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印制线路板制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vcp电镀线切换料号效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垂直连续电镀(vcp)工艺在印制电路板电镀工序中普遍使用,该电镀工艺的一个特点是需要连续式电流输出,但传统的vcp生产方式在切换不同料号时需要大量的陪镀板,前后不同料号的生产板的首尾均必须采用尺寸与生产板一致的陪镀板与之相邻电镀,生产板前面的陪镀板的作用是用于稳定电镀槽内的电镀电流,而生产板后面的陪镀板的作用是用于退掉电镀槽内的电镀电流,相当于在电镀不同料号的生产板之间需要在电镀槽内分两次依次放置两种相应尺寸的陪镀板进行过渡。
目前行业内电镀vcp设备的铜缸(即电镀槽缸)长度常规为3m,为了保证3米长的浮架上的夹子不会镀上铜或烧夹具而影响生产,所以一定要保证所有夹子上均夹持有陪镀板作为陪镀,当电流打满整个电镀槽缸时,就需在电镀槽缸的长度方向上挂满陪镀板进行陪镀,即切换不同料号时浮架上需夹持3米长左右的陪镀板,两种陪镀板加起来就是6米,且陪镀所需的时间也比较长,针对小批量较多的生产企业,上述生产方式会极大的浪费材料成本和影响切换料号时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提高vcp电镀线切换料号效率的方法,该方法可有效减少陪镀板的使用,降低了成本,还可有效提高切换不同料号时的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vcp电镀线切换料号效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电镀槽内的阳极均分成左右互不相连的两段,且两段阳极分别与不同的整流机连接,从而将整个电镀槽均匀分为电镀用的左半槽和右半槽;并在电镀槽的上方依次设置有两个分别对应左半槽和右半槽的前浮架和后浮架;
s2、电镀时在电镀槽内部充填满电镀药水,在切换电镀不同料号的线路板的过程中,前后两种不同料号的线路板分别为正在电镀的前线路板和待电镀的后线路板;
s3、在前线路板完成电镀离开电镀槽并通过与前电路板尺寸相同的第一陪镀板退电流后,在后浮架上挂满与后电路板尺寸相同的第二陪镀板;
s4、通过整流机将左半槽和右半槽内的电镀电流设置为后线路板电镀时所需的电镀电流,而后将后浮架上的第二陪镀板放入右半槽内进行电镀,待右半槽内的电镀电流稳定在后线路板电镀时所需的电镀电流时将第二陪镀板移出右半槽;
s5、将后浮架上的所有第二陪镀板逐渐移送至前浮架上,同时在后浮架上逐渐挂满待电镀的后线路板;
s6、而后将前浮架上的第二陪镀板放入左半槽内进行电镀,同时将后浮架上的后线路板放入右半槽中进行正常电镀,待左半槽内的电镀电流稳定在后线路板电镀时所需的电镀电流时将第二陪镀板移出左半槽;
s7、然后将前浮架上的第二陪镀板拆卸下来备用,在后浮架上的后线路板电镀完成后移送至下一工序;最后持续在两个浮架上挂满后线路板并放入电镀槽内进行批量电镀生产。
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前浮架和后浮架沿电镀槽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前浮架和后浮架的尺寸相同。
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前浮架的长度≤左半槽的长度。
进一步的,步骤s1中,还在左半槽和右半槽内均设置有感应器。
进一步的,步骤s4和s6中,通过感应器感应到第二陪镀板进入槽内后整流机立即启动逐步增加电镀电流直至稳定在后线路板电镀时所需的电镀电流数值上。
进一步的,通过滑动设于浮架上的飞巴和飞巴上的夹子将第二陪镀板或线路板挂于两个浮架上。
进一步的,每个飞巴上设有至少三个夹子。
进一步的,通过两个分别设置在前浮架和后浮架上端的驱动机构相应控制前浮架和后浮架的上下垂直移动。
进一步的,步骤s3中,退电流时,先在后浮架上挂满与前线路板尺寸相同的第一陪镀板,而后将第一陪镀板放入右半槽中进行电镀并逐步减小电镀电流直至为零,然后将第一陪镀板移出右半槽并移送至前浮架上对左半槽通过同样的方式退电流,第一陪镀板退完电流后拆卸下来备用。
进一步的,步骤s4中,在第一陪镀板放入左半槽进行退电流的同时,先通过整流机将右半槽的电镀电流设置为后线路板电镀时所需的电镀电流,并将后浮架上的第二陪镀板放入右半槽内进行电镀,使右半槽的电镀电流逐步增加直至稳定在后线路板电镀时所需的电镀电流数值上;在左半槽退完电流后,通过整流机将左半槽的电镀电流设置为后线路板电镀时所需的电镀电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原来的一个电镀槽均分成两个电镀用的左右半槽,并将一个整体的浮架更改为分别对应左右半槽两个浮架,而后在切换不同料号的线路板进行电镀生产时,只需挂满一个浮架长度(即对应左半槽或右半槽的长度)的陪镀板先后依次对两个左右半槽进行退电流和稳定电流的操作,从而只需原先一半的陪镀板即可完成切换不同料号的线路板的正常生产,还相应的减少了陪镀板陪镀时电镀槽内铜的损耗量,大大的降低了物料成本,且可有效提高切换不同料号时陪镀效率;且在第一陪镀板退左半槽内的电镀电流时,第二陪镀板可同时进入已退去电流的右半槽内进行稳定下一次电镀的电镀电流,从而实现退电流和稳定电流同时进行,进一步提高了切换不同料号的线路板的生产效率,通过以上设计可提升效率50%以上;因两段阳极分别连接在不同的独立整流机上,使整流机在原先的基础上需增加一倍,用于分别控制左右半槽电镀电流,使左右半槽互不影响,每个整流机所需对应电镀的生产板数量也相应减少了,使每个整流机的功率可相应减半。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vcp电镀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介绍和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示的一种提高vcp电镀线切换料号效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电镀槽1内的阳极均分成左右互不相连的两段(即将原来3米长的阳极分成1.5米长的左右两段),且两段阳极分别与两个外部独立设置的整流机(图中未示出)一一对应连接,即每段阳极的电流均通过与其对应连接的独立整流机进行调节,使两段阳极的电流互不干扰,从而将整个电镀槽均匀分为电镀用的左半槽11和右半槽12,且左右半槽在电镀时互不干扰,,通过两段阳极上的整流机用于分别控制调整左半槽11和右半槽12内的电镀电流,使左半槽11和右半槽12互不影响;并在电镀槽1的上方依次设置有两个分别对应左半槽11和右半槽12的前浮架4和后浮架5。
上述中,每段阳极均包括阳极杆21、多个平行排列设于阳极杆21下端的钛篮22以及设于钛篮22内的若干个铜球23。
上述中,前浮架4和后浮架5沿电镀槽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且前浮架4和后浮架5的尺寸相同,并在前浮架4和后浮架5的上端中间均设置有控制其上下垂直运动的驱动机构6(例如电机或气缸等等);前浮架的长度≤左半槽的长度,这样在单一浮架上挂满陪镀板时,刚好可以铺满左半槽或右半槽;一般来说,为了避免两个浮架支架相互影响,前浮架的长度会微小于左半槽的长度。
上述中,还在左半槽和右半槽内均设置有感应器(图中未示出),用于感应板材的进入与退出。
b、电镀时在电镀槽的内部充填满电镀药水,在切换电镀不同料号的线路板的过程中,前后两种不同料号的线路板分别为正在电镀的前线路板和待电镀的后线路板。
c、在前线路板完成电镀离开电镀槽并通过与前电路板尺寸相同的第一陪镀板退电流后,在后浮架上挂满与后电路板尺寸相同的第二陪镀板。
退电流时,先在后浮架上挂满与前线路板尺寸相同的第一陪镀板,而后将第一陪镀板放入右半槽中进行电镀并逐步减小电镀电流直至为零,然后将第一陪镀板移出右半槽并移送至前浮架上对左半槽通过同样的方式退电流,第一陪镀板退完电流后拆卸下来备用;另外,依据上述左右分槽的电镀槽结构,在最后一批前线路板进入左半槽进行电镀时,即可在后浮架上挂满第一陪镀板并放入右半槽中进行退电流操作。
d、在第一陪镀板放入左半槽进行退电流的同时,先通过右半段阳极上的整流机将右半槽的电镀电流设置为后线路板电镀时所需的电镀电流,并将后浮架上的第二陪镀板放入右半槽内进行电镀,通过感应器感应到第二陪镀板进入槽内后整流机立即启动,使右半槽的电镀电流逐步增加直至稳定在后线路板电镀时所需的电镀电流数值上,而后将第二陪镀板移出右半槽;并在左半槽利用第一陪镀板退完电流后,通过左半段阳极上的整流机将左半槽的电镀电流设置为后线路板电镀时所需的电镀电流。
上述中,通过滑动设于浮架上的飞巴7和飞巴上的夹子3将陪镀板或线路板挂于浮架上并在两浮架上移动,且每个飞巴上设有至少三个夹子,确保夹子夹持板材后的稳定性与牢固性。
e、将后浮架5上的所有第二陪镀板逐渐移送至前浮架4上,同时在后浮架上逐渐挂满待电镀的后线路板。
f、而后将前浮架4上的第二陪镀板放入左半槽11内进行电镀,通过感应器感应到第二陪镀板进入槽内后整流机立即启动,使左半槽的电镀电流逐步增加直至稳定在后线路板电镀时所需的电镀电流数值上,而后将第二陪镀板移出左半槽并拆卸下来备用;并在将第二陪镀板放入左半槽11的同时将后浮架5上的后线路板放入右半槽中进行正常电镀。
g、在后浮架5上的后线路板电镀完成后移送至下一工序;最后持续在两个浮架上挂满后线路板并放入电镀槽内的左右半槽中进行批量电镀生产,可以选择同时放入,也可以选择分别放入;因在前浮架和后浮架上挂满线路板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时可以选择先在前浮架上挂满线路板后即让其先进入左半槽中进行生产,而后继续在后浮架上挂满线路板并使其进入右半槽中进行生产,也可以选择在两个浮架上均挂满线路板后再使其一起进入电镀槽内进行生产。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一种提高vcp电镀线切换料号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电镀槽内的阳极均分成左右互不相连的两段,且两段阳极分别与不同的整流机连接,从而将整个电镀槽均匀分为电镀用的左半槽和右半槽;并在电镀槽的上方依次设置有两个分别对应左半槽和右半槽的前浮架和后浮架;
s2、电镀时在电镀槽内部充填满电镀药水,在切换电镀不同料号的线路板的过程中,前后两种不同料号的线路板分别为正在电镀的前线路板和待电镀的后线路板;
s3、在前线路板完成电镀离开电镀槽并通过与前电路板尺寸相同的第一陪镀板退电流后,在后浮架上挂满与后电路板尺寸相同的第二陪镀板;
s4、通过整流机将左半槽和右半槽内的电镀电流设置为后线路板电镀时所需的电镀电流,而后将后浮架上的第二陪镀板放入右半槽内进行电镀,待右半槽内的电镀电流稳定在后线路板电镀时所需的电镀电流时将第二陪镀板移出右半槽;
s5、将后浮架上的所有第二陪镀板逐渐移送至前浮架上,同时在后浮架上逐渐挂满待电镀的后线路板;
s6、而后将前浮架上的第二陪镀板放入左半槽内进行电镀,同时将后浮架上的后线路板放入右半槽中进行正常电镀,待左半槽内的电镀电流稳定在后线路板电镀时所需的电镀电流时将第二陪镀板移出左半槽;
s7、然后将前浮架上的第二陪镀板拆卸下来备用,在后浮架上的后线路板电镀完成后移送至下一工序;最后持续在两个浮架上挂满后线路板并放入电镀槽内进行批量电镀生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vcp电镀线切换料号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前浮架和后浮架沿电镀槽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且所述前浮架和后浮架的尺寸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vcp电镀线切换料号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前浮架的长度≤左半槽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vcp电镀线切换料号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还在左半槽和右半槽内均设置有感应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vcp电镀线切换料号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和s6中,通过感应器感应到第二陪镀板进入槽内后整流机立即启动逐步增加电镀电流直至稳定在后线路板电镀时所需的电镀电流数值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vcp电镀线切换料号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滑动设于浮架上的飞巴和飞巴上的夹子将陪镀板或线路板挂于两个浮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vcp电镀线切换料号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飞巴上设有至少三个夹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vcp电镀线切换料号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两个分别设置在前浮架和后浮架上端的驱动机构相应控制前浮架和后浮架的上下垂直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vcp电镀线切换料号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退电流时,先在后浮架上挂满与前线路板尺寸相同的第一陪镀板,而后将第一陪镀板放入右半槽中进行电镀并逐步减小电镀电流直至为零,然后将第一陪镀板移出右半槽并移送至前浮架上对左半槽通过同样的方式退电流,第一陪镀板退完电流后拆卸下来备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提高vcp电镀线切换料号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在第一陪镀板放入左半槽进行退电流的同时,先通过整流机将右半槽的电镀电流设置为后线路板电镀时所需的电镀电流,并将后浮架上的第二陪镀板放入右半槽内进行电镀,使右半槽的电镀电流逐步增加直至稳定在后线路板电镀时所需的电镀电流数值上;在左半槽退完电流后,通过整流机将左半槽的电镀电流设置为后线路板电镀时所需的电镀电流。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