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保温杯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新型出水内塞。
背景技术:
保温杯一般是由陶瓷或不锈钢加上真空层作成的盛水的容器,其顶部有盖,且杯身有内塞,因而密封严实,同时真空绝热层能使装在内部的水等液体延缓散热,以达到保温的目的。其中内塞的作用是用于控制水的流出。
但是现在的内塞大多数为塑料制成,因而当开始使用的时候,由于塑料本身的属性而具有异味,同时长时间使用,会有细菌等积累在内塞上,故不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出水内塞,将用于水流动的轨道两侧分别设置有金属壳一和金属壳二,从而使水在流动的时候仅和金属层接触,进而保证无异味且内塞的干净,从而解决由于塑料的属性而具有异味且会有细菌等积累在内塞上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出水内塞,包括外壳和内胆,所述内胆设置在外壳内,所述外壳内侧和内胆外侧分别设置有金属壳一和金属壳二,金属壳一和金属壳二之间形成了用于水流动的轨道。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或优选的方案还包括:
优选地,所述内胆内设置有活塞,活塞底部设置有属底座,金属底座为中空的且外壳下表面抵靠在金属底座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内胆内设置有活塞,活塞底部外套设有金属底座,且外壳下表面抵靠在金属底座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内胆设置有按钮,所述活塞外套设有弹簧,通过按压按钮从而使外壳和内胆分离,且通过弹簧从而使内胆复位。
优选地,所述按钮底部依次设置有限位件和转动件,所述按钮套设在限位件上,且转动件套设在活塞外;
所述内胆内侧设置有具有锯齿的限位块,限位块之间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件和转动件分别设置有凸块一和凸块二,凸块一和凸块二卡接在限位槽,当外壳和内胆分离时,所述按钮驱动转动件转动带动凸块二卡接在锯齿内。
优选地,所述内胆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按钮设置于安装孔内,且按钮底部抵靠在凸块一上;所述活塞外套设有连接件,且所述弹簧设置在连接件和活塞之间,所述连接件外套设有转动件。
优选地,所述金属壳一向内弯折有弯折板,所述外壳设置有凸台,弯折板卡接在凸台上。
优选地,所述金属壳二向外弯折有凸边,所述内胆设置有固定件,内胆和固定件之间设置有所述凸边。
优选地,所述内胆上端设置有金属壳三,所述金属壳二顶部设置有凸起,且凸起下表面抵靠在金属壳三底部的上表面;
所述内胆在安装孔一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金属壳三顶部向下弯折并抵靠在放置槽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金属壳一底部弯折并抵靠在所述内胆内侧;
或者所述金属壳一底部弯折并抵靠在所述内胆外侧,且内胆底部套设有金属壳四,金属壳四与金属壳一相互抵靠。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用于水流动的轨道两侧分别设置有金属壳一和金属壳二,从而使水在流动的时候仅和金属壳接触,从而防止水与塑料接触。相比较原先用塑料制成的内塞,本实用新型在制成的时候不会产生异味,而原先由于塑料本身的属性而具有异味,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金属壳可减少异味的产生。同时原先的内塞会因为长时间使用,因而在内塞上会有细菌等的积累,故不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而本实用新型由于是金属壳,因而不会有细菌等的积累,而且还便于清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的结构简图之一;
图3是图2中a的放大的结构简图;
图4是图2中b的放大的结构简图;
图5是图2中c的放大的结构简图;
图6是内胆的拆分的结构简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的结构简图之二;
图8是图7中d的放大的结构简图;
图9是图7中e的放大的结构简图。
图中:1-外壳;2-内胆;3-金属壳一;4-金属壳二;5-轨道;
6-活塞;7-金属底座;8-按钮;9-弹簧;10-限位件;11-转动件;
12-限位块;13-限位槽;14-凸块一;15-凸块二;16-连接件;
17-弯折板;18-凸台;19-凸边;20-固定件;21-安装孔;
22-金属壳三;23-凸起;24-放置槽;25-金属壳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结合图1和图2,可知一种新型出水内塞,包括外壳1和内胆2,其中内胆2设置在外壳1内。其中本实用新型为内塞,同时内塞的作用是用于控制水的流出,并且控制的结构为:首先内胆2设置有按钮8和活塞6,且按钮8底部依次设置有限位件10和转动件11,同时按钮8套设在限位件10上,且转动件11套设在活塞6外,因而当按压按钮8时,按钮8会下移,因而按钮8的下移带动限位件10和转动件11下移,从而转动件11下移带动活塞6的下移,进而使外壳1和内胆2分离。
同时结合图2和图6,具体看图3,其中内胆2内侧设置有具有锯齿的限位块12,且限位块12之间开设有限位槽13,同时限位件10和转动件11分别设置有凸块一14和凸块二15。当处于未使用的状态的时候,凸块一14和凸块二15卡接在限位槽13,此时外壳1底部抵靠在内胆2上。
而当使用者第一次按压按钮8时,此时按钮8的下移带动限位件10和转动件11下移,从而转动件11下移带动活塞6的下移,进而使外壳1和内胆2分离,从而使水流出。同时限位件10和转动件11下移会带动凸块一14和凸块二15脱离限位槽13,同时按钮8会驱动转动件11转动带动凸块二15卡接在锯齿内,进而起到限位的作用,保证水持续的里流出。
然后当使用者第二次按压按钮8时,此时按钮8的下移带动限位件10和转动件11下移,同时按钮8会驱动转动件11转动带动凸块二15脱离锯齿,并由于复位结构,进入下一个限位槽13,进而外壳1底部抵靠在内胆2上,从而禁止水的流出,起到不用时能防止水的流出。
如图2所示,可知一种复位结构,具体结构为:活塞6外套设有弹簧9,当第一次按压按钮8时,按钮8的下移带动限位件10和转动件11下移,从而转动件11下移带动活塞6的下移,此时的弹簧9为压缩状态,而第一次按压按钮8时,有没有限位块12的限位,且由于弹簧9自身的弹性,从而使内胆2复位。
如图2所示,可知一种弹簧9的安装结构,具体结构为:首先活塞6和内胆2之间设置有安装件,用于活塞6的安装和限位,防止活塞6的转动。同时活塞6外套设有连接件16,且弹簧9设置在连接件16和活塞6之间,然后弹簧9两端分别抵靠在连接件16和安装件上,从而防止弹簧9脱落。而且由于连接件16是套设在弹簧9外,因而起到限制弹簧9左右摆动。
同时按钮8和内胆2之间的连接,具体结构为:首先内胆2开设有安装孔21,且按钮8设置于安装孔21内,因而使按钮8设置于内胆2和限位块12之间,从而形成两端加持,进而使按钮8安装更为稳定,且防止按钮8的脱落和限制按钮8的移动。并且按钮8底部抵靠在凸块一14上,因而按钮8能带动限位块12的移动。
而且原先的内塞大多数为塑料制成,因而当开始使用的时候,由于塑料本身的属性而具有异味,同时长时间使用,会有细菌等积累在内塞上,故不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因而本实用新型在外壳1内侧和内胆2外侧分别设置有金属壳一3和金属壳二4,且金属壳一3和金属壳二4之间形成了用于水流动的轨道5,从而使水在流动的时候仅和金属壳接触,从而防止水与塑料接触。想比较原先用塑料制成的内塞,本实用新型在制成的时候不会产生异味,而原先由于塑料本身的属性而具有异味,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金属壳可减少异味的产生。同时原先的内塞会因为长时间使用,因而在内塞上会有细菌等的积累,故不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而本实用新型由于是金属壳,因而不会有细菌等的积累,而且还便于清洗。
其中的金属壳可优选为不锈钢材料制成,其中不锈钢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因而其不可耐化学腐蚀介质酸、碱、盐等化学浸蚀腐蚀,但可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并且耐腐蚀性和耐热的性能。
结合图4和图8,可知金属壳二4的安装方式,且共有两种方式,其一的具体结构如图5所示:首先金属壳二4向外弯折有凸边19,其次内胆2设置有固定件20,然后将凸边19设置于内胆2和固定件20之间,从而形成两端加持,进而使金属壳二4安装更为稳定,且防止金属壳二4的脱落和限制金属壳二4的移动。即本实用新型采用简单的安装结构,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且加工方便。
其二的具体结构如图8所示:首先内胆2上端设置有金属壳三22,同时金属壳二4顶部设置有凸起23。因而在安装的时候,金属壳二4的凸起23下表面抵靠在金属壳三22底部的上表面,通过金属壳三22对金属壳二4进行限位和安装。
同时内胆2在安装孔21一侧开设有放置槽24,且金属壳三22顶部向下弯折并抵靠在放置槽24上表面,从而对金属壳三22进行限位和安装。而且金属壳三22一侧为按钮8,因而按钮8对金属壳三22也具有一定的限位作用,从而加强两者的连接。
如图5所示,可知金属壳一3的安装方式,具体结构为:首先金属壳一3向内弯折有弯折板17,且外壳1设置有凸台18。因而在安装的时候,将弯折板17卡接在凸台18上,即弯折板17上表面抵靠在凸台18下表面,从而形成弯折板17包裹在凸台18外,进而加强两者的连接。即本实用新型采用简单的安装结构,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且加工方便。
前面讲的是金属壳一3顶部的连接,同时结合图2和图9,可知金属壳一3底部的安装方式,且共有两种方式,其一的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直接将金属壳一3底部弯折并抵靠在内胆2内侧,从而进行将内胆2底部包裹,进而加强两者的连接。
其二的具体结构如图9所示:先在内胆底部套设有金属壳四25,然后金属壳一3底部弯折并抵靠金属壳四25外侧,通过两者的相互抵靠,可对金属壳四25进行限位和安装。
而且综上所述,无论是金属壳一3的安装还是金属壳二4的安装,都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与水接触的面均为金属面,从而防止水与塑料接触。因而可减少异味的产生,而且不会有细菌等的积累,同时还便于清洗。
如图2所示,为了保温的效果更好,因而活塞6底部设置有金属底座7,且金属底座7为中空。其中的金属底座7为中空是采用抽真空而形成的,同时因为中空的结构,相比较实体的,可以减缓散热,进而提高保温效果和隔热效果。
同时此金属底座7可优选为不锈钢材料制成,其中不锈钢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因而其不可耐化学腐蚀介质酸、碱、盐等化学浸蚀腐蚀,但可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并且耐腐蚀性和耐热的性能。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一致,如图7所示,其不同点在于:活塞6底部外套设有金属底座7,即活塞6与金属底座7之间的结构不一样。
而此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在活塞6底部外套设有金属底座7,因而能通过金属的性能从而能隔热,而且金属底座7内部的活塞6会阻挡金属底座7之间的热量传递,因而能提高保温效果和隔热效果。而且相比较实施例一,将金属底座7套设在活塞6外侧的加工更为方便且便捷。
同时此金属底座7可优选为不锈钢材料制成,其中不锈钢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因而其不可耐化学腐蚀介质酸、碱、盐等化学浸蚀腐蚀,但可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并且耐腐蚀性和耐热的性能。
本方案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一种新型出水内塞,包括外壳1和内胆2,其中内胆2设置在外壳1内,且外壳1内侧和内胆2外侧分别设置有金属壳一3和金属壳二4,同时金属壳一3和金属壳二4之间形成了用于水流动的轨道5,从而使水在流动的时候仅和金属壳接触,从而防止水与塑料接触。
相比较原先用塑料制成的内塞,本实用新型在制成的时候不会产生异味,而原先由于塑料本身的属性而具有异味,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金属壳可减少异味的产生。同时原先的内塞会因为长时间使用,因而在内塞上会有细菌等的积累,故不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而本实用新型由于是金属壳,因而不会有细菌等的积累,而且还便于清洗。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新型出水内塞,包括外壳(1)和内胆(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2)设置在外壳(1)内,所述外壳(1)内侧和内胆(2)外侧分别设置有金属壳一(3)和金属壳二(4),金属壳一(3)和金属壳二(4)之间形成了用于水流动的轨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出水内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2)内设置有活塞(6),活塞(6)底部设置有金属底座(7),金属底座(7)为中空的且外壳(1)下表面抵靠在金属底座(7)上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出水内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2)内设置有活塞(6),活塞(6)底部外套设有金属底座(7),且外壳(1)下表面抵靠在金属底座(7)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新型出水内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2)设置有按钮(8),所述活塞(6)外套设有弹簧(9),通过按压按钮(8)从而使外壳(1)和内胆(2)分离,且通过弹簧(9)从而使内胆(2)复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出水内塞,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8)底部依次设置有限位件(10)和转动件(11),所述按钮(8)套设在限位件(10)上,且转动件(11)套设在活塞(6)外;
所述内胆(2)内侧设置有具有锯齿的限位块(12),限位块(12)之间开设有限位槽(13),所述限位件(10)和转动件(11)分别设置有凸块一(14)和凸块二(15),凸块一(14)和凸块二(15)卡接在限位槽(13),当外壳(1)和内胆(2)分离时,所述按钮(8)驱动转动件(11)转动带动凸块二(15)卡接在锯齿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出水内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2)开设有安装孔(21),所述按钮(8)设置于安装孔(21)内,且按钮(8)底部抵靠在凸块一(14)上;所述活塞(6)外套设有连接件(16),且所述弹簧(9)设置在连接件(16)和活塞(6)之间,所述连接件(16)外套设有转动件(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出水内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一(3)向内弯折有弯折板(17),所述外壳(1)设置有凸台(18),弯折板(17)卡接在凸台(18)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出水内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二(4)向外弯折有凸边(19),所述内胆(2)设置有固定件(20),内胆(2)和固定件(20)之间设置有所述凸边(1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出水内塞,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2)上端设置有金属壳三(22),所述金属壳二(4)顶部设置有凸起(23),且凸起(23)下表面抵靠在金属壳三(22)底部的上表面;
所述内胆(2)在安装孔(21)一侧开设有放置槽(24),所述金属壳三(22)顶部向下弯折并抵靠在放置槽(24)上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出水内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一(3)底部弯折并抵靠在所述内胆(2)内侧;
或者所述金属壳一(3)底部弯折并抵靠在所述内胆(2)外侧,且内胆底部套设有金属壳四(25),金属壳四(25)与金属壳一(3)相互抵靠。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