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和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在涡旋压缩机的喷气增焓管上设置单向阀的结构。
背景技术:
热泵热水器技术是近年来在全世界倍受关注的新能源技术。“热泵”,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输送“热能”的泵,它能从自然界的空气、水或土壤中吸取丰富的低品位热能,经过电力做功,提供为人所用的高品位热能的装置,其实质是制热用压缩机。在实际的使用中,很多时候,热泵需要在0℃甚至-15℃以下的低环境温度下工作,因此会产生以下的问题:一是随着环境温度的下降,制热量也逐步衰减。压缩机的吸气容积是一定的,吸气质量流量会随着吸入冷媒密度的下降而减少。冷媒的密度与其对应的饱和温度有一一对应的关系,饱和温度越高冷媒的密度也越低。随着环境温度的下降,压缩机吸入的冷媒质量流量越少,使流经冷凝器的冷媒减少,通过冷媒喷气增焓管将系统循环中的冷媒流经冷凝器冷凝后,有部分冷媒(依据系统应用的需要可以为液体冷媒或者气体冷媒)经过喷射增焓回路,按照冷媒喷射控制系统的控制将冷媒直接喷射到由固定涡旋盘和运动涡旋盘构成的中间涡旋压缩腔,压缩机对其进行二次压缩,这样便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压缩机的有效容积,提高压缩机吸气质量流量,从而达到提高系统制热量的目的。同时由于喷射的冷媒是直接喷射到中间涡旋压缩腔,冷媒能够起到冷却涡旋盘、降低排气温度的作用,因而也提高了压缩机可靠性。
在增加喷气增焓管后,特别是部分工况不需要喷射冷媒时,由于压缩腔内部压力一直处于变化状态,管内冷媒随着压缩腔压力变化而在压缩腔和喷气增焓管间来回运动,导致喷气增焓管振动大,可能导致配管因长时间振动大而断裂,可靠性得不到保证。
目前空调厂家在设计系统时一般使用消音器和配置软管,再加上一些固定管路的装置降低管路的振动,但减震效果一般,而且批量生产时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涡旋压缩机喷气增焓管的单向阀结构,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压缩机运转过程中喷气增焓管内冷媒的压力脉动,从源头上降低喷气增焓管的振动,使涡旋压缩机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和安全可靠舒适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涡旋压缩机喷气增焓管的单向阀结构,所述涡旋压缩机包括有壳体和安装于壳体内的机架、固定涡旋盘和运动涡旋盘,固定涡旋盘和运动涡旋盘安装于机架上构成涡旋压缩腔,固定涡旋盘具有与涡旋压缩腔连通的压缩腔进气口和压缩腔排气口,压缩腔排气口将涡旋压缩腔与壳体的内空间连通,压缩机进气管穿过壳体、其内端口连接压缩腔进气口;固定涡旋盘的压缩腔排气口旁设有依次连接通的喷气增焓管沉孔和喷气增焓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涡旋盘的喷气增焓管沉孔的下部靠近喷气增焓孔的一端具有限位凸台,所述喷气增焓管的内端穿过壳体安装于喷气增焓管沉孔的上部,喷气增焓管沉孔的下部安装有阀片和复位弹簧;阀片置于喷气增焓管的内端与复位弹簧之间,复位弹簧端抵接阀片使阀片常贴靠喷气增焓管的内端口,阀片的边部对应喷气增焓管的内端面具有多个阀片边孔;阀片受压可远离喷气增焓管的内端口、使喷气增焓管依次通过阀片的阀片边孔和固定涡旋盘的喷气增焓孔连通涡旋压缩腔;复位弹簧复位又可将阀片贴靠并封闭喷气增焓管的内端口。
优化方案,本实用新型中喷气增焓管的内端套装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中部具有连通喷气增焓管的连通孔、两侧具有对称的2个翼板,翼板上具有安装穿孔,固定涡旋盘上位于喷气增焓管沉孔的两侧具有对称的2个安装孔,喷气增焓管的连接头插于固定涡旋盘的喷气增焓管沉孔的上部,并通过螺栓、连接头的安装穿孔和固定涡旋盘的安装孔连接于固定涡旋盘上。
进一步优化方案,本实用新型中喷气增焓管的连接头与固定涡旋盘的喷气增焓管沉孔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再进一步优化方案,本实用新型中喷气增焓管与连接头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1、本实用新型通过使涡旋压缩机的喷气增焓管设置单向阀结构,使冷媒能单向的由喷气增焓管注入涡旋压缩机内的涡旋压缩腔内,有效避免不进行喷气增焓运行时冷媒在喷气增焓管内的窜动,实现降低喷气增焓管振动的目的,使涡旋压缩机在运行时平稳、可靠及安静。
2、本实用新型中的喷气增焓管进一步通过连接头安装于固定涡旋盘上,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组装的特点;进一步设置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提高喷气增焓管与固定涡旋盘之间连接的密封性,确保涡旋压缩机的可靠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部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喷气增焓管的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考图1至图4,一种涡旋压缩机喷气增焓管的单向阀结构,所述涡旋压缩机包括有壳体1和安装于壳体1内的机架4、固定涡旋盘2和运动涡旋盘3。固定涡旋盘2和运动涡旋盘3安装于机架4上构成涡旋压缩腔10,固定涡旋盘2具有与涡旋压缩腔10连通的压缩腔进气口和压缩腔排气口21,压缩腔排气口21将涡旋压缩腔10与壳体1的内空间100连通,压缩机进气管11穿过壳体1、其内端口连接压缩腔进气口。
固定涡旋盘2的压缩腔排气口21旁设有依次连接通的喷气增焓管沉孔和喷气增焓孔22。喷气增焓管沉孔的下部靠近喷气增焓孔22的一端具有限位凸台23。
喷气增焓管5的内端套装有连接头50,具体参考图4,所述连接头50的中部具有连通喷气增焓管5的连通孔51、两侧具有对称的2个翼板52,翼板52上具有安装穿孔53,固定涡旋盘2上位于喷气增焓管沉孔的两侧具有对称的2个安装孔,喷气增焓管5的内端通过连接头50插于固定涡旋盘2的喷气增焓管沉孔的上部,并通过螺栓54、连接头50的安装穿孔53和固定涡旋盘2的安装孔连接于固定涡旋盘2上。
固定涡旋盘2的喷气增焓管沉孔的下部安装有阀片6和复位弹簧7。具体参考图3,阀片6置于喷气增焓管5的内端与复位弹簧7之间,复位弹簧7端抵接阀片6使阀片6常贴靠喷气增焓管5的内端口,阀片6的边部对应喷气增焓管5的内端面具有多个阀片边孔60。阀片6受压可远离喷气增焓管5的内端口、使喷气增焓管5依次通过阀片6的阀片边孔60和固定涡旋盘2的喷气增焓孔22连通涡旋压缩腔10。复位弹簧7复位又可将阀片6贴靠并封闭喷气增焓管5的内端口。
喷气增焓管5的连接头50与固定涡旋盘2的喷气增焓管沉孔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55。喷气增焓管5与连接头50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56。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阀结构的涡旋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当涡旋压缩机连接的空调系统(图中未示)将冷媒通过喷气增焓管5喷射入涡旋压缩腔10时,冷媒推动阀片6移动至固定涡旋盘2的喷气增焓管沉孔的限位台阶23上,冷媒由喷气增焓管5依次通过阀片6的阀片边孔60和固定涡旋盘2的喷气增焓孔22进入涡旋压缩腔10内。当空调系统不通过喷气增焓管5向涡旋压缩机内喷射冷媒时,阀片6受复位弹簧7弹力向上移动至贴靠并封闭喷气增焓管5的内端口,有效避免空调系统中的冷媒在喷气增焓管5内的窜动,实现降低喷气增焓管振动的目的,使涡旋压缩机在运行时平稳、可靠及安静。
1.一种涡旋压缩机喷气增焓管的单向阀结构,所述涡旋压缩机包括有壳体(1)和安装于壳体(1)内的机架(4)、固定涡旋盘(2)和运动涡旋盘(3),固定涡旋盘(2)和运动涡旋盘(3)安装于机架(4)上构成涡旋压缩腔(10),固定涡旋盘(2)具有与涡旋压缩腔(10)连通的压缩腔进气口和压缩腔排气口(21),压缩腔排气口(21)将涡旋压缩腔(10)与壳体(1)的内空间(100)连通,压缩机进气管(11)穿过壳体(1)、其内端口连接压缩腔进气口;固定涡旋盘(2)的压缩腔排气口(21)旁设有依次连接通的喷气增焓管沉孔和喷气增焓孔(2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涡旋盘(2)的喷气增焓管沉孔的下部靠近喷气增焓孔(22)的一端具有限位凸台(23),所述喷气增焓管(5)的内端穿过壳体(1)安装于喷气增焓管沉孔的上部,喷气增焓管沉孔的下部安装有阀片(6)和复位弹簧(7);阀片(6)置于喷气增焓管(5)的内端与复位弹簧(7)之间,复位弹簧(7)端抵接阀片(6)使阀片(6)常贴靠喷气增焓管(5)的内端口,阀片(6)的边部对应喷气增焓管(5)的内端面具有多个阀片边孔(60),阀片(6)受压可远离喷气增焓管(5)的内端口、使喷气增焓管(5)依次通过阀片(6)的阀片边孔(60)和固定涡旋盘(2)的喷气增焓孔(22)连通涡旋压缩腔(10),复位弹簧(7)复位又可将阀片(6)贴靠并封闭喷气增焓管(5)的内端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喷气增焓管的单向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增焓管(5)的内端套装有连接头(50),所述连接头(50)的中部具有连通喷气增焓管(5)的连通孔(51)、两侧具有对称的2个翼板(52),翼板(52)上具有安装穿孔(53),固定涡旋盘(2)上位于喷气增焓管沉孔的两侧具有对称的2个安装孔,喷气增焓管(5)的连接头(50)插于固定涡旋盘(2)的喷气增焓管沉孔的上部,并通过螺栓(54)、连接头(50)的安装穿孔(53)和固定涡旋盘(2)的安装孔连接于固定涡旋盘(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喷气增焓管的单向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增焓管(5)的连接头(50)与固定涡旋盘(2)的喷气增焓管沉孔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55)。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涡旋压缩机喷气增焓管的单向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增焓管(5)与连接头(50)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56)。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