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金针菇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冷库栽培金针菇技术。
背景技术:
金针菇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食药两用菌,它口感鲜美,胶质嫩滑,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质与元素,对儿童智力发育有重要的作用,还含有抗癌活性物质;现在金针菇得到大面积种植,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但是金针菇多数在大棚中养殖,现今将金针菇与冷库相结合的相知方法普遍较少,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利用冷库栽培金针菇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利用冷库栽培金针菇技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冷库栽培金针菇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与装瓶
1.1)、配方:棉籽壳10%、玉米芯34.5%、麸皮15%、米糖30%,木屑10%、碳0.5%,将上述成分搅拌在一起,制得干料;
1.2)、装瓶:干料搅拌30分钟后,按料水比1:1.5,边加水边搅拌,加水结束后,再搅拌60分钟后装入;
2)、灭菌与接种
2.1)、灭菌:栽培瓶进行常规的高压蒸汽灭菌,达0.15兆帕后保温3小时出锅冷却;
2.2)、接种:待料温降到22℃以下时接种,接种过程均按无菌操作进行,接种量以塞满接种孔为准;
3)、发菌管理
3.1)、温、湿度接种后立即移至培养室,培养菌丝,瓶温20℃为宜,不高于22℃;一般经过25-30天,直至菌丝能长满全瓶;
3.2)、通风每天早,晚各通风一次,每次10分钟左右;
3.3)、消毒要定期检查,及时处理污染的菌瓶;
4)、出菇管理:出菇房必须消毒,场地要干净,并要求室内无光,菇防的管理措施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4.1)、搔菌:待菌丝长至4/5瓶后及时将无杂菌的菌瓶送入搔菌室进行搔菌;
4.2)、养菌期:时间为1-5天,保持室温12-15℃,湿度95%以上,每天通风2-3次,使空气清新,保持室内二氧化碳浓度3500-4500毫升/立方米;
4、3)、催蕾期:养苗到4-6天,培养基上部就会形成琥珀色的水珠,有时还会形成一层白色棉状物,这是现蕾的前兆;如果出现浅茶色或褐色浑浊的水珠,那培养基已被杂菌污染,及时把污染的菌瓶拿出培养室;
4.4)、均育期:培育到第7-11天温度每天下降2℃,早晚各通风10分钟,保持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为3000-3500毫升/立方米,湿度85%-90%;
4.5)、抑制期:进入第12-19天即现蕾后2-3天,菌柄生长到0.8厘米,菌盖米粒大时就抑制生长突出单株的长势,促使整株整齐一致;此时空气湿度为85%为宜,湿度控制在4-6℃,时间为5-7天,此时是增加菇体重量,提高品性状的关键时期,此时可增光,早晚通风2次,每次10-15分钟,保持室内二氧化碳浓度2000-2500毫升/立方米;
4.6)、套简期:至20-24天,实施套简,套简可防止金针菇下垂敬乱,减少对菇的氧气供应,抑制菌生长,促进菌柄伸长;应在金针菇伸长出瓶口3厘米左右时套简,套筒后保持湿度约85%,温度6-8℃,室内二氧化碳浓度50000-6000毫升/立方米;
4.7)、采收期:至第25-30天,关闭通风系统,二氧化碳浓度保持在800毫升/立方米以上,湿度控制在80%-85%,金针菇菌柄长13-15厘米,菌盖直径1厘米以内,半球形,边缘内卷,开伞度三分时,为最适采收期,用于即时鲜售的应在菌盖六七分开伞时采收为佳,采收时间为3-4天。
优选的,步骤1.2)中,含水量以60%-65%为宜,装瓶后,瓶内培养基应上下松紧一致,料面结实平整,料孔居中畅通,保持料面与瓶口间距3厘米,每瓶重860克左右。
优选的,步骤4.3)中,催蕾期温度控制在9-13℃,湿度90%,保持室内二氧化碳浓度3500-4500毫升/立方米;并给予微弱的散射光,适时通风。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利用冷库栽培金针菇技术,冷库中温度、湿度、以及二氧化碳的含量均为可控,并且当金针菇现蕾前的可进行低温诱导,控制相对高湿能加速原基发生,在抑制期的低温加强风,能改善菇体品质,增加产量,伸长期的低温也有助于增加产量,延长货架期,所以低温求稳是初种菇者的最佳选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一种利用冷库栽培金针菇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与装瓶
1.1)、配方:棉籽壳10%、玉米芯34.5%、麸皮15%、米糖30%,木屑10%、碳0.5%,将上述成分搅拌在一起,制得干料;
1.2)、装瓶:干料搅拌30分钟后,按料水比1:1.5,边加水边搅拌,加水结束后,再搅拌60分钟后装入;
2)、灭菌与接种
2.1)、灭菌:栽培瓶进行常规的高压蒸汽灭菌,达0.15兆帕后保温3小时出锅冷却;
2.2)、接种:待料温降到22℃以下时接种,接种过程均按无菌操作进行,接种量以塞满接种孔为准;
3)、发菌管理
3.1)、温、湿度接种后立即移至培养室,培养菌丝,瓶温20℃为宜,不高于22℃;一般经过25-30天,直至菌丝能长满全瓶;
3.2)、通风每天早,晚各通风一次,每次10分钟左右;
3.3)、消毒要定期检查,及时处理污染的菌瓶;
4)、出菇管理:出菇房必须消毒,场地要干净,并要求室内无光,菇防的管理措施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4.1)、搔菌:待菌丝长至4/5瓶后及时将无杂菌的菌瓶送入搔菌室进行搔菌;
4.2)、养菌期:时间为1-5天,保持室温12-15℃,湿度95%以上,每天通风2-3次,使空气清新,保持室内二氧化碳浓度3500-4500毫升/立方米;
4、3)、催蕾期:养苗到4-6天,培养基上部就会形成琥珀色的水珠,有时还会形成一层白色棉状物,这是现蕾的前兆;如果出现浅茶色或褐色浑浊的水珠,那培养基已被杂菌污染,及时把污染的菌瓶拿出培养室;
4.4)、均育期:培育到第7-11天温度每天下降2℃,早晚各通风10分钟,保持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为3000-3500毫升/立方米,湿度85%-90%;
4.5)、抑制期:进入第12-19天即现蕾后2-3天,菌柄生长到0.8厘米,菌盖米粒大时就抑制生长突出单株的长势,促使整株整齐一致;此时空气湿度为85%为宜,湿度控制在4-6℃,时间为5-7天,此时是增加菇体重量,提高品性状的关键时期,此时可增光,早晚通风2次,每次10-15分钟,保持室内二氧化碳浓度2000-2500毫升/立方米;
4.6)、套简期:至20-24天,实施套简,套简可防止金针菇下垂敬乱,减少对菇的氧气供应,抑制菌生长,促进菌柄伸长;应在金针菇伸长出瓶口3厘米左右时套简,套筒后保持湿度约85%,温度6-8℃,室内二氧化碳浓度50000-6000毫升/立方米;
4.7)、采收期:至第25-30天,关闭通风系统,二氧化碳浓度保持在800毫升/立方米以上,湿度控制在80%-85%,金针菇菌柄长13-15厘米,菌盖直径1厘米以内,半球形,边缘内卷,开伞度三分时,为最适采收期,用于即时鲜售的应在菌盖六七分开伞时采收为佳,采收时间为3-4天。
进一步的说,步骤1.2)中,含水量以60%-65%为宜,装瓶后,瓶内培养基应上下松紧一致,料面结实平整,料孔居中畅通,保持料面与瓶口间距3厘米,每瓶重860克左右。
进一步的说,催蕾期温度控制在9-13℃,湿度90%,保持室内二氧化碳浓度3500-4500毫升/立方米;并给予微弱的散射光,适时通风。
更进一步地,本案还提供对利用冷库栽培金针菇技术的管理焦点分析:
1、温度、现蕾、抑制、伸长三个阶段所需温度分别为高、中、低。现蕾前的低温诱导,相对高湿能加速原基发生,抑制期的低温加强风,能改善菇体品质,增加产量,伸长期的
低温也有助于增加产量,延长货架期。低温求稳是初种菇者的最佳选择。
2.湿度、湿度的大小随温度变化,低温高湿,升温降湿能预防病害发生,高湿利于增大出菇密度,低温高湿利于增加菇重。
3、通风冷库是一个缺氧的环境,后期二氧化碳浓度普遍偏高,柄细,冒尖是缺氧迹象。通风与降湿的子盾可在通风时用加湿器加湿解决。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利用冷库栽培金针菇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与装瓶
1.1)、配方:棉籽壳10%、玉米芯34.5%、麸皮15%、米糖30%,木屑10%、碳0.5%,将上述成分搅拌在一起,制得干料;
1.2)、装瓶:干料搅拌30分钟后,按料水比1:1.5,边加水边搅拌,加水结束后,再搅拌60分钟后装入;
2)、灭菌与接种
2.1)、灭菌:栽培瓶进行常规的高压蒸汽灭菌,达0.15兆帕后保温3小时出锅冷却;
2.2)、接种:待料温降到22℃以下时接种,接种过程均按无菌操作进行,接种量以塞满接种孔为准;
3)、发菌管理
3.1)、温、湿度接种后立即移至培养室,培养菌丝,瓶温20℃为宜,不高于22℃;一般经过25-30天,直至菌丝能长满全瓶;
3.2)、通风每天早,晚各通风一次,每次10分钟左右;
3.3)、消毒要定期检查,及时处理污染的菌瓶;
4)、出菇管理:出菇房必须消毒,场地要干净,并要求室内无光,菇防的管理措施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4.1)、搔菌:待菌丝长至4/5瓶后及时将无杂菌的菌瓶送入搔菌室进行搔菌;
4.2)、养菌期:时间为1-5天,保持室温12-15℃,湿度95%以上,每天通风2-3次,使空气清新,保持室内二氧化碳浓度3500-4500毫升/立方米;
4、3)、催蕾期:养苗到4-6天,培养基上部就会形成琥珀色的水珠,有时还会形成一层白色棉状物,这是现蕾的前兆;如果出现浅茶色或褐色浑浊的水珠,那培养基已被杂菌污染,及时把污染的菌瓶拿出培养室;
4.4)、均育期:培育到第7-11天温度每天下降2℃,早晚各通风10分钟,保持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为3000-3500毫升/立方米,湿度85%-90%;
4.5)、抑制期:进入第12-19天即现蕾后2-3天,菌柄生长到0.8厘米,菌盖米粒大时就抑制生长突出单株的长势,促使整株整齐一致;此时空气湿度为85%为宜,湿度控制在4-6℃,时间为5-7天,此时是增加菇体重量,提高品性状的关键时期,此时可增光,早晚通风2次,每次10-15分钟,保持室内二氧化碳浓度2000-2500毫升/立方米;
4.6)、套简期:至20-24天,实施套简,套简可防止金针菇下垂敬乱,减少对菇的氧气供应,抑制菌生长,促进菌柄伸长;应在金针菇伸长出瓶口3厘米左右时套简,套筒后保持湿度约85%,温度6-8℃,室内二氧化碳浓度50000-6000毫升/立方米;
4.7)、采收期:至第25-30天,关闭通风系统,二氧化碳浓度保持在800毫升/立方米以上,湿度控制在80%-85%,金针菇菌柄长13-15厘米,菌盖直径1厘米以内,半球形,边缘内卷,开伞度三分时,为最适采收期,用于即时鲜售的应在菌盖六七分开伞时采收为佳,采收时间为3-4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冷库栽培金针菇技术,其特征在于,步骤1.2)中,含水量以60%-65%为宜,装瓶后,瓶内培养基应上下松紧一致,料面结实平整,料孔居中畅通,保持料面与瓶口间距3厘米,每瓶重860克左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冷库栽培金针菇技术,其特征在于,步骤4.3)中,催蕾期温度控制在9-13℃,湿度90%,保持室内二氧化碳浓度3500-4500毫升/立方米;并给予微弱的散射光,适时通风。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