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以及汽车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4


本申请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缩机以及汽车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上一般都会安装空调系统,以提高用户的舒适性。对于汽车的空调系统来说,空调系统中设置有压缩机,通过压缩机将工质压缩,以使得工质能够在整个空调系统的管路中循环流动,通过工质进行热量交换从而实现空调系统的制冷或者制热流程。

压缩机内的各零件之间的摩擦、碰撞是压缩机的主要振动和噪声来源,而且目前这些振动激发源和压缩机壳体之间是刚性连接,各零件之间的摩擦、碰撞引起的振动会直接或间接(比如通过轴、轴承)最终传递至压缩机壳体,导致压缩机出现较大的振动及噪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压缩机以及汽车空调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压缩机振动噪声较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压缩机,压缩机包括:静涡旋盘;动涡旋盘,与静涡旋盘啮合连接;轴承座,容置有轴承;偏心轴,穿设于轴承座中的轴承,与动涡旋盘连接;传动轴,连接偏心轴;传动轴与偏心轴之间设置有减振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传动轴与偏心轴中的一个设置有减振槽,另一个设置有凸出柱;减振件的一端嵌设于减振槽中,且形成有凹槽;凸出柱插设于凹槽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传动轴与偏心轴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减振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传动轴和偏心轴连接的面均形成相互配合的爪盘结构;减振件位于传动轴的爪盘结构和偏心轴的爪盘结构之间,与传动轴和偏心轴构成梅花联轴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轴承座中设置有至少两个轴承,偏心轴穿设于至少两个轴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压缩机进一步包括壳体,壳体包括第一轴承部和第二轴承部,传动轴的两端分别穿设于第一轴承部中的轴承和第二轴承部中的轴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动涡旋盘啮合于静涡旋盘内部,且位于静涡旋盘和轴承座之间,静涡旋盘和轴承座通过紧固件连接;压缩机进一步包括端盖,端盖盖设于壳体,形成一腔体,静涡旋盘、动涡旋盘、轴承座、偏心轴、传动轴均位于腔体内;端盖与静涡旋盘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和/或壳体与轴承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一端嵌设于端盖和静涡旋盘中的一个,另一端抵接于端盖和静涡旋盘中的另一个;第二弹性件一端嵌设于壳体与轴承座中的一个,另一端抵接于壳体与轴承座中的另一个。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端盖和静涡旋盘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弹性件,壳体和轴承座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弹性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空调系统,汽车空调系统包括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压缩机。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压缩机以及汽车空调系统,在压缩机中设置分为两段的传动轴和偏心轴,保证转动传动的稳定性,且在传动轴与偏心轴之间设置减振件,实现了扰性连接,防止压缩气体时出现的振动通过传动轴传递至壳体,继而避免压缩机出现较大的振动、噪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压缩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压缩机实施例中iii区域的第一放大图;

图3是图1所述压缩机实施例中iii区域的第二放大图;

图4是图3所示压缩机实施例中偏心轴和传动轴构成梅花联轴器a-a面的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压缩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压缩机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所述压缩机实施例中静涡旋盘与轴承座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压缩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压缩机100包括静涡旋盘11、动涡旋盘12、轴承座13、偏心轴14、传动轴15和减振件16。

其中,静涡旋盘11和动涡旋盘12相互啮合,实现对气体的压缩。轴承座13中容置有轴承131,偏心轴14穿设于轴承座13中的轴承131,与动涡旋盘12连接,驱动动涡旋盘12的转动。传动轴15则连接于偏心轴14,电机驱动传动轴15,使其发生转动,继而使偏心轴14也发生转动。电机到动涡旋盘之间传动的轴采用扰性分段式设计可以减少振动的传递。

本实施例传动轴15和偏心轴14之间还设置有减振件16,避免动涡旋盘12等元件之间产生的振动通过偏心轴14、传动轴15传递至壳体,造成压缩机100的振动。减振件16由弹性材料制作,弹性材料可以为橡胶件或硅胶件等弹性材料或复合弹性材料,例如hnbr。

具体来说,如图2,图2是图1所示压缩机实施例中iii区域的第一放大图,在传动轴15和偏心轴14中的一个设置有减振槽151,另一个设置有凸出柱141;本实施例中减振槽151设置在传动轴15上,凸出柱141设置在偏心轴14上;减振件16的一端嵌设于减振槽151中,且形成有凹槽161,凸出柱141插设于凹槽161中。

由于减振件16为弹性材料,因而以上设置方式也可看做凸出柱141与减振槽151配合,减振件16被凸出柱141压设于凹槽161中,位于传动轴15和偏心轴14之间。

偏心轴14上设置的凸出柱141,可以为直接形成在偏心轴14上,也可以为插设于偏心轴14的定位孔中的定位销。此外,减振槽151一般为合适尺寸的盲孔,形成在传动轴15上,为了避免传动轴15与偏心轴14的直接接触,一般二者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减振件16,且由于传动轴15和偏心轴14的限制,具体设置两个减振件16。

偏心轴14和传动轴15之间的连接方式还可采用梅花联轴器的方式,如图3和图4,图3是图1所述压缩机实施例中iii区域的第二放大图,图4是图3所示压缩机实施例中偏心轴和传动轴构成梅花联轴器a-a面的剖视图。其中,偏心轴14和传动轴15连接的表面均形成相互配合的爪盘结构,减振件16位于偏心轴14的爪盘结构和传动轴15的爪盘结构之间,与偏心轴14和传动轴15构成梅花联轴器。

由于本实施例中,传动轴15和偏心轴14为分体的两轴,对于传动轴15,其两端均需设置支撑轴承以保证转动稳定性,因而在压缩机100的壳体17上设置第一轴承部171和第二轴承部172,传动轴15的两端分别穿设于第一轴承部171中的轴承和第二轴承部172中的轴承。

对于偏心轴14,则在轴承座13中设置有至少两个轴承131,偏心轴14穿设于至少两个轴承131,以提高偏心轴14的抗倾覆能力。

本实施例压缩机100中还包括端盖18,端盖18盖设于壳体17,与壳体17形成一腔体,静涡旋盘11、动涡旋盘12、轴承座13、偏心轴14和传动轴15均位于腔体内。

进一步的,如图5和图6所述,图5是本申请压缩机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压缩机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为了实现减振降噪,在端盖18和静涡旋盘1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91,或者在壳体17和轴承座13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192,或者第一弹性件191和第二弹性件192均有设置。

第一弹性件191和第二弹性件192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如图5中,弹性件夹设抵靠于两元件之间;或者,如图6所示,弹性件一端嵌设于元件,另一端抵接于另一元件。

对应图6所示情况,其中,第一弹性件191一端嵌设于端盖18和静涡旋盘11中的一个,另一端抵接于端盖18和静涡旋盘11中的另一个;第二弹性件192的一端嵌设于壳体17和轴承座13中的一个,另一端抵接于壳体17和轴承座13中的另一个。第一弹性件191和第二弹性件192的设置方式可以与传动轴15和偏心轴14之间减振件16的设置方式相同,即被凸出柱压设于减振槽中,具体不再赘述。

其中,第一弹性件191可设置至少两个,第二弹性件192也可设置至少两个。

由于端盖18和静涡旋盘1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191,轴承座13与壳体17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192,在压缩机100运行时,动涡旋盘12会发生运动,与其连接的静涡旋盘11和轴承座13也会产生运动趋势,而壳体17和端盖18无法对其产生紧固作用,因而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实现静涡旋盘11和轴承座13稳固的紧固件132。

具体请参阅图7,图7是图1所示压缩机中轴承座与静涡旋盘的连接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动涡旋盘12啮合于静涡旋盘11内部,且位于静涡旋盘11和轴承座13之间,轴承座13和静涡旋盘11之间则通过紧固件132连接。本实施例中,紧固件132为螺钉,数量为3个,用于实现轴承座13和静涡旋盘11的紧固连接。紧固件也可采用其他结构,数量也可不限于3个。

本实施例压缩机中电机和动涡旋盘之间传动的轴被分为两段,实现了稳定的传输,且在被分为两段的传动轴和偏心轴之间设置减振件,减小了振动通过传动轴传递到壳体;此外,在壳体和轴承座、端盖和静涡旋盘之间设置弹性件,进一步减小振动往壳体的传递。使得整个压缩机实现了减振降噪。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汽车空调系统,汽车空调系统包括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压缩机100。

其中,汽车空调系统可以包括如前文所述的压缩机100、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其中,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均未在图中示出)从而形成空调系统的工作回路,其中,汽车空调系统的工作回路可以通过管道连接,从而实现工质的循环流通。使用上述压缩机的汽车空调系统可实现减振降噪。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包括:

静涡旋盘;

动涡旋盘,与所述静涡旋盘啮合连接;

轴承座,容置有轴承;

偏心轴,穿设于所述轴承座中的轴承,与所述动涡旋盘连接;

传动轴,连接所述偏心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偏心轴之间设置有减振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偏心轴中的一个设置有减振槽,另一个设置有凸出柱;所述减振件的一端嵌设于所述减振槽中,且形成有凹槽;所述凸出柱插设于所述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偏心轴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减振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和所述偏心轴连接的面均形成相互配合的爪盘结构;所述减振件位于所述传动轴的爪盘结构和所述偏心轴的爪盘结构之间,与所述传动轴和所述偏心轴构成梅花联轴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中设置有至少两个轴承,所述偏心轴穿设于所述至少两个轴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进一步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第一轴承部和第二轴承部,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一轴承部中的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部中的轴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涡旋盘啮合于所述静涡旋盘内部,且位于所述静涡旋盘和所述轴承座之间,所述静涡旋盘和所述轴承座通过紧固件连接;

所述压缩机进一步包括端盖,所述端盖盖设于所述壳体,形成一腔体,所述静涡旋盘、所述动涡旋盘、所述轴承座、所述偏心轴、所述传动轴均位于所述腔体内;

所述端盖与所述静涡旋盘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和/或所述壳体与所述轴承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嵌设于所述端盖和所述静涡旋盘中的一个,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端盖和所述静涡旋盘中的另一个;

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嵌设于所述壳体与所述轴承座中的一个,另一端抵接于所述壳体与所述轴承座中的另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和所述静涡旋盘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壳体和所述轴承座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弹性件。

10.一种汽车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空调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压缩机。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及汽车空调系统,压缩机包括:静涡旋盘;动涡旋盘,与静涡旋盘啮合连接;轴承座,容置有轴承;偏心轴穿设于轴承座中的轴承,与动涡旋盘连接;传动轴,连接偏心轴;传动轴与偏心轴之间设置有减振件。本申请压缩机中驱动动涡旋盘的传动轴分为两段,保证了传动的稳定性,且在两段轴之间设置减振件,对振动的传递起到一定阻隔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曹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省大富智能空调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4.2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777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