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和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容量涡旋压缩机。
背景技术:
涡旋压缩机因其具有效率高、噪音低、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制冷空调系统中。随着涡旋压缩机往大排量高能效发展,出现了变容量涡旋压缩机,提高了低负荷下的运行能效,获得了很好的节能效果。传统的变容量解决办法是在静涡旋盘上开设变容孔,如申请号201420362040.6公开的一种可变内容积比涡旋压缩机,通过副排气孔作为变容孔使压缩机壳体内空间与涡旋压缩腔连通,从而减少压缩机的排量。但是需要增加包括有弹片、螺栓等部件的泄压阀装置,这样使得零件加工、装配及维护变得较为复杂,不利于压缩机整体的可靠性,因此有必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变容量涡旋压缩机,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组装和便于维修的特点,还具有运行能力范围宽及运行可靠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变容量涡旋压缩机,其包括有壳体和安装于壳体内的涡旋压缩机组件;涡旋压缩机组件包括有上机架、静涡旋盘、动涡旋盘、曲轴、电机和下机架;上机架固定于壳体内的上部、其上方安装静涡旋盘和动涡旋盘,静涡旋盘和动涡旋盘结合构成涡旋压缩腔;上机架的中部设有上机架轴孔,曲轴的上部穿过上机架轴孔与上机架连接,曲轴上部的偏心部插入动涡旋盘的偏心轴套内;下机架固定于壳体内的下部,下机架的中部具有下机架轴孔,曲轴的下部穿过下机架轴孔与下机架连接;曲轴的底部内同轴设有吸油管部,曲轴的中部附近安装电机的转子,电机的定子固定安装于壳体内上机架与下机架之间;静涡旋盘具有压缩腔排气口、压缩腔吸气口和吸气旁通孔,压缩腔排气口将涡旋压缩腔与壳体的内空间连通,压缩腔吸气口上连接有穿出壳体的压缩腔吸气管;壳体上位于上机架的下方具有排气口并连接通有压缩机排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涡旋盘的吸气旁通孔上连接有穿出壳体的吸气旁通管,所述吸气旁通管的末端连接通压缩腔吸气管,吸气旁通管上设有止回电磁阀,所述止回电磁阀通电打开时,涡旋压缩腔内的气体由静涡旋盘的吸气旁通孔依次进入吸气旁通管和压缩腔吸气管后回到涡旋压缩腔。
优化方案,本实用新型中静涡旋盘上的吸气旁通孔包括有2至4个,每个吸气旁通孔分别通过1个吸气旁通管连通压缩腔吸气管,每个吸气旁通管上分别设有1个止回电磁阀。
进一步优化方案,本实用新型中止回电磁阀布置于壳体外。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1、本实用新型通过止回电磁阀控制各个吸气旁通管的通断,实现压缩机变容量控制。当止回电磁阀通电打开时,涡旋压缩腔内的气体由静涡旋盘的吸气旁通孔依次进入吸气旁通管和压缩腔吸气管后回到涡旋压缩腔,降低涡旋压缩腔内的压缩气体压力,使涡旋压缩腔的压缩起始点延后,压缩机排气量减小进入变容量状态;当止回电磁阀失电关闭时,实现静涡旋盘的吸气旁通孔的封闭,压缩机进入全容量运行状态。
2、本实用新型在不降低压缩机转速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更小的排气量,扩展了压缩机的运行能力范围,同时也提高了压缩机运行可靠性。
3、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组件少、易于组装的特点;当止回电磁阀进一步布置于壳体外时还具有便于维修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静涡旋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考图1和图2,一种变容量涡旋压缩机,其包括有壳体1和安装于壳体1内的涡旋压缩机组件。
涡旋压缩机组件包括有上机架11、静涡旋盘2、动涡旋盘3、曲轴4、电机和下机架12;上机架11固定于壳体1内的上部、其上方安装静涡旋盘2和动涡旋盘3,静涡旋盘2和动涡旋盘3结合构成涡旋压缩腔;上机架11的中部设有上机架轴孔,曲轴4的上部穿过上机架轴孔与上机架11连接,曲轴4上部的偏心部41插入动涡旋盘3的偏心轴套内;下机架12固定于壳体1内的下部,下机架12的中部具有下机架轴孔,曲轴4的下部穿过下机架轴孔与下机架12连接;曲轴4的底部内同轴设有吸油管部42,曲轴4的中部附近安装电机的转子51,电机的定子52固定安装于壳体1内上机架11与下机架12之间。
具体参考图2,静涡旋盘2具有压缩腔排气口20、压缩腔吸气口210和3个吸气旁通孔22,压缩腔排气口20将涡旋压缩腔与壳体1的内空间100连通,压缩腔吸气口210上连接有穿出壳体1的压缩腔吸气管21;壳体1上位于上机架11的下方具有排气口并连接通有压缩机排气管10。
结合参考图1和图2,所述静涡旋盘2的3个吸气旁通孔22上分别连接有穿出壳体1的吸气旁通管23,每个吸气旁通管23的末端连接通压缩腔吸气管21,吸气旁通管23上设有位于壳体1外的止回电磁阀24。
本实用新型中的吸气旁通管23由止回电磁阀24控制通断,实现压缩机变容量控制。变容控制过程如下:当止回电磁阀24通电打开时,涡旋压缩腔内的气体由静涡旋盘2的吸气旁通孔22依次进入吸气旁通管23和压缩腔吸气管21后回到涡旋压缩腔,降低涡旋压缩腔内的压缩气体压力,使涡旋压缩腔的压缩起始点延后,压缩机排气量减小进入变容量状态;当止回电磁阀24失电关闭时,实现静涡旋盘2的吸气旁通孔22的封闭,压缩机进入全容量运行状态。
1.变容量涡旋压缩机,其包括有壳体(1)和安装于壳体(1)内的涡旋压缩机组件;涡旋压缩机组件包括有上机架(11)、静涡旋盘(2)、动涡旋盘(3)、曲轴(4)、电机和下机架(12);上机架(11)固定于壳体(1)内的上部、其上方安装静涡旋盘(2)和动涡旋盘(3),静涡旋盘(2)和动涡旋盘(3)结合构成涡旋压缩腔;上机架(11)的中部设有上机架轴孔,曲轴(4)的上部穿过上机架轴孔与上机架(11)连接,曲轴(4)上部的偏心部(41)插入动涡旋盘(3)的偏心轴套内;下机架(12)固定于壳体(1)内的下部,下机架(12)的中部具有下机架轴孔,曲轴(4)的下部穿过下机架轴孔与下机架(12)连接;曲轴(4)的底部内同轴设有吸油管部(42),曲轴(4)的中部附近安装电机的转子(51),电机的定子(52)固定安装于壳体(1)内上机架(11)与下机架(12)之间;静涡旋盘(2)具有压缩腔排气口(20)、压缩腔吸气口(210)和吸气旁通孔(22),压缩腔排气口(20)将涡旋压缩腔与壳体(1)的内空间(100)连通,压缩腔吸气口(210)上连接有穿出壳体(1)的压缩腔吸气管(21);壳体(1)上位于上机架(11)的下方具有排气口并连接通有压缩机排气管(10);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涡旋盘(2)的吸气旁通孔(22)上连接有穿出壳体(1)的吸气旁通管(23),所述吸气旁通管(23)的末端连接通压缩腔吸气管(21),吸气旁通管(23)上设有止回电磁阀(24),所述止回电磁阀(24)通电打开时,涡旋压缩腔内的气体由静涡旋盘(2)的吸气旁通孔(22)依次进入吸气旁通管(23)和压缩腔吸气管(21)后回到涡旋压缩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容量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涡旋盘(2)上的吸气旁通孔(22)包括有2至4个,每个吸气旁通孔(22)分别通过1个吸气旁通管(23)连通压缩腔吸气管(21),每个吸气旁通管(23)上分别设有1个止回电磁阀(24)。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容量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回电磁阀(24)布置于壳体(1)外。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