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罐罐体锥形段内部辅助流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1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罐车领域,具体是一种立罐罐体锥形段内部辅助流化系统。



背景技术:

粉罐车是常用的运输车辆,有的粉罐车其运输罐为立罐,立罐为圆柱体和多个锥形段构成的组合结构,圆柱体轴向水平,各个锥形段上宽下窄并分别连接于圆柱体下侧,相邻锥形段之间通过隔板隔开,隔板同时向上延伸至圆柱体内,使圆柱体内同样被隔开,各个锥形段的锥底设有卸料管道。现有技术立罐罐车在卸料时,存在罐体内粉料粘结于罐体内壁的现象,导致部分粉料无法下滑至立罐锥底,因此存在卸料残留量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罐罐体锥形段内部辅助流化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粉罐车立罐卸料残留量大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立罐罐体锥形段内部辅助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立罐罐体多个锥形段中,每个锥形段内壁分别设有多个流化透气带,多个流化透气带分别沿各自所在罐体锥形段不同高度的环向延伸,每个锥形段中多个流化透气带在锥形段内壁相同位置一侧分别断开形成断口,断口处紧贴罐体锥形段内壁分别固定有喉管,所述喉管分别沿所在的罐体锥形段内壁延伸并经过每个流化透气带的断口,喉管两侧对应每个流化透气带的断口两端位置分别连通有气嘴,且气嘴分别伸入至断口对应端流化透气带和罐体锥形段内壁之间,罐体锥形段侧壁对应喉管位置还安装有管接头,所述管接头一端旁路连通至喉管,管接头另一端位于罐体外。

=所述的一种立罐罐体锥形段内部辅助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流化透气带中,部分流化透气带位于锥形段内壁和相邻锥形段之间隔板围成的空间中,并紧贴锥形段内壁和隔板对应侧壁环向延伸,其余流化透气带位于锥形段下部位置,并紧贴锥形段下部内壁环向延伸。

所述的一种立罐罐体锥形段内部辅助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锥形段内壁和隔板围成的空间中的各个流化透气带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隔板,每个隔板对应流化透气带两端位置分别固定有压块,由压块压紧流化透气带端部;

位于锥形段下部位置的各个流化透气带在隔板对应方向的锥形段下部内壁连接完整,并在隔板对应方向的锥形段下部内壁固定有压块,由压块压紧连接完整的流化透气带对应位置。

所述的一种立罐罐体锥形段内部辅助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除隔板和隔板对应方向的锥形段下部内壁外,罐体锥形段其余位置内壁位于每个流化透气带的上、下侧还分别安装有多个螺栓,由螺栓分别压紧流化透气带对应侧。

所述的一种立罐罐体锥形段内部辅助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位于罐体外的另一端连接有软管,管接头通过软管与外部气路管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中,粉料粘结于流化透气带,外部气路管道通过软管、管接头向喉管送气,喉管中各个气嘴分别向流化透气带和罐体内壁之间喷射气流,所喷射的气流大小可调,从而可使流化透气带胀起并抖动,进而使粘结于流化透气带上的粉料被抖落至罐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防止罐体内壁粘结粉料无法落入罐底的问题,提高了卸料速率,降低了卸料时的残留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喉管部分平面展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压块部分平面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立罐罐体锥形段内部辅助流化系统,在立罐罐体1多个锥形段2中,每个锥形段2内壁分别设有多个流化透气带3,多个流化透气带3分别沿各自所在罐体1锥形段2不同高度的环向延伸,每个锥形段2中多个流化透气带3在锥形段2内壁相同位置一侧分别断开形成断口,断口处紧贴罐体1锥形段2内壁分别固定有喉管4,喉管4分别沿所在的罐体1锥形段2内壁延伸并经过每个流化透气带3的断口,喉管4两侧对应每个流化透气带3的断口两端位置分别连通有气嘴5,且气嘴5分别伸入至断口对应端流化透气带3和罐体1锥形段2内壁之间,罐体1锥形段2侧壁对应喉管4位置还安装有管接头6,管接头6一端旁路连通至喉管4,管接头6另一端位于罐体1外,管接头6位于罐体外的另一端连接有软管11,管接头6通过软管11与外部气路管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多个流化透气带3中,部分流化透气带位于锥形段2内壁和相邻锥形段之间隔板7围成的空间中,并紧贴锥形段2内壁和隔板7对应侧壁环向延伸,其余流化透气带位于锥形段2下部位置,并紧贴锥形段2下部内壁环向延伸。

如图3所示,锥形段2内壁和隔板7围成的空间中的各个流化透气带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隔板7,每个隔板7对应流化透气带两端位置分别固定有压块8,由压块9压紧流化透气带端部;

位于锥形段2下部位置的各个流化透气带在隔板7对应方向的锥形段2下部内壁连接完整,并在隔板7对应方向的锥形段2下部内壁固定有压块9,由压块9压紧连接完整的流化透气带对应位置。

除隔板7和隔板7对应方向的锥形段2下部内壁外,罐体1锥形段2其余位置内壁位于每个流化透气带3的上、下侧还分别安装有多个螺栓10,由螺栓10分别压紧流化透气带3对应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立罐罐体锥形段内部辅助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立罐罐体多个锥形段中,每个锥形段内壁分别设有多个流化透气带,多个流化透气带分别沿各自所在罐体锥形段不同高度的环向延伸,每个锥形段中多个流化透气带在锥形段内壁相同位置一侧分别断开形成断口,断口处紧贴罐体锥形段内壁分别固定有喉管,所述喉管分别沿所在的罐体锥形段内壁延伸并经过每个流化透气带的断口,喉管两侧对应每个流化透气带的断口两端位置分别连通有气嘴,且气嘴分别伸入至断口对应端流化透气带和罐体锥形段内壁之间,罐体锥形段侧壁对应喉管位置还安装有管接头,所述管接头一端旁路连通至喉管,管接头另一端位于罐体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罐罐体锥形段内部辅助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流化透气带中,部分流化透气带位于锥形段内壁和相邻锥形段之间隔板围成的空间中,并紧贴锥形段内壁和隔板对应侧壁环向延伸,其余流化透气带位于锥形段下部位置,并紧贴锥形段下部内壁环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罐罐体锥形段内部辅助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锥形段内壁和隔板围成的空间中的各个流化透气带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隔板,每个隔板对应流化透气带两端位置分别固定有压块,由压块压紧流化透气带端部;

位于锥形段下部位置的各个流化透气带在隔板对应方向的锥形段下部内壁连接完整,并在隔板对应方向的锥形段下部内壁固定有压块,由压块压紧连接完整的流化透气带对应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罐罐体锥形段内部辅助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除隔板和隔板对应方向的锥形段下部内壁外,罐体锥形段其余位置内壁位于每个流化透气带的上、下侧还分别安装有多个螺栓,由螺栓分别压紧流化透气带对应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罐罐体锥形段内部辅助流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接头位于罐体外的另一端连接有软管,管接头通过软管与外部气路管道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罐罐体锥形段内部辅助流化系统,在立罐罐体多个锥形段中,每个锥形段内壁分别设有多个流化透气带,多个流化透气带分别沿环向延伸,流化透气带在锥形段内壁相同位置一侧分别断开形成断口,断口处固定有喉管,喉管两侧分别连通有气嘴,气嘴分别伸入至断口对应端流化透气带和罐体锥形段内壁之间,罐体锥形段侧壁对应喉管位置还安装有管接头,管接头一端旁路连通至喉管、另一端位于罐体外。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防止罐体内壁粘结粉料无法落入罐底的问题,降低了卸料时的残留量。

技术研发人员:耿齐发;王柱江;张可可;邹鹏飞;王亮;曲福胜;孙加龙;贾万斗;董育鑫;魏隆;徐非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中集瑞江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7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726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