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镀镍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1

本发明涉及一种镀镍工艺。



背景技术:

解决螺丝、螺柱等金属紧固件锈蚀的方法一般是在表面镀锌,但容易产生氢脆。氢脆会导致镀锌金属紧固件锁付后振动出现断裂。而含铬的不锈钢材质的紧固件防腐蚀一般采用在紧固件表面镀镍,但现有镀镍工艺镀镍容易使镀层脱落,镀层的抗腐蚀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镀镍工艺,其能够使镀层紧密结合在紧固件本体上,镀镍效果好,且操作便捷、成本降低。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镀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内置电镀滚筒置入一次镍打底溶液中进行滚筒电镀,一次镍打底溶液由浓度为150-180g/l的盐酸、浓度为150-200g/l的氨基磺酸镍、浓度为250-300g/l的氯化镍以及水组成,溶液ph值为1-1.5,溶液温度为35-40℃,电镀电流密度为0.4-0.5安培/平方分米,电镀时间为25-30min;

2)再将内置电镀滚筒置入二次镍打底溶液中进行滚筒电镀,二次镍打底溶液由浓度为80-85g/l的硼酸、浓度为300-350g/l的硫酸镍、浓度为60-65g/l的氯化镍、浓度为10-25g/l的碘化镍、浓度为20-35g/l的钼酸镍及水组成,溶液ph值为0.5-1,溶液温度为25-30℃,电镀电流密度为0.5-0.6安培/平方分米,电镀时间为20-25min;

3)再将内置电镀滚筒置入三次镍打底溶液中进行滚筒电镀,三次镍打底溶液由浓度为30-35ml/l的调和剂、浓度为250-270g/l的氯化镍、浓度为200-250g/l的黑镍盐、浓度为150-200g/l的氨基磺酸镍及水组成,溶液ph值为0.8-1.2,电镀电压为4-5v,电镀时间为5-8min。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镀镍工艺,其能够使镀层紧密结合在紧固件本体上,镀镍效果好,且操作便捷、成本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实施例1

一种镀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内置电镀滚筒置入一次镍打底溶液中进行滚筒电镀,一次镍打底溶液由浓度为180g/l的盐酸、浓度为150g/l的氨基磺酸镍、浓度为300g/l的氯化镍以及水组成,溶液ph值为1.5,溶液温度为40℃,电镀电流密度为0.5安培/平方分米,电镀时间为30min;

2)再将内置电镀滚筒置入二次镍打底溶液中进行滚筒电镀,二次镍打底溶液由浓度为85g/l的硼酸、浓度为350g/l的硫酸镍、浓度为65g/l的氯化镍、浓度为10g/l的碘化镍、浓度为20g/l的钼酸镍及水组成,溶液ph值为1,溶液温度为30℃,电镀电流密度为0.6安培/平方分米,电镀时间为25min;

3)再将内置电镀滚筒置入三次镍打底溶液中进行滚筒电镀,三次镍打底溶液由浓度为35ml/l的调和剂、浓度为270g/l的氯化镍、浓度为250g/l的黑镍盐、浓度为150g/l的氨基磺酸镍及水组成,溶液ph值为1.2,电镀电压为5v,电镀时间为8min。

实施例2

一种镀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内置电镀滚筒置入一次镍打底溶液中进行滚筒电镀,一次镍打底溶液由浓度为150g/l的盐酸、浓度为180g/l的氨基磺酸镍、浓度为250g/l的氯化镍以及水组成,溶液ph值为1,溶液温度为35℃,电镀电流密度为0.4安培/平方分米,电镀时间为250min;

2)再将内置电镀滚筒置入二次镍打底溶液中进行滚筒电镀,二次镍打底溶液由浓度为80-85g/l的硼酸、浓度为300g/l的硫酸镍、浓度为60g/l的氯化镍、浓度为25g/l的碘化镍、浓度为35g/l的钼酸镍及水组成,溶液ph值为0.5,溶液温度为25℃,电镀电流密度为0.5安培/平方分米,电镀时间为20min;

3)再将内置电镀滚筒置入三次镍打底溶液中进行滚筒电镀,三次镍打底溶液由浓度为30ml/l的调和剂、浓度为250g/l的氯化镍、浓度为200g/l的黑镍盐、浓度为180g/l的氨基磺酸镍及水组成,溶液ph值为0.8,电镀电压为4v,电镀时间为5min。

实施例3

一种镀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内置电镀滚筒置入一次镍打底溶液中进行滚筒电镀,一次镍打底溶液由浓度为160g/l的盐酸、浓度为200g/l的氨基磺酸镍、浓度为280g/l的氯化镍以及水组成,溶液ph值为1.2,溶液温度为37℃,电镀电流密度为0.45安培/平方分米,电镀时间为28min;

2)再将内置电镀滚筒置入二次镍打底溶液中进行滚筒电镀,二次镍打底溶液由浓度为83g/l的硼酸、浓度为340g/l的硫酸镍、浓度为63g/l的氯化镍、浓度为15g/l的碘化镍、浓度为25g/l的钼酸镍及水组成,溶液ph值为0.7,溶液温度为27℃,电镀电流密度为0.56安培/平方分米,电镀时间为23min;

3)再将内置电镀滚筒置入三次镍打底溶液中进行滚筒电镀,三次镍打底溶液由浓度为33ml/l的调和剂、浓度为260g/l的氯化镍、浓度为230g/l的黑镍盐、浓度为200g/l的氨基磺酸镍及水组成,溶液ph值为0.9,电镀电压为4.5v,电镀时间为7min。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镀镍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内置电镀滚筒置入一次镍打底溶液中进行滚筒电镀,一次镍打底溶液由浓度为150-180g/l的盐酸、浓度为150-200g/l的氨基磺酸镍、浓度为250-300g/l的氯化镍以及水组成,溶液ph值为1-1.5,溶液温度为35-40℃,电镀电流密度为0.4-0.5安培/平方分米,电镀时间为25-30min;再将内置电镀滚筒置入二次镍打底溶液中进行滚筒电镀,二次镍打底溶液由浓度为80-85g/l的硼酸、浓度为300-350g/l的硫酸镍、浓度为60-65g/l的氯化镍、浓度为10-25g/l的碘化镍、浓度为20-35g/l的钼酸镍及水组成,溶液ph值为0.5-1,溶液温度为25-30℃,电镀电流密度为0.5-0.6安培/平方分米,电镀时间为20-25min;3)再将内置电镀滚筒置入三次镍打底溶液中进行滚筒电镀,三次镍打底溶液由浓度为30-35ml/l的调和剂、浓度为250-270g/l的氯化镍、浓度为200-250g/l的黑镍盐、浓度为150-200g/l的氨基磺酸镍及水组成,溶液ph值为0.8-1.2,电镀电压为4-5v,电镀时间为5-8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镀镍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内置电镀滚筒置入一次镍打底溶液中进行滚筒电镀;2)再将内置电镀滚筒置入二次镍打底溶液中进行滚筒电镀;3)再将内置电镀滚筒置入三次镍打底溶液中进行滚筒电镀。本发明提供的镀镍工艺,其能够使镀层紧密结合在紧固件本体上,镀镍效果好,且操作便捷、成本降低。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余姚市晶易光伏发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760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