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汽车中控台电路板测试夹具,尤其属于一种汽车中控台电路板测试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中控台电路板生产加工过程中汽车中控台电路板于出厂前必须进行相应的测试,以保证汽车中控台电路板的质量。
在对汽车中控台电路板进行性能测试的过程中,必须借助相应的夹具来对汽车中控台电路板进行夹持定位。其中,现有技术中存在形式各样的汽车中控台电路板测试夹具产品,但是现有的夹具产品都是采用下压板垂直升降的方式来实现对汽车中控台电路板的固定,这种固定方式缺少对下压板的限位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部分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中控台电路板测试夹具及其使用方法,其能够对汽车中控台电路板进行有效的定位,提高定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中控台电路板测试夹具,包括安装座、检测座和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检测座上的下压结构,在下压机构下压时,所述检测座和下压机构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汽车中控台电路板的检测腔;
检测座包括检测座本体、对称设置在所述检测座本体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垂直于所述检测座本体,所述支撑板在横向上被定义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支撑板第一侧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导向槽,在支撑板第二侧开设有铰接孔,在所述铰接孔内可转动连接有铰接轴;
下压机构包括下端开口的腔体和用于将所述腔体下压的下压杆,所述腔体具有上盖,在所述上盖上连接有匹配汽车中控台电路板上的定位触点的顶针,在腔体侧面外侧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下压杆上,所述下压杆上还连接有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内运动的第一导向轴;
所述铰接轴穿过所述弧形板并与所述腔体的侧面连接,所述支撑板的第二侧开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内设有连接所述腔体的侧面上的第二导向轴,所述弧形板通过在所述第二导向槽中移动的第二导向轴与所述支撑板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导向轴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底部时,所述顶针与所述检测座上表面垂直,且所述顶针与所述汽车中控台电路板上的定位触点接触。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腔体的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结构包括气动缓冲杆、第一球头连接杆和第二球头连接杆,所述第一球头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气动缓冲杆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腔体的侧面上,所述第二球头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气动缓冲杆上,另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向槽包括运动部和在下压杆下压时对第一导向轴进行定位的卡接部,所述运动部为和所述卡接部连通,在所述运动部和所述卡接部之间具有用于过渡的圆角。
进一步地,所述下压杆连接有转动连接机构,所述转动连接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下压杆上,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弧形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板内侧开设有容纳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安装槽,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安装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分别连接在所述腔体的侧面上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相互连接,所述第二板体垂直于所述检测座,在所述第二板体内侧开设有容纳所述压杆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下压杆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下压杆沿所述检测座的横向中轴线对称设置,两个所述下压杆之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弧形板与所述下压杆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是由透明材料制成的盖体。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汽车中控台电路板测试夹具的使用方法,用于上述汽车中控台电路板测试夹具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待测汽车中控台电路板,并将所述待测汽车中控台电路板放置在所述检测座上;
s2、拉动下压杆下压,带动弧形板和连接在弧形板上的腔体向下转动,直至所述第一导向轴进入所述第一导向槽中;
s3、继续拉动下压杆下压,此时弧形板和腔体继续向下转动,直至所述第一导向轴进入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底部,此时所述顶针与所述检测座上表面垂直,且所述顶针与所述汽车中控台电路板上的定位触点接触。
有益效果:本发明涉及的一种汽车中控台电路板测试夹具,包括安装座、检测座和可转动的连接在检测座上的下压结构,在下压机构下压时,检测座和下压机构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汽车中控台电路板的检测腔,汽车中控台电路板放置在检测腔中进行检测,简单方便;
另外,下压机构包括下端开口的腔体和用于将腔体下压的下压杆,腔体具有上盖,在上盖上连接有匹配汽车中控台电路板上的定位触点的顶针,在腔体侧面外侧连接有弧形板,弧形板可转动的连接在下压杆上,下压杆上还连接有在第一导向槽内运动的第一导向轴,第一导向轴位于第一导向槽底部时,顶针与检测座上表面垂直,且顶针与汽车中控台电路板上的定位触点接触,通过该通过第一导向槽对第一导向轴的位置进行导向和限位,使得连接在第一导向轴上的下压杆在第一导向轴到达指定位置后,无法继续运动,由于此时顶针与检测座上表面垂直,且顶针与汽车中控台电路板上的定位触点接触,从而有效防止检测过程中,顶针脱离定位触点,提高定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便于对汽车中控台电路板进行检测。
本发明涉及的汽车中控台电路板测试夹具的使用方法,能够方便快速的对汽车中控台电路板进行定位和夹紧,提高定位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汽车中控台电路板测试夹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去除支撑板后的机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转动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而易见的是,所列举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部分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参照图1-图5,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的一种汽车中控台电路板测试夹具,包括安装座1、检测座2和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检测座2上的下压结构3,在下压机构3下压时,所述检测座2和下压机构3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汽车中控台电路板(未图示)的检测腔(未图示),在检测的过程中,汽车中控台电路板放置在检测腔中,然后通过下压机构3压紧汽车中控台电路板,以方便对汽车中控台电路板进行后续检测。检测座1包括检测座本体11、对称设置在所述检测座本体11上的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板12垂直于所述检测座11本体,所述支撑板12在横向上被定义有第一侧(未图示)和第二侧(未图示),所述支撑板12第一侧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导向槽121,在支撑板12第二侧开设有铰接孔(未图示),在所述铰接孔内可转动连接有铰接轴122。下压机构3包括下端开口的腔体31和用于将所述腔体31下压的下压杆32,所述腔体31具有上盖311,在所述上盖311上连接有匹配汽车中控台电路板上的定位触点的顶针(未图示),在腔体31侧面外侧连接有弧形板33,所述弧形板33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下压杆32上,所述下压杆32上还连接有在所述第一导向槽121内运动的第一导向轴321。所述铰接轴122穿过所述弧形板33并与所述腔体31的侧面连接,所述支撑板12的第二侧开设有第二导向槽123,所述第二导向槽123内设有连接所述腔体31的侧面上的第二导向轴124,所述弧形板33通过在所述第二导向槽123中移动的第二导向轴124与所述支撑板12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导向轴321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121底部时,所述顶针与所述检测座11上表面垂直,且所述顶针与所述汽车中控台电路板上的定位触点接触。通过第一导向槽121对第一导向轴321的位置进行导向和限位,使得连接在第一导向轴321上的下压杆在第一导向轴321到达指定位置后,无法继续运动,由于此时顶针与检测座11上表面垂直,且顶针与汽车中控台电路板上的定位触点接触,从而有效防止检测过程中,顶针脱离定位触点,提高定位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便于对汽车中控台电路板进行检测。
参照图1、图2和图5,在上述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支撑板12上的缓冲机构4,所述缓冲机构4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板12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腔体31的侧面上。通过缓冲机构4的设置,降低腔体31下压时,顶针对汽车中控台电路板造成的冲击,降低汽车中控台电路板受损几率。
参照图1、图2和图5,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结构4包括气动缓冲杆41、第一球头连接杆42和第二球头连接杆43,所述第一球头连接杆42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气动缓冲杆41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腔体31的侧面上,所述第二球头连接杆43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气动缓冲杆41上,另一端通过连接件5连接在所述支撑板11上。通过第一球头连接杆42和第二球头连接杆43的设置,可以防止气动缓冲杆41对腔体的运动的干涉,提高运动的流畅性。
参照图4,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向槽121包括运动部1211和在下压杆32下压时对第一导向轴321进行定位的卡接部1212,所述运动部1211为和所述卡接部1212连通,在所述运动部1211和所述卡接部1212之间具有用于过渡的圆角。通过卡接部1212的设置,便于将第一导向轴321卡接在卡接部1212中,从而对下压杆32的位置进行限位。
参照图3,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下压杆32连接有转动连接机构6,所述转动连接机构6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板61和第二连接板62,所述第一连接板61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下压杆32上,所述第二连接板62固定连接在所述弧形板33上。通过第一连接板61和第二连接板62的设置,使得下压杆32能够相对弧形板33转动。
参照图4,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弧形板33内侧开设有容纳所述第二连接板62的安装槽(未图示),所述第二连接板62固定在所述安装槽中。通过安装槽的设置,使得第二连接板62能够容纳在安装槽(未图示)中,降低了腔体31和第二连接板62发生干涉的可能性。
参照图1、图2和图5,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5包括分别连接在所述腔体31的侧面上第一板体51和第二板体52,所述第一板体51和所述第二板体52相互连接,所述第二板体52垂直于所述检测座1,在所述第二板体52内侧开设有容纳所述压杆32的凹槽521。通过凹槽521的设置,可以使得压杆32能够在凹槽521中运动,降低压杆32与第二板体52之间发生干涉的可能性。
参照图1、图2和图5,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下压杆32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下压杆32沿所述检测座的横向中轴线对称设置,两个所述下压杆32之间连接有连接杆7,所述弧形板33与所述下压杆32一一对应。在实际实施中,通过压动连接杆7来带动下压杆32运动。
参照图1、图2和图5,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上盖311是由透明材料制成的盖体。通过透明盖体的设置,便于对检测腔31中的压紧情况进行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压紧不到位等异常情况。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汽车中控台电路板测试夹具的使用方法,用于上述汽车中控台电路板测试夹具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待测汽车中控台电路板,并将所述待测汽车中控台电路板放置在所述检测座1上;
s2、拉动下压杆32下压,带动弧形板33和连接在弧形板33上的腔体31向下转动,直至所述第一导向轴321进入所述第一导向槽121中;
s3、继续拉动下压杆32下压,此时弧形板33和腔体31继续向下转动,直至所述第一导向轴321进入所述第一导向槽121的底部,此时所述顶针与所述检测座11上表面垂直,且所述顶针与所述汽车中控台电路板上的定位触点接触。
本发明涉及的汽车中控台电路板测试夹具的使用方法,能够方便快速的对汽车中控台电路板进行定位和夹紧,提高定位的可靠性。
参照图1-图5,下面结合汽车中控台电路板测试夹具的使用方法对本发明涉及的汽车中控台电路板测试夹具的工作原理做出详细说明。首先,将待测的汽车中控台电路板放置在检测座11上,然后拉动连接杆7下压;连接杆7带动下压杆32沿铰接轴122转动,进而使得连接在下压杆上的弧形板33和腔体31沿铰接轴122进行转动,直至连接在下压杆32上的第一导向轴321进入第一导向槽121的运动部中,之后继续下压连接杆7,第一导向轴321在第一导向槽121中继续运动,直至第一导向轴321进入第一导向槽121进入卡接部1212,使得下压杆32无法继续下压,此时顶针与检测座上表面垂直,且顶针与汽车中控台电路板上的定位触点接触,从而有效防止检测过程中,顶针脱离定位触点。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一种汽车中控台电路板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检测座和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检测座上的下压结构,在下压机构下压时,所述检测座和下压机构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汽车中控台电路板的检测腔;
检测座包括检测座本体、对称设置在所述检测座本体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垂直于所述检测座本体,所述支撑板在横向上被定义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支撑板第一侧的内侧开设有第一导向槽,在支撑板第二侧开设有铰接孔,在所述铰接孔内可转动连接有铰接轴;
下压机构包括下端开口的腔体和用于将所述腔体下压的下压杆,所述腔体具有上盖,在所述上盖上连接有匹配汽车中控台电路板上的定位触点的顶针,在腔体侧面外侧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下压杆上,所述下压杆上还连接有在所述第一导向槽内运动的第一导向轴;
所述铰接轴穿过所述弧形板并与所述腔体的侧面连接,所述支撑板的第二侧开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内设有连接所述腔体的侧面上的第二导向轴,所述弧形板通过在所述第二导向槽中移动的第二导向轴与所述支撑板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导向轴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底部时,所述顶针与所述检测座上表面垂直,且所述顶针与所述汽车中控台电路板上的定位触点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中控台电路板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的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腔体的侧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中控台电路板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结构包括气动缓冲杆、第一球头连接杆和第二球头连接杆,所述第一球头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气动缓冲杆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腔体的侧面上,所述第二球头连接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气动缓冲杆上,另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中控台电路板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包括运动部和在下压杆下压时对第一导向轴进行定位的卡接部,所述运动部为和所述卡接部连通,在所述运动部和所述卡接部之间具有用于过渡的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中控台电路板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杆连接有转动连接机构,所述转动连接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下压杆上,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弧形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中控台电路板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内侧开设有容纳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安装槽,所述第二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安装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中控台电路板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分别连接在所述腔体的侧面上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相互连接,所述第二板体垂直于所述检测座,在所述第二板体内侧开设有容纳所述压杆的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中控台电路板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杆的数量为两个,且所述下压杆沿所述检测座的横向中轴线对称设置,两个所述下压杆之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弧形板与所述下压杆一一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中控台电路板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是由透明材料制成的盖体。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中控台电路板测试夹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待测汽车中控台电路板,并将所述待测汽车中控台电路板放置在所述检测座上;
s2、拉动下压杆下压,带动弧形板和连接在弧形板上的腔体向下转动,直至所述第一导向轴进入所述第一导向槽中;
s3、继续拉动下压杆下压,此时弧形板和腔体继续向下转动,直至所述第一导向轴进入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底部,此时所述顶针与所述检测座上表面垂直,且所述顶针与所述汽车中控台电路板上的定位触点接触。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