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设备保护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功能壳。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科技美容这一行业做为新型产业新生而出。时尚it品牌随着市场的多元化发展。针对手机品牌和功能的增加而呈多样化,将手机保护壳按质地分有pc壳,皮革,硅胶,布料,硬塑,皮套,金属钢化玻璃壳,软塑料,绒制,绸制等品类。手机保护壳不仅作为装饰品让您的手机成为一道风景,更能保护手机,防摔、防刮、防水和防震。
现阶段手机的普及率特别高,但是单一的移动终端设备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通常在使用移动终端设备时还需在屏幕上装贴功能膜,如高清膜、防窥膜、磨砂膜等,如此一来,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设备时至少需要进行贴膜、戴保护壳的两种操作,进而使得安装较为繁琐。因此,现有技术存在不足,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功能壳,具有安装简单、在达到保护移动终端设备的同时实现屏幕功能性保护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功能壳,包括:底壳;可拆卸式装配于所述底壳周侧的、形成有容置腔供移动终端设备放置的上框体;设于所述底壳和所述上框体之间的安装组件;以及,设于所述上框体接近移动终端设备的屏幕一侧的功能膜,所述功能膜接近屏幕一侧设有经粗糙处理、用于防止所述功能膜与屏幕贴合形成水波纹的防水波纹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功能壳,包括:底壳;可拆卸式装配于所述底壳周侧的、形成有容置腔供移动终端设备放置的上框体;设于所述底壳和所述上框体之间的安装组件;以及,设于所述上框体接近移动终端设备的屏幕一侧的功能膜,所述功能膜接近屏幕一侧设有与屏幕完全贴合的软性树脂层。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设于所述上框体接近所述底壳一侧的若干定位柱及第一磁吸部;以及,设于所述底壳上的、供所述第一磁吸部吸附的第二磁吸部;所述底壳上开设有供所述定位柱装配的定位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上框体边侧设有伸出式固定件;所述底壳一侧开设有供所述固定件卡嵌的固定槽;当所述上框体装配于所述底壳上时、所述固定件卡嵌于所述固定槽内用于加固装配,当解除所述上框体和所述底壳的装配时、所述固定件相对所述固定槽脱离用于供用户提拉、从而便于将所述上框体相对所述底壳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上框体包括抵接于移动终端设备屏幕一侧的抵接部,以及装配于移动终端设备周侧的、用于与所述底壳相配合的安装部;所述功能膜设于移动终端设备和所述抵接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安装部的内边侧开设有供所述功能膜安装的安装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底壳接近移动终端设备一侧设有绒布。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上框体转动装配于所述底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底壳和所述上框体为硅胶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功能膜包括基材以及处理膜,所述基材为玻璃,pmma,pet,pc,srf,tac,pi中任意一种;所述处理膜为ar防反光膜,ag防眩光膜,防刮花膜,手写膜,防窥膜,自修复膜,防指纹层,防蓝光膜,防细菌膜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方案,通过设置带有功能膜的设备壳,一方面设备壳能够保护移动终端设备,防止摔、刮损伤,对移动终端设备起装饰作用,另一方面,功能膜能够发挥各功能,能够同时达到保护移动终端设备和屏幕的目的,整个过程只需执行佩戴设备壳的操作即可,安装极为方便,并且功能膜底部的防水波纹层能够确保功能膜和屏幕之间的贴合完整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水波纹。
2、本实用新型中另一方案,通过设置带有功能膜的设备壳,一方面设备壳能够保护移动终端设备,防止摔、刮损伤,对移动终端设备起装饰作用,另一方面,功能膜能够发挥各功能,能够同时达到保护移动终端设备和屏幕的目的,整个过程只需执行佩戴设备壳的操作即可,安装极为方便,并且功能膜底部的软性树脂层能够确保功能膜和屏幕之间贴合紧密,将中间空隙内空气挤出,从而能够较好的适用于移动终端设备的曲面屏,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的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的另一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装配状态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壳;2、上框体;3、安装组件;4、功能膜;31、定位柱;32、定位槽;51、固定件;52、固定槽;21、抵接部;22、安装部;23、安装槽;6、绒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功能壳,如图1所示,包括:底壳1;可拆卸式装配于底壳1周侧且形成有容置腔供移动终端设备放置的上框体2;设于底壳1和上框体2之间的安装组件3;以及,设于上框体2接近移动终端设备的屏幕一侧的功能膜4,功能膜4接近屏幕一侧设有经粗糙处理、用于防止功能膜4与屏幕贴合形成水波纹的防水波纹层41,防水波纹层41的设计能够确保功能膜4和屏幕之间的贴合完整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水波纹。
底壳1和上框体2通过安装组件3进行可拆卸式装配,移动终端设备放置在容置腔内,底壳1和上框体2对移动终端设备起保护作用,防止移动终端设备易造成摔、刮损伤,在本实施例中,功能膜4包括基材以及处理膜,基材为玻璃,pmma,pet,pc,srf,tac,pi中任意一种;处理膜为ar防反光膜,ag防眩光膜,防刮花膜,手写膜,防窥膜,自修复膜,防指纹层,防蓝光膜,防细菌膜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安装组件3包括:设于上框体2接近底壳1一侧的若干定位柱31及第一磁吸部;以及设于底壳1上与第一磁吸部相吸附的第二磁吸部(未图示),底壳1上开设有供定位柱31装配的定位槽32,在对该移动终端设备功能壳进行安装时,首先将底壳1和上框体2分别放置在移动终端设备的下侧、上侧,再将定位柱31对准于定位槽32进行装配固定,第一磁吸部33和第二磁吸部34相吸附,从而完成该移动终端设备功能壳的装配,使得底壳1和上框体2稳定装配于移动终端设备外侧,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
如图3和图4所示,上框体2边侧设有伸出式固定件51;底壳1一侧开设有供固定件51卡嵌的固定槽52;当上框体2装配于底壳1上时、固定件51卡嵌于固定槽52内用于加固底壳1和上框体2装配,使得底壳1和上框体2不易相对脱离,在解除上框体2和底壳1的装配时、首先需要将固定件51相对固定槽52脱离,需要说明的是固定件51为弹性件,在解除与固定槽52的卡嵌后,固定件51伸出于上框体2一侧,用于供用于提拉,从而便于将上框体2相对底壳1分离。在其他实施例中,上框体2还可以转动装配于底壳1一侧,此时,固定件51和固定槽52设置在转轴的相对一侧,从而使得上框体2不易相对底壳1丢失,收纳和使用更为方便。
如图1所示,上框体2包括抵接于移动终端设备屏幕一侧的抵接部21,以及装配于移动终端设备周侧的、用于与底壳1相配合的安装部22;其中功能膜4设于移动终端设备和抵接部21之间,上框体2的抵接部21对功能膜4起到限位作用,防止功能膜4相对上框体2脱离,需要说明的是,当放入功能膜4时,抵接部21抵接在功能膜4的外部,因此抵接部21的边缘高于功能膜4的边缘,从而能够减少功能膜4在使用时与外界物品接触造成刮痕的现象。
如图2所示,为进一步提高功能膜4的安装稳定性,安装部22的内边侧开设有供功能膜4安装的安装槽23,从而在功能膜4的厚度方向的两端均对功能膜4进行限位,使得功能膜4不易相对移动终端设备的屏幕产生摩擦刮痕,利于安装稳定,确保产品完整性。
在本实施例中,功能膜4为防窥膜,能够有效防止偷窥,确保用户隐私,其中防窥膜的具体结构如下,表面为pet、pmma、pc、玻璃等材料,中层为控制出光角度的光栅,防水波纹层41设于光栅下方,防水波纹层41下方设有全部或部分自排气可移胶,防窥膜同屏幕完全或部分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底壳1接近移动终端设备一侧设有绒布6,从而防止底壳1与移动终端设备之间产品摩擦刮痕,提高产品的适用性。本实施例中底壳1和上框体2均为硅胶一体成型,硅胶质地较软,防窥膜为半硬性薄膜,采用独步全球的超微细百叶窗光学专利技术,使荧幕显示出的资料专供使用者正面阅读,任何人在两侧旁观只能看到漆黑画面,因此,当底壳1和上框体2在未装配状态时,可更换上框体2内的功能膜4,或将上框体2内的功能膜4更换为其他功能膜。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功能壳,如图5所示,包括:底壳1;可拆卸式装配于底壳1周侧且形成有容置腔供移动终端设备放置的上框体2;设于底壳1和上框体2之间的安装组件3;以及,设于上框体2接近移动终端设备的屏幕一侧的功能膜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功能膜4接近屏幕一侧设有与屏幕完全贴合的软性树脂层42。进而能够确保功能膜4和屏幕之间贴合紧密,将中间空隙内空气挤出,从而能够较好的适用于移动终端设备的曲面屏,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大致如下述:通过设置带有功能膜4的设备壳,一方面设备壳能够保护移动终端设备,防止摔、刮损伤,对移动终端设备起装饰作用,另一方面,功能膜能够发挥各功能,能够同时达到保护移动终端设备和屏幕的目的,整个过程只需执行佩戴设备壳的操作即可,安装极为方便,并且功能膜底部设有防水波纹层或软性树脂层,能够确保功能膜和屏幕之间的贴合完整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水波纹;或者将功能膜和屏幕之间的空隙内空气挤出,从而能够较好的适用于移动终端设备的曲面屏,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以上,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1.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功能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1);
可拆卸式装配于所述底壳(1)周侧的、形成有容置腔供移动终端设备放置的上框体(2);
设于所述底壳(1)和所述上框体(2)之间的安装组件(3);以及,
设于所述上框体(2)接近移动终端设备的屏幕一侧的功能膜(4);
所述功能膜(4)接近屏幕一侧设有经粗糙处理、用于防止所述功能膜(4)与屏幕贴合形成水波纹的防水波纹层(41)。
2.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功能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1);
可拆卸式装配于所述底壳(1)周侧的、形成有容置腔供移动终端设备放置的上框体(2);
设于所述底壳(1)和所述上框体(2)之间的安装组件(3);以及,
设于所述上框体(2)接近移动终端设备的屏幕一侧的功能膜(4);
所述功能膜(4)接近屏幕一侧设有与屏幕完全贴合的软性树脂层(4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功能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3)包括:设于所述上框体(2)接近所述底壳(1)一侧的若干定位柱(31)及第一磁吸部;以及,
设于所述底壳(1)上的、供所述第一磁吸部吸附的第二磁吸部;
所述底壳(1)上开设有供所述定位柱(31)装配的定位槽(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功能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体(2)边侧设有伸出式固定件(51);
所述底壳(1)一侧开设有供所述固定件(51)卡嵌的固定槽(52);
当所述上框体(2)装配于所述底壳(1)上时、所述固定件(51)卡嵌于所述固定槽(52)内用于加固装配,当解除所述上框体(2)和所述底壳(1)的装配时、所述固定件(51)相对所述固定槽(52)脱离用于供用户提拉、从而便于将所述上框体(2)相对所述底壳(1)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功能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体(2)包括抵接于移动终端设备屏幕一侧的抵接部(21),以及装配于移动终端设备周侧的、用于与所述底壳(1)相配合的安装部(22);
所述功能膜(4)设于移动终端设备和所述抵接部(2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功能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22)的内边侧开设有供所述功能膜(4)安装的安装槽(23)。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功能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接近移动终端设备一侧设有绒布(6)。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功能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体(2)转动装配于所述底壳(1)。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功能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和所述上框体(2)均为硅胶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功能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膜(4)包括基材以及处理膜,所述基材为玻璃,pmma,pet,pc,srf,tac,pi中任意一种;所述处理膜为ar防反光膜,ag防眩光膜,防刮花膜,手写膜,防窥膜,自修复膜,防指纹层,防蓝光膜,防细菌膜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