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钳工用台虎钳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149


本发明涉及台虎钳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钳工用台虎钳。



背景技术:

台虎钳,又称虎钳,台虎钳。台虎钳是用来夹持工件的通用夹具。装置在工作台上,用以夹稳加工工件,为钳工车间必备工具。转盘式的钳体可旋转,使工件旋转到合适的工作位置,它的结构是由钳体、底座、导螺母、丝杠、钳口体等组成。活动钳身通过导轨与台虎钳固定钳身的导轨作滑动配合。

然而,目前的台虎钳在不使用时丝杆位于台虎钳本体的内部或者裸露在空气中,长时间不使用导致丝杆的表面生锈,目前在对丝杆进行润滑涂油时通过油枪向丝杆表面进行抹油润滑,注油不稳定、浪费润滑油,位于丝杆孔需要将丝杆进行拆卸进行润滑,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钳工用台虎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钳工用台虎钳,包括固定块及其滑动在所述固定块侧壁的紧固机构,所述固定块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安装有对所述紧固机构进行润滑的注油机构,所述注油机构包括顶盖、壳体、油筒、支架、压簧、塞子及油槽,所述固定块的顶部焊接有所述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安装有底部开口的所述油筒,所述油筒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所述顶盖,所述油筒的内部安装有所述支架,所述支架的底部中心处焊接有所述压簧,所述油筒的底部卡合连接有呈倒置圆台形结构的所述塞子,所述塞子的顶部与所述压簧的底部焊接,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位于所述塞子底部的所述油槽,所述紧固机构的的一端位于所述油槽的底部,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推杆、翘板及拉杆,所述壳体与所述固定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推杆,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倾斜转动连接有所述翘板,所述翘板的一端与所述推杆的底部抵触,背离所述推杆一端的所述翘板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所述拉杆,所述拉杆的顶部焊接于所述塞子的底部。

优选的,为了避免所述压簧发生偏移,所述注油机构还包括导圈,所述支架的底部焊接有位于所述压簧侧壁的所述导圈。

优选的,为了避免所述油筒的内部有滴落到所述翘板处的所述固定块的内部造成浪费,所述注油机构还包括隔板,所述油筒底部的所述固定块的内部焊接有位于所述油槽侧面的所述隔板。

优选的,为了方便所述翘板的复位,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弹簧,所述推杆底部的所述翘板的底端安装有所述第一弹簧。

优选的,为了实现对需要加工的零件进行固定,所述紧固机构包括第一夹板、垫板、第二夹板、把手、丝杆、连接块及滑板,所述固定块的顶部焊接有所述第一夹板,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所述丝杆,背离所述固定块一端的所述丝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所述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焊接有所述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的相对侧壁固定有所述垫板,所述连接块的侧壁焊接有与所述固定块之间滑动连接的所述滑板,所述丝杆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所述把手。

优选的,为了实现将整体固定到工作台的表面,方便调节角度,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底座、安装块、转盘、手柄、转轴、齿轮、第二弹簧及固定齿,所述固定块的底部焊接有所述转盘,所述转盘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所述底座,所述底座的侧壁等距焊接有所述安装块,所述底座的表面边沿处焊接有呈圆形结构的所述齿轮,所述转盘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所述转轴,所述转轴的侧壁水平滑动连接有所述手柄,所述转盘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位于所述转轴底部的所述固定齿,截面呈“t”形结构的所述固定齿的侧壁缠绕有所述第二弹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钳工用台虎钳,在长期不使用整体结构时,丝杆表面生锈难以转动丝杆将紧固机构张开时,按压壳体内部的推杆实现了翘板转动,且翘板的一端下压,进一步的翘板底部的第一弹簧收缩,翘板的另一端将油筒底部的拉杆推动,进而位于支架底部的压簧收缩,塞子被打开实现了油筒内部的润滑油流到油槽的内部,进而流到丝杆的表面实现了对丝杆及固定块的内部进行润滑,避免长时间不使用丝杆生锈,影响再次使用,增加了丝杆的转动的顺畅度。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钳工用台虎钳,转动转盘可以调节整体结构的方向,顺时针转动转轴实现固定齿下压且固定到齿轮的表面实现对整体结构方向的锁定,转轴的表面转动有手柄,利于转轴的转动;对加工的物体进行加工时将物体放置到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顺时针转动把手实现第二夹板向第一夹板固定,实现了加工的物体的固定,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相对侧壁的垫板增加了对加工物件的固定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固定板块、注油机构、驱动机构及紧固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固定块及固定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块,2、注油机构,21、顶盖,22、壳体,23、油筒,24、支架,25、压簧,26、导圈,27、塞子,28、隔板,29、油槽,3、驱动机构,31、推杆,32、第一弹簧,33、翘板,34、拉杆,4、紧固机构,41、第一夹板,42、垫板,43、第二夹板,44、把手,45、丝杆,46、连接块,47、滑板,5、固定机构,51、底座,52、安装块,53、转盘,54、手柄,55、转轴,56、齿轮,57、第二弹簧,58、固定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钳工用台虎钳,包括固定块1及其滑动在所述固定块1侧壁的紧固机构4,所述固定块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固定机构5,所述固定块1的内部安装有对所述紧固机构4进行润滑的注油机构2,所述注油机构2包括顶盖21、壳体22、油筒23、支架24、压簧25、塞子27及油槽29,所述固定块1的顶部焊接有所述壳体22,所述壳体22与所述固定块1的内部安装有底部开口的所述油筒23,所述油筒23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所述顶盖21,所述油筒23的内部安装有所述支架24,所述支架24的底部中心处焊接有所述压簧25,所述油筒23的底部卡合连接有呈倒置圆台形结构的所述塞子27,所述塞子27的顶部与所述压簧25的底部焊接,所述固定块1的内部开设有位于所述塞子27底部的所述油槽29,所述紧固机构4的的一端位于所述油槽29的底部,所述固定块1的内部安装有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推杆31、翘板33及拉杆34,所述壳体22与所述固定块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推杆31,所述固定块1的内部倾斜转动连接有所述翘板33,所述翘板33的一端与所述推杆31的底部抵触,背离所述推杆31一端的所述翘板33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所述拉杆34,所述拉杆34的顶部焊接于所述塞子27的底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注油机构2还包括导圈26,所述支架24的底部焊接有位于所述压簧25侧壁的所述导圈26,为了避免所述压簧25发生偏移,从而使台虎钳固定更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注油机构2还包括隔板28,所述油筒23底部的所述固定块1的内部焊接有位于所述油槽29侧面的所述隔板28,为了避免所述油筒23的内部有滴落到所述翘板33处的所述固定块1的内部造成浪费,从而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驱动机构3还包括第一弹簧32,所述推杆31底部的所述翘板33的底端安装有所述第一弹簧32,为了方便所述翘板33的复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紧固机构4包括第一夹板41、垫板42、第二夹板43、把手44、丝杆45、连接块46及滑板47,所述固定块1的顶部焊接有所述第一夹板41,所述固定块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所述丝杆45,背离所述固定块1一端的所述丝杆45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所述连接块46,所述连接块46的顶部焊接有所述第二夹板43,所述第一夹板41与所述第二夹板43的相对侧壁固定有所述垫板42,所述连接块46的侧壁焊接有与所述固定块1之间滑动连接的所述滑板47,所述丝杆45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所述把手44,为了实现对需要加工的零件进行固定,防止零件在加工时出现偏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底座51、安装块52、转盘53、手柄54、转轴55、齿轮56、第二弹簧57及固定齿58,所述固定块1的底部焊接有所述转盘53,所述转盘5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所述底座51,所述底座51的侧壁等距焊接有所述安装块52,所述底座51的表面边沿处焊接有呈圆形结构的所述齿轮56,所述转盘5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所述转轴55,所述转轴55的侧壁水平滑动连接有所述手柄54,所述转盘5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位于所述转轴55底部的所述固定齿58,截面呈“t”形结构的所述固定齿58的侧壁缠绕有所述第二弹簧57,在使用时,为了实现将整体固定到工作台的表面,方便调节角度,从而实现被加工件的固定。

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在使用整体结构的时候通过螺丝将底座51固定到工作台的表面,逆时针转动转轴55实现第二弹簧57张开,进一步的固定齿58与齿轮56分离,那么此时转动转盘53可以调节整体结构的方向,顺时针转动转轴55实现固定齿58下压且固定到齿轮56的表面实现对整体结构方向的锁定,转轴55的表面转动有手柄54,利于转轴55的转动;然后,对加工的物体进行加工时将物体放置到第一夹板41与第二夹板43之间,顺时针转动把手44实现第二夹板43向第一夹板41固定,实现了加工的物体的固定,第一夹板41与第二夹板43相对侧壁的垫板42增加了对加工物件的固定效果;最后,在长期不使用整体结构时,按压壳体22内部的推杆31实现了翘板33转动,进一步的翘板33底部的第一弹簧32收缩,翘板33的另一端将油筒23底部的拉杆34推动,进而位于支架24底部的压簧25收缩,塞子27被打开实现了油筒23内部的润滑油流到油槽29的内部,进而流到丝杆45的表面实现了对丝杆45及固定块1的内部进行润滑,避免长时间不使用丝杆45生锈,影响再次使用,解决了传统的用油枪注油难以控制油量造成浪费的弊端,且难以对丝杆孔洞进行润滑,影响顺畅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钳工用台虎钳,包括固定块(1)及其滑动在所述固定块(1)侧壁的紧固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固定机构(5),所述固定块(1)的内部安装有对所述紧固机构(4)进行润滑的注油机构(2),所述注油机构(2)包括顶盖(21)、壳体(22)、油筒(23)、支架(24)、压簧(25)、塞子(27)及油槽(29),所述固定块(1)的顶部焊接有所述壳体(22),所述壳体(22)与所述固定块(1)的内部安装有底部开口的所述油筒(23),所述油筒(23)的顶部螺纹连接有所述顶盖(21),所述油筒(23)的内部安装有所述支架(24),所述支架(24)的底部中心处焊接有所述压簧(25),所述油筒(23)的底部卡合连接有呈倒置圆台形结构的所述塞子(27),所述塞子(27)的顶部与所述压簧(25)的底部焊接,所述固定块(1)的内部开设有位于所述塞子(27)底部的所述油槽(29),所述紧固机构(4)的的一端位于所述油槽(29)的底部,所述固定块(1)的内部安装有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推杆(31)、翘板(33)及拉杆(34),所述壳体(22)与所述固定块(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推杆(31),所述固定块(1)的内部倾斜转动连接有所述翘板(33),所述翘板(33)的一端与所述推杆(31)的底部抵触,背离所述推杆(31)一端的所述翘板(33)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所述拉杆(34),所述拉杆(34)的顶部焊接于所述塞子(27)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钳工用台虎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机构(2)还包括导圈(26),所述支架(24)的底部焊接有位于所述压簧(25)侧壁的所述导圈(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钳工用台虎钳,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机构(2)还包括隔板(28),所述油筒(23)底部的所述固定块(1)的内部焊接有位于所述油槽(29)侧面的所述隔板(2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钳工用台虎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还包括第一弹簧(32),所述推杆(31)底部的所述翘板(33)的底端安装有所述第一弹簧(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钳工用台虎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机构(4)包括第一夹板(41)、垫板(42)、第二夹板(43)、把手(44)、丝杆(45)、连接块(46)及滑板(47),所述固定块(1)的顶部焊接有所述第一夹板(41),所述固定块(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所述丝杆(45),背离所述固定块(1)一端的所述丝杆(45)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所述连接块(46),所述连接块(46)的顶部焊接有所述第二夹板(43),所述第一夹板(41)与所述第二夹板(43)的相对侧壁固定有所述垫板(42),所述连接块(46)的侧壁焊接有与所述固定块(1)之间滑动连接的所述滑板(47),所述丝杆(45)的一端滑动连接有所述把手(4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钳工用台虎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底座(51)、安装块(52)、转盘(53)、手柄(54)、转轴(55)、齿轮(56)、第二弹簧(57)及固定齿(58),所述固定块(1)的底部焊接有所述转盘(53),所述转盘(5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所述底座(51),所述底座(51)的侧壁等距焊接有所述安装块(52),所述底座(51)的表面边沿处焊接有呈圆形结构的所述齿轮(56),所述转盘(5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所述转轴(55),所述转轴(55)的侧壁水平滑动连接有所述手柄(54),所述转盘(5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位于所述转轴(55)底部的所述固定齿(58),截面呈“t”形结构的所述固定齿(58)的侧壁缠绕有所述第二弹簧(57)。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台虎钳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钳工用台虎钳,包括固定块、注油机构、顶盖、壳体、油筒、支架、压簧、塞子、油槽、驱动机构、推杆、第一弹簧、翘板、拉杆、紧固机构及固定机构。本发明在长期不使用整体结构时,丝杆表面生锈难以转动丝杆将紧固机构张开时,按压壳体内部的推杆实现了翘板转动,且翘板的一端下压,进一步的翘板底部的第一弹簧收缩,翘板的另一端将油筒底部的拉杆推动,进而位于支架底部的压簧收缩,塞子被打开实现了油筒内部的润滑油流到油槽的内部,进而流到丝杆的表面实现了对丝杆及固定块的内部进行润滑,避免长时间不使用丝杆生锈,影响再次使用,增加了丝杆的转动的顺畅度。

技术研发人员:薛继纲;刘普壮;刘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薛继纲
技术研发日:2020.03.0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772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