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式敞顶集装箱用篷布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3


本实用新型涉及篷布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安装式敞顶集装箱用篷布。



背景技术:

敞顶集装箱是一种没有刚性箱顶的特殊结构的集装箱。为了防止风雨袭击,顶部覆盖有可拆式顶梁支撑的篷布,其他机构与通用集装箱相似。篷布是一种高强度、具有良好韧性及柔软度的防水材料,一般是用高强度涤纶长丝的编织布上涂层聚氯乙烯,传统篷布通常在角部和边缘有坚固的索环,以方便用来穿绳索捆绑悬挂或覆盖。现在,物流运输货物时,都需要遮盖篷布,保证货物安全,不被雨水淋湿。

如图7所述,现有的技术中,因为篷布具有柔软性,遮盖在敞顶集装箱上时,如果外部下雨或者有重物时,位于敞顶集装箱上的篷布会下陷,而下陷会导致篷布形成凹槽,进一步积蓄雨水或者重物,造成篷布不堪重负损坏的情况,所以敞顶集装箱上部设置有横杆10,横杆10两侧设置有卡扣101,敞顶集装箱上部两侧设置有供卡扣101嵌入的卡槽102,这样会减少篷布下陷,但是另外的问题是加设横杆10,制作篷布人员需要将篷布取下,然后再将横杆10拿下,再往敞顶集装箱内进行搬运,然后再将卡扣101卡在卡槽102中,将横杆10卡住,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横杆,并且具有更好安全性稳定性的敞顶集装箱用篷布。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安装式敞顶集装箱用篷布,包括放置在敞顶集装箱体上的篷布体,所述篷布体位于敞顶集装箱体长度方向两侧设置有篷布两侧卷起并通过热烫形成的长条篷布空管,所述长条篷布空管内设置有固定钢管,所述固定钢管与敞顶集装箱体之间设置有拉紧机构;

所述拉紧机构包括套设在固定钢管上的拉紧环,所述拉紧环通过长条篷布空管上空缺的捆绑段,所述拉紧环上设置有拉紧带,所述拉紧带插设于拉紧器中,所述拉紧器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焊接于敞顶集装箱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作篷布人员将篷布体两侧卷起并进行热烫,形成长条篷布空管,在长条篷布空管中插入固定钢管,同时固定钢管也穿过拉紧环,集装箱制作人员再将固定板焊接在敞顶集装箱体上,将拉紧器设置在固定板上,方便安装和拆卸拉紧器。制作篷布人员拉紧拉紧器,带动拉紧带拉紧,也带动拉紧环拉紧,从而拉紧固定钢管,将篷布体拉紧并且遮盖在敞顶集装箱体上,无需使用横杆,更为节省材料,并且收紧器相对于以前通过绳子来绑篷布体更为省时省力,节省人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敞顶集装箱体位于固定钢管两端处设置有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包括焊接在敞顶集装箱体上的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上设置有放置空箱,所述放置空箱中间开设有竖直的放置槽,将放置空箱分隔为第一半盒体和第二半盒体,所述第一半盒体一侧上端穿设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套设有转动板,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将转动板抵接于第二半盒体内侧上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作篷布人员将固定钢管压在转动板上,转动板沿着转动轴转动,固定钢管进入放置槽中,并且转动板因为扭簧重新抵接第二半盒体内侧上沿,使第一半盒体、第二半盒体和转动板形成“门”状封闭结构,固定钢管不易从放置槽内脱落,形成只能固定钢管单向进入的结构,提升固定钢管的牢固性,减少在拉紧带意外变松后,固定支座还能够二次固定固定钢管。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篷布体沿宽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条加强带,所述加强带位于篷布体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强带,在拉紧器拉紧篷布体时,加强带受力后绷紧,起到支撑篷布的效果,减少篷布体撕裂的情况,提高篷布体的牢固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上沿设置有向下倾斜的第一倾斜板,所述拉紧器上设置有嵌入第一倾斜板的卡板,所述固定板两侧凸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板,所述卡板两侧凸起有贴合两块第一连接板内侧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板嵌入第一倾斜板上,使拉紧器和固定板初步连接,通过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螺栓连接进行最终固定,方便制作篷布人员安装和拆卸拉紧器,更为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紧带处设置有限位支座,所述限位支座包括焊接在敞顶集装箱体上的贴紧底板,所述贴紧底板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一对竖直板,一对所述竖直板与贴紧底板均成l型,且竖直板与贴紧底板之间设置均有弧形板,两块所述弧形板之间设置有导向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作篷布人员将拉紧带穿过导向辊和敞顶集装箱体之间的缝隙,从而导向拉紧带收紧的方向,减少在拉紧带被拉紧器拉紧过程中,固定钢管向远离敞顶集装箱体一侧倾斜的情况,使固定钢管在拉紧过程中贴紧敞顶集装箱体,减少空隙。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篷布体沿宽度方向两侧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沿篷布体宽度方向两侧设置的若干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上设置有若干固定环,所述敞顶集装箱体上与固定环相对位置设置有若干d型环,所述d型环穿过固定环,所述敞顶集装箱体上设置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滑动连接有横向的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上设置有若干穿设于d型环内的l型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d型环嵌入固定环,完成篷布体与敞顶集装箱体之间的初步连接,再将滑动杆上若干l型勾同时勾住d型环,完成篷布体与敞顶集装箱体之间的最终连接,并且能够所有d型环一步固定于l型勾,从而节省人工,节省时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套上设置有锁紧弹簧,所述锁紧弹簧远离固定套一端抵接于固定与滑动杆上的抵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紧弹簧通过自身弹性推动滑动杆,将滑动杆上的l型勾勾住d型环,减少滑动杆发生滑动,从d型环上脱落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了固定钢管、拉紧器和横拉加强带,从而产生能够将篷布体进行拉紧,减少使用多根横杆,节省材料的效果;

2.采用了固定支座,从而产生能够固定钢管,在拉紧器失灵情况下依旧能够固定篷布的效果;

3.采用了锁紧机构,从而产生能够在另外两侧固定篷布,节省人工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局部分散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拉紧器和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2中c处的放大图。

图7是现有技术中用于体现横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篷布体;11、长条篷布空管;111、捆绑段;12、固定孔;13、固定环;2、敞顶集装箱体;3、固定钢管;4、拉紧机构;41、拉紧环;42、拉紧带;43、拉紧器;431、固定板;432、第一倾斜板;433、卡板;434、第一连接板;435、第二连接板;5、固定支座;51、固定底板;52、放置空箱;521、放置槽;53、第一半盒体;54、第二半盒体;55、转动轴;56、转动板;57、扭簧;6、加强带;7、限位支座;71、贴紧底板;72、竖直板;73、弧形板;74、导向辊;8、锁紧机构;81、d型环;82、l型勾;83、固定套;831、锁紧弹簧;84、滑动杆;841、抵接板;10、横杆;101、卡扣;102、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便于安装式敞顶集装箱用篷布,包括初步遮盖在敞顶上的篷布体1,篷布体1在敞顶集装箱体2长度方向两侧设置有长条篷布空管11,长条篷布空管11由篷布体1本身卷起热烫形成,并且长条篷布空管11内设置有固定钢管3,通过固定钢管3来固定篷布体1,无需横杆10(参见图7),更为节省材料。固定钢管3也可以为玻纤空管,质地轻便。

参照图3,为了将篷布体1拉紧,在固定钢管3与敞顶集装箱体2之间设置有拉紧机构4,拉紧机构4在敞顶集装箱体2两侧分别设置有3-5个。拉紧机构4包括套设在固定钢管3上的拉紧环41,并且长条篷布空管11上开设有捆绑段111,拉紧环41穿过捆绑段111套设在固定钢管3上,并且拉紧环41上设置有沿敞顶集装箱体2向下垂下的拉紧带42,在拉紧带42远离拉紧环41一端设置有拉紧器43,通过拉紧器43能够拉动拉紧带42,从而将固定钢管3向外拉,将篷布体1呈绷紧状态的覆盖在敞顶集装箱体2上。拉紧器43在本实施例中的拉力为1.5-2吨,所以篷布体1承受着较大的绷紧力,为了减少篷布体1被撕裂的情况,在篷布体1宽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条加强带6(参见图2)。如有需要,在篷布体长度方向上也可以设置加强带6.

参照图4,为了方便制作篷布人员安装和拆卸拉紧器43,在敞顶集装箱体2上与拉紧器43相对处焊接有固定板431,固定板431上沿设置有向下倾斜的第一倾斜板432,拉紧器43朝向固定板431一侧设置有嵌入第一倾斜板432的卡板433,初步固定拉紧器43。固定板431两侧凸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板434,卡板433两侧凸起有贴合两块第一连接板434内侧的第二连接板435,制作篷布人员通过螺栓连接第一连接板434和第二连接板435,从而最终固定拉紧器43,也方便制作篷布人员进行安装和拆卸。

参照图3,在下拉过程中,因为拉紧带42先朝外侧,然后再朝下方拉紧,所以固定钢管3会在拉紧过程中向外倾斜,所以在拉紧带42靠近固定钢管3处设置有限位支座7,限位支座7包括焊接在敞顶集装箱体2上表面的贴紧底板71,贴紧底板71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一对竖直板72,竖直板72贴紧篷布体1上的长条篷布空管11,从而也对篷布体1的位置也能进行固定。一对所述竖直板72与贴紧底板71均成l型,且竖直板72与贴紧底板71之间设置均有弧形板73,在两块弧形板73之间设置有导向辊74。制作篷布人员将拉紧带42穿过导向辊74和敞顶集装箱体2之间的缝隙,从而导向拉紧带42收紧的方向为竖直方向,减少固定钢管3因为拉紧带42向外拉紧而出现倾斜的情况。

参照图5,在固定钢管3两端设置有用于固定固定钢管3的固定支座5,固定支座5包括焊接在敞顶集装箱体2上表面的四块固定底板51(参见图3),四块固定底板51分别位于两根固定钢管3的四个端部,在固定底板51上设置有放置空箱52,放置空箱52中间开设有竖直的用于放置固定钢管3的放置槽521,同时放置槽521将放置空箱52分隔为第一半盒体53和第二半盒体54,在第一半盒体53上端穿设有转动轴55,并且转动轴55上套设有转动板56,转动轴55上设置有扭簧57,扭簧57转动,从而将转动板56抵接于第二半盒体54内侧上沿,使得第一半盒体53、第二半盒体54和转动板56形成“门”状封闭结构,并且转动板56可以向下转动开启。制作篷布人员将固定钢管3压在转动板56上,转动板56沿着转动轴55转动,固定钢管3进入放置槽521中。转动板56因为扭簧57的回复力而重新抵接第二半盒体54内侧上沿,固定钢管3不易从放置槽521内脱落,从而形成只能固定钢管3单向进入的结构,固定钢管3不易从敞顶集装箱体2上脱落。

参照图6,将篷布体1长度方向两侧固定后,为了固定篷布宽度方向两侧,在篷布体1沿宽度方向两侧设置有锁紧机构8,锁紧机构8包括沿篷布体1宽度方向两侧设置的若干固定孔12,并且固定孔12内侧环向固定设置有固定环13,在敞顶集装箱体2上与固定环13相对位置设置有若干供固定环13穿过的d型环81,在敞顶集装箱体2上设置有竖向的固定套83,在固定套83上滑动连接有横向的滑动杆84,并且滑动杆84平行敞顶集装箱体2,在滑动杆84上设置有若干穿设于d型环81内的l型勾82,装卸篷布人员横向移动并转动滑动杆84,若干l型勾82就能穿设在d型环81内,将篷布体1宽度方向两侧固定。

参照图6,因为滑动杆84没有固定装置,容易在运输过程中,滑动杆84上的l型勾82容易从d型环81上脱落,所以在固定套83上设置有套设在滑动杆84上的锁紧弹簧831,锁紧弹簧831远离固定套83一端抵接于固定与滑动杆84上的抵接板841。通过锁紧弹簧831的推力,将l型勾82一直抵接在d型环81上。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制作篷布人员将篷布体1两侧卷起并进行热烫,形成长条篷布空管11,在长条篷布空管11中插入固定钢管3,通过固定钢管3穿过拉紧环41,并且制作篷布人员将固定钢管3压在转动板56上,转动板56沿着转动轴55转动,固定钢管3进入放置槽521中,第一半盒体53、第二半盒体54和转动板56形成“门”状封闭结构,从而初步固定固定钢管3。

集装箱制作人员再将固定板431焊接在敞顶集装箱体2上,将卡板433嵌入第一倾斜板432上,通过第一连接板434与第二连接板435的螺栓连接进行最终将拉紧器43固定在固定板431上。货物装卸工作人员将拉紧带42穿过导向辊74和敞顶集装箱体2之间的缝隙,拉紧拉紧器43,带动拉紧带42拉紧,也带动拉紧环41拉紧,从而拉紧固定钢管3,将篷布体1拉紧并且遮盖在敞顶集装箱体2上,无需使用卡扣101。

最后将d型环81嵌入固定环13,工作人员拉动并转动滑动杆84,将滑动杆84上的l型勾82勾住d型环81,锁紧弹簧831通过自身弹性推动滑动杆84。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安装式敞顶集装箱用篷布,其特征是:包括放置在敞顶集装箱体(2)上的篷布体(1),所述篷布体(1)位于敞顶集装箱体(2)长度方向两侧设置有篷布两侧卷起并通过热烫形成的长条篷布空管(11),所述长条篷布空管(11)内设置有固定钢管(3),所述固定钢管(3)与敞顶集装箱体(2)之间设置有拉紧机构(4);

所述拉紧机构(4)包括套设在固定钢管(3)上的拉紧环(41),所述拉紧环(41)通过长条篷布空管(11)上空缺的捆绑段(111),所述拉紧环(41)上设置有拉紧带(42),所述拉紧带(42)插设于拉紧器(43)中,所述拉紧器(43)上设置有固定板(431),所述固定板(431)焊接于敞顶集装箱体(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式敞顶集装箱用篷布,其特征是:所述敞顶集装箱体(2)位于固定钢管(3)两端处设置有固定支座(5),所述固定支座(5)包括焊接在敞顶集装箱体(2)上的固定底板(51),所述固定底板(51)上设置有放置空箱(52),所述放置空箱(52)中间开设有竖直的放置槽(521),将放置空箱(52)分隔为第一半盒体(53)和第二半盒体(54),所述第一半盒体(53)一侧上端穿设有转动轴(55),所述转动轴(55)上套设有转动板(56),所述转动轴(55)上设置有扭簧(57),所述扭簧(57)将转动板(56)抵接于第二半盒体(54)内侧上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式敞顶集装箱用篷布,其特征是:所述篷布体(1)沿宽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条加强带(6),所述加强带(6)位于篷布体(1)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式敞顶集装箱用篷布,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板(431)上沿设置有向下倾斜的第一倾斜板(432),所述拉紧器(43)上设置有嵌入第一倾斜板(432)的卡板(433),所述固定板(431)两侧凸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板(434),所述卡板(433)两侧凸起有贴合两块第一连接板(434)内侧的第二连接板(435),所述第一连接板(434)与第二连接板(435)通过螺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式敞顶集装箱用篷布,其特征是:所述拉紧带(42)处设置有限位支座(7),所述限位支座(7)包括焊接在敞顶集装箱体(2)上的贴紧底板(71),所述贴紧底板(71)两端分别一体成型有一对竖直板(72),一对所述竖直板(72)与贴紧底板(71)均成l型,且竖直板(72)与贴紧底板(71)之间设置均有弧形板(73),两块所述弧形板(73)之间设置有导向辊(7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式敞顶集装箱用篷布,其特征是:所述篷布体(1)沿宽度方向两侧设置有锁紧机构(8),所述锁紧机构(8)包括沿篷布体(1)宽度方向两侧设置的若干固定孔(12),所述固定孔(12)上设置有若干固定环(13),所述敞顶集装箱体(2)上与固定环(13)相对位置设置有若干d型环(81),所述d型环(81)穿过固定环(13),所述敞顶集装箱体(2)上设置有固定套(83),所述固定套(83)上滑动连接有横向的滑动杆(84),所述滑动杆(84)上设置有若干穿设于d型环(81)内的l型勾(8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式敞顶集装箱用篷布,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套(83)上设置有锁紧弹簧(831),所述锁紧弹簧(831)远离固定套(83)一端抵接于固定与滑动杆(84)上的抵接板(84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式敞顶集装箱用篷布,其包括放置在敞顶集装箱体上的篷布体,所述篷布体位于敞顶集装箱体长度方向两侧设置有篷布两侧卷起并通过热烫形成的长条篷布空管,所述长条篷布空管内设置有固定钢管,所述固定钢管与敞顶集装箱体之间设置有拉紧机构;所述拉紧机构包括套设在固定钢管上的拉紧环,所述拉紧环通过长条篷布空管上空缺的捆绑段,所述拉紧环上设置有拉紧带,所述拉紧带插设于拉紧器中,所述拉紧器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焊接于敞顶集装箱体上。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提升篷布安全性,并且节省人工,节省材料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季中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市明和塑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2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76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