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美人幼树养护方法及用于红美人幼树养护的大棚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82


本发明属于红美人养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美人幼树养护方法及用于红美人幼树养护的大棚。



背景技术:

红美人是以南香为母本、以天草为父本杂交获得的杂柑类柑橘品种。红美人在衢州低山丘陵红黄壤上种植丰产性好,果实风味品质极优,肉嫩化渣,甜酸可口,清香多汁,深受消费者欢迎(参见文献:刘春荣,陈骏,吴雪珍,王登亮,郑雪良,陈时伟,卢志成.红美人在衢州的引种表现与适产优质栽培技术[j].浙江柑橘,2016,33(04):15-19.),平均销售价可达60元/kg。目前衢州红美人的种植面积达到1.1万亩,投产园平均亩产值达到2.8万元,经济效益较高。

但是,红美人管理技术要求较高,稍有管理不当,即很容易出现叶片发黄、树势早衰等问题(参见文献:王登亮,郑雪良,刘春荣,陈骏,刘丽丽,吴雪珍,闫彦涛.柑橘红美人春梢叶片发黄的矫正技术初探[j].浙江农业科学,2018,59(02):207-209.;姜翔鹤,杨波,王登亮,吴雪珍,卢志成,刘春荣.预防杂柑品种红美人早衰栽培技术[j].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2018(01):29-32.)。特别是夏季高温期间,红美人很容易受到高温胁迫而引起树势衰弱,影响红美人产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公开号为cn209498035u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红美人柑橘栽培的新型大棚,该大棚包括种植区以及设置于种植区两侧的排水渠,所述排水渠上设置有多个沿排水渠长度方向均布的门形支撑单元,各门形支撑单元的上方则固定有棚顶组件。所述门形支撑单元包括相对竖直固定于排水渠上的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上部外圆璧上螺接有水平设置的套管,所述套管之间可拆卸固定有横管,所述支撑管的上方设置有沿排水渠长度方向延伸的纵向拉杆,所述纵向拉杆与所述套管的顶面中部螺接。

所述棚顶组件则包括弧形拱杆,所述弧形拱杆的两端通过u形双头螺杆与纵向拉杆固定,弧形拱杆内侧的最高处固定有棚顶拉杆,弧形拱杆的内侧还设有人字架,该人字架的底部两端与弧形拱杆的最低处固定连接,而人字架的顶部则与棚顶拉杆固定。在沿排水渠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人字架形成的斜面上覆盖有可收卷的帘布,帘布的上边缘与棚顶拉杆固定,帘布的下边缘则固定连接有相对设置的卷帘杆;所述棚顶组件还包括用于驱使帘布收卷或展开的卷帘器组件,该卷帘器组件包括双向卷帘电机、伸缩杆、滑动套和连接杆,所述双向卷帘电机设置于卷帘杆之间且其两个转动轴分别与卷帘杆固定,所述滑动套插套于人字架的斜杆上,所述连接杆水平固定于双向卷帘电机和滑动套之间,所述伸缩杆一端与卷帘杆的外侧端铰接,另一端铰接于横管的外圆壁。

所述棚顶组件顶面还覆盖有处于帘布上方的可收卷薄膜。

该新型大棚利用卷帘器组件展开帘布,以达到为果树遮蔽阳光、防止果树发生日灼病的目的。然而,在夏季高温时节,果树除了有避光需求外,也有一定量的光照需求,并且,在夏季高温的不同阶段,果树的遮光需求和光照需求都会发生变化;而帘布在整个时节内仅能起到遮蔽的作用,无法为果树提供不同的光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红美人幼树养护方法及用于红美人幼树养护的大棚,该红美人幼树养护方法能够在不同的高温阶段为大棚内的红美人幼树提供适宜的避光需求和光照需求,该用于红美人幼树养护的大棚则便于快捷地更换遮阳网,并能在遮阳功能与挡雨功能之间自如切换,适于红美人栽培的各个阶段。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红美人幼树养护方法,包括将红美人幼树种植于大棚内,还包括:

在7月上旬至7月下旬之间,在棚顶设置2或3针遮阳网;

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之间,在大棚的至少相对两侧和棚顶设置4-10针遮阳网;

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之间,在棚顶设置2-4针遮阳网。

本发明在整个夏秋高温季节内,在三个高温阶段中采用不同针数的遮阳网覆盖,以兼顾果树的具体光照需求和遮光需求。其中,在7月上旬至7月下旬之间,衢州的日高温均能够达到35℃以上,高温时可达38-39℃,在这个阶段,采用2针或3针遮阳网覆盖棚顶,由于遮阳网密度较疏,不仅能够使果树接受充足的光照,同时避免高温灼烧树冠新梢。

而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之间,衢州的日高温均达到40℃以上,此时需要同时在大棚四周和棚顶遮阳网,实施全面的遮阳防护,并且采用的遮阳网的密度需要至少达到4针,确保不会发生日灼病;在如此强烈的日光照射下,即使全面遮阳,果树也能够获得足够的光照。

而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之间,温度虽较上一阶段已有所降低,但仍需防范;且秋稍已抽发,需要充足光照,因此本阶段只需在棚顶覆盖2-4针遮阳网即可。本发明的养护方法不仅能够有效预防红美人幼树发生日灼病,同时能够确保红美人幼树得到充分的光照,秋稍老熟良好,有利于提高来年的挂果量。

作为优选,在上述的红美人幼树养护方法中,在7月上旬至7月下旬之间,在棚顶设置2针遮阳网。

作为优选,在上述的红美人幼树养护方法中,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之间,在大棚四周和棚顶设置4针或6针遮阳网。经试验,4针、6针、8针和10针的遮阳网对红美人生长发育的影响无显著差异,考虑4针和6针遮阳网的成本较低,因此可以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之间覆盖4针或6针遮阳网。

作为优选,在上述的红美人幼树养护方法中,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之间,在棚顶设置4针遮阳网。这个时间段内温度仍会出现突然回升的状况,因此覆盖4针遮阳网更为保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红美人幼树养护的大棚,该大棚可有利于上述红美人幼树养护的顺利实施。

该用于红美人幼树养护的大棚包括设于种植区域外周的棚座,以及设于种植区域上方的两根顶梁,所述的顶梁与棚座可拆卸地固连;两根顶梁具有相背移动至分别处于果树树冠的相对两侧的遮阳位,以及相向移动至相拼接于果树树冠上方的挡雨位;

两根顶梁之间形成棚顶空窗区,顶梁与棚座之间形成倾斜设置的侧面空窗区,所述的侧面空窗区沿顶梁的长度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的棚顶空窗区内可拆卸地安装有棚顶遮阳网以及棚顶遮阳网收展机构;所述的侧面空窗区内可拆卸地安装有侧面遮阳网或挡雨膜,以及侧面遮阳网或挡雨膜收展机构。

当顶梁处于遮阳位时,大棚具有棚顶空窗区和侧面空窗区,此时可以根据上述果树养护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法,在棚顶空窗区和侧面空窗区安装相应的遮阳网,侧面空窗区不需要遮阳网时,将侧面空窗区空置即可,以便增加大棚内空气流通。

当顶梁处于挡雨位时,两根顶梁紧密贴合相接,棚顶空窗区消失,此时在侧面空窗区内设置挡雨膜即可有效地将雨水隔绝在大棚外。

本发明的大棚兼具遮阳和挡雨功能,适用于红美人幼树栽培养护的全阶段,遮阳和挡雨功能切换自如,不同密度的遮阳网更换也十分便捷。

为便于顶梁在遮阳位和挡雨位之间自如切换,在上述的用于红美人幼树养护的大棚中,在顶梁的端部,每根顶梁均通过一第一连杆与升降座相连,顶梁与第一连杆之间、第一连杆与升降座之间均通过螺丝固连;

所述的升降座通过升降驱动组件与棚座固连。

当顶梁与第一连杆之间、第一连杆与升降座之间发生夹角变化时,两根顶梁即会发生相对移动。

所述的升降驱动组件可以包括呈夹角设置的两根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其中一端均与升降座固连,而两根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则设有第一定位孔,棚座上成排开设有第二定位孔,该第一定位孔与相应的第二定位孔之间设有定位件。

呈夹角设置的两根第二连杆将升降座以三角稳固形态固定在棚座上方,通过在第一定位孔与不同的第二定位孔之间设置定位件即可调节两根第二连杆之间的夹角大小,进而达到调节升降座所处高度的目的;以便顶梁所处高度与不同高度的果树相适配。

在上述的用于红美人幼树养护的大棚中,所述的棚顶遮阳网收展机构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两根顶梁相对一侧的一对安装座,一对安装座之间转动安装有处于棚顶空窗区内的遮阳网收卷杆,该安装座处于顶梁的其中一端,两个安装座上均安装有用于驱使遮阳网收卷杆转动的牵拉线,该牵拉线首尾相连;

在顶梁的另一端,两根顶梁相对一侧还可拆卸地安装有一对正转绕线轮和一对反转绕线轮,所述的牵拉线通过处于同一根顶梁上的正转绕线轮和反转绕线轮;

所述的棚顶遮阳网收展机构还包括用于夹持棚顶遮阳网头端的遮阳网牵拉杆,该遮阳网牵拉杆的两端与所述的牵拉线可拆卸地固连。

当顶梁处于遮阳位时,在两根顶梁的相对一侧安装上述安装座、正转绕线轮和反转绕线轮,以便安装遮阳网收卷杆,并带动卷绕在遮阳网收卷杆上的棚顶遮阳网展开或收起。

而当顶梁处于挡雨位时,则将上述安装座、正转绕线轮和反转绕线轮拆卸下来,确保顶梁严丝合缝地拼接。

在上述的用于红美人幼树养护的大棚中,所述的安装座包括套筒和转头,该套筒的尾端与顶梁固定连接,该套筒的头端则形成有容置槽;所述的转头安装在该容置槽内且两者转动连接,所述的遮阳网收卷杆的端部与该转头轴向滑动配合且两者之间设有周向限位件;

在容置槽内,所述的转头外周形成有卡接牵拉线的环状槽,所述的套筒的周壁上开设有供牵拉线伸出的贯穿孔。

由于遮阳网收卷杆与转头周向限位,则当牵拉线带动转头转动时,遮阳网收卷杆同步转动。

为了便于更换卷绕有不同针数遮阳网的遮阳网收卷杆,遮阳网收卷杆是能够发生长度伸缩的,以便将遮阳网收卷杆的端部嵌入转头内。当然也可以将遮阳网收卷杆与安装座同步拆卸后更换,不过这种方式的成本较大。

在上述的用于红美人幼树养护的大棚中,所述的侧面遮阳网或挡雨膜收展机构包括设于顶梁上的上滑动导向组件以及设于棚座上的下滑动导向组件,

所述的上滑动导向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顶梁上的上导向杆,上导向杆上滑动安装有若干用于夹持侧面遮阳网或挡雨膜的上夹体,所述的顶梁上还设有处于上导向杆上方且沿上导向杆的长度方向布置的遮雨板,该遮雨板的边缘延伸至挡雨膜的上边缘上方;

所述的下滑动导向组件包括固定在棚座顶面且与上导向杆平行设置的下导向杆,该下导向杆上滑动安装有若干用于夹持侧面遮阳网或挡雨膜下边缘的下夹体。

利用上滑动导向组件和下滑动导向组件可以快速地收起或展开侧面遮阳网或挡雨膜;而通过夹体固定侧面遮阳网或挡雨膜的边缘则有利于侧面遮阳网或挡雨膜的便捷、快速更换。

上夹体与上导向杆所处的位置没有挡雨膜遮挡,当雨势较大时,容易从此处漏雨。因此本发明的顶梁上还设有与处于上导向杆上方的遮雨板,且该遮雨板的边缘延伸至挡雨膜的上边缘上方,则遮雨板和挡雨膜形成两层挡雨结构,两层挡雨结构无缝对接,有效提高遮雨大棚的挡雨效率。

作为优选,在顶梁的其中一侧,所述的遮雨板呈向下倾斜设置或向下弧形设置。如此便于雨水沿遮雨板下落至挡雨膜上,同时也缩短遮雨板边缘与挡雨膜上边缘之间的缝隙,进一步提高挡雨效率。

上夹体与上导向杆之间的滑动配合方式是多样的,不过为了使挡雨膜能够在顶梁与棚座之间不同的高度差下自如地收展,本发明中,所述的上导向杆呈圆柱状,上导向杆的外周套设有若干上拉环,所述的上夹体与上拉环成对地勾连。如此上夹体能够绕上导向杆自如地发生周向转动,当顶梁所处高度发生变化时,上夹体与上导向杆之间也不会出现卡壳现象。

下导向杆与上导向杆同理。

同样地,挡雨膜下边缘与下导向杆之间也存在一定宽度的间隙,沿挡雨膜流下的大量雨水若从该间隙中流入种植区域内,则对种植区域内果树或作物的生长也是十分不利的。

为了解决该问题,在上述的用于红美人幼树养护的大棚中,所述的棚座顶面设有接水槽,所述的下导向杆处于该接水槽内,所述的挡雨膜的下边缘延伸至接水槽内。如此沿挡雨膜流下的雨水即落入接水槽中,集中收集处理,如通入沟渠或蓄水池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在整个夏秋高温季节内,在三个高温阶段中采用不同针数的遮阳网覆盖,以兼顾果树的具体光照需求和遮光需求;本发明的养护方法不仅能够有效预防红美人幼树发生日灼病,同时能够确保红美人幼树得到充分的光照,秋稍老熟良好,有利于提高来年的挂果量。

(2)本发明的大棚兼具遮阳和挡雨功能,适用于红美人幼树栽培养护的全阶段,遮阳和挡雨功能切换自如,不同密度的遮阳网更换也十分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用于红美人幼树养护的大棚在遮阳位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用于红美人幼树养护的大棚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用于红美人幼树养护的大棚的顶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棚顶遮阳网收展机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遮阳网收卷杆和安装座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图5中a-a剖面图;

图7为图3中遮阳网牵拉杆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4中正向绕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用于红美人幼树养护的大棚在挡雨位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在7月上旬至7月下旬之间覆盖不同密度遮阳网对红美人树冠温度的影响;

图11为在7月上旬至7月下旬之间覆盖不同密度遮阳网对红美人秋稍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图12为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之间覆盖不同密度遮阳网对红美人树冠温度的影响;

图13为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之间覆盖不同密度遮阳网对红美人树冠湿度的影响;

图14为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之间覆盖不同密度遮阳网对红美人秋稍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其中,ck表示对照(即未覆盖遮阳网),下同;

图15为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之间覆盖不同密度遮阳网对红美人秋梢节间长度的影响;

图16为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之间覆盖不同密度遮阳网对红美人叶片厚度的影响;

图17为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之间覆盖不同密度遮阳网对红美人秋稍粗度的影响;

图18为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之间覆盖不同密度遮阳网对红美人树高的影响;

图19为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之间覆盖不同密度遮阳网对红美人冠径的影响;其中,处理1、2、3、4、5分别表示覆盖了2针、4针、6针、8针、10针遮阳网;

图20为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之间覆盖不同密度遮阳网对红美人树冠温度的影响;

图21为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之间覆盖不同密度遮阳网对红美人秋稍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一种用于红美人幼树养护的大棚,包括呈矩形的棚座1,棚座1被设置在某一片种植区域,如一行果树四周;矩形的棚座1可以直接安置在地面上,也可以距离地面一定的高度。直接安置在地面上可以确保棚内温度,而抬高则有利于确保棚座1顶面保持较为水平的状态,有利于充分使用设置于棚座1上的其他结构。

由图1和图2可见,在果树树冠的上方设有两根顶梁2,顶梁2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果树的排列方向是相一致的。

本实施例中,两根顶梁2之间的间距是可以调节的,当两根顶梁2相背移动至分别处于果树树冠的相对两侧时,处于遮阳位如图1;当两根顶梁2相向移动至相拼接于果树树冠上方时,处于挡雨位如图9。

如图1和图9所示,在顶梁2的端部,每根顶梁2均通过一第一连杆11与升降座12相连,顶梁2与第一连杆11之间、第一连杆11与升降座12之间均通过螺丝固连;当顶梁2与第一连杆11之间、第一连杆11与升降座12之间发生夹角变化时;两根顶梁2即会发生相对移动。

其中,升降座12通过升降驱动组件13与棚座1固连。该升降驱动组件13可以包括呈夹角设置的两根第二连杆13a,第二连杆13a的其中一端均与升降座12固连,而两根第二连杆13a的另一端则设有第一定位孔(图中未示出),棚座1上成排开设有第二定位孔13b,该第一定位孔与相应的第二定位孔13b之间设有定位件13c。

呈夹角设置的两根第二连杆13a将升降座12以三角稳固形态固定在棚座1上方,通过在第一定位孔与不同的第二定位孔13b之间设置定位件即可调节两根第二连杆13a之间的夹角大小,进而达到调节升降座12所处高度的目的;以便顶梁2所处高度与不同高度的果树相适配。

如图1和图3所示,当顶梁2处于遮阳位时,两根顶梁2之间形成棚顶空窗区100,而顶梁2与棚座1之间形成倾斜设置的侧面空窗区200,棚顶空窗区100和侧面空窗区200均沿顶梁2的长度延伸方向延伸。为了确保棚顶空窗区100的稳定性,当顶梁2处于遮阳位时,可以在两根顶梁2之间连接第三连杆21;该第三连杆21可以随时拆卸下来,以便顶梁2顺利切换至挡雨位。

其中,棚顶空窗区100内可拆卸地安装有棚顶遮阳网3以及棚顶遮阳网收展机构4。如图4和图5所示、结合图3可见,该棚顶遮阳网收展机构4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两根顶梁2相对一侧的一对安装座41,一对安装座41之间转动安装有处于棚顶空窗区100内的遮阳网收卷杆42,棚顶遮阳网3即卷绕在该遮阳网收卷杆42上。

一对安装座41处于顶梁2的其中一端,两个安装座41上均安装有用于驱使遮阳网收卷杆42转动的牵拉线43,该牵拉线43首尾相连。如图4和图5所示,安装座41包括套筒41a和转头41b,该套筒41a的尾端与顶梁2固定连接,该套筒41a的头端则形成有容置槽41c,转头41b安装在该容置槽41c内且两者转动连接;在容置槽41c内,转头41b外周形成有卡接牵拉线43的环状槽41d,套筒41a的周壁上开设有供牵拉线43伸出的贯穿孔(图中未示出)。

如图4和图5所示,转头41b的中心也形成有接头槽41e,遮阳网收卷杆42的端部与该接头槽41e轴向滑动配合且两者之间设有周向限位件。遮阳网收卷杆42与接头槽41e的周向限位方式为:遮阳网收卷杆42和接头槽41e均具有花型截面,两者相互嵌合。由于遮阳网收卷杆42与转头41b周向限位,则当牵拉线43带动转头41b转动时,遮阳网收卷杆42同步转动。

如图4所示,在顶梁2的另一端,两根顶梁2相对一侧还可拆卸地安装有一对正转绕线轮44和一对反转绕线轮45,牵拉线43通过处于同一根顶梁2上的正转绕线轮44和反转绕线轮45。正转绕线轮44和反转绕线轮45的截面结构如图8所示,与安装座41的结构基本是相同的,区别仅在于:旋转头44a中心无须开设接头槽41e。

为使棚顶遮阳网3能够随牵拉线43运行而收展,在遮阳网收卷杆42安装完毕后,需采用一根遮阳网牵拉杆46夹住棚顶遮阳网3的头端,并将牵拉线43嵌入遮阳网牵拉杆46端面的卡槽46a内。

当顶梁2处于遮阳位时,在两根顶梁2的相对一侧安装上述安装座41、正转绕线轮44和反转绕线轮45,以便安装遮阳网收卷杆42,并带动卷绕在遮阳网收卷杆42上的棚顶遮阳网3展开或收起。而当顶梁2处于挡雨位时,则将上述安装座41、正转绕线轮44和反转绕线轮45拆卸下来,确保顶梁2严丝合缝地拼接。

为了便于更换卷绕有不同针数遮阳网的遮阳网收卷杆42,如图5所示,遮阳网收卷杆42是能够发生长度伸缩的,以便将遮阳网收卷杆42的端部嵌入转头41b内。如图6所示,遮阳网收卷杆42的两段也是轴向滑动配合且周向限位配合的。

如图1和2图所示,侧面空窗区200内可拆卸地安装有侧面遮阳网5或挡雨膜6,以及侧面遮阳网或挡雨膜收展机构7。

本实施例中,该侧面遮阳网或挡雨膜收展机构7包括设于顶梁2上的上滑动导向组件71以及设于棚座1上的下滑动导向组件72。其中,上滑动导向组件71包括固定安装在顶梁2上的上导向杆71a,上导向杆71a呈圆柱状,上导向杆71a的外周套设有若干上拉环71b,每一上拉环71b上均勾连有一个上夹体71c,上夹体71c即用于夹持侧面遮阳网5或挡雨膜6的上边缘。同样地,该下滑动导向组件72包括固定在棚座1顶面的支架72a,在顶梁2的同一侧,支架72a有两个,两个支架72a之间固定安装有呈圆柱状的下导向杆72b,下导向杆72b与上导向杆71a平行设置,下导向杆72b的外周套设有若干下拉环72c,每一下拉环72c上均勾连有一个下夹体72d,下夹体72d即用于夹持侧面遮阳网5或挡雨膜6的下边缘。

如此上夹体71c能够绕上导向杆71a自如地发生周向转动下夹体72d也同理,当顶梁2所处高度发生变化时,上夹体71c与上导向杆71a之间、下夹体72d与下导向杆72b之间也不会出现卡壳现象。

如图2所示,上夹体71c与上导向杆71a所处的位置没有挡雨膜6遮挡,当雨势较大时,容易从此处漏雨。因此本实施例的顶梁2还包括设于上导向杆71a上方且沿上导向杆71a的长度方向布置的遮雨板22,遮雨板22的两端也与端板相固定,且遮雨板22的边缘延伸至挡雨膜6的上边缘上方。如此遮雨板22和挡雨膜6即形成两层挡雨结构,两层挡雨结构无缝对接,有效提高遮雨大棚的挡雨效率。

如图1所示,在顶梁2的其中一侧,遮雨板22呈向下倾斜设置或向下弧形设置。如此便于雨水沿遮雨板22下落至挡雨膜6上,同时也缩短遮雨板22边缘与挡雨膜6上边缘之间的缝隙,进一步提高挡雨效率。

同样地,挡雨膜6下边缘与下导向杆72b之间也存在一定宽度的间隙,沿挡雨膜6流下的大量雨水若从该间隙中流入种植区域内,则对种植区域内果树或作物的生长也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本实施例在棚座1顶面设置接水槽14,并将支架72a、下导向杆72b和下夹体72d均设置在接水槽14内,挡雨膜6的下边缘则延伸至接水槽14内。如此沿挡雨膜6流下的雨水即落入接水槽14中,集中收集处理,如通入沟渠或蓄水池中。

实施例2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用于红美人幼树养护的大棚,测试不同密度的遮阳网对红美人幼树的养护效果。

试验在衢州市常山县翠香蜜家庭农场进行,供试品种材料为2年生红美人,供试遮阳网的密度包括2针、3针、4针和6针。

试验设6个处理,分别为未覆盖遮阳网红美人、红美人树冠覆盖2针遮阳网、3针遮阳网、4针遮阳网和6针遮阳网。红美人幼树正上方覆盖遮阳网,遮阳网离地面高度为3米,遮阳网的宽度为4米。不同处理红美人覆盖遮阳网的时间为7月8日至7月28日,每个处理5株数。在不同处理树冠部位放置温记录仪,测定温度(如图10所示)变化情况,在不同处理植株外围不同方向的选择5个秋梢,每个秋梢顶端向下第4片叶进行挂牌标记,采用叶绿素仪读取的spad值进行跟踪测量(如图11所示)。

试验用office2007进行数据处理和绘图,用spss15.0软件数据处理系统进行duncans’新复极差法做差异显著性分析。

由图10可见,覆盖遮阳网能有效降低红美人树冠温度,不过不同密度遮阳网之间无显著差异。

由图11可见,覆盖遮阳网能提高红美人秋梢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其中以2针遮阳网对叶绿素含量的提高作用较为显著。

综上所述,在7月上旬至7月下旬覆盖2针遮阳网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红美人树冠温度,避免高温引起的叶片萎蔫、果实日灼,保证树体的正常生长;而且还能提高红美人秋梢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实施例3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用于红美人幼树养护的大棚,测试不同密度的遮阳网对红美人幼树的养护效果。

试验在衢州市常山县翠香蜜家庭农场进行,供试品种材料为2年生红美人,供试遮阳网的密度包括2针、4针、6针、8针和10针。

试验设6个处理,分别为未覆盖遮阳网红美人、红美人树冠覆盖2针遮阳网、4针遮阳网、6针遮阳网、8针遮阳网和10针遮阳网。红美人幼树正上方覆盖遮阳网,遮阳网离地面高度为3米,遮阳网的宽度为4米。在侧面空窗区(200)也覆盖相同的遮阳网。不同处理红美人覆盖遮阳网的时间为8月10日至9月18日,每个处理5株数。在不同处理树冠部位放置温湿度记录仪,测定温度(如图12)、湿度(如图13)变化情况。

调查统计不同处理下的红美人秋梢节间长度(如图15)、叶片厚度(如图16)、秋稍粗度(如图17)、树高(图18)、冠径(如图19)等。在不同处理植株外围不同方向的选择5个秋梢,每个秋梢顶端向下第4片叶进行挂牌标记,采用叶绿素仪读取的spad值进行跟踪测量(如图14)。

试验用office2007进行数据处理和绘图,用spss15.0软件数据处理系统进行duncans’新复极差法做差异显著性分析。

如图12所示,覆盖遮阳网能有效降低红美人树冠温度,在8月16日中午12点,对照未覆盖遮阳网的红美人树冠部位温度超过40℃的时间长达5个小时50分钟,最高温度可达46.6℃;覆盖2针遮阳网的红美人树冠部位温度超过40℃的时间为1个小时,最高温度为40.6℃;覆盖,4针遮阳网的红美人树冠部位温度超过40℃的时间为45分钟,最高温度为40.5℃;覆盖6针、8针和10针遮阳网的红美人树冠部位最高温度均未超过40℃,同时最高温度分别为39.5℃、38.3℃、37.4℃、37.2℃和36.8℃。

如图13所示,红美人树冠部位的空气湿度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通过覆盖遮阳处理可以能提高树冠部位的空气湿度,并能延缓空气湿度的下降。在12:30左右红美人树冠部位空气湿度降为最低,对照未覆盖遮阳网的空气湿度为28.8%,覆盖2针、4针、6针、8针、10针遮阳网的红美人树冠部位空气湿度分别为45.9%、47.6%、50.9%、51.7%和47.5%。

如图14所示,红美人秋梢叶片呈逐渐增大趋势,而遮阳网覆盖显著提高红美人秋梢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但是不同遮阳网间的红美人秋梢叶片叶绿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如图15所示,遮阳网覆盖有利于提高红美人秋梢节间长度。9月27日,对照红美人秋梢节间长度仅为2.1cm,覆盖2针、4针、6针、8针、10针遮阳网的红美人秋梢节间长度分别为2.9、2.9、3.2、3.1和3.1厘米,覆盖2针遮阳网的红美人节间长度与对照间无显著性差异,但覆盖4针、6针、8针、10针遮阳网显著提高了红美人秋梢的节间长度。

如图16和图17所示,不同遮阳网覆盖对红美人秋梢叶片厚度和秋梢粗度没有产生显著性影响。

如图18和图19所示,9月27日,对照红美人树高仅为1.58m,覆盖2针、4针、6针、8针、10针遮阳网的红美人树高分别为1.68、1.70、1.67、1.69和1.73米。同时,对照红美人冠径仅为1.23m,覆盖2针、4针、6针、8针、10针遮阳网的红美人冠径分别为1.43、1.48、1.40、1.38和1.34米。说明通过夏季高温季节进行遮阳网覆盖能提高红美人树高和冠径,有利于树冠的快速形成。

综上所述,覆盖遮阳网能有效降低红美人树冠温度,避免高温引起的叶片萎蔫、果实日灼,保证树体的正常生长,提早红美人秋梢抽发;同时覆盖遮阳网能提高红美人秋梢的叶绿素含量、节间长度,树高和冠径,促进红美人幼树树冠的快速形成。通过比较不同密度遮阳网覆盖下的温湿度变化和红美人生长发育情况,覆盖2针遮阳网的树冠温度超过40℃的时间长达1个小时,且节间长度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覆盖4针、6、8针和10针处理能增加红美人幼树的生长量且处理间无显著性差异,但4针遮阳网价格更低,因此在红美人柑橘生产上,建议在夏季高温季节,即8月上旬至9月中旬之间,覆盖4针遮阳网以确保树体的正常生长,防止早衰的发生。

实施例4

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用于红美人幼树养护的大棚,测试不同密度的遮阳网对红美人幼树的养护效果。

试验在衢州市常山县翠香蜜家庭农场进行,供试品种材料为2年生红美人,供试遮阳网的密度包括2针、4针、6针和8针。

试验设6个处理,分别为未覆盖遮阳网红美人、红美人树冠覆盖2针遮阳网、3针遮阳网、4针遮阳网和6针遮阳网。红美人幼树正上方覆盖遮阳网,遮阳网离地面高度为3米,遮阳网的宽度为4米。不同处理红美人覆盖遮阳网的时间为9月22日至10月18日,每个处理5株数。在不同处理树冠部位放置温记录仪,测定温度(如图20所示)变化情况,在不同处理植株外围不同方向的选择5个秋梢,每个秋梢顶端向下第4片叶进行挂牌标记,采用叶绿素仪读取的spad值进行跟踪测量(如图21所示)。

试验用office2007进行数据处理和绘图,用spss15.0软件数据处理系统进行duncans’新复极差法做差异显著性分析。

由图20可见,覆盖遮阳网能有效降低红美人树冠温度,其中,4针、六针、8针遮阳网的遮阳效果差别不大,2针遮阳网的遮阳效果稍差。

如图21所示,由图11可见,覆盖遮阳网能提高红美人秋梢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其中以4针遮阳网对叶绿素含量的提高作用较为显著。

综上所述,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覆盖4针遮阳网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红美人树冠温度,避免高温引起的叶片萎蔫、果实日灼,保证树体的正常生长;而且还能提高红美人秋梢叶片的叶绿素含量。


技术特征:

1.一种红美人幼树养护方法,包括将红美人幼树种植于大棚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7月上旬至7月下旬之间,在棚顶设置2或3针遮阳网;

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之间,在大棚的至少相对两侧和棚顶设置4-10针遮阳网;

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之间,在棚顶设置2-4针遮阳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美人幼树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7月上旬至7月下旬之间,在棚顶设置2针遮阳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美人幼树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之间,在大棚四周和棚顶设置4针或6针遮阳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美人幼树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之间,在棚顶设置4针遮阳网。

5.一种用于红美人幼树养护的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种植区域外周的棚座(1),以及设于种植区域上方的两根顶梁(2),所述的顶梁(2)与棚座(1)可拆卸地固连;两根顶梁(2)具有相背移动至分别处于果树树冠的相对两侧的遮阳位,以及相向移动至相拼接于果树树冠上方的挡雨位;

两根顶梁(2)之间形成棚顶空窗区(100),顶梁(2)与棚座(1)之间形成倾斜设置的侧面空窗区(200),所述的侧面空窗区(200)沿顶梁(2)的长度延伸方向延伸;所述的棚顶空窗区(100)内可拆卸地安装有棚顶遮阳网(3)以及棚顶遮阳网收展机构(4);所述的侧面空窗区(200)内可拆卸地安装有侧面遮阳网(5)或挡雨膜(6),以及侧面遮阳网或挡雨膜收展机构(7)。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红美人幼树养护的大棚,其特征在于,在顶梁(2)的端部,每根顶梁(2)均通过一第一连杆(11)与升降座(12)相连,顶梁(2)与第一连杆(11)之间、第一连杆(11)与升降座(12)之间均通过螺丝固连;

所述的升降座(12)通过升降驱动组件(13)与棚座(1)固连。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红美人幼树养护的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棚顶遮阳网收展机构(4)包括可拆卸地安装在两根顶梁(2)相对一侧的一对安装座(41),一对安装座(41)之间转动安装有处于棚顶空窗区(100)内的遮阳网收卷杆(42),该安装座(41)处于顶梁(2)的其中一端,两个安装座(41)上均安装有用于驱使遮阳网收卷杆(42)转动的牵拉线(43),该牵拉线(43)首尾相连;

在顶梁(2)的另一端,两根顶梁(2)相对一侧还可拆卸地安装有一对正转绕线轮(44)和一对反转绕线轮(45),所述的牵拉线(43)通过处于同一根顶梁(2)上的正转绕线轮(44)和反转绕线轮(45);

所述的棚顶遮阳网收展机构(4)还包括用于夹持棚顶遮阳网头端的遮阳网牵拉杆(46),该遮阳网牵拉杆(46)的两端与所述的牵拉线(43)可拆卸地固连。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红美人幼树养护的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座(41)包括套筒(41a)和转头(41b),该套筒(41a)的尾端与顶梁(2)固定连接,该套筒(41a)的头端则形成有容置槽(41c);所述的转头(41b)安装在该容置槽(41c)内且两者转动连接,所述的遮阳网收卷杆(42)的端部与该转头(41b)轴向滑动配合且两者之间设有周向限位件;

在容置槽(41c)内,所述的转头(41b)外周形成有卡接牵拉线(43)的环状槽(41d),所述的套筒(41a)的周壁上开设有供牵拉线(43)伸出的贯穿孔。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红美人幼树养护的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面遮阳网或挡雨膜收展机构(7)包括设于顶梁(2)上的上滑动导向组件(71)以及设于棚座(1)上的下滑动导向组件(72);

所述的上滑动导向组件(71)包括固定安装在顶梁(2)上的上导向杆(71a),上导向杆(71a)上滑动安装有若干用于夹持侧面遮阳网(5)或挡雨膜(6)的上夹体(71c),所述的顶梁(2)上还设有处于上导向杆(71a)上方且沿上导向杆(71a)的长度方向布置的遮雨板(22),该遮雨板(22)的边缘延伸至挡雨膜(6)的上边缘上方;

所述的下滑动导向组件(72)包括固定在棚座(1)顶面且与上导向杆(71a)平行设置的下导向杆(72b),该下导向杆(72b)上滑动安装有若干用于夹持侧面遮阳网(5)或挡雨膜(6)下边缘的下夹体(72d)。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红美人幼树养护的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棚座(1)顶面设有接水槽(14),所述的下导向杆(72b)处于该接水槽(14)内,所述的挡雨膜(6)的下边缘延伸至接水槽(14)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美人幼树养护方法及用于红美人幼树养护的大棚。该养护方法包括将红美人幼树种植于大棚内,还包括:在7月上旬至7月下旬之间,在棚顶设置2或3针遮阳网;在8月上旬至9月中旬之间,在大棚的至少相对两侧和棚顶设置4‑10针遮阳网;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之间,在棚顶设置2‑4针遮阳网。本发明在整个夏秋高温季节内,在三个高温阶段中采用不同针数的遮阳网覆盖,以兼顾果树的具体光照需求和遮光需求。其中,在7月上旬至7月下旬本发明的养护方法不仅能够有效预防红美人幼树发生日灼病,同时能够确保红美人幼树得到充分的光照,秋稍老熟良好,有利于提高来年的挂果量。

技术研发人员:王登亮;刘春荣;吴雪珍;孙建城;姜翔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衢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0.03.05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777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