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计算机内置节能风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55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计算机内置节能风扇。



背景技术:

风扇,指热天借以生风取凉的用具,电风扇,是用电驱动产生气流的装置,内配置的扇子通电后来进行转动化成自然风来达到乘凉的效果,计算机用风扇又称为散热风扇,一般用于散热,提供给散热器和机箱使用,目前业界现有的计算机风冷散热系统的除尘维护都必须将风冷风扇拆装多个配件,包括风扇、防尘滤网、风扇固定架等多种零件,从而增加了计算机维护人员的工作量,针对上述有必要创新出一种计算机快速有效的除尘装置。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120238490.0中公开了一种计算机风扇装置,该风扇装置包括风扇本体和防尘网,防尘网可插拔拆装的固定在风扇本体上组成风扇模组,该风扇装置还包括风扇架,风扇模组可插拔的装置在风扇架内,风扇架上设置有用于计算机与风扇本体连接的电气通讯连接器,风扇架可插拔的与计算机固定装配,防尘网和风扇固定架采用插接的连接方式,各结构组装完成后通过螺丝固定,但此风扇装置存在较多缺陷,防尘网和风扇固定架采用插接的连接方式,结构并不稳定,若有晃动的情况,防尘网和风扇固定架可能会产生缝隙,从而使灰尘从缝隙中进入风扇中,长时间的情况下,可能会影响风扇的正常工作,减少此装置的使用寿命。

于是,发明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计算机内置节能风扇,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内置节能风扇,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此风扇装置存在较多缺陷,防尘网和风扇固定架采用插接的连接方式,结构并不稳定,若有晃动的情况,防尘网和风扇固定架可能会产生缝隙,从而使灰尘从缝隙中进入风扇中,长时间的情况下,可能会影响风扇的正常工作,减少此装置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内置节能风扇,包括第一风扇外壳,所述第一风扇外壳的下表面通过转动锁扣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扇外壳,所述第一风扇外壳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底部和第二风扇外壳左侧面和右侧面的顶部均开设有半圆槽,所述第一风扇外壳和第二风扇外壳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正面的外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风扇外壳和第二风扇外壳正面的外侧均开设有网槽,所述网槽的内部插接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的正面设置有卡锁装置,所述第一风扇外壳正面的顶部和第二风扇外壳正面的底部均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风扇外壳和第二风扇外壳内部分别设置有风扇插座和转动电机,所述风扇插座和转动电机通过支撑杆分别与第一风扇外壳和第二风扇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风扇插座的下方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包括风扇转动杆,所述风扇转动杆的顶端与风扇插座的下表面插接,所述风扇转动杆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风扇转动杆的下表面与转动电机的输出端插接,所述转动锁扣包括扇形把手,所述扇形把手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内端固定连接有z形卡块,所述卡锁装置包括卡块,所述卡块右侧面的前侧插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外端套接有卡板,所述卡槽的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均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内端固定连接有卡座。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扇外壳的尺寸和第二风扇外壳的尺寸相适配,第一风扇外壳和第二风扇外壳的内部均开设有锁槽。

优选的,所述卡槽的宽度与卡板的宽度相适配,卡槽位于网槽的外侧,卡槽与网槽连通。

优选的,所述半圆槽的尺寸与扇形把手的尺寸相适配,半圆槽的数量为四组,两组半圆槽组合为整圆。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八组,八组支撑杆分别与第一风扇外壳和第二风扇外壳内侧壁中部的四个角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扇形把手的横截面为“7”字形,扇形把手外表面的外侧套接有防滑层。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内置节能风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计算机内置节能风扇,通过防尘网和风扇采用插接的连接方式,实现了此节能风扇的拼接组合,使得此节能风扇使用更加便捷,清洁更加简单,设置卡锁装置,使得防尘网插入网槽后能够固定位置,避免了因节能风扇产生晃动,使防尘网和第一风扇外壳、第二风扇外壳产生缝隙的情况,有效的避免了灰尘进入节能风扇内部,保障了此节能风扇的使用寿命。

2、该计算机内置节能风扇,通过设置转动锁扣,实现了第一风扇外壳和第二风扇外壳的拼接功能,便于人们组装使用,使此节能风扇操作更加简便,扇形把手设置有防滑层,增大了扇形把手与人手之间的摩擦力,当人手对扇形把手进行操作时,使用能够更加顺畅,更便于人们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b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风扇外壳;2、转动锁扣;201、扇形把手;202、第一转动杆;203、z形卡块;3、第二风扇外壳;4、固定板;401、螺纹孔;5、网槽;6、防尘网;7、卡锁装置;701、卡块;702、第二转动杆;703、卡板;704、弹簧;705、卡座;8、卡槽;801、弹簧槽;9、风扇;901、风扇转动杆;902、扇叶;10、风扇插座;11、转动电机;12、支撑杆;13、半圆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内置节能风扇,包括第一风扇外壳1,第一风扇外壳1的下表面通过转动锁扣2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扇外壳3,转动锁扣2,实现了第一风扇外壳1和第二风扇外壳3的拼接功能,便于人们组装使用,使此节能风扇操作更加简便,第一风扇外壳1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底部和第二风扇外壳3左侧面和右侧面的顶部均开设有半圆槽13,第一风扇外壳1和第二风扇外壳3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固定板4正面的外侧开设有螺纹孔401,第一风扇外壳1和第二风扇外壳3正面的外侧均开设有网槽5,网槽5的内部插接有防尘网6,防尘网6的正面设置有卡锁装置7,设置卡锁装置7,使得防尘网6插入网槽5后能够固定位置,避免了因节能风扇产生晃动,使防尘网6和第一风扇外壳1、第二风扇外壳3产生缝隙的情况,有效的避免了灰尘进入节能风扇内部,保障了此节能风扇的使用寿命,第一风扇外壳1正面的顶部和第二风扇外壳3正面的底部均开设有卡槽8,第一风扇外壳1和第二风扇外壳3内部分别设置有风扇插座10和转动电机11,转动电机11的型号为300,风扇插座10和转动电机11通过支撑杆12分别与第一风扇外壳1和第二风扇外壳3的内壁固定连接,风扇插座10的下方设置有风扇9,防尘网6和风扇9采用插接的连接方式,实现了此节能风扇的拼接组合,使得此节能风扇使用更加便捷,清洁更加简单,风扇9包括风扇转动杆901,风扇转动杆901的顶端与风扇插座10的下表面插接,风扇转动杆901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扇叶902,风扇转动杆901的下表面与转动电机11的输出端插接,转动锁扣2包括扇形把手201,扇形把手201设置有防滑层,增大了扇形把手201与人手之间的摩擦力,当人手对扇形把手201进行操作时,使用能够更加顺畅,更便于人们使用,扇形把手201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202,第一转动杆202的内端固定连接有z形卡块203,卡锁装置7包括卡块701,卡块701右侧面的前侧插接有第二转动杆702,第二转动杆702的外端套接有卡板703,卡槽8的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均开设有弹簧槽801,弹簧槽801的内部设置有弹簧704,弹簧704的内端固定连接有卡座705。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使此节能风扇组装更加便捷,从而第一风扇外壳1的尺寸和第二风扇外壳3的尺寸相适配,并且第一风扇外壳1和第二风扇外壳3的内部均开设有锁槽,第一风扇外壳1和第二风扇外壳3拼装为完整的节能风扇。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使防尘效果能加稳定,从而卡槽8的宽度与卡板703的宽度相适配,并且卡槽8位于网槽5的外侧,卡槽8与网槽5连通,卡槽8卡住防尘网6。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使此节能风扇的组装更加稳固,从而半圆槽13的尺寸与扇形把手201的尺寸相适配,并且半圆槽13的数量为四组,两组半圆槽13组合为整圆,半圆槽13使扇形把手201在其内部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使各结构更加稳固,从而支撑杆12的数量为八组,并且八组支撑杆12分别与第一风扇外壳1和第二风扇外壳3内侧壁中部的四个角固定连接,支撑杆12固定风扇插座10和转动电机11。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人们组装此节能风扇,从而扇形把手201的横截面为“7”字形,并且扇形把手201外表面的外侧套接有防滑层,扇形把手201带动z形卡块转动。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在使用时,将风扇9通过风扇转动杆901与转动电机11连接,对接第一风扇外壳1和第二风扇外壳3,使风扇插座10和风扇转动杆901连接,转动扇形把手201,扇形把手201带动第一转动杆202使z形卡块203转动,z形卡块203使第一风扇外壳1和第二风扇外壳3连接,插入防尘网6,转动卡板703,使卡板703通过卡座705固定,连接电源,启动转动电机11,使风扇9转动,对计算机进行散热。

综上所述,该计算机内置节能风扇,通过防尘网6和风扇9采用插接的连接方式,实现了此节能风扇的拼接组合,使得此节能风扇使用更加便捷,清洁更加简单,设置卡锁装置7,使得防尘网6插入网槽5后能够固定位置,避免了因节能风扇产生晃动,使防尘网6和第一风扇外壳1、第二风扇外壳3产生缝隙的情况,有效的避免了灰尘进入节能风扇内部,保障了此节能风扇的使用寿命。

该计算机内置节能风扇,通过设置转动锁扣2,实现了第一风扇外壳1和第二风扇外壳3的拼接功能,便于人们组装使用,使此节能风扇操作更加简便,扇形把手201设置有防滑层,增大了扇形把手201与人手之间的摩擦力,当人手对扇形把手201进行操作时,使用能够更加顺畅,更便于人们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计算机内置节能风扇,包括第一风扇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外壳(1)的下表面通过转动锁扣(2)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扇外壳(3),所述第一风扇外壳(1)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底部和第二风扇外壳(3)左侧面和右侧面的顶部均开设有半圆槽(13),所述第一风扇外壳(1)和第二风扇外壳(3)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正面的外侧开设有螺纹孔(401),所述第一风扇外壳(1)和第二风扇外壳(3)正面的外侧均开设有网槽(5),所述网槽(5)的内部插接有防尘网(6),所述防尘网(6)的正面设置有卡锁装置(7),所述第一风扇外壳(1)正面的顶部和第二风扇外壳(3)正面的底部均开设有卡槽(8),所述第一风扇外壳(1)和第二风扇外壳(3)内部分别设置有风扇插座(10)和转动电机(11),所述风扇插座(10)和转动电机(11)通过支撑杆(12)分别与第一风扇外壳(1)和第二风扇外壳(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风扇插座(10)的下方设置有风扇(9),所述风扇(9)包括风扇转动杆(901),所述风扇转动杆(901)的顶端与风扇插座(10)的下表面插接,所述风扇转动杆(901)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扇叶(902),所述风扇转动杆(901)的下表面与转动电机(11)的输出端插接,所述转动锁扣(2)包括扇形把手(201),所述扇形把手(201)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202),所述第一转动杆(202)的内端固定连接有z形卡块(203),所述卡锁装置(7)包括卡块(701),所述卡块(701)右侧面的前侧插接有第二转动杆(702),所述第二转动杆(702)的外端套接有卡板(703),所述卡槽(8)的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均开设有弹簧槽(801),所述弹簧槽(801)的内部设置有弹簧(704),所述弹簧(704)的内端固定连接有卡座(7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内置节能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外壳(1)的尺寸和第二风扇外壳(3)的尺寸相适配,第一风扇外壳(1)和第二风扇外壳(3)的内部均开设有锁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内置节能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8)的宽度与卡板(703)的宽度相适配,卡槽(8)位于网槽(5)的外侧,卡槽(8)与网槽(5)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内置节能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槽(13)的尺寸与扇形把手(201)的尺寸相适配,半圆槽(13)的数量为四组,两组半圆槽(13)组合为整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内置节能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2)的数量为八组,八组支撑杆(12)分别与第一风扇外壳(1)和第二风扇外壳(3)内侧壁中部的四个角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计算机内置节能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把手(201)的横截面为“7”字形,扇形把手(201)外表面的外侧套接有防滑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内置节能风扇,包括第一风扇外壳,所述第一风扇外壳的下表面通过转动锁扣固定连接有第二风扇外壳,所述第一风扇外壳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底部和第二风扇外壳左侧面和右侧面的顶部均开设有半圆槽。该计算机内置节能风扇,通过防尘网和风扇采用插接的连接方式,实现了此节能风扇的拼接组合,使得此节能风扇使用更加便捷,清洁更加简单,设置卡锁装置,使得防尘网插入网槽后能够固定位置,避免了因节能风扇产生晃动,使防尘网和第一风扇外壳、第二风扇外壳产生缝隙的情况,有效的避免了灰尘进入节能风扇内部,保障了此节能风扇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胡秀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胡秀娟
技术研发日:2019.12.2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740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