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滨海盐碱地红心火龙果盆栽隔盐联排种植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70


本发明涉及一种滨海盐碱地果树种植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滨海盐碱地红心火龙果盆栽隔盐联排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火龙果属仙人掌科三角柱属多年生肉质藤蔓类植物,是一种热带、亚热带水果,含有植物性白蛋白、丰富的维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纤维,集水果、花卉、蔬菜、保健为一体.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中红心火龙果富含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和抗衰老的功效,且果实甜度较高,市场价格远高于普通红皮白心火龙果,正成为当前火龙果栽培的优势品种。

红心火龙果具有喜光耐阴、耐热耐旱、生长快、采果期长、甜度高、抗病性强等特点。从我国台湾省引进到海南、广东和福建种植后,可适应多种类型的土壤,水田、旱地、缓坡地均可栽培,但以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排水良好的弱酸性和中性土壤为最佳。近些年,福建省沿海地区的滨海盐碱荒滩也开始进行零星的栽培,但由于土壤贫瘠、含盐量高、酸碱度高、板结严重等,加上传统的柱式栽培方法,使得盐碱地的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低下,直接影响着盐碱地火龙果种植的收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滨海盐碱地红心火龙果盆栽隔盐联排种植方法,可提高滨海盐碱地火龙果种植的收益。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滨海盐碱地红心火龙果盆栽隔盐联排种植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选地搭架:选地、挖沟,然后搭设联排式支架;

(2)隔盐种植:将填满盆土的种植桶埋进土里,桶高出地面10~20cm,支架之间排列2~3个种植桶,然后移苗定植;

(3)种植辅助:利用支撑架对火龙果植株进行支撑;

(4)水肥管理;

(5)整枝修剪。

进一步地:

所述移苗定植:选择长势良好、无病虫害、根长4~6cm火龙果苗,于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进行定植,移栽3~4株果苗至种植桶,挖5~10cm浅穴种下,盖上表土。

所述支撑架包括中空的立柱、支撑环和若干条支撑绳,所述立柱的侧面设有若干通孔,且所述立柱的中空结构内填有盆土;所述支撑环固定于所述立柱的顶部,所述支撑绳架设在所述支撑环的上方,且与联排式支架垂直;所述立柱的上方和所述种植桶的上方分别设有两条施肥管,即上施肥管和下施肥管,两条施肥管相交于同一水溶肥进口,所述上施肥管的滴头设于立柱的顶部中空位置,所述下施肥管的滴头位于种植桶上方开口处。

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环内为十字形铁架,或所述支撑环外为花字形铁架。

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还包括架设于所述立柱的正上方且与所述支撑绳平行的支撑管,所述支撑绳分别向支撑管两侧分布,两侧距离中心支撑管10~20cm。

隔盐种植火龙果行间距2~2.5m,桶距1.5~1.8m。

所述种植桶,顶部直径40~50cm,底部直径30~40cm,深度40~50cm,底部打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种植桶底部的孔隙呈圆周间隔排列。

所述盆土的配制:按红壤土5~6份,发酵腐熟的粪肥3~4份,粗河沙1份均匀混合,覆膜堆放10-20天,然后调节ph值至5.5~7。

所述选地搭架:选择通风向阳、排水性能良好、地势较高的滨海盐碱地作为火龙果种植地,开挖宽50~60cm,深30~40cm的环形沟。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可使红心火龙果的种植密度从传统柱式栽培的400~600株/666.7m2上升到600~1000株/666.7m2,配制的盆土可为火龙果提供一个良好的根系生长隔盐环境,同时联排整体支撑架的搭设,大大提升了滨海盐碱地火龙果种植的效率和效益,盛果期红心火龙果平均产量可提升0.5~1.5倍。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为:1种植桶、11孔隙、2立柱、3十字型铁架、4支撑环、5铁管、6钢丝绳或尼龙线、7上施肥管、71上施肥管滴头、8下施肥管、81下施肥管滴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滨海盐碱地红心火龙果盆栽隔盐联排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择容器:火龙果为浅根系果树,没有主根,根系生长深度30cm左右,选择顶部直径40~50cm,底部直径30~40cm,深度40~50cm的加厚橡胶桶1,底部打孔11。栽种前用清水浸泡几小时或雨水冲淋1~2天,以去除桶壁残留的杂质,以免影响根系的生长;

(2)盆土配制:选择红壤土和发酵腐熟的粪肥土等,按红壤土5~6份,粪肥土3~4份,粗河沙1份均匀混合,覆膜堆放半个月左右,调节ph值至5.5~7;

(3)选地搭架:选择通风向阳、排水性能良好、地势较高的滨海盐碱地作为火龙果种植地,开挖宽50~60cm,深30~40cm的环形沟,搭设联排式支架,支架为若干个间隔分布的倒u型基架10或三角支撑架(每隔2~3个橡胶桶设置支架)。将(1)所述的橡胶桶埋进土里,立桶高出地面10~20cm,以防春夏雨季雨水浸根或盐碱水灌根。将打孔后的中空pvc支撑管(立柱2)插入橡胶桶1底部,立柱2顶部再套一个“十”字形铁架3并在铁架外固定1个废旧轮胎的pvc管套头,形成支撑环4,以支撑火龙果枝条攀缘。同时立柱2打孔也促进火龙果气生根通过孔隙向支撑管内盆土生长,加强根系固定并提升水肥吸收。为增加火龙果种植密度,提高盛果期火龙果肉质茎的支撑力,防止大风刮断肉质茎,在立柱2顶端中心处用铁管5串起各联排式支架10,在两侧距离中心处10~20cm各拉1~2条钢丝绳或尼龙线6,以形成联排式种植模式。整个搭架的铁管和pvc管均较耐用且便于拆装,如图1所示。

(4)移苗定植:选择长势良好、无病虫害、根长4~6cm火龙果苗,于每年的3月至11月进行定植。首先将(2)所述的盆土填满橡胶桶和pvc支撑管,移栽3~4株果苗至橡胶桶,挖5~10cm浅穴种下,盖上表土并整理树盘,并用布绳将果苗与支撑管捆绑在一起,使火龙果苗沿管向上生长。隔盐种植火龙果行间距2~2.5m,桶距1.5~1.8m;

(5)水肥管理:火龙果苗定植后,浇足定根水。此后幼树每隔5~7d灌水1次。结果树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夏季高温盛果期每隔2~4d、春秋生殖生长期每隔5~7d、冬季果后期每隔7~10d灌水1次。火龙果苗成活2个月后,开始施商品有机肥,每桶用量1~3kg,其后每3~4个月追施1次。结果树每桶有机肥用量2~5kg,于每年12月做基肥施用,追肥以弱酸性水溶肥随水滴灌为主,营养生长期以高氮高磷水溶肥为主,生殖生长期以高钾水溶肥为主,在花果期补充叶面肥,并做好疏花疏果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滴灌采用施肥管,分别位于立柱2的上方和橡胶桶1的上方,即上施肥管7和下施肥管8,两条施肥管相交于同一水溶肥进口,所述上施肥管7的滴头71设于立柱2的顶部中空位置,所述下施肥管8的滴头71位于种植桶1上方开口处。

(6)整枝修剪:火龙果修剪一般在冬季和春季,幼树保留一个强壮向上生长的枝条,攀援至pvc管顶部前让其维持单枝生长,用布绳把主枝捆绑在pvc管上,待长至pvc管“十”字架顶30cm后摘心,促进分枝,引导枝条通过圆盘与横杆自然下垂生长,视生长情况每枝留1~3根生长健壮的枝条。结果树春季疏去所有新萌发的芽,促进枝条尽早进入开花结果期;冬季修剪背光、发病、挂果多但老化或被果实牵引至地表的枝条。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橡胶桶底部打孔4~6个,孔直径3~4cm。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滨海盐碱地含盐量为1‰~4‰。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pvc支撑管高160~200cm,内直径11~13cm,管壁每侧打孔5~10个,孔直径1~1.5cm。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pvc管套头高15~20cm,内直径13~15cm,管壁每侧各打孔1个,孔直径1~1.5cm,以穿过铁管,形成“十”字形铁架。

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商品有机肥有机质≥45%,n p2o5 k2o为5%~8%。

优选的,步骤(5)中所述水溶肥ph值4.5~6.5。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的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滨海盐碱地红心火龙果盆栽隔盐联排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方法:

1)选择容器:选择顶部直径40cm,底部直径30cm,深度45cm的加厚橡胶桶,底部打4个孔,孔直径3cm,栽种前用池塘水浸泡12小时;

2)盆土配制:选择红壤土和发酵腐熟的粪肥土等,按红壤土6份,粪肥土3份,粗河沙1份均匀混合,覆膜堆放13天,用牡蛎壳粉调节ph值至6;

3)选地搭架:选择通风向阳、排水性能良好、地势较高的含盐量4.0‰的滨海盐碱地作为火龙果种植地,开挖宽50cm,深35cm的环形沟,将(1)所述的橡胶桶埋进土里,立桶高出地面15cm,以防春夏雨季雨水浸根或盐碱水灌根。pvc支撑管长160cm,内直径11cm,管壁每侧打孔8个,孔直径1.5cm,支撑环内直径13cm。在支撑管顶端中心处架设铁管,在铁管两侧距离中心处15cm拉1条钢丝绳,用若干个倒u型铁架支撑住铁管,以形成联排式种植模式。整个搭架的铁管和pvc管均较耐用且便于拆装;

4)移苗定植:选择长势良好、无病虫害、根长5cm火龙果苗,于3月份进行定植。首先将(2)所述的盆土填满橡胶桶和pvc管,移栽3株果苗至橡胶桶,挖7cm浅穴种下,盖上表土并整理树盘,并用布绳将果苗与支撑管捆绑在一起,使火龙果苗沿管向上生长。隔盐种植火龙果行间距2m,立柱桶距1.5m;

5)水肥管理:火龙果苗定植后,浇足定根水。此后幼树每隔5d灌水1次。结果树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夏季高温盛果期每隔2d、春秋生殖生长期每隔5d、冬季果后期每隔8d灌水1次。火龙果苗成活2个月后,开始施商品有机肥,每桶用量2kg,其后每3个月追施1次。结果树每桶有机肥用量3kg,有机肥有机质≥45%,n p2o5 k2o为6%,于每年12月做基肥施用。追肥以水溶肥随水滴灌为主,营养生长期以ph值为4.5的高氮高磷水溶肥为主,生殖生长期以ph值为5.5的高钾水溶肥为主,在花果期补充叶面肥,并做好疏花疏果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6)整枝修剪:火龙果修剪一般在冬季和春季,幼树保留一个强壮向上生长的枝条,攀援至pvc管顶部前让其维持单枝生长,用布绳把主枝捆绑在pvc管上,待长至pvc管“十”字架顶35cm后摘心,促进分枝,引导枝条通过圆盘与横杆自然下垂生长,视生长情况每枝留3根生长健壮的枝条。结果树春季疏去所有新萌发的芽,促进枝条尽早进入开花结果期;冬季则修剪背光、发病、挂果多但老化或被果实牵引至地表的枝条。

实施例2

一种滨海盐碱地红心火龙果盆栽隔盐联排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方法:

1)选择容器:选择顶部直径50cm,底部直径40cm,深度40cm的加厚橡胶桶,底部打6个孔,孔直径3cm,栽种前用雨水冲淋2天;

2)盆土配制:选择红壤土和发酵腐熟的粪肥土等,按红壤土5份,粪肥土4份,粗河沙1份均匀混合,覆膜堆放13天,调节ph值至6.5;

3)选地搭架:选择通风向阳、排水性能良好、地势较高的含盐量2.2‰的滨海盐碱地作为火龙果种植地,开挖宽60cm,深35cm的环形沟,将(1)所述的橡胶桶埋进土里,立桶高出地面10cm,以防春夏雨季雨水浸根或盐碱水灌根。支撑管长180cm,内直径13cm,管壁每侧打孔10个,孔直径1.5cm,支撑环高20cm,内直径15cm。在支撑管顶端中心处架设铁管,在两侧距离中心处10cm和20cm各拉2条钢丝绳,用若干个倒u型铁架支撑住铁管,以形成联排式种植模式。整个搭架的铁管和pvc管均较耐用且便于拆装;

4)移苗定植:选择长势良好、无病虫害、根长6cm火龙果苗,于5月份进行定植。首先将(2)所述的盆土填满橡胶桶和pvc管,移栽4株果苗至橡胶桶,挖10cm浅穴种下,盖上表土并整理树盘,并用布绳将果苗与支撑管捆绑在一起,使火龙果苗沿管向上生长。隔盐种植火龙果行间距2.2m,立柱桶距1.8m;

5)水肥管理:火龙果苗定植后,浇足定根水。此后幼树每隔5d灌水1次。结果树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夏季高温盛果期每隔3d、春秋生殖生长期每隔6d、冬季果后期每隔7d灌水1次。火龙果苗成活2个月后,开始施商品有机肥,每桶用量3kg,其后每4个月追施1次。结果树每桶有机肥用量4kg,有机肥有机质≥45%,n p2o5 k2o为5%,于每年12月做基肥施用。追肥以水溶肥随水滴灌为主,营养生长期以ph值为5的高氮高磷水溶肥为主,生殖生长期以ph值为6的高钾水溶肥为主,在花果期补充叶面肥,并做好疏花疏果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6)整枝修剪:火龙果修剪一般在冬季和春季,幼树保留一个强壮向上生长的枝条,攀援至pvc管顶部前让其维持单枝生长,用布绳把主枝捆绑在pvc管上,待长至pvc管“十”字架顶30cm后摘心,促进分枝,引导枝条通过圆盘与横杆自然下垂生长,视生长情况每枝留3根生长健壮的枝条。结果树春季疏去所有新萌发的芽,促进枝条尽早进入开花结果期;冬季则修剪背光、发病、挂果多但老化或被果实牵引至地表的枝条。

实施例3

一种滨海盐碱地红心火龙果盆栽隔盐联排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方法:

1)选择容器:选择顶部直径45cm,底部直径40cm,深度45cm的加厚橡胶桶,底部打4个孔,孔直径3.5cm,栽种前用清水浸泡6h;

2)盆土配制:选择红壤土和发酵腐熟的粪肥土等,按红壤土5.5份,粪肥土3.5份,粗河沙1份均匀混合,覆膜堆放18天,调节ph值至6.5;

3)选地搭架:选择通风向阳、排水性能良好、地势较高的含盐量1.3‰的滨海盐碱地作为火龙果种植地,开挖宽55cm,深40cm的环形沟,将(1)所述的橡胶桶埋进土里,立桶高出地面10cm,以防春夏雨季雨水浸根或盐碱水灌根。pvc支撑管长180cm,内直径12cm,管壁每侧打孔8个,孔直径1cm,支撑环高15cm,内直径14cm。在支撑管顶端中心处架设铁管,在两侧距离中心处10cm和20cm各拉2条钢丝绳,用若干个倒u型铁架支撑住铁管,以形成联排式种植模式。整个搭架的铁管和pvc管均较耐用且便于拆装;

4)移苗定植:选择长势良好、无病虫害、根长7cm火龙果苗,于10月底进行定植。首先将(2)所述的盆土填满橡胶桶和pvc管,移栽4株果苗至橡胶桶,挖10cm浅穴种下,盖上表土并整理树盘,并用布绳将果苗与支撑管捆绑在一起,使火龙果苗沿管向上生长。隔盐种植火龙果行间距2.5m,立柱桶距1.8m;

5)水肥管理:火龙果苗定植后,浇足定根水。此后幼树每隔5d灌水1次。结果树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夏季高温盛果期每隔3d、春秋生殖生长期每隔5d、冬季果后期每隔8d灌水1次。火龙果苗成活2个月后,开始施商品有机肥,每桶用量3kg,其后每4个月追施1次。结果树每桶有机肥用量5kg,有机肥有机质≥45%,n p2o5 k2o为6%,于每年12月做基肥施用。追肥以水溶肥随水滴灌为主,营养生长期以ph值为5.5的高氮高磷水溶肥为主,生殖生长期以ph值为6的高钾水溶肥为主,在花果期补充叶面肥,并做好疏花疏果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6)整枝修剪:火龙果修剪一般在冬季和春季,幼树保留一个强壮向上生长的枝条,攀援至pvc管顶部前让其维持单枝生长,用布绳把主枝捆绑在pvc管上,待长至pvc管“十”字架顶35cm后摘心,促进分枝,引导枝条通过圆盘与横杆自然下垂生长,视生长情况每枝留3根生长健壮的枝条。结果树春季疏去所有新萌发的芽,促进枝条尽早进入开花结果期;冬季则修剪背光、发病、挂果多但老化或被果实牵引至地表的枝条。

本申请人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与滨海盐碱地常规未隔盐柱式栽培下,第三年盛果期红心火龙果种植情况进行比较,试验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3的种植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柱式栽培方法,每组处理2亩,水肥管理基本一致,种植过程对相关指标进行取样并统计各数据,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滨海盐碱地红心火龙果盆栽隔盐联排和常规柱式种植方法的比较

注:糖度值用手持式糖度计测定。

从表1的结果可看出,滨海盐碱地盆栽隔盐联排种植的红心火龙果平均种植密度、单果重、亩产量、中心糖度值均远高于常规未隔盐柱式栽培模式,且适合于含盐量较高的滨海盐碱地。由此证明,本发明滨海盐碱地红心火龙果盆栽隔盐联排种植方法,可大大提供火龙果种植密度、产量和口感,并能有效防止盐害。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滨海盐碱地红心火龙果盆栽隔盐联排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地搭架:选地、挖沟,然后搭设联排式支架;

(2)隔盐种植:将填满盆土的种植桶埋进土里,桶高出地面10~20cm,支架之间排列2~3个种植桶,然后移苗定植;

(3)种植辅助:利用支撑架对火龙果植株进行支撑;

(4)水肥管理;

(5)整枝修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盐碱地红心火龙果盆栽隔盐联排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苗定植:选择长势良好、无病虫害、根长4~6cm火龙果苗,于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进行定植,移栽3~4株果苗至种植桶,挖5~10cm浅穴种下,盖上表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盐碱地红心火龙果盆栽隔盐联排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中空的立柱、支撑环和若干条支撑绳,所述立柱的侧面设有若干通孔,且所述立柱的中空结构内填有盆土;所述支撑环固定于所述立柱的顶部,所述支撑绳架设在所述支撑环的上方,且与联排式支架垂直;所述立柱的上方和所述种植桶的上方分别设有两条施肥管,即上施肥管和下施肥管,两条施肥管相交于同一水溶肥进口,所述上施肥管的滴头设于立柱的顶部中空位置,所述下施肥管的滴头位于种植桶上方开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滨海盐碱地红心火龙果盆栽隔盐联排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内为十字形铁架,或所述支撑环外为花字形铁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滨海盐碱地红心火龙果盆栽隔盐联排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架设于所述立柱的正上方且与所述支撑绳平行的支撑管,所述支撑绳分别向支撑管两侧分布,两侧距离中心支撑管10~20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盐碱地红心火龙果盆栽隔盐联排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隔盐种植火龙果行间距2~2.5m,桶距1.5~1.8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盐碱地红心火龙果盆栽隔盐联排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桶,顶部直径40~50cm,底部直径30~40cm,深度40~50cm,底部打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盐碱地红心火龙果盆栽隔盐联排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盆土的配制:按红壤土5~6份,发酵腐熟的粪肥3~4份,粗河沙1份均匀混合,覆膜堆放10-20天,然后调节ph值至5.5~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滨海盐碱地红心火龙果盆栽隔盐联排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地搭架:选择通风向阳、排水性能良好、地势较高的滨海盐碱地作为火龙果种植地,开挖宽50~60cm,深30~40cm的环形沟。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滨海盐碱地果树种植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滨海盐碱地红心火龙果盆栽隔盐联排种植方法。包括选地搭架、隔盐种植、支撑架种植辅助、水肥管理和整枝修剪。本发明可使红心火龙果的种植密度从传统柱式栽培的400~600株/666.7m2上升到600~1000株/666.7m2,配制的盆土可为火龙果提供一个良好的根系生长隔盐环境,同时联排整体支撑架的搭设,大大提升了滨海盐碱地火龙果种植的效率和效益,盛果期红心火龙果平均产量可提升0.5~1.5倍。

技术研发人员:王煌平;黄毅斌;郑培忠;章明清;王义祥;陈振彬;王河川;李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0.02.2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74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