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套镶嵌工装及方法与流程

专利2022-06-29  171


本公开涉及液压压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纹套镶嵌工装及方法。



背景技术:

钢质螺纹套在20世纪80年代前就开始用于军工、航空、航天、兵器等领域,以后英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列入国家标准,兵器工业617厂已经制定了行业标准,在兵器系统内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钢质螺纹套解决铝箱体螺纹强度不足和提高反复拆装性能的优势,钢质螺纹套现已广泛用于民用工业,如机械、化工、仪器、仪表、汽车、冶金矿山、建筑、动力机械、发动机、柴油机等行业。

传统的螺丝套镶嵌工装需要手动旋转螺纹拉杆,其问题在于需要操作者用两个扳手或杠杆同时用力,在最后压紧阶段力矩大(根据螺纹直径不同大约在100-300n.m),操作过程很难掌握平衡,一旦发生不平衡情况则螺纹套的止动圈与箱体表面即出现凸出或凹陷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螺纹套镶嵌工装,其安装方便且消除了压入螺纹套时对箱体造成损坏的隐患。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螺纹套镶嵌工装,包括油缸、支撑套和牵引装置;

所述油缸内有柱状空腔,所述油缸的空腔内设置有活塞;

其中,所述活塞包括塞头和塞杆,所述塞头与所述油缸空腔相匹配;

所述塞杆贯穿所述油缸设置;

其中,所述塞杆的一端与所述塞头固定连接,所述塞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油缸;

所述油缸靠近所述塞杆的另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油口,且所述进油口贯穿所述油缸的侧壁设置;

所述牵引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塞杆的另一端上,且所述牵引装置的中轴线与所述塞杆的中轴线平行设置;

所述牵引装置远离所述油缸的一侧开设有连接螺纹,所述连接螺纹适用于与螺纹套旋接;

所述支撑套套接在所述牵引装置上,且所述支撑套沿所述塞杆的长度方向滑动,以使所述油缸推动所述支撑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油缸的空腔内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套设在所述塞杆的侧壁外并与所述塞杆的侧壁相贴合;且

所述导向套的外侧壁与所述油缸的内侧壁相贴合;

所述导向套靠近所述塞杆的另一端设置,所述进油口邻近所述导向套设置,且所述进油口设置在所述导向套远离所述塞杆的另一端处;

所述导向套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外密封槽,且外密封槽以所述塞杆的中轴线为轴绕所述导向套外侧壁的周向开设;

所述外密封槽上固定安装有外密封圈,所述外密封圈与所述油缸空腔内侧壁相贴合;

所述导向套与所述塞杆相贴合的侧壁为所述导向套的内侧壁,所述导向套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内密封槽,且所述内密封槽以所述塞杆的中轴线为轴绕所述导向套内侧壁的周向开设;

所述内密封槽上固定安装有内密封圈,所述内密封圈与所述塞杆侧壁相贴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油缸包括缸体和压盖;

所述缸体内的柱状空腔作为油缸的空腔,且所述缸体靠近所述塞杆伸出端的一端设有开口;

所述压盖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压盖的中轴线贯穿所述压盖设置;

所述压盖与所述缸体开口一侧旋合,且所述压盖覆盖所述开口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压盖远离所述导向套的一端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呈环形,且所述塞杆贯穿所述凸台的内孔设置;

所述凸台和所述压盖为一体成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塞杆远离所述塞头的一端开设有盲孔,所述牵引装置包括螺纹拉杆和牵引销;

所述螺纹拉杆套接在所述盲孔的侧壁上,且所述牵引销贯穿所述螺纹拉杆的侧壁和塞杆的侧壁设置;

所述连接螺纹开设在所述螺纹拉杆远离所述牵引销的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套套设在所述牵引装置的侧壁上;

其中,所述支撑套靠近所述油缸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支撑套的开口一侧的外侧壁设有凸出的檐;

所述檐与所述支撑套的开口一端端面平齐设置;

所述支撑套远离所述油缸的一端开设有贯穿孔,所述牵引装置设有连接螺纹的一侧贯穿所述贯穿孔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设有片孔,所述牵引装置的连接螺纹的一端贯穿所述垫片设置;

所述垫片适用于放置在所述螺纹套的镶嵌孔与所述牵引装置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进油口的孔口呈圆形,且所述进油口的直径与所述油缸的长度的比例ω的取值范围为: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螺纹套镶嵌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螺纹套镶嵌工装进行螺纹套的镶嵌,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螺纹套旋入箱体,直至所述螺纹套的一端与所述箱体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预设距离;

将所述螺纹套镶嵌工装中的牵引装置与所述螺纹套旋合;

将注油管与进油口连通,并通过注油管由所述进油口向所述油缸内注入油源,增加所述油缸的内部空腔的内腔压力,控制所述油缸在所述内腔压力作用下沿所述活塞向下移动以推送所述螺纹套镶嵌工装中的支撑套,由所述支撑套压入所述螺纹套;

其中,所述螺纹套镶嵌工装中的活塞与所述牵引装置固定连接,并在所述牵引装置的牵引下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预设距离的取值范围为:大于或者等于1mm,或小于或者等于2mm。

本公开实施例螺纹套镶嵌工装只需通过注入油源使得油缸的移动即可压入螺纹套,具体的,将螺纹套旋入箱体,端面距离箱体为第一预设距离时使用本螺纹套镶嵌工装,在使用本螺纹套镶嵌工装时,先将活塞的塞杆另一端与牵引装置连接,进油口与油源连接,用油源增压,压力是活塞与油缸发生相对运动,由于活塞由牵引装置牵引相对静止,所以油缸产生向下的移动,油缸推动支撑套,压入螺纹套,使得螺纹套与箱体面平齐设置。油缸和活塞的连接结构类似于液压缸的结构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油缸的密闭性能,在向油缸注入油源时,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稳定加压。进油口处靠近塞杆的另一端设置可以增加油缸的移动行程,让油缸不会由于移动行程不足而导致螺纹套安装不完全的情况。牵引装置的连接螺纹一侧与螺纹套旋合,牵引装置的另一侧与活塞的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以使的本共公开实施例螺纹套镶嵌工装稳固的与螺纹套固定连接。其中,牵引装置的中轴线与活塞的塞杆中轴线平行乃至重合能够有效的保证在压入螺纹套时不会使得螺纹套发生偏斜。支撑套作为直接压入螺纹套的构件套接在牵引装置上,进一步的保证在支撑套与牵引装置在同一轴线上,且使得支撑套与螺纹套在同一轴线上,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在螺纹套可以垂直的压入工件(箱体)中。由此,本公开实施例螺纹套镶嵌工装不仅采用液压动力方式代替了人工用力节省了劳动强度和装配时间,而且液压油缸压制采用沿轴向力的方式,压制阶段不用旋转,改变了螺纹拉杆需要拧紧旋转而导致螺纹套扭伤的可能。同时,安装方便且消除了压入螺纹套时对箱体造成损坏的隐患。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示出本公开实施例的螺纹套镶嵌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其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公开,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公开的主旨。

图1示出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螺纹套镶嵌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螺纹套镶嵌工装包括:油缸100、支撑套200和牵引装置300。其中,油缸100内有柱状空腔,且油缸100的空腔内设置有活塞110。活塞110包括塞头和塞杆,塞头和塞杆均呈杆状,塞头处于油缸100空腔的内部,且塞头与油缸100空腔相匹配,以使塞头的侧壁与油缸100的内侧壁相贴合,塞头能够沿油缸100空腔内部滑动。塞杆贯穿油缸100设置,其中,塞杆的一端与塞头固定连接,塞杆的另一端伸出油缸100设置。其中,油缸100靠近塞杆的另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油口,且进油口贯穿油缸100侧壁设置。牵引装置300固定安装在塞杆的另一端上,且牵引装置300的中轴线与塞杆的中轴线平行(或者重合)设置,以使牵引装置300沿塞杆的长度方向设置。牵引装置300远离油缸100的一侧开设有连接螺纹,连接螺纹用于与螺纹套旋接,以使本公开实施例螺纹套镶嵌工装与螺纹套固定安装。支撑套200套接在牵引装置300上,且支撑套200能够沿塞杆的长度方向滑动,以使油缸100推动支撑套200,支撑套200压入螺纹套,完成螺纹套的安装。

本公开实施例螺纹套镶嵌工装只需通过注入油源使得油缸100的移动即可压入螺纹套,具体的,将螺纹套旋入箱体,端面距离箱体为第一预设距离时使用本螺纹套镶嵌工装,在使用本螺纹套镶嵌工装时,先将活塞110的塞杆另一端与牵引装置300连接,进油口与油源连接,用油源增压,压力是活塞110与油缸100发生相对运动,由于活塞110由牵引装置300牵引相对静止,所以油缸100产生向下的移动,油缸100推动支撑套200,压入螺纹套,使得螺纹套与箱体面平齐设置。油缸100和活塞110的连接结构类似于液压缸的结构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油缸100的密闭性能,在向油缸100注入油源时,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稳定加压。进油口处靠近塞杆的另一端设置可以增加油缸100的移动行程,让油缸100不会由于移动行程不足而导致螺纹套安装不完全的情况。牵引装置300的连接螺纹一侧与螺纹套旋合,牵引装置300的另一侧与活塞110的塞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以使的本共公开实施例螺纹套镶嵌工装稳固的与螺纹套固定连接。其中,牵引装置300的中轴线与活塞110的塞杆中轴线平行乃至重合能够有效的保证在压入螺纹套时不会使得螺纹套发生偏斜。支撑套200作为直接压入螺纹套的构件套接在牵引装置300上,进一步的保证在支撑套200与牵引装置300在同一轴线上,且使得支撑套200与螺纹套在同一轴线上,能够进一步的保证在螺纹套可以垂直的压入工件(箱体)中。由此,本公开实施例螺纹套镶嵌工装不仅采用液压动力方式代替了人工用力节省了劳动强度和装配时间,而且液压油缸100压制采用沿轴向力的方式,压制阶段不用旋转,改变了螺纹拉杆320需要拧紧旋转而导致螺纹套扭伤的可能。同时,安装方便且消除了压入螺纹套时对箱体造成损坏的隐患。

此处,应当指出的是,活塞110为一体成型,塞杆和塞头同轴设置。塞头的侧壁上开设有以塞头的中轴线为轴绕塞头的周向开设的凹槽,且凹槽内套设有密封环,密封环与油缸100内侧壁紧密贴合。

此处,还应当指出的是,凹槽设有两个以上,密封环的数量和凹槽的数量相匹配。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凹槽设有四个,且其中两个凹槽作为第一凹槽组靠近塞杆设置,剩余的两个凹槽最为第二凹槽组远离塞杆设置。更近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凹槽组与第二凹槽组之间开设有以塞头的中轴线为轴绕塞头的周向开设的凹环。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凹槽组靠近塞杆的凹槽的槽宽大于第一凹槽组远离塞杆的凹槽的槽宽,且第一凹槽组靠近塞杆的凹槽的形状、大小与第二凹槽组远离塞杆的凹槽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凹槽组远离塞杆的凹槽的形状、大小与第二凹槽组靠近塞杆的凹槽的形状、大小相同。由此,可以使得活塞110与油缸100紧密的贴合,使其在注入油源时,油源不会通过活塞110合油缸100之间的缝隙流入油缸100远离牵引装置300的空腔,保证了油缸100的加压稳定。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油缸100呈圆柱状,油缸100空腔呈与油缸100外壁同轴设置的圆状状空腔。且,塞头呈与油缸100空腔相匹配的圆柱状。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活塞110为油气弹簧中的活塞110,具体的,活塞110内部开设有圆柱形空腔,活塞110远离牵引装置300的一端设有开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油缸100的空腔内设有导向套130,导向套130套设在塞杆的侧壁外并于塞杆的侧壁相贴合,且导向套130与油缸100内侧壁贴合。导向套130靠近塞杆的另一端设置,进油口邻近导向套130设置,且进油口设置在导向套130远离塞杆的另一端的一侧处。导向套130与油缸100贴合的侧壁作为导向套130的外侧壁,导向套130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外密封槽,且外密封槽以塞杆的中轴线为轴绕导向套130的外侧壁的周向开设。外密封槽上固定安装有外密封圈,外密封圈与油缸100空腔内壁相贴合,且外密封圈与外密封槽相匹配。导向套130与塞杆贴合的侧壁作为导向套130的内侧壁,导向套130的内侧壁上开口有内密封槽,且内密封槽以塞杆的中轴线为轴绕导向套130的内侧壁的周向开设。内密封槽上固定安装有内密封圈,内密封圈与塞杆的侧壁贴合,且内密封圈与内密封槽相匹配。

由此,导向套130一方面起到对活塞110的直线往复运动起到导向的作用,另一方面导向套130设置在进油口的下端,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防止油缸100内注入的液体从缝隙中漏出,保证了油缸100空腔内部的压强。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油缸100包括广口端和小口端,广口端和小口端呈同轴设置的柱状,广口端的端面的大小大于小口端的端面的大小,且广口端与小口端的连接处设有倒角,广口端和小口端为一体成型。广口端与导向套130同侧设置,油缸100的内腔的形状与油缸100外壁的形状相同。

导向套130设置套接在小口端的内侧壁上,且导向套130邻近广口端设置。导向套130设有伸出小口端的卡接端,卡接端抵接在广口端和小口端连接的倒角处,使得导向套130不会由于压力的作用从广口端向小口端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油缸100包括缸体和压盖140,缸体内有柱状空腔作为油缸100的空腔,且缸体靠近塞杆的另一端的一端设有开口。压盖140上开设有通孔,通孔沿压盖140的中轴线贯穿压盖140设置,压盖140与缸体的开口一侧旋合,且压盖140覆盖开口设置。由此。可以方便活塞110与油缸100的安装。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压盖140远离缸体开口的一侧与导向套130的卡接端抵接。压盖140远离导向套130的一端设有凸台,凸台呈环状,且凸台的中轴线与活塞110的塞杆的中轴线同轴设置,凸台的内径大于或者等于活塞110的塞杆的直径,活塞110的塞杆贯穿凸台的内孔设置,且凸台和压盖140一体成型。由此,可以更加的方便了压盖140旋入缸体,凸台相当于把手,操作人员通过旋转凸台即可将压盖140旋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塞杆远离塞头的一端开设有盲孔,牵引装置300包括螺纹拉杆320和牵引销310,螺纹拉杆320与塞杆的盲孔的侧壁套接,牵引销310贯穿螺纹拉杆320的侧壁和塞杆的侧壁设置,连接螺纹开设在螺纹拉杆320远离牵引销310的一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撑套200套设在牵引装置300的侧壁上,其中,支撑套200靠近油缸100的一侧设有开口,支撑套200靠近开口的一侧的外侧壁上设有凸出的檐,且檐与支撑套200的开口一端的端面平齐设置。支撑套200远离油缸100的一端设有贯穿孔,牵引装置300设有连接螺纹的一侧贯穿上述的贯穿孔设置。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螺纹拉杆320包括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第一杆与第二杆的一端端面固定连接,第三杆与第二端未与第一端连接的端面固定连接,且第一杆、第二杆和第三杆同轴设置。第二杆的端面的大小大于第一杆的端面的大小,第三杆的端面的大小小于第二杆端面的大小(第一杆端面的大小大于第三杆端面的大小)。第一杆远离第二杆端面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销孔作为牵引销310的贯穿处,第一杆的大小、形状与盲孔的大小、形状相匹配。第二杆邻近第一杆的一侧侧壁上设有凸环,凸环以第二杆的中轴线为轴绕第二杆的周向设置,且凸环邻近第一杆的端面与第二杆邻近第一杆的端面平齐设置。连接螺纹设置在第三杆的侧壁上。第一杆和第二杆为一体成型,第三杆和第二杆可以采用铆接的方式以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活塞110的塞杆的底面(塞杆远离塞头的一侧)处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贯穿塞杆的侧壁设置,且第一开口与牵引销310相匹配,第一开口同时也贯穿盲孔。塞杆靠近第一开口的底面处开设有第二销孔(此处,第一开口的底面为:第一开口靠近塞头的内壁),第二销孔为长圆孔,第二销孔沿塞杆的外壁周向开设,第二销孔贯穿塞杆盲孔的一侧侧壁设置,且第二销孔与第一开口连通,第二销孔与牵引销310相匹配。在安装活塞110、牵引销310和螺纹拉杆320时,首先将牵引销310贯穿第一销孔,由此将牵引销310安装在螺纹拉杆320上,然后将牵引销310置入第二销孔处,由此将螺纹拉杆320套接在塞杆的盲孔内部,最后将牵引销310沿第二销孔的长度方向旋转即可将牵引销310锁定在塞杆上。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撑套200呈圆柱状,且支撑套200远离支撑套200开口的一侧开设有倒角。支撑套200开设倒角的一端设有压入台。压入台呈柱状,且压入台与支撑套200同轴设置,第三杆贯穿压入台与螺纹套旋合。压入台的端面的大小小于或者等于螺纹套靠近油缸100的端面的大小,其中,当压入台的端面小于螺纹套靠近油缸100的端面的大小时,压入台的端面不可过小,压入台的端面的大小与螺纹套靠近油缸100的端面的大小的比例为:大于或者等于十分之九,或小于或者等于九分之八,其最优的取值为十分之九。由此,可以进一步的使得螺纹套沿轴线方向压入箱体。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撑套200的开口的大小大于牵引销310的长度,以使牵引销310能够处于支撑套200的内部。由此,可以使得支撑套200可以沿活塞110塞杆的长度方向自由的移动,增加了支撑套200的行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垫片600,垫片600设置在螺纹套与牵引装置300之间,且垫片600套设在牵引装置300的设有连接螺纹的一端,(即,垫片600上开设有贯穿垫片600端面的片孔,且片孔的大小大于或者等于牵引装置300设有连接螺纹的一端,即,片孔的大小大于或者等于第三杆端面的大小)。其中,垫片600的邻近螺纹套的端面与螺纹套的一侧端面相贴合。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垫片600覆盖螺纹套的端面设置。由此,可以防止支撑套200与螺纹套直接接触,也可以使得压制更加的稳定,还可以使得支撑套200的冲击力作用于垫片600。

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垫片600呈圆柱状,且垫片600靠近支撑套200的一侧端面开设由倒角,且开设倒角的端面的大小大于压入台面对垫片600的端面的大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进油口的孔口呈圆形,且进油口的直径与油缸100的长度的比例ω的取值范围为:具体的,油缸100的长度可的取值可以为190mm,则进油口的直径的取值范围为:大于或者等于5mm,或小于或者等于10mm,且最优的进油口的取值为6mm。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端盖500,端盖500呈柱状,且端盖500内有空腔且一端设有开口。端盖500内的空腔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油缸100远离牵引装置300的一侧设有外螺纹,且端盖500的内螺纹与油缸100的外螺纹相匹配,以使端盖500和油缸100旋合。端盖500未开设开口的端面上开设有辅助孔,辅助孔贯穿端盖500未开设开口的端面设置。

基于前面任一所述的螺纹套镶嵌工装,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螺纹套镶嵌方法。其中,本公开实施例的螺纹套镶嵌方法用如上任一所述的螺纹套镶嵌工装进行螺纹套的镶嵌,其包括如下的步骤:

首先将螺纹套旋入箱体,直至螺纹套的一端与箱体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预设距离。之后,将螺纹套镶嵌工装中的牵引装置300与螺纹套旋合,更加详细的,螺纹套镶嵌工装通过牵引装置300中的连接螺纹与螺纹套旋合。之后,将注油管与进油口连通,并通过注油管由进油口向油缸100内注入油源,以增加油缸100的内部空腔的内腔压力,控制油缸100在内腔压力的作用下沿活塞110向下移动以推送螺纹套镶嵌工装中的支撑套200,并由支撑套200将螺纹套套完全压入箱体。其中,螺纹套镶嵌工装中的活塞110与牵引装置300固定连接,并在牵引装置300的牵引下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

将螺纹套镶嵌工装安装在螺纹套上的步骤如下,首先,将牵引装置300固定安装在活塞110的塞杆上(即,将螺纹拉杆320的第一杆套设在塞杆的盲孔中,且牵引销310贯穿第一杆的第一销孔和塞杆的第二销孔)。其次,将支撑套200套设在牵引装置300上,且牵引装置300的连接螺纹端伸出支撑套200(即,将支撑套200与第三杆套接套接,且第三杆通过支撑套200上的贯穿孔贯穿支撑套200)。其次,将牵引装置300的连接螺纹端旋合在螺纹套上(即,将螺纹拉杆320的第三杆与螺纹套旋合)。即安装完成螺纹套镶嵌工装。

采用上述的螺纹套镶嵌方法镶嵌螺纹套时,并经过实验可得,其方法保证了箱体的片面度的要求,一次压制成功率从使用之前的压制工装的不足50%调高到了98%以上。且装配的时间大大的缩短了,将本工装安装上并注入油源即可,用原来压制工装压制螺纹套需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并且在压制不成功时的返工时间还要多于压制的时间,而用本螺纹套镶嵌工装压制螺纹套的时间为不足两分钟,质量成本、人工成本均大幅度的降低。综上,本公开实施例螺纹套镶嵌方法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减少了装配的时间,降低了质量成本和人工成本,而且保证了箱体密封面的完整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注油嘴400,且注油嘴400于进油口连通。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注油嘴400焊接在油缸100上。由此,可以使得注油管更加的稳定的连通油缸100的空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注油管由进油口向油缸100内注入油源,且此时的油源压力的取值范围为:15mpa到20mpa。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预设距离的取值范围为:大于或者等于1mm,或小于或者等于2mm。更进一步的,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预设距离的取值为2mm。

综上,本公开实施例螺纹套镶嵌工装及方法,不仅在使用过程中稳定,而且操作性能良好。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技术特征:

1.一种螺纹套镶嵌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缸、支撑套和牵引装置;

所述油缸内有柱状空腔,所述油缸的空腔内设置有活塞;

其中,所述活塞包括塞头和塞杆,所述塞头与所述油缸空腔相匹配;

所述塞杆贯穿所述油缸设置;

其中,所述塞杆的一端与所述塞头固定连接,所述塞杆的另一端伸出所述油缸;

所述油缸靠近所述塞杆的另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油口,且所述进油口贯穿所述油缸的侧壁设置;

所述牵引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塞杆的另一端上,且所述牵引装置的中轴线与所述塞杆的中轴线平行设置;

所述牵引装置远离所述油缸的一侧开设有连接螺纹,所述连接螺纹适用于与螺纹套旋接;

所述支撑套套接在所述牵引装置上,且所述支撑套沿所述塞杆的长度方向滑动,以使所述油缸推动所述支撑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纹套镶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的空腔内设有导向套,所述导向套套设在所述塞杆的侧壁外并与所述塞杆的侧壁相贴合;且

所述导向套的外侧壁与所述油缸的内侧壁相贴合;

所述导向套靠近所述塞杆的另一端设置,所述进油口邻近所述导向套设置,且所述进油口设置在所述导向套远离所述塞杆的另一端处;

所述导向套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外密封槽,且外密封槽以所述塞杆的中轴线为轴绕所述导向套外侧壁的周向开设;

所述外密封槽上固定安装有外密封圈,所述外密封圈与所述油缸空腔内侧壁相贴合;

所述导向套与所述塞杆相贴合的侧壁为所述导向套的内侧壁,所述导向套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内密封槽,且所述内密封槽以所述塞杆的中轴线为轴绕所述导向套内侧壁的周向开设;

所述内密封槽上固定安装有内密封圈,所述内密封圈与所述塞杆侧壁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纹套镶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包括缸体和压盖;

所述缸体内的柱状空腔作为油缸的空腔,且所述缸体靠近所述塞杆伸出端的一端设有开口;

所述压盖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压盖的中轴线贯穿所述压盖设置;

所述压盖与所述缸体开口一侧旋合,且所述压盖覆盖所述开口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纹套镶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远离所述导向套的一端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呈环形,且所述塞杆贯穿所述凸台的内孔设置;

所述凸台和所述压盖为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纹套镶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塞杆远离所述塞头的一端开设有盲孔,所述牵引装置包括螺纹拉杆和牵引销;

所述螺纹拉杆套接在所述盲孔的侧壁上,且所述牵引销贯穿所述螺纹拉杆的侧壁和塞杆的侧壁设置;

所述连接螺纹开设在所述螺纹拉杆远离所述牵引销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纹套镶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套设在所述牵引装置的侧壁上;

其中,所述支撑套靠近所述油缸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支撑套的开口一侧的外侧壁设有凸出的檐;

所述檐与所述支撑套的开口一端端面平齐设置;

所述支撑套远离所述油缸的一端开设有贯穿孔,所述牵引装置设有连接螺纹的一侧贯穿所述贯穿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纹套镶嵌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设有片孔,所述牵引装置的连接螺纹的一端贯穿所述垫片设置;

所述垫片适用于放置在所述螺纹套的镶嵌孔与所述牵引装置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纹套镶嵌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的孔口呈圆形,且所述进油口的直径与所述油缸的长度的比例ω的取值范围为:

9.一种螺纹套镶嵌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螺纹套镶嵌工装进行螺纹套的镶嵌,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螺纹套旋入箱体,直至所述螺纹套的一端与所述箱体之间的距离为第一预设距离;

将所述螺纹套镶嵌工装中的牵引装置与所述螺纹套旋合;

将注油管与进油口连通,并通过注油管由所述进油口向所述油缸内注入油源,增加所述油缸的内部空腔的内腔压力,控制所述油缸在所述内腔压力作用下沿所述活塞向下移动以推送所述螺纹套镶嵌工装中的支撑套,由所述支撑套压入所述螺纹套;

其中,所述螺纹套镶嵌工装中的活塞与所述牵引装置固定连接,并在所述牵引装置的牵引下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螺纹套镶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的取值范围为:大于或者等于1mm,或小于或者等于2mm。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螺纹套镶嵌工装及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缸、支撑套和牵引装置;油缸内有柱状空腔,油缸的空腔内设置有活塞;其中,活塞包括塞头和塞杆,塞头与油缸空腔相匹配;塞杆贯穿油缸设置;其中,塞杆的一端与塞头固定连接,塞杆的另一端伸出油缸;油缸靠近塞杆的另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进油口,且进油口贯穿油缸的侧壁设置;牵引装置固定安装在塞杆的另一端上,且牵引装置的中轴线与塞杆的中轴线平行设置;牵引装置远离油缸的一侧开设有连接螺纹,连接螺纹适用于与螺纹套旋接;支撑套套接在牵引装置上,且支撑套沿塞杆的长度方向滑动,以使油缸推动支撑套。其安装方便且消除了压入螺纹套时对箱体造成损坏的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魏敏;林灿;张云涛;曹柯;郭润;丁艾晨;赵帅;宋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北方车辆智能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24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732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