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袋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卫生防落线签的袋茶。
背景技术:
袋茶是一种成品茶,也叫茶包或袋泡茶,是将磨碎的茶包入一个滤纸作的小袋中,上面连一条线,线的最后端安装在一个标签上,冲泡后可以很容易的捏住标签向上提起,然后将残袋扔掉。
在袋茶的使用过程中,标签是自由散落在茶杯外面的,需小心控制线的长度,以防标签落入茶杯内。如果茶杯高度较高时,需拿杯盖压住标签,或者干脆将标签连同线一块放入茶杯内,而这难免会带来一些卫生问题。虽然可以通过增加线的长度来解决这一问题,但加长吊线的话,一方面会提高袋茶的成本,另一方面,吊线的长度过长,会使得吊线本身容易缠绕在一起,变得难以操纵,从而引发新的问题。在之前开发的产品中,我们曾尝试在标签上设置一定宽度的切口来辅助固定标签,如图1所示,袋茶包括固定标签1、固定棉线2和茶包3,固定标签1一端设有切口11,切口11能够卡在泡茶的容器边缘,但实际上,由于该切口11开口尺寸固定,形状结构单一,并不能很好适应现实中个性化和多变的泡茶容器或卡和物。
技术实现要素:
为更好的使用袋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一步改进的带有卫生防落线签的袋茶,标签上设置有切口和围绕切口配合设置的挂起部,可根据泡茶容器或卡接物结构选择合适的卡接方式,将袋茶标签卡挂在杯沿等适当位置,防止标签掉入茶杯等容器内,相对于传统袋茶,使用更加卫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卫生防落线签的袋茶,包括固定标签、茶包和固定棉线,所述固定棉线一端与茶包相连,另一端与固定标签相连,所述固定标签一端设有切口,所述切口能够卡在茶杯上或者外部构件上,所述切口外侧设有围绕所述切口的挂起部,所述挂起部能够直接挂在茶杯上或者挂在外部构件上,并且,所述切口具有自固定标签边缘向内部延伸的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以及具有连接所述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的第三壁部,所述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的长度决定了切口的深度,第三壁部决定了切口宽度,该宽度根据一般茶杯或容器厚度设置,所述挂起部具有第一前端、第二前端和终止端,所述切口的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的至少部分长度以及整个第三壁部延伸入由所述第一前端、第二前端和终止端所构造的所述挂起部区域内。
如上所述的一种带有卫生防落线签的袋茶,所述切口的第三壁部可以为直壁,进一步的,所述切口可设置为长方形、梯形、锥形等形状,且外端开口不小于切口内部尺寸,优选的,外端开口大于切口内部尺寸,如切口开口位置尺寸大于茶杯等容器厚度,将标签继续插向茶杯或容器,切口内部的较小尺寸仍可牢牢卡住茶杯或容器壁。
优选的,所述切口的第三壁部朝向靠近所述挂起部的终止端拱起的弧形壁,进一步与一般茶杯等容器的端部形状相适应。
如上所述的一种带有卫生防落线签的袋茶,所述挂起部是由未封闭的割线构造的卡舌,所述割线围成区域形成卡舌,所述卡舌设置成能够自固定标签向上拉起。
如上所述的一种带有卫生防落线签的袋茶,所述割线形状包括直线形、圆弧形或者直线与圆弧组合的形状。
如上所述的一种带有卫生防落线签的袋茶,所述切口的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的至少二分之一的长度以及整个第三壁部延伸入由所述割线所构造的所述卡舌区域内,保证了整个固定标签结构尺寸的紧凑性。
如上所述的一种带有卫生防落线签的袋茶,所述割线形状关于切口对称,方便制作,外形美观。
如上所述的一种带有卫生防落线签的袋茶,所述割线为未切透的连续易撕线或者切透的间断易撕线,这种结构可以保证在不使用卡舌时,不会给其他功能的发挥带来障碍,也有利于保证整个固定标签的原始强度。
如上所述的一种带有卫生防落线签的袋茶,所述卡舌靠近终止端一侧的尺寸大于靠近第一前端和第二前端一侧的尺寸,这种结构赋予了卡舌与卡挂物更充分的卡挂止回可靠性。
优选的,所述割线开口方向与切口开口方向相同,可有效利用固定标签,尽量增大卡舌尺寸。
优选的,所述固定棉线与固定标签的线头固定点位于切口和卡舌开口方向的位置,当固定标签使用时,线头固定点可一直露于外部,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带有卫生防落线签的袋茶,袋茶的固定标签上一端设置有朝向外侧的切口,围绕切口配合设置有可向上拉起的卡舌,使用时可根据杯子或外部构件的结构形状选择合适的卡和方式,将袋茶标签卡在杯沿或外部构件上,防止标签掉入茶杯等容器内,相对于传统袋茶,使用更加卫生。
2、本实用新型带有卫生防落线签的袋茶,固定标签通过切口和卡舌相结合的方式,适用于大多数茶杯或其他容器及外部构件,使用范围广,加工制造方便,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方案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的一种袋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袋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袋茶的固定标签细节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固定标签上卡舌拉起状态示意图;
图5为卡舌在茶杯上的卡挂状态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中袋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3中袋茶的固定标签细节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4中袋茶的固定标签细节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5中袋茶的固定标签细节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6中袋茶的固定标签细节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所代表的组件为:
1、固定标签,11、切口,111、第一壁部,112、第二壁部,113、第三壁部,12、卡舌,13、割线,131、第一前端,132、第二前端,133、终止端,14、线头固定点,2、固定棉线,3、茶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需要说明,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提及的方位“上下”、“左右”等,仅用来表达相对的位置关系,而不受实际应用中任何具体方向参照的约束。
实施例1
首先参见图2和图3,图2和图3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带有卫生防落线签的袋茶,包括茶包3、固定棉线2和固定标签1,所述茶包3内放有茶叶,所述固定棉线2一端与茶包3相连,另一端与固定标签1相连,所述固定标签1一端设有切口11,所述切口11能够卡在茶杯上或者外部构件上,所述切口11外侧设有围绕所述切口11的挂起部,所述挂起部能够直接挂在茶杯上或者挂在外部构件上,所述挂起部是由未封闭的割线13构造的卡舌12,所述割线13围成区域形成卡舌12,所述卡舌12设置成能够自固定标签1向上拉起。
具体的,所述切口11具有自固定标签1边缘向内部延伸的第一壁部111和第二壁部112,以及具有连接所述第一壁部111和第二壁部112的第三壁部113,所述挂起部具有第一前端131、第二前端132和终止端133,所述切口11的第一壁部111和第二壁部112的至少部分长度以及整个第三壁部113延伸入由所述第一前端131、第二前端132和终止端133所构造的所述挂起部区域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切口11为长方形结构,自固定标签1边缘向内部延伸,所述第一壁部111和第二壁部112的长度决定了切口11的深度,第三壁部113决定了切口11的宽度,优选的,所述切口11宽度根据一般茶杯的厚度设置,开口尺寸在2~4mm之间,便于固定标签1的切口11直接卡在茶杯边缘。
从图中可以看出,所述割线13整体呈现出带有弧形的结构,形状关于切口11对称,方便制作,外形美观,本实施例中所述切口11的第一壁部111和第二壁部112的至少二分之一的长度以及整个第三壁部113延伸入由所述割线13所构造的所述卡舌12区域内,保证了整个固定标签1结构尺寸的紧凑性,并且,优选的,所述卡舌12宽度方向的最大尺寸大于固定标签1宽度尺寸的一半,以保证卡舌12具有足够的强度挂在茶杯或外部构件上,不至于被轻易碰掉。
所述卡舌12被拉起的状态具体参见图4,所述卡舌12在茶杯上的卡挂状态具体参见图5,使用时,卡舌12位于茶杯内侧,更大面积的固定标签1位于茶杯外侧,以拉住固定棉线2和茶包3。
本实施例中的割线13不排除是连续的割透线,但在更优选的方案中,为了尽可能为整个固定标签提供更好的原始强度,并且尽可能保证在不使用卡舌时,不会给其他功能的发挥带来障碍,将所述割线13加工为未切透的连续易撕线或者切透的间断易撕线,当切口11不方便使用,需要用到卡舌12时,轻轻一撕或者一顶即可拉起卡舌12,将卡舌12固定在茶杯或需要卡挂的外部构件上,极为方便。
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棉线2与固定标签1的线头固定点14位于切口11和卡舌12开口方向的位置,方便了使用和卡挂。
实施例2
参见图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将切口11设置为梯形,外端开口尺寸大于内部尺寸,也就是将实施例1中的第一壁部111和第二壁部112由平行改型成了呈一定角度,通过在切口11上设置一定倾斜度,可使切口11的适用范围更广,如切口11开口位置尺寸大于茶杯等容器厚度时,将标签继续插向茶杯或容器,切口11内部的较小尺寸仍可牢固卡住茶杯或其他容器、构件,梯形的切口11也保证了切口11与茶杯等容器或构件的接触更加紧密,不会发生晃动。
实施例3
参见图7,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将切口11底壁的形状作了进一步改进,使其与一般茶杯或容器的端部形状相适应,为弧形,也就是将实施例1中切口11的第三壁部113设置为朝向靠近挂起部的终止端133拱起的弧形壁,其效果容易理解,有利于在使用切口11时进一步保障卡合的可靠性。
实施例4
参见图8,与上一实施例相似,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将切口11底壁的形状进一步设置为与一般茶杯或容器的端部形状相适应的弧形,这样,有利于在使用切口11时提供双重的卡合可靠性保障。
实施例5
参见图9,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除了将实施例1中切口11的第三壁部113设置为朝向靠近挂起部的终止端133拱起的弧形壁外,还使卡舌12靠近终止端133一侧的尺寸大于靠近第一前端131和第二前端132一侧的尺寸,前者设计有利于在使用切口11时进一步保障卡合的可靠性,后者设计有利于在使用卡舌12时,赋予卡舌12与卡挂物更充分的卡挂止回可靠性。
实施例6
参见图10,与上一实施例相似,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一方面将实施例1中切口11的第三壁部113设置为朝向靠近挂起部的终止端133拱起的弧形壁,一方面将实施例1中的切口11的第一壁部111和第二壁部112由平行改型成了呈一定角度,还同时使卡舌12靠近终止端133一侧的尺寸大于靠近第一前端131和第二前端132一侧的尺寸,其效果也容易理解,有利于在使用切口11时对卡合的可靠性提供双重保障,也有利于在使用卡舌12时,赋予卡舌12与卡挂物更充分的卡挂止回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增减替换,如固定标签1的形状,切口11的形状位置、卡舌12的形状位置等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1.一种带有卫生防落线签的袋茶,包括固定标签(1)、茶包(3)和固定棉线(2),所述固定棉线(2)一端与茶包(3)相连,另一端与固定标签(1)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标签(1)一端设有切口(11),所述切口(11)能够卡在茶杯上或者外部构件上,所述切口(11)外侧设有围绕所述切口(11)的挂起部,所述挂起部能够直接挂在茶杯上或者挂在外部构件上,并且,所述切口(11)具有自固定标签(1)边缘向内部延伸的第一壁部(111)和第二壁部(112),以及具有连接所述第一壁部(111)和第二壁部(112)的第三壁部(113),所述挂起部具有第一前端(131)、第二前端(132)和终止端(133),所述切口(11)的第一壁部(111)和第二壁部(112)的至少部分长度以及整个第三壁部(113)延伸入由所述第一前端(131)、第二前端(132)和终止端(133)所构造的所述挂起部区域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卫生防落线签的袋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11)的第三壁部(113)为直壁或者朝向靠近所述挂起部的终止端(133)拱起的弧形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有卫生防落线签的袋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11)外端开口尺寸不小于切口(11)内部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卫生防落线签的袋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起部是由未封闭的割线(13)构造的卡舌(12),所述割线(13)围成区域形成卡舌(12),所述卡舌(12)设置成能够自固定标签(1)向上拉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卫生防落线签的袋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割线(13)形状包括直线形、圆弧形或者直线与圆弧组合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带有卫生防落线签的袋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口(11)的第一壁部(111)和第二壁部(112)的至少二分之一的长度以及整个第三壁部(113)延伸入由所述割线(13)所构造的所述卡舌(12)区域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带有卫生防落线签的袋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割线(13)形状关于切口(11)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带有卫生防落线签的袋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割线(13)为未切透的连续易撕线或者切透的间断易撕线。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带有卫生防落线签的袋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舌(12)靠近终止端(133)一侧的尺寸大于靠近第一前端(131)和第二前端(132)一侧的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带有卫生防落线签的袋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棉线(2)与固定标签(1)的线头固定点(14)位于切口(11)和卡舌(12)开口方向的位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