或等于所述固定扣30的宽度和厚度。在第一梳毛部11和第二梳毛部12,距离所述基体部13最远的所述第二分隔间隙15上设置有卡接槽113,此处将固定扣30在卡接槽113上,力臂最小,晃动最小,固定的效果达到最佳。而且卡接槽113的宽度和深度分别大于或等于固定扣30的宽度和厚度,可以将固定扣30完全按照在卡接槽113内,没有突出结构,避免卡持头发,影响用户体验感。

本实施例中,卡接槽113的宽度和深度分别大于固定扣30的宽度和厚度。

如图4所示,所述分支杆112、所述主杆111和所述基体部13靠近所述主杆111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梳毛16。将梳毛16的布局区域覆盖到基体部13,该设置可以增加工作区域。

垂直于靠近所述第一分隔间隙14的所述梳毛16,和所述握持部20延伸方向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如图1所示,为该第一方向视角,所述梳毛16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为向所述顺发部10一侧凹陷的圆弧形。该圆弧形设置比较贴合人体的头部形状,使得在顺发过程中,在垂直于滑动方向的方向上最大程度地与头发相接触,增加顺发效率。

垂直于靠近所述第一分隔间隙14的所述梳毛16,且与所述握持部20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为第二方向,如图2所示,为该第二方向视角,所述梳毛16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以靠近所述第一分隔间隙14为最低点,呈弧形向两侧翘起。在顺发过程中,主要对顺发滑动方向进行梳理,若有在滑动方向上接触面积增大,会导致滑动的阻力增大,更易使头发脱落,所以该设置可以保证与头发接触时为小区域。

与靠近所述第一分隔间隙14的所述梳毛16方向平行,且与所述握持部20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为第三方向,如图3和图4所示,为该第三方向视角,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顺发部10的中部宽度最窄,以弧形向两个端部逐渐变宽。使得在顺发过程中用到顺发部10最侧部位置时,还能保证与头部形状相贴合。

在第三方向上,握持部20的宽度由尾部向所述基体部13一侧,由窄变宽再变窄,且位于所述握持部20中部位置达到最大宽度。该设置在握持时,手心位置与握持部20的最大宽度接触,可以达到最大握持力。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顺发梳,包括顺发部和握持部,所述顺发部上设置有梳毛,其特征在于,所述顺发部设置有基体部、至少第一梳毛部和第二梳毛部,所述第一梳毛部和所述第二梳毛部之间具有第一分隔间隙,所述第一梳毛部的端部、所述第二梳毛部的端部与所述基体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握持部与所述基体部的另一端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顺发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梳毛部和所述第二梳毛部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梳毛部和所述第二梳毛部包括主杆和分支杆,所述分支杆设置有多根,每根所述分支杆的一端与所述主杆相连接,所述主杆与所述基体部连接,每相邻两根所述分支杆之间具有第二分隔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顺发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固定扣,所述固定扣扣合在所述第一梳毛部和第二梳毛部的第二分隔间隙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顺发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梳毛部和第二梳毛部,距离所述基体部最远的所述第二分隔间隙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宽度和深度分别大于或等于所述固定扣的宽度和厚度。

5.如权利要求2所述顺发梳,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支杆、所述主杆和所述基体部靠近所述主杆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梳毛。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顺发梳,其特征在于,垂直于靠近所述第一分隔间隙的所述梳毛,和所述握持部延伸方向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梳毛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为向所述顺发部一侧凹陷的圆弧形。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顺发梳,其特征在于,垂直于靠近所述第一分隔间隙的所述梳毛,且与所述握持部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梳毛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以靠近所述第一分隔间隙为最低点,呈弧形向两侧翘起。

8.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顺发梳,其特征在于,与靠近所述第一分隔间隙的所述梳毛方向平行,且与所述握持部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为第三方向,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所述顺发部的中部宽度最窄,以弧形向两个端部逐渐变宽。

9.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顺发梳,其特征在于,与靠近所述第一分隔间隙的所述梳毛方向平行,且与所述握持部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为第三方向,在第三方向上,握持部的宽度由尾部向所述基体部一侧,由窄变宽再变窄,且位于所述握持部中部位置达到最大宽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顺发领域,公开了一种顺发梳,包括顺发部和握持部,所述顺发部上设置有梳毛,所述顺发部设置有基体部、至少第一梳毛部和第二梳毛部,所述第一梳毛部和所述第二梳毛部之间具有第一分隔间隙,所述第一梳毛部的端部、所述第二梳毛部的端部与所述基体部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握持部与所述基体部的另一端相连接。方便挑出缠绕的头发。

技术研发人员:彭正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彭正珍
技术研发日:2019.08.2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784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