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泵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和日常生活污水,通常会含颗粒状、块状或纤维状的杂质,泥沙、污泥等杂物,这些杂物一旦被吸入泵中,会缠绕、卡住叶轮而使得叶轮无法正常运转,严重影响了水泵的使用寿命。
现有公告号为cn204253442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切割式污水泵,包括泵体以及设置在泵体内的电机、叶轮,水泵的进水口处设置有切割装置,切割装置由固定刀盘和切刀两部分构成,固定刀盘固连在泵体的进水口内,切刀与叶轮同轴套接在电机主轴上,切刀配合安装于固定刀盘的内孔中,切刀包括带流水通道的切刀座,切刀座上设置有至少两道刀刃,刀刃的外壁与固定刀盘的内孔壁间隙配合。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水流沿平行电机主轴方向穿过流水通道进入泵体,刀刃的切割边沿平行电机主轴的方向延伸,杂物沿平行电机主轴方向穿过流水通道,卡住叶轮,进而导致叶轮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泵切割装置,切割刀随主轴转动并覆盖通孔,其切割方向垂直进水方向,保证切割刀配合通孔切断、切碎水流中的杂物,避免叶轮的损坏,保证水泵的正常运转。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水泵切割装置,应用于水泵上,该水泵包括泵体,水泵的主轴沿竖直方向延伸并向下伸出泵体,泵体的下端且位于主轴的周侧设有进水口,泵体的下端设有水平的刀盘,所述刀盘覆盖进水口,所述刀盘上周向间隔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刀盘并连通进水口,主轴贯穿所述刀盘,主轴上同轴连接有切割刀,所述切割刀设于刀盘的下方,所述切割刀包括刀座以及若干设于刀座周侧的切割部,所述切割部的上端滑动抵接刀盘的下端,所述切割刀随主轴转动时,所述切割部覆盖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切割刀随主轴转动并覆盖通孔,其切割方向垂直进水方向,保证切割刀配合通孔切断、切碎水流中的杂物,避免叶轮的损坏,保证水泵的正常运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的轴线与主轴的轴线之间存在夹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整体沿平行电机主轴方向穿过通孔进入泵体,通孔倾斜设置,阻碍杂物的快速通过,使得切割刀配合,通孔切断、切碎水流中的杂物,保证水泵的正常运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刀盘的下端且位于其内周、外周的周向均间隔设有辅助切槽,所述辅助切槽沿径向贯穿刀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辅助切槽,避免杂物嵌设于切割部与刀盘之间,保证切割部滑动抵接刀盘,实现切断杂物。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助切槽的延伸方向与刀盘的径向之间存在夹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切槽随切割刀的转动方向远离通孔,实现切割刀转动时,引导辅助切槽内的杂物脱离刀盘,避免杂物堵塞辅助切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助切槽与通孔不连通,所述辅助切槽与通孔在刀盘的径向平面上部分重叠,该径向平面与主轴轴线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切槽与通孔不连通,避免杂物经由辅助切槽直接进入通孔内;同时,辅助切槽与通孔部分重叠,切割部与辅助切槽、通孔配合的实际切割面无缝衔接,避免杂物缠绕于切割部上进而破坏切割刀与刀盘之间的配合关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刀座通过花键连接主轴,所述刀座滑动套接于主轴上,所述主轴的下端同轴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端的设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上端抵紧刀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水泵的长期使用,刀盘、切割刀均产生摩擦磨损,利用弹性件使得切割刀向靠近刀盘方向滑动,补偿磨损,保证切割刀始终抵接刀盘,完成杂物的切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切割部正对其转动方向的一端设有引导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切割刀转动时,引导面使得杂物远离泵体,避免杂物堆积在刀盘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刀盘的上端同轴设有两个密封环,两所述密封环分别设于通孔的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杂物经刀盘与泵体之间的缝隙处进入,保证水泵的正常运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切割刀随主轴转动并覆盖通孔,其切割方向垂直进水方向,保证切割刀配合通孔切断、切碎水流中的杂物,避免叶轮的损坏,保证水泵的正常运转;
利用辅助切槽,避免杂物嵌设于切割部与刀盘之间,保证切割部滑动抵接刀盘,实现切断杂物;
随水泵的长期使用,刀盘、切割刀均产生摩擦磨损,利用弹性件使得切割刀向靠近刀盘方向滑动,补偿磨损,保证切割刀始终抵接刀盘,完成杂物的切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切割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刀盘结构示意图。
图5是密封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体;11、主轴;2、刀盘;21、通孔;22、辅助切槽;23、密封环;3、切割刀;31、刀座;32、切割部;33、引导面;4、挡板;5、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水泵切割装置,应用于水泵上,该水泵包括泵体1,水泵的主轴11沿竖直方向延伸并向下伸出泵体1,泵体1的下端且位于主轴11的周侧设有进水口,泵体1的下端设有水平的刀盘2,刀盘2覆盖进水口,刀盘2上周向间隔开设有通孔21,通孔21(参照图3)贯穿刀盘2并连通进水口,刀盘2的上端同轴设有两个密封环23,两密封环23(参照图5)分别设于通孔21的两侧,主轴11贯穿刀盘2,主轴11上同轴连接有切割刀3,切割刀3设于刀盘2的下方,切割刀3随主轴11转动其切割方向垂直进水方向,保证切割刀3配合通孔21切断、切碎水流中的杂物,避免叶轮的损坏,保证水泵的正常运转。
参照图2和图3,通孔21的轴线与主轴11的轴线之间存在夹角,阻碍杂物的快速通过,使得切割刀3配合,通孔21切断、切碎水流中的杂物,保证水泵的正常运转,刀盘2的下端且位于其内周、外周的周向均间隔设有辅助切槽22,辅助切槽22(参照图4)的延伸方向与刀盘2的径向之间存在夹角,并随切割刀3的转动方向远离通孔21,实现切割刀3转动时,利用辅助切槽22,避免杂物嵌设于切割部32与刀盘2之间,保证切割部32滑动抵接刀盘2,并引导辅助切槽22内的杂物脱离刀盘2,避免杂物堵塞辅助切槽22。
辅助切槽22与通孔21不连通,避免杂物经由辅助切槽22直接进入通孔21内,辅助切槽22与通孔21在刀盘2的径向平面上部分重叠,该径向平面与主轴11轴线重合,使得切割部32与辅助切槽22、通孔21配合的实际切割面无缝衔接,避免杂物缠绕于切割部32上进而破坏切割刀3与刀盘2之间的配合关系。
参照图2,切割刀3包括刀座31以及若干设于刀座31周侧的切割部32,切割部32的上端滑动抵接刀盘2的下端,切割部32正对其转动方向的一端设有引导面33,切割刀3转动时,引导面33使得杂物远离泵体1,避免杂物堆积在刀盘2上,刀座31通过花键连接主轴11,刀座31滑动套接于主轴11上,主轴11的下端同轴连接有挡板4,螺栓贯穿档板并同轴连接至主轴11上,挡板4的上端的设有弹性件5,弹性件5可以采用套接于主轴11上的弹簧,弹性件5的上端抵紧刀座31,随水泵的长期使用,刀盘2、切割刀3均产生摩擦磨损,利用弹性件5使得切割刀3向靠近刀盘2方向滑动,补偿磨损,保证切割刀3始终抵接刀盘2,完成杂物的切断。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切割刀3随主轴11转动并覆盖通孔21,其切割方向垂直进水方向,保证切割刀3配合通孔21切断、切碎水流中的杂物,避免叶轮的损坏,保证水泵的正常运转,随水泵的长期使用,刀盘2、切割刀3均产生摩擦磨损,利用弹性件5使得切割刀3向靠近刀盘2方向滑动,补偿磨损,保证切割刀3始终抵接刀盘2,完成杂物的切断。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水泵切割装置,应用于水泵上,该水泵包括泵体(1),水泵的主轴(11)沿竖直方向延伸并向下伸出泵体(1),泵体(1)的下端且位于主轴(11)的周侧设有进水口,其特征在于:泵体(1)的下端设有水平的刀盘(2),所述刀盘(2)覆盖进水口,所述刀盘(2)上周向间隔开设有通孔(21),所述通孔(21)贯穿刀盘(2)并连通进水口,主轴(11)贯穿所述刀盘(2),主轴(11)上同轴连接有切割刀(3),所述切割刀(3)设于刀盘(2)的下方,所述切割刀(3)包括刀座(31)以及若干设于刀座(31)周侧的切割部(32),所述切割部(32)的上端滑动抵接刀盘(2)的下端,所述切割刀(3)随主轴(11)转动时,所述切割部(32)覆盖通孔(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泵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1)的轴线与主轴(11)的轴线之间存在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泵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盘(2)的下端且位于其内周、外周的周向均间隔设有辅助切槽(22),所述辅助切槽(22)沿径向贯穿刀盘(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泵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切槽(22)的延伸方向与刀盘(2)的径向之间存在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泵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切槽(22)与通孔(21)不连通,所述辅助切槽(22)与通孔(21)在刀盘(2)的径向平面上部分重叠,该径向平面与主轴(11)轴线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泵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31)通过花键连接主轴(11),所述刀座(31)滑动套接于主轴(11)上,所述主轴(11)的下端同轴连接有挡板(4),所述挡板(4)的上端的设有弹性件(5),所述弹性件(5)的上端抵紧刀座(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泵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部(32)正对其转动方向的一端设有引导面(3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泵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盘(2)的上端同轴设有两个密封环(23),两所述密封环(23)分别设于通孔(21)的两侧。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