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回收装置及抛丸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7


本发明涉及一种抛丸机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分离回收装置及抛丸机。



背景技术:

预埋件(预制埋件)就是预先安装(埋藏)在隐蔽工程内的构件.就是在结构浇筑时安置的构配件,用于砌筑上部结构时的搭接。以利于外部工程设备基础的安装固定,预埋件大多由金属制造,例如:钢筋或者铸铁,也可用木头,塑料等非金属刚性材料。金属预埋件铸造完成后,需要对预埋件进行抛光处理,常会用到抛丸机。

抛丸机是指利用抛丸器抛出的高速弹丸清理或强化铸件表面的铸造设备。抛丸机能同时对铸件进行落砂﹑除芯和清理。

但抛丸机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其分离回收装置的分离效果较差,使抛丸器内杂质较多,不利于抛丸器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离回收装置,其解决了抛丸机的分离回收装置分离效果差的问题,使抛丸与碎屑能很好的分离,同时减少了抛丸器内的碎屑量。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分离回收装置,包括

机壳;

筛板,设在机壳上,所述筛板从输入端向输出端高度逐渐变低,所述筛板上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连接有振动件,抛丸与碎屑落到筛板上,所述筛板的下方设有碎屑收集箱,所述筛板的一侧设有抛丸收集箱;

提升装置,底端位于抛丸收集箱内,包括设在机壳上的主动链轮轴与从动链轮轴、缠绕在主动链轮轴与从动链轮轴上的链条、设在链条上的提升仓和设在机壳上与主动链轮轴连接的驱动件;

分仓板,设在机壳上,所述分仓板位于提升装置的输出端,所述分仓板的末端位于多个抛丸器内,所述分仓板从输入端向输出端高度逐渐变低。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合物共同落到筛板上后,振动件带动筛板进行振动,筛板在振动作用下降碎屑杂质过滤掉,而将抛丸机中的抛丸滤除掉,此过程中,碎屑落入到碎屑收集箱内,抛丸落入到抛丸收集箱内,然后抛丸机在链条上的提升仓的带动下上升,然后将抛丸通过分仓板送回到抛丸器内,让抛丸器重新对抛丸进行利用,在这个过程中,抛丸与碎屑分离效果明显,很好的将抛丸去除,使抛丸器更好的带动抛丸进行转动,从而使抛丸在离心力下更好的对工件进行抛丸。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筛板包括两个对接的筛分部;

两个所述筛分部呈v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合物落入到筛板上的筛分部后,由于两个筛分部之间呈v形,即两个筛分部之间存在夹角,从而更有利于其上端的混合物在振动的作用下碎屑杂质与抛丸的分离,分离速度快,效果好,使抛丸能更好的进行回收,也使其能更好的对工件进行抛丸去屑及氧化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筛板还包括与两个筛分部连接的过滤部;

所述过滤部位于所述筛分部的输出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筛板上的过滤部能对抛丸进行过滤,使抛丸通过,而一些较大的杂质被留住,使筛板能更好的去除杂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筛板还包括输送部,所述输送部位于所述过滤部的输出端,所述过滤部位于筛分部与所述输送部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送部为筛板的延长部分,使碎屑收集箱与抛丸收集箱之间能相对隔离开相对较大的空间,从而筛板在振动作用下分离的碎屑杂质不至于在其强有力的振动下使杂质落入到抛丸收集箱内,进一步的降低了抛丸收集箱内的杂质,同时降低了抛丸器内的杂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筛板还包括两个对立设置的挡板部;

两个所述挡板部位于所述输送部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输送部的两端设置挡板部,从而在抛丸通过输送部向抛丸收集箱内流动时,减少了抛丸在输送部上的掉落。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壳上连接有负压管道,所述负压管道的风口位于提升装置的输出端与分仓板的输入端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负压管道的连接使抛丸在提升装置上向分仓板上掉落时,能进一步的对抛丸中的杂质进行去除。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负压管道的输出端连接有静电除尘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静电除尘装置对负压管道内吸收的过来的杂质进行静电去除,降低了杂质对空气的污染。

一种抛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任一所述一种分离回收装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混合物共同落到筛板上后,振动件带动筛板进行振动,筛板在振动作用下降碎屑杂质过滤掉,而将抛丸机中的抛丸滤除掉,此过程中,碎屑落入到碎屑收集箱内,抛丸落入到抛丸收集箱内,然后抛丸机在链条上的提升仓的带动下上升,然后将抛丸通过分仓板送回到抛丸器内,让抛丸器重新对抛丸进行利用,在这个过程中,抛丸与碎屑分离效果明显,很好的将抛丸去除,使抛丸器更好的带动抛丸进行转动,从而使抛丸在离心力下更好的对工件进行抛丸。

2.筛板上的筛分部、过滤部很好的对碎屑杂质进行去除,为了抛丸器提供了较清洁的抛丸。

3.负压管道的连接使抛丸在提升装置上向分仓板上掉落时,能进一步的对抛丸中的杂质进行去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筛板的轴测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机构示意图。

图中,11、机壳;21、筛板;211、筛分部;212、过滤部;213、输送部;214、挡板部;22、连接板;23、振动件;24、碎屑收集箱;25、抛丸收集箱;3、提升装置;31、主动链轮轴;32、从动链轮轴;33、链条;34、提升仓;35、驱动件;41、分仓板;51、负压管道;52、静电除尘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分离回收装置,主要包括机壳11、筛板21、提升装置3和分仓板41等几部分。筛板21通过高强螺栓固定在机壳11上,提升装置3设在筛板21的输出端的一侧,分仓板41设在提升装置3的输出端的位置,抛丸经过分仓板41回到抛丸器内,经抛丸器重新对铸造的预埋件进行抛丸。

参照图2,筛板21的两端通过高强螺栓固定在机壳上,且筛板21与机壳11之间夹设有连接板22,连接板22呈u形,其两侧板被高强螺栓固定在机壳11上,连接板22的底边为于筛板21的上方。连接板22上的底板上连接有振动件23,振动件23的数量设为两个,振动件23采用振动电机,两个振动件23同步振动;振动件23通过连接板22实现对筛板21的振动,从而将筛板21上的杂质与抛丸进行分离。

筛板21的下方设有碎屑收集箱24,碎屑收集箱24的开口向上,且碎屑收集箱24的开口将筛板21覆盖。筛板21上的孔小于抛丸的直径,且筛板21上孔的直径为抛丸直径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筛板21的输出端的一侧设有抛丸收集箱25,筛板21对杂质进行去除后,抛丸经筛板21落入到抛丸收集箱25内。

进一步的,参照图3和图4,筛板21包括两个筛分部211、过滤部212、输送部213及两个挡板部214。两个筛分部211的边对接在一起,两个筛分部211之间形成一定夹角,该夹角的范围在5度到10度之间,从而两个筛分部211呈v形,两个筛分部211沿着连接线从一端向另一端倾斜,即两个筛分部211从其输入端向输出端高度逐渐的变低,便于混合物的流动与筛分。筛分部211上孔的直径小于抛丸的直径,且筛分部211上孔的直径为抛丸直径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过滤部212位于两个筛分部211连接线的末端,即设在两个筛分部211的连接线的最低点一端,过滤部212与两个筛分部211均固定连接,过滤部212所在平面与两个筛分部211各自所在平面均垂直。过滤部212上孔的直径大于抛丸的直径,为抛丸直径的1.1倍到1.2倍之间。混合物在筛分部211上进行筛选分离时,部分杂质会通过筛分部211上的孔落下,部分较大的杂质会被过滤部212挡设住,抛丸会通过过滤部212上的孔,振动件23的振动有利于抛丸的快速通过。

输送部213连接在过滤部212上,输送部213位于过滤部212远离筛分部211的一侧。输送部213的最高端低于筛分部211的最低端,输送部213从与过滤部212连接的一端向另一端高度逐渐变低。可以说,输送部213为对筛分部211的延长,但输送部213为板,其上无孔洞。输送部213远离过滤部212的一端位于抛丸收集箱25的正上方,抛丸通过过滤部212落入到输送部213上,抛丸从输送部213的末端落入到抛丸收集箱25内。

两个挡板部214对立设在输送部213上抛丸流动方向的两个侧端,两个挡板部214对在输送部213上流动的抛丸进行挡设,降低抛丸从输送部213的两侧落出的可能性。

参照图5和图6,提升装置3的底端位于抛丸收集箱25内,从而对抛丸收集箱25内的抛丸进行提升利用。提升装置3包括设在机壳11上的主动链轮轴31与从动链轮轴32、缠绕在主动链轮轴31与从动链轮轴32上的链条33、设在链条33上的提升仓34和设在机壳11上与主动链轮轴31连接的驱动件35。

主动链轮轴31与从动链轮轴32上均设有两个链轮,主动链轮轴31与从动链轮轴32上下分布,主动链轮轴31位于从动链轮轴32的正上方,主动链轮轴31的轴与从动链轮轴32的轴均与机壳11转动连接,链条33共设置有两条,链条33分别缠绕在主动链轮轴31上的链轮与从动链轮轴32上的链轮上,链条33整体缠绕包覆在主动链轮轴31的链轮上与从动链轮轴32的链轮上,主动链轮轴31带动链条33与从动链轮轴32转动。提升仓34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提升仓34均匀的设在链条33的外侧,提升仓34带动抛丸收集箱25内的抛丸进行上升,并在提升仓34翻转的过程中将抛丸送入到分仓板41上,抛丸顺着分仓板41回到抛丸器内,然后经抛丸器撞击到工件预埋件上。驱动件35安装在机壳11上,驱动件35为电机与减速器,驱动件35的输出端与主动链轮轴31连接,驱动件35带动主动链轮轴31进行转动。

分仓板41的末端连接有多个抛丸器,抛丸顺着分仓板41自动滚动到各个不同的抛丸器内,分仓板41从提升装置3的输出端到抛丸器之间的高度逐渐的变低。

振动件23通过连接板22对筛板21进行振动,从而对抛丸与杂志进行分离,提升装置3将分离出来的抛丸进行提升送入到分仓板41上,分离出来的抛丸顺着分仓板41回入到抛丸器内。

进一步的,参照图7,在机壳11上连接有负压管道51,负压管道51与机壳11的接口位于提升装置3的输出端与分仓板41的输入端之间,即负压管道51在机壳11上的进出口为于主动链轮轴31与分仓板41之间,负压管道51对通过提升仓34抛入到分仓板41上的抛丸进行进一步的杂质的去除。

负压管道51的输出端上连接有静电除尘装置52,静电除尘装置52即静电除尘器,静电除尘装置52对负压管道51通过来的空气进行过滤,将其中的铁屑进行过滤,减少铁屑排入到大气内。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抛丸机,其包含上述所述公开的一种分离回收装置。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11);

筛板(21),设在机壳(11)上,所述筛板(21)从输入端向输出端高度逐渐变低,所述筛板(21)上连接有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上连接有振动件(23),抛丸与碎屑落到筛板(21)上,所述筛板(21)的下方设有碎屑收集箱(24),所述筛板(21)的一侧设有抛丸收集箱(25);

提升装置(3),底端位于抛丸收集箱(25)内,包括设在机壳(11)上的主动链轮轴(31)与从动链轮轴(32)、缠绕在主动链轮轴(31)与从动链轮轴(32)上的链条(33)、设在链条(33)上的提升仓(34)和设在机壳(11)上与主动链轮轴(31)连接的驱动件(35);

分仓板(41),设在机壳(11)上,所述分仓板(41)位于提升装置(3)的输出端,所述分仓板(41)的末端位于多个抛丸器内,所述分仓板(41)从输入端向输出端高度逐渐变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板(21)包括两个对接的筛分部(211);

两个所述筛分部(211)呈v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板(21)还包括与两个筛分部(211)连接的过滤部(212);

所述过滤部(212)位于所述筛分部(211)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板(21)还包括输送部(213),所述输送部(213)位于所述过滤部(212)的输出端,所述过滤部(212)位于筛分部(211)与所述输送部(21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板(21)还包括两个对立设置的挡板部(214);

两个所述挡板部(214)位于所述输送部(213)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1)上连接有负压管道(51),所述负压管道(51)的风口位于提升装置(3)的输出端与分仓板(41)的输入端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分离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管道(51)的输出端连接有静电除尘装置(52)。

8.一种抛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一种分离回收装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回收装置,包括机壳;筛板,设在机壳上,筛板从输入端向输出端高度逐渐变低,筛板上设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连接有振动件,抛丸与碎屑落到筛板上,筛板的下方设有碎屑收集箱,筛板的一侧设有抛丸收集箱;提升装置,底端位于抛丸收集箱内,包括设在机壳上的主动链轮轴与从动链轮轴、缠绕在主动链轮轴与从动链轮轴上的链条、设在链条上的提升仓和设在机壳上与主动链轮轴连接的驱动件;分仓板,设在机壳上,分仓板位于提升装置的输出端,分仓板的末端位于多个抛丸器内,分仓板从输入端向输出端高度逐渐变低。本发明解决了抛丸机的分离回收装置分离效果差的问题,使抛丸与碎屑能很好的分离,同时减少了抛丸器内的碎屑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铮;王志;马联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强跃防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780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