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树木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异形树穴的树木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树穴是树木的生根之基础,同建筑物的基础一样对树木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严重影响着植物的长势,科学合理的树穴结构能够有效提供植物的成活率,促进根系养分的吸收。目前在城市中种植的大型乔木由于其立地条件不良往往需要用配生土对原土壤进行树穴换土处理,因此,树穴的结构也会影响配生土的用量。树穴的几何形状对于引导植物根系生长方向和范围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植物根系的生长方向和分布密度对于根系的力学性质产生影响,因此树穴在满足植物基本生态属性需求之外,可以通过人为设计树穴几何形状有针对性的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方向和范围,提高大型乔木抗风固根性能。
中国专利cn108781961a“一种树穴池苗木的栽植方法”公开了苗木种植过程中种植穴的构造,但是主要解决的是根部不透气的问题。中国专利cn110226430a“一种行道树种植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中在种植穴内置入用透水土工布袋包裹的种植土球,进行有效蓄水,达到促进苗木根系生长的效果,但两种方法不能节约用土量,也不能实现苗木的定向促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异形树穴的树木种植方法,能够有效节约用土量,促进植物根系的定向生长,并能方便快捷的构建异形树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异形树穴的树木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异形树穴;
s2、将树木栽种至与异形树穴相配合的异型控根容器中,并在异型控根容器中填放配置土;
s3、将异形控根容器放入异型树穴中;
s4、在异型控根容器与异形树穴的间隙处回填普通土,并夯实。
优选的,构建异形树穴的装置包括门型架及异形模具,在门型架内设有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打桩装置,所述异形模具设于打桩装置的下方,所述异型模具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异形筒体;在异型模具的侧壁上开设有气孔,气孔通过导气软管与空气压缩装置连接;所述门型架上还设有异形模具提拉装置,提拉装置通过绳索及挂钩对异型模具进行提拉,在异形模具的上部设有与挂钩相配合的挂环。
优选的,所述打桩装置包括打桩主体,打桩主体在导轨内上下滑动,在打桩主体的上端设有用于带动打桩主体移动的电机,在打桩主体的下端设有打桩锤,打桩锤的下端设有第一缓冲垫。
优选的,所述异形模具的内的上部设有隔板,隔板的中部为网状结构,隔板将异形模具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空气腔和土壤腔;所述气孔设于空气腔的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空气腔的侧壁上还设有进水口,在进水口出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异型模具的上端放置有第二缓冲垫,在异型模具上端的边缘处设有用于对第二缓冲垫进行限位的止挡。
优选的,所述构建异形树穴的包括以下步骤,
s11、使用打桩装置将异形模具打入土壤中,直至隔板与地平面相接触;
s12、启动空气压缩装置,使异形模具内产生负压,从而将土壤吸附于异形模具内;
s13、将提拉装置的挂钩连接至挂环,然后启动提拉装置,将异形模具从土壤中拉出,形成异形树穴。
s14、在异形模具处于悬空状态时,将门型架移动至异形树穴以外的位置,然后启动启动空气压缩装置向异形模具内充气,形成正压,将土壤排出。
优选的,步骤s11中,在启动空气压缩装置4之前,先通过进水口17向异形模具2内注水,然后关上密封盖18,静置20分钟。
优选的,所述异型控根容器包括异型的控根容器本体,控根容器本体为可降解材料制成,控根容器本体的下端封闭,上端开口。
优选的,在控根容器本体的外侧面设有多个漏斗状凸起,漏斗状凸起的两端开口,大口端与控根容器本体连接并与控根容器本体的内部连通。
本发明提供一种异形树穴的树木种植方法,就有一些有益效果:
1、节约了用土量,本发明通过研究五种不同几何形状的树穴,探究最小用土量和根系最大生长范围的数量关系,提供了一种能够节约用土量异型树穴的构造方法,极大的节约了植物种植和换穴过程中的用土量。
2、提高存活率,异型种植穴较之传统的种植穴,能够定向促进根系生长,促进根系养分和水分的吸收,提高了植物的存活率,并提升了植物的抗风固根性能。
3、降低工程造价,异型种植穴能够较为准确的把握营养土和其他土壤的用量,避免浪费,且固定的异型种植穴可以实现机械批量种植,极大地降低了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异形树穴构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门型架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异形模具打入土壤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异形模具取出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控根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漏斗状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异形模具为三角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控根容器本体为三角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异形模具为四角星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控根容器本体为四角星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异形模具为五角星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控根容器本体为五角星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异形模具为六角星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控根容器本体为六角星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异形模具为米字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控根容器本体为米字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控根容器放入异形树穴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异形树穴的树木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异形树穴;
s2、将树木栽种至与异形树穴相配合的异型控根容器中,并在异型控根容器中填放配置土;
s3、将异形控根容器放入异型树穴中;
s4、在异型控根容器与异形树穴的间隙处回填普通土,并夯实。
优选的,如图1-2所示,构建异形树穴的装置包括门型架1及异形模具2,在门型架1内设有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打桩装置,所述异形模具2设于打桩装置的下方,所述异型模具2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异形筒体;在异型模具2的侧壁上开设有气孔3,气孔3通过导气软管与空气压缩装置4连接;所述门型架1上还设有异形模具提拉装置5,提拉装置5通过绳索6及挂钩7对异型模具2进行提拉,在异形模具2的上部设有与挂钩7相配合的挂环8。
本发明中的打桩装置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打桩装置,优选的,可采用如cn207176681中所公开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打桩机,所述打桩装置包括打桩主体9,打桩主体9在导轨10内上下滑动,在打桩主体9的上端设有用于带动打桩主体9移动的电机11,在打桩主体9的下端设有打桩锤12,打桩锤12的下端设有第一缓冲垫13。
优选的,如图3所示,所述异形模具2的内的上部设有隔板14,隔板14的中部为网状结构,隔板14将异形模具2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空气腔15和土壤腔16;所述气孔3设于空气腔15的侧壁上。若整个异形模具2内部均填满了土壤,则不利于负压的形成;故通过隔板14形成一个空气腔15,并且将隔板14的中部设置成网状结构,使空气腔15与土壤腔16连通。
优选的,所述空气腔15的侧壁上还设有进水口17,在进水口17出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8若土壤较为干燥,则不利于负压的形成,此时可通过进水口17向异形模具2内注水,增加土壤的湿度。
优选的,所述异型模具2的上端放置有第二缓冲垫23,在异型模具2上端的边缘处设有用于对第二缓冲垫23进行限位的止挡24。设置第二缓冲垫23,使打桩时异形模具2受力更均匀。
优选的,所述空气压缩装置4为正负压一体式空气压缩机。
优选的,所述提拉装置5为绞盘。
优选的,所述构建异形树穴的包括以下步骤,
s11、如图4所示,使用打桩装置将异形模具2打入土壤中,直至隔板14与地平面相接触;
s12、启动空气压缩装置4,使异形模具2内产生负压,从而将土壤吸附于异形模具2内;
s13、如图5所示,将提拉装置5的挂钩7连接至挂环8,然后启动提拉装置5,将异形模具2从土壤中拉出,形成异形树穴。
s14、在异形模具2处于悬空状态时,将门型架1移动至异形树穴以外的位置,然后启动启动空气压缩装置4向异形模具2内充气,形成正压,将土壤排出。
优选的,步骤s11中,在启动空气压缩装置4之前,先通过进水口17向异形模具2内注水,然后关上密封盖18,静置20分钟。
采用打桩的形式将异形的模具打入土壤中,然后对异型模具的内部进行抽气,使异形模具内部形成负压,从而使土壤吸附于异形模具内,再将异形模具从地面提拉出来即可形成异形树穴,能够很方便的形成异形树穴。
优选的,如图6所示,所述异型控根容器包括异型的控根容器本体25,控根容器本体25为可降解材料制成,控根容器本体25的下端封闭,上端开口。
优选的,如图7所示,在控根容器本体25的外侧面设有多个漏斗状凸起26,漏斗状凸起26的两端开口,大口端与控根容器本体25连接并与控根容器本体25的内部连通。设置漏斗状凸起,便于引导根系的生长,使根系能够有秩序的向外生长,不会出现缠根等情况。
优选的,所述可降解材料采用淀粉基塑料。
采用异型控根容器与异形树穴相配合,节约了土壤量,并能定向促进根系生长,促进根系养分和水分的吸收,提高了植物的存活率,并提升了植物的抗风固根性能;同时采用可降解的材料,无需移除,对环境及植物后期生长均提供了便利。
优选的,如图8-9所示,所述异形模具2及控根容器本体25为三角形。
优选的,如图10-11所示,所述异形模具2及控根容器本体25为四角星型。
优选的,如图12-13所述,所述异型模具2及控根容器本体25为五角星型。
优选的,如图14-15所述,异型模具2及控根容器本体25为六角星型。
优选的,如图16-17所述,所述异型模具2及控根容器本体25为米字型。
树木种植好之后如图18所示,待控根容器降解后,树木根系便与外界土壤连通,不会阻碍根系的进一步生长。
上述五种形状在保证植物根系有足够的放置空间的同时,确定了五种异型树穴的平面构型,其中各自的核心参数数据分别如下表所示:
表1.异型树穴核心参数
其中,所述外接圆半径在满足植物根系生在基本空间的情况下进行具体测定。要求是内接于此直径的异型树穴内能够为容纳植物根系提供充足的生长空间。
其中,所述圆的等分份数是对外接圆进行等分划分,每两份对应异型几何图形的弦长,角度为该弦长所对应的异型几何图形的内角。
其中,所述竖向投影面积是异型平面几何图形所构成的投影面积,也即是异型树穴的平面几何面积。
其中,所述的树穴深度是根据树球高度进行常规设置,但是在此方法中假设所有树穴深度均为相同。
如图2所示对各个异型树穴的植生土用量进行计算,规定植物根系生长范围ri相同均为r
圆形面积s0=πr2
内接三角型面积
内接十字型面积s2=8*r2/2(ctg45 ctg30)
内接五角星型面积s3=10*r2/2(ctg36 ctg18)
内接六角星型面积s4=12*r2/2(ctg30 ctg30)
内接米字型面积s5=16*r2/2(ctg22.5 ctg45)
节约用途量(%)ω=s0-si/s0
表2.同直径异型树穴配生土节约量ω
表3.同土量树穴植物根系生长范围增量ω′
以上实例事实的证明了内接五角星型在这两方面表现出比较优异的效果,用土量节约64.3%,根系生长范围增加量为67.9%,相应的对于实际工程而言的显示意义是即节约了工程造价又能为植物根系的防风固根能力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保证植物的抗风性能。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异形树穴的树木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异形树穴;
s2、将树木栽种至与异形树穴相配合的异型控根容器中,并在异型控根容器中填放配置土;
s3、将异形控根容器放入异型树穴中;
s4、在异型控根容器与异形树穴的间隙处回填普通土,并夯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异形树穴的树木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异形树穴的装置包括门型架(1)及异形模具(2),在门型架(1)内设有设有可上下滑动的打桩装置,所述异形模具(2)设于打桩装置的下方,所述异型模具(2)为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异形筒体;在异型模具(2)的侧壁上开设有气孔(3),气孔(3)通过导气软管与空气压缩装置(4)连接;所述门型架(1)上还设有异形模具提拉装置(5),提拉装置(5)通过绳索(6)及挂钩(7)对异型模具(2)进行提拉,在异形模具(2)的上部设有与挂钩(7)相配合的挂环(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异形树穴的树木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桩装置包括打桩主体(9),打桩主体(9)在导轨(10)内上下滑动,在打桩主体(9)的上端设有用于带动打桩主体(9)移动的电机(11),在打桩主体(9)的下端设有打桩锤(12),打桩锤(12)的下端设有第一缓冲垫(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异形树穴的树木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模具(2)的内的上部设有隔板(14),隔板(14)的中部为网状结构,隔板(14)将异形模具(2)的内部空间分隔为空气腔(15)和土壤腔(16);所述气孔(3)设于空气腔(15)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异形树穴的树木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腔(15)的侧壁上还设有进水口(17),在进水口(17)出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8)。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异形树穴的树木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型模具(2)的上端放置有第二缓冲垫(23),在异型模具(2)上端的边缘处设有用于对第二缓冲垫(23)进行限位的止挡(2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异形树穴的树木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异形树穴的包括以下步骤,
s11、使用打桩装置将异形模具(2)打入土壤中,直至隔板(14)与地平面相接触;
s12、启动空气压缩装置(4),使异形模具(2)内产生负压,从而将土壤吸附于异形模具(2)内;
s13、将提拉装置(5)的挂钩(7)连接至挂环(8),然后启动提拉装置(5),将异形模具(2)从土壤中拉出,形成异形树穴;
s14、在异形模具(2)处于悬空状态时,将门型架(1)移动至异形树穴以外的位置,然后启动启动空气压缩装置(4)向异形模具(2)内充气,形成正压,将土壤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异形树穴的树木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1中,在启动空气压缩装置4之前,先通过进水口17向异形模具2内注水,然后关上密封盖18,静置20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异形树穴的树木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型控根容器包括异型的控根容器本体(25),控根容器本体(25)为可降解材料制成,控根容器本体(25)的下端封闭,上端开口。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异形树穴的树木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控根容器本体(25)的外侧面设有多个漏斗状凸起(26),漏斗状凸起(26)的两端开口,大口端与控根容器本体(25)连接并与控根容器本体(25)的内部连通。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