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全夹套式超耐热屏蔽电泵。
背景技术:
超耐热屏蔽电泵用于输送高温液体或高熔点液体,传统超耐热屏蔽电泵的保温夹套焊接在机壳筒外侧,由于受定子前法兰螺栓的拆卸空间和定子铁芯定位销的限制,夹套焊在机壳筒上仅涵盖定子铁芯部位进行冷却,当冷却介质为保温蒸汽时,这种夹套由于夹套尺寸小,冷却效果差,在入口介质200℃、保温蒸汽155℃时,只能满足ct1的防爆要求,满足不了ct2的防爆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问题,提供一种全夹套式超耐热屏蔽电泵。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全夹套式超耐热屏蔽电泵,包括泵体、电机,所述泵体通过连接体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包括转子组件、定子铁芯、机壳筒、全夹套,所述定子铁芯套装在转子组件上,所述机壳筒套装在定子铁芯上,所述全夹套套装在机壳筒上,所述转子组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定子前法兰、定子后法兰,所述定子前法兰与连接体连接,所述机壳筒两端分别固定在定子前法兰、定子后法兰上,所述全夹套两端分别固定在定子前法兰、定子后法兰。
所述全夹套由两个半夹套组成。
所述定子前法兰与连接体通过内六角紧定螺钉连接。
所述机壳筒两端分别焊接在定子前法兰、定子后法兰上,所述全夹套两端分别焊接在定子前法兰、定子后法兰上。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采用全夹套结构夹套加长,全夹套从定子前法兰一直延续到后法兰,将整个定子铁芯和整个定子腔涵盖进去,冷却效果好,在入口介质200℃,保温蒸汽155℃时,能满足ct2的防爆要求,可有效拓展超耐热屏蔽电机的应用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泵体2、连接体3、转子组件4、定子铁芯5、机壳筒6、全夹套7、定子前法兰8、定子后法兰9、内六角紧定螺钉10、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全夹套式超耐热屏蔽电泵,包括泵体1、电机,所述泵体1通过连接体2与电机连接,所述电机包括转子组件3、定子铁芯4、机壳筒5、全夹套6,所述定子铁芯4套装在转子组件3上,所述机壳筒5套装在定子铁芯4上,且二者之间安装有定位销10,所述全夹套6套装在机壳筒5上,所述全夹套6沿中心线一分为二由两个半夹套组成,所述转子组件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定子前法兰7、定子后法兰8,所述定子前法兰7与连接体2通过内六角紧定螺钉9连接,所述机壳筒5两端分别焊接在定子前法兰7、定子后法兰8上,所述全夹套6两端分别焊接在定子前法兰7、定子后法兰8。
本实用新型采用全夹套结构,在原有夹套的基础上,将夹套加长,全夹套6前侧焊接到定子前法兰7上,全夹套6后侧焊接到定子后法兰8上,全夹套6将机壳筒5所关联的所有焊缝及定位销10全部包在全夹套6内部(保证焊缝处不发生泄漏),并将整个定子铁芯4及定子腔涵盖进去,因此定子前法兰7和定子后法兰8结构有相应调整,将定子前法兰7与连接体2连接的六角螺栓改为内六角紧定螺钉9,定子的制作工艺和打压检漏顺序也做了相应调整,常规夹套是在定子铁芯4组装前进行焊接,本实用新型的全夹套6是在定子铁芯4组装后,定子后法兰8焊后打压合格后,方可焊接,由于结构和焊接顺序的改变,全夹套6改变了常规夹套一体的结构,因此全夹套6沿中心线一分为二为两个半夹套,安装到定子组件上再焊为一体,本实用新型在入口介质200℃,保温蒸汽155℃时,能满足ct2的防爆要求,拓展了超耐热屏蔽电机的应用领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全夹套式超耐热屏蔽电泵,包括泵体(1)、电机,所述泵体(1)通过连接体(2)与电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转子组件(3)、定子铁芯(4)、机壳筒(5)、全夹套(6),所述定子铁芯(4)套装在转子组件(3)上,所述机壳筒(5)套装在定子铁芯(4)上,所述全夹套(6)套装在机壳筒(5)上,所述转子组件(3)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定子前法兰(7)、定子后法兰(8),所述定子前法兰(7)与连接体(2)连接,所述机壳筒(5)两端分别固定在定子前法兰(7)、定子后法兰(8)上,所述全夹套(6)两端分别固定在定子前法兰(7)、定子后法兰(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夹套式超耐热屏蔽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夹套(6)由两个半夹套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夹套式超耐热屏蔽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前法兰(7)与连接体(2)通过内六角紧定螺钉(9)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全夹套式超耐热屏蔽电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筒(5)两端分别焊接在定子前法兰(7)、定子后法兰(8)上,所述全夹套(6)两端分别焊接在定子前法兰(7)、定子后法兰(8)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