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稻鱼鹅养殖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83

本发明涉及养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的稻鱼鹅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稻田是人类耕种形成的具有湿地效应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除了生产水稻外,还有很多生物进行着生命演替,承担着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它们由于不被人类所需或有效利用,成为稻田产出的负累,如杂草、害虫、病原微生物等,人类要花很多精力治理和清除,造成人力、物力损耗和治理成本增加,稻鱼综合种养正在逐渐代替传统的稻田种植,可节省土地,实现天然的立体农业生产模式,有效缓解人地矛盾,表现出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生态、节能等多方面的作用,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均取得显著的成效。

虽说稻鱼种养模式充分利用了稻田综合资源,较单纯种稻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稻鱼综合种养进行田间工程改造后,在水稻种植面积在减少8%~10%的情况下,实现水稻不减产,但是可以在稻鱼综合种养模式上进一步进行改进,达到更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稻鱼鹅养殖方法,它使稻田生态系统得到合理改造,实现农药化肥减投减量,提高稻田产出和效益增值。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的稻鱼鹅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地:选择多个水源丰富、阳光充足、无污染、保水保肥性、排灌方便且紧挨一起的田块,并能防洪、防旱,田内水体溶氧量不低于3mg/l,ph值6~8.5;

b)、水稻品种选择:选择株高中等偏上、株型集散适中、茎粗叶挺、分蘖较强、抗逆性好的品种,如川优6203;

c)、稻田工程改进:以机械挖方为主,人工修整为辅,修建环沟和暂养池,整个环沟和暂养池面积约占整块田面积的8%~10%,田埂夯实不漏水;

d)、配套设施安装:

(a)进排水设施:进、排水口均需要用网片过滤,网片孔目视所养鱼规格而定,以不逃鱼,不阻水为原则;

(b)安装拦鱼栅:拦鱼栅材料选用木制、条编或网片等材料均可,鱼栅的孔隙或网眼大小,根据所放养鱼种规格来确定,保证不阻水,不逃鱼,拦鱼栅的高度高出田埂0.2~0.3m,安装后凸面迎向水流(即进水口凸面朝田外),增加过水面积,分散对拦鱼设备的冲击力,拦鱼栅的形状有“⌒”“∧”“一”等,为了安全,拦鱼栅要设2层,一层起拦渣作用,一层起拦鱼作用;

(c)饵料台:每一田块安放1~2个饵料台,用直径5cm的pvc管做成每边1.3m长的正方形,固定于环沟中;

(d)鹅棚:在几块稻田的中间,选1个较宽的田埂,用遮阳网搭建鹅棚,以做鹅只固定宿营地;

e)苗种放养:

(a)稻田消毒:鱼种放养前,对鱼沟按水体用生石灰200g/m3,均匀泼洒。

(b)鱼种消毒:鱼种下田前用2%~4%食盐水或10mg/l高锰酸钾溶液等药物浸泡10~20min;

(c)仔鹅放养:将规格为500~750g的仔鹅放养150~225只/hm2,于秧苗返青后放入大田中;

(d)鱼种投放:主养5g/尾的红田鱼4500尾/hm2、5g/尾的建鲤4500尾/hm2、50g/尾的鲫鱼6000尾/hm2、100g/尾的乌鳢3750尾/hm2,搭配放养尾重为400~500g的草鱼150尾/hm2、鲢鳙鱼300尾/hm2,于秧苗返青后放入大田中;

f)、饲养管理:

(a)养鱼饲料:颗粒饲料颗粒直径0.5~3mm且粗蛋白含量≥25%,农家饲料使用蚕蛹、菜子饼、米糠、麦麸、豆渣、酱糟、酒糟等,青饲料使用浮萍、瓢沙、水草、旱草、豆叶、菜叶、苕藤等;

(b)投喂量:以1~2d内吃完为宜,一般为田内鱼种总体重的4%~7;

(c)投饲方法:投料地点固定在鱼沟内,饲料投1~2次/d,第1次在上午7~9时,第2次在下午3~5时,青饲料应新鲜,以当天吃完为宜,次日投草前需将陈草捞去,浮萍覆盖鱼凼水面不超过50%,先投青饲料后投颗粒饲料,不喂变质饲料;

g)、稻田管理:

(a)水位管理:秧苗生长前期田水做到薄水栽秧、活水返青,返青后水深控制在6~8cm,促进水稻分蘖,选择连续晴天保持水面比垄面底10cm左右的时间进行放水晒田,晒田结束后加深水位至15~18cm,水稻收割前10~15d,降低田水,以鱼沟水面低于田面10cm为宜,让鱼类集中在鱼沟内生活,便于水稻的生长;

(b)水稻病虫害防治:稻田养鹅和鱼对水稻病虫害有生物防治作用,同时要合理设置诱虫灯和性诱剂,采用绿色防控措施综合防治水稻病虫害,如确需施用农药,也要选用对口、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不使用对鱼类高毒的农药品,施药前,先疏通鱼沟,加深田水至7cm,粉剂趁早上稻叶沾有露水时用喷粉器喷,水剂在晴天露水干后以雾状喷出,应将药喷在稻叶上,尽可能避免药物落入水中;

(c)鱼病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鱼病发生时及时对田水消毒,并投喂药饵进行治疗。

进一步的,在步骤a)中,所述水体溶氧量采取溶氧量仪器法测试,所述溶氧量仪器法测试为薄膜电极法测水中溶氧量。

进一步的,在步骤c)中,紧挨田埂在田内挖一条宽1.5~2m环沟,所述环沟主要分两部分,其中紧挨田埂0.4~0.5m要与田面保持同一平面,作为土埂护坡区,环沟深度为1.2~1.5m,环沟底部宽度1.0m以上,作为养殖区,环沟截面为梯形,上宽下窄,边坡适度并夯实,所挖泥土用于加高加固四周田埂,加高0.5~0.6m。

进一步的,在步骤c)中,所述暂养池长4.0~6.0m,宽3.0~5.0m,深1.5~2.0m,形状为长方形,暂养池水源充足,与环沟相通。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使稻田生态系统得到合理改造,利用鹅的摄食活动,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鹅频繁的活动产生中耕浑水效果,达到刺激水稻生长的目的,同时鹅的排泄物提高了稻田中有效氮磷的含量,为水稻和田鱼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有机肥料,实现农药化肥减投减量,提高稻田产出和效益增值,充分利用了稻田综合资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新型的稻鱼鹅养殖方法,一种新型的稻鱼鹅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选地:选择多个水源丰富、阳光充足、无污染、保水保肥性、排灌方便且紧挨一起的田块,并能防洪、防旱,田内水体溶氧量不低于3mg/l,ph值6~8.5;

b)、水稻品种选择:选择株高中等偏上、株型集散适中、茎粗叶挺、分蘖较强、抗逆性好的品种,如川优6203;

c)、稻田工程改进:以机械挖方为主,人工修整为辅,修建环沟和暂养池,整个环沟和暂养池面积约占整块田面积的8%~10%,田埂夯实不漏水;

d)、配套设施安装:

(a)进排水设施:进、排水口均需要用网片过滤,网片孔目视所养鱼规格而定,以不逃鱼,不阻水为原则;

(b)安装拦鱼栅:拦鱼栅材料选用木制、条编或网片等材料均可,鱼栅的孔隙或网眼大小,根据所放养鱼种规格来确定,保证不阻水,不逃鱼,拦鱼栅的高度高出田埂0.2~0.3m,安装后凸面迎向水流(即进水口凸面朝田外),增加过水面积,分散对拦鱼设备的冲击力,拦鱼栅的形状有“⌒”“∧”“一”等,为了安全,拦鱼栅要设2层,一层起拦渣作用,一层起拦鱼作用;

(c)饵料台:每一田块安放1~2个饵料台,用直径5cm的pvc管做成每边1.3m长的正方形,固定于环沟中;

(d)鹅棚:在几块稻田的中间,选1个较宽的田埂,用遮阳网搭建鹅棚,以做鹅只固定宿营地;

e)苗种放养:

(a)稻田消毒:鱼种放养前,对鱼沟按水体用生石灰200g/m3,均匀泼洒。

(b)鱼种消毒:鱼种下田前用2%~4%食盐水或10mg/l高锰酸钾溶液等药物浸泡10~20min;

(c)仔鹅放养:将规格为500~750g的仔鹅放养150~225只/hm2,于秧苗返青后放入大田中;

(d)鱼种投放:主养5g/尾的红田鱼4500尾/hm2、5g/尾的建鲤4500尾/hm2、50g/尾的鲫鱼6000尾/hm2、100g/尾的乌鳢3750尾/hm2,搭配放养尾重为400~500g的草鱼150尾/hm2、鲢鳙鱼300尾/hm2,于秧苗返青后放入大田中;

f)、饲养管理:

(a)养鱼饲料:颗粒饲料颗粒直径0.5~3mm且粗蛋白含量≥25%,农家饲料使用蚕蛹、菜子饼、米糠、麦麸、豆渣、酱糟、酒糟等,青饲料使用浮萍、瓢沙、水草、旱草、豆叶、菜叶、苕藤等;

(b)投喂量:以1~2d内吃完为宜,一般为田内鱼种总体重的4%~7;

(c)投饲方法:投料地点固定在鱼沟内,饲料投1~2次/d,第1次在上午7~9时,第2次在下午3~5时,青饲料应新鲜,以当天吃完为宜,次日投草前需将陈草捞去,浮萍覆盖鱼凼水面不超过50%,先投青饲料后投颗粒饲料,不喂变质饲料;

g)、稻田管理:

(a)水位管理:秧苗生长前期田水做到薄水栽秧、活水返青,返青后水深控制在6~8cm,促进水稻分蘖,选择连续晴天保持水面比垄面底10cm左右的时间进行放水晒田,晒田结束后加深水位至15~18cm,水稻收割前10~15d,降低田水,以鱼沟水面低于田面10cm为宜,让鱼类集中在鱼沟内生活,便于水稻的生长;

(b)水稻病虫害防治:稻田养鹅和鱼对水稻病虫害有生物防治作用,同时要合理设置诱虫灯和性诱剂,采用绿色防控措施综合防治水稻病虫害,如确需施用农药,也要选用对口、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不使用对鱼类高毒的农药品,施药前,先疏通鱼沟,加深田水至7cm,粉剂趁早上稻叶沾有露水时用喷粉器喷,水剂在晴天露水干后以雾状喷出,应将药喷在稻叶上,尽可能避免药物落入水中;

(c)鱼病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鱼病发生时及时对田水消毒,并投喂药饵进行治疗。

进一步的,在步骤a)中,水体溶氧量采取溶氧量仪器法测试,溶氧量仪器法测试为薄膜电极法测水中溶氧量。

进一步的,在步骤c)中,紧挨田埂在田内挖一条宽1.5~2m环沟,环沟主要分两部分,其中紧挨田埂0.4~0.5m要与田面保持同一平面,作为土埂护坡区,环沟深度为1.2~1.5m,环沟底部宽度1.0m以上,作为养殖区,环沟截面为梯形,上宽下窄,边坡适度并夯实,所挖泥土用于加高加固四周田埂,加高0.5~0.6m。

进一步的,在步骤c)中,暂养池长4.0~6.0m,宽3.0~5.0m,深1.5~2.0m,形状为长方形,暂养池水源充足,与环沟相通。

本发明使稻田生态系统得到合理改造,利用鹅的摄食活动,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鹅频繁的活动产生中耕浑水效果,达到刺激水稻生长的目的,同时鹅的排泄物提高了稻田中有效氮磷的含量,为水稻和田鱼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有机肥料,实现农药化肥减投减量,提高稻田产出和效益增值,充分利用了稻田综合资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的稻鱼鹅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选地:选择多个水源丰富、阳光充足、无污染、保水保肥性、排灌方便且紧挨一起的田块,并能防洪、防旱,田内水体溶氧量不低于3mg/l,ph值6~8.5;

b)、水稻品种选择:选择株高中等偏上、株型集散适中、茎粗叶挺、分蘖较强、抗逆性好的品种,如川优6203;

c)、稻田工程改进:以机械挖方为主,人工修整为辅,修建环沟和暂养池,整个环沟和暂养池面积约占整块田面积的8%~10%,田埂夯实不漏水;

d)、配套设施安装:

(a)进排水设施:进、排水口均需要用网片过滤,以防敌害进入和鱼苗逃跑,网片孔目视所养鱼规格而定,以不逃鱼,不阻水为原则;

(b)安装拦鱼栅:拦鱼栅材料选用木制、条编或网片等材料均可,鱼栅的孔隙或网眼大小,根据所放养鱼种规格来确定,保证不阻水,不逃鱼,拦鱼栅的高度高出田埂0.2~0.3m,安装后凸面迎向水流(即进水口凸面朝田外),增加过水面积,分散对拦鱼设备的冲击力,拦鱼栅的形状有“⌒”“∧”“一”等,拦鱼栅要设2层;

(c)饵料台:每一田块安放1~2个饵料台,用直径5cm的pvc管做成每边1.3m长的正方形,固定于环沟中;

(d)鹅棚:在几块稻田的中间,选1个较宽的田埂,用遮阳网搭建鹅棚;

e)苗种放养:

(a)稻田消毒:鱼种放养前,对鱼沟按水体用生石灰200g/m3,均匀泼洒。

(b)鱼种消毒:鱼种下田前用2%~4%食盐水或10mg/l高锰酸钾溶液等药物浸泡10~20min;

(c)仔鹅放养:将规格为500~750g的仔鹅放养150~225只/hm2,于秧苗返青后放入大田中;

(d)鱼种投放:主养5g/尾的红田鱼4500尾/hm2、5g/尾的建鲤4500尾/hm2、50g/尾的鲫鱼6000尾/hm2、100g/尾的乌鳢3750尾/hm2,搭配放养尾重为400~500g的草鱼150尾/hm2、鲢鳙鱼300尾/hm2,于秧苗返青后放入大田中;

f)、饲养管理:

(a)养鱼饲料:颗粒饲料颗粒直径0.5~3mm且粗蛋白含量≥25%,农家饲料使用蚕蛹、菜子饼、米糠、麦麸、豆渣、酱糟、酒糟等,青饲料使用浮萍、瓢沙、水草、旱草、豆叶、菜叶、苕藤等;

(b)投喂量:以1~2d内吃完为宜,一般为田内鱼种总体重的4%~7;

(c)投饲方法:投料地点固定在鱼沟内,饲料投1~2次/d,第1次在上午7~9时,第2次在下午3~5时,青饲料应新鲜,以当天吃完为宜,次日投草前需将陈草捞去,浮萍覆盖鱼凼水面不超过50%,先投青饲料后投颗粒饲料,不喂变质饲料;

g)、稻田管理:

(a)水位管理:秧苗生长前期田水做到薄水栽秧、活水返青,返青后水深控制在6~8cm,选择连续晴天保持水面比垄面底10cm左右的时间进行放水晒田,晒田结束后加深水位至15~18cm,水稻收割前10~15d,降低田水,以鱼沟水面低于田面10cm为宜;

(b)水稻病虫害防治:稻田养鹅和鱼对水稻病虫害有生物防治作用,同时要合理设置诱虫灯和性诱剂,采用绿色防控措施综合防治水稻病虫害,如确需施用农药,也要选用对口、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不使用对鱼类高毒的农药品,施药前,先疏通鱼沟,加深田水至7cm,粉剂趁早上稻叶沾有露水时用喷粉器喷,水剂在晴天露水干后以雾状喷出,应将药喷在稻叶上,尽可能避免药物落入水中;

(c)鱼病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鱼病发生时及时对田水消毒,并投喂药饵进行治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稻鱼鹅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水体溶氧量采取溶氧量仪器法测试,所述溶氧量仪器法测试为薄膜电极法测水中溶氧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稻鱼鹅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紧挨田埂在田内挖一条宽1.5~2m环沟,所述环沟主要分两部分,其中紧挨田埂0.4~0.5m要与田面保持同一平面,作为土埂护坡区,环沟深度为1.2~1.5m,环沟底部宽度1.0m以上,作为养殖区,环沟截面为梯形,上宽下窄,边坡适度并夯实,所挖泥土用于加高加固四周田埂,加高0.5~0.6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稻鱼鹅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所述暂养池长4.0~6.0m,宽3.0~5.0m,深1.5~2.0m,形状为长方形,暂养池水源充足,与环沟相通。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稻鱼鹅养殖方法,属于养殖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选地,选择多个水源丰富、阳光充足、无污染、保水保肥性、排灌方便且紧挨一起的田块;水稻品种选择,选择株高中等偏上、株型集散适中、茎粗叶挺、分蘖较强、抗逆性好的品种;稻田工程改进;配套设施安装,进、排水口均需要用网片过滤,以防敌害进入和鱼苗逃跑,网片孔目视所养鱼规格而定,以不逃鱼,不阻水为原则;苗种放养;饲养管理;稻田管理,它使稻田生态系统得到合理改造,实现农药化肥减投减量,提高稻田产出和效益增值。

技术研发人员:王朝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振翔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01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749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