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承载台。
背景技术:
柔性显示面板在检测和修复时,使用显示面板承载台承载显示面板,显示面板承载台需要保证柔性显示面板表面平坦、位置固定且水平并且与显示面板承载台绝缘。
显示面板承载台的吸附区包括压接区域,当显示面板承载台压接区域损坏时,只能采取更换备件的方式保证产品正常生产,导致显示面板承载台大部分未利用区域浪费。并且更换备件则需约一天时间从备件库领取备件,若返厂研磨维修约三个月时间,大大影响柔性显示面板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承载台,用以解决显示面板承载台压接区域损坏后只能更换备件保证产品正常生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承载台,包括:载板和载架;载架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四周的侧壁,底板和侧壁围成容置载板的承载空间,侧壁覆盖载板的侧面,承载空间内设置有气路结构,气路结构包括呈中心对称分布的多个的吸附区。
可选地,气路结构包括固定在底板上的多个支撑条,多个支撑条形成多个吸附区,每个吸附区的底板上开设有气孔,气孔与负压装置连通。
可选地,支撑条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平行设置的多个第一支撑条和沿第二方向延伸并平行设置的多个第二支撑条,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形成多个菱形吸附区。
可选地,载板的表面为矩形,矩形包括第一对角线和第二对角线,多个第一支撑条与第一对角线平行,多个第二支撑条与第二对角线平行。
可选地,多个第一支撑条等间距设置,多个第二支撑条等间距设置。
可选地,支撑条构成以正六边形为基础单元的蜂窝状结构,支撑条形成多个正六边形吸附区。
可选地,支撑条的宽度为3mm到10mm。
可选地,侧壁的端面上设置多个固定孔和多个螺纹孔,多个固定孔和多个螺纹孔均沿侧壁周向分布,相邻的固定孔间设置至少一个螺纹孔,固定孔设置为供固定螺杆穿过以使显示面板承载台固定在基台上,螺纹孔设置为供调节螺杆穿过,调节螺栓与固定螺杆配合调整显示面板承载台表面与基台相对位置,多个固定孔和多个螺纹孔均呈中心对称设置。
可选地,多个固定孔和多个螺纹孔的对称中心与多个吸附区的对称中心重合。
可选地,至少两个螺纹孔为一组,固定孔与每组螺纹孔交替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显示面板承载台,通过将气路结构的多个吸附区设置为呈中心对称分布,在载板压接区域损坏后,可以通过旋转显示面板承载台的方式,调整显示面板承载台的压接区域,继续使用损坏的显示面板承载台,无需更换备件,避免了大部分未利用区域浪费,提升了显示面板承载台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设置为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相关技术中一种显示面板承载台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显示面板承载台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显示面板承载台的立体图;
图4a为图3所示显示面板承载台的主视图;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显示面板承载台的主视图;
图4c为本发明实施例另一种显示面板承载台的主视图;
图5为图3所示显示面板承载台的爆炸图;
图6为图5中a位置放大图;
图7a为图3所示显示面板承载台压接区域损伤后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7b为图3所示显示面板承载台压接区域损伤后另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8为图1所示显示面板承载台承载柔性显示面板示意图;
图9为图3所示显示面板承载台承载柔性显示面板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显示面板承载台固定在基台上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显示面板承载台;11-载板;111-压接区域;
112-吸附区;12-载架;120-底板;
121-侧壁;121a-第一侧壁;121b-第二侧壁;
121c-第三侧壁;121d-第四侧壁;122-支撑条;
122a-第一支撑条;122b-第二支撑条;122c-环形支撑条;
123-气孔;124-固定孔;125-螺纹孔;
20-柔性显示面板,30-基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图1为相关技术中一种显示面板承载台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显示面板承载台的爆炸图。如图1和图2所示,显示面板承载台10包括载板11,载板11可以为多孔陶瓷板,多孔陶瓷板内部具有大量彼此连通的孔,当给多孔陶瓷板一侧某区域加负气压时,由于气压差的作用,该区域另一侧会有均匀的力吸附柔性显示面板。气路结构通过分区可以使载板表面实现分区吸附,例如图1中,气路结构包括s、m、l1、l2不同的吸附区,s、m和l1位于气路结构的一侧,l2位于气路结构的另一侧。各吸附区分别通过气孔与负压装置连接。显示面板承载台10设置有压接区域111,压接区域111至少部分位于s、m和l1区域上方,柔性显示面板检测维修时,柔性显示面板置于显示面板承载台上,柔性显示面板绑定区位于压接区域111的上方,负压装置打开后,柔性显示面板均匀平坦的吸附在显示面板承载台上,然后压接点亮柔性显示面板,准备检测及修复。压接区域下方的气路结构密集和吸附力强,能够有效的承受柔性显示面板测试时对该区域施加的压力并且保证柔性显示面板压接位置平坦。
上述显示面板承载台10的压接区域111若损坏,如图1中的s位置,因其他区域载板下方没有有效的支撑,同时吸附力相对较弱,所以只能更换备件,显示面板承载台价格昂贵,更换备件不仅致使显示面板承载台其他区域未充分利用和提升生产成本,而且更换备件则需约一天时间从备件库领取备件,若返厂研磨维修约三个月时间,大大影响柔性显示面板的生产效率。
为了解决显示面板承载台压接区域损坏只能更换备件保证产品正常生产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承载台,包括:载板和载架;载架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四周的侧壁,底板和侧壁围成容置载板的承载空间,侧壁覆盖载板的侧面,承载空间内设置有气路结构,气路结构包括呈中心对称分布的多个的吸附区。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显示面板承载台的立体图,图4a为图3所示显示面板承载台的主视图,图5为图3所示显示面板承载台的爆炸图。如图3、图4a和图5所示,显示面板承载台10包括:载板11和载架12,其中:
载板11为矩形板状,载板11的表面设置为吸附和支撑柔性显示面板。
载架12包括底板120和设置在底板120四周的侧壁121,底板120和侧壁121围成容置载板11的承载空间。侧壁121覆盖载板11的侧面,载板11的表面与侧壁121的上端面齐平,对载板11的边缘起保护作用。承载空间内设置气路结构,气路结构支撑载板11,气路结构包括呈中心对称分布的多个的吸附区112。
侧边12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121a、第二侧壁121b、第三侧壁121c和第四侧壁121d,第一侧壁121a、第二侧壁121b、第三侧壁121c和第四侧壁121d围成矩形框体。
吸附区112的形状可以为菱形,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如图4b所示的矩形和如图4c所示的三角形,也可以为不规则形状。多个吸附区112呈中心对称分布。
通过将气路结构的多个吸附区设置为呈中心对称分布,在载板压接区域损坏后,可以通过旋转显示面板承载台的方式,调整显示面板承载台的压接区域,继续使用损坏的显示面板承载台,无需更换备件,避免了大部分未利用区域浪费,提升了显示面板承载台的使用寿命。
如图4a和图5所示,气路结构包括固定在底板120上的多个支撑条122,多个支撑条122形成多个吸附区112,每个吸附区112的底板120上开设有气孔123,气孔123与负压装置连通,负压装置可以为真空泵。每个吸附区112的底板120上开设的气孔123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其中,支撑条122可以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平行设置的多个第一支撑条122a和沿第二方向延伸并平行设置的多个第二支撑条122b,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第一支撑条122a和第二支撑条122b形成多个菱形吸附区,每个菱形吸附区对应设置一个气孔123。第一支撑条122a和第二支撑条122b可以为垂直设置。载板的表面为矩形,矩形包括第一对角线和第二对角线,多个第一支撑条122a与第一对角线平行,多个第二支撑条122b与第二对角线平行。优选的,多个第一支撑条122a等间距设置,多个第二支撑条122b等间距设置。多个吸附区112包括三角形s区域和菱形m区域,其中三角形s区域位于边缘位置,菱形m区域位于除三角形s区域外的其他区域。载板密封粘结在支撑条上,进而实现各吸附区112之间隔绝,实现独立工作,保证各吸附区对柔性显示面板的良好的吸附强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载板可以为多孔陶瓷板和设置气孔的不锈钢板。载架可以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材料制成。如图6所示,支撑条的宽度d为3mm到10mm,其中,支撑条的宽度d可以为3mm、5mm、6mm或8mm,支撑条的宽度在满足支撑要求的情况下,可以尽量减小,以保证载板具有较大的吸附区占比。
图7a为图3所示显示面板承载台压接区域损伤后一种使用状态图,图7b为图3所示显示面板承载台压接区域损伤后另一种使用状态图。如图7a所示,显示面板承载台的压接区域111损坏后,可以通过将压接区域111上移,继续使用显示面板承载台;也可以将显示面板承载台拆下,顺时针旋转90°、180°或270°后,安装继续使用,图7b示出了显示面板承载台顺时针旋转90°的使用状态。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实现在显示面板承载台的压接区域损坏后不用更换备件,相比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承载台,利用率最少提升4倍,大大延长了显示面板承载台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其中,通过拆装旋转的方式大概需要30分钟,与更换备件的方式相比,大大降低的维护时间,提升了显示面板测试设备的稼动率。
图8为图1所示显示面板承载台承载柔性显示面板示意图,图9为图3所示显示面板承载台承载柔性显示面板示意图。如图8所示,左侧l1区域的右侧边缘线与柔性显示面板20左侧边缘线平行,当柔性显示面板20的尺寸c为大于a且小于<a b时,l1区域与柔性显示面板20的接触面积小,导致柔性显示面板20边缘区域承受的真空吸附力差,造成柔性显示面板20边缘翘曲,无法平坦。如图9所示,m1和m2分别代表位于同一列的菱形m区域,当柔性显示面板20承载在显示面板承载台上时,柔性显示面板20的绑定区与压接区域111重合。柔性显示面板20的左侧边缘与s、m1和m2吸附区接触,柔性显示面板20左侧边缘线与s、m1和m2吸附区的边缘线相交,虽然m2区域与柔性显示面板20接触面积小吸附能力弱,但是与之邻近的m1区域与柔性显示面板20接触面积大,保证了对柔性显示面板20边缘的吸附强度,从而避免了柔性显示面板20边缘因吸附力不够翘曲。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支撑条120还可以包括环形支撑条120c,沿着侧壁121周向设置,并与相邻的第一支撑条122a和第二支撑条122b的端部连接,对载板11的周向边缘进行支撑。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条可以构成以正六边形为基础单元的蜂窝状结构,支撑条形成多个正六边形吸附区。
在柔性显示面板测试和检修过程中,显示面板测试装置的基台要与显示面板承载台的表面平行,进而保证测试和维修正常进行。但在实际情况中,显示面板承载台自身可能存在形变或固定显示面板承载台的基台的安装结构出现磨损,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承载台在压接区域侧又无调整结构,造成显示面板测试装置的基台与显示面板承载台的表面很难平行。为此,如图6和图10所示,侧壁121的端面上设置多个固定孔124和多个螺纹孔125,多个固定孔124和多个螺纹孔125均沿侧壁121周向分布,相邻的固定孔124间设置至少一个螺纹孔125,固定孔124设置为供固定螺杆穿过以使显示面板承载台10固定在显示面板测试装置的基台30上,螺纹孔125设置为供调节螺杆穿过,调节螺栓与固定螺杆配合调整显示面板承载台10的表面与显示面板测试装置的基台30相对位置,多个固定孔124和多个螺纹孔125均呈中心对称设置。
如图6和图10所示,固定孔124可以设置在第一侧壁121a、第二侧壁121b、第三侧壁121c和第四侧壁121d的中间位置,以及第一侧壁121a、第二侧壁121b、第三侧壁121c和第四侧壁121d的连接位置。螺纹孔125间隔设置,螺纹孔125的数量与载架11的尺寸相关。螺纹孔125可以成组设置,至少两个螺纹孔125为一组,固定孔124与每组螺纹孔125交替设置。调节螺杆穿设于螺纹孔内并伸出螺纹孔,调节螺杆的伸出端抵触在显示面板测试装置的基台30上,通过调整调节螺杆和固定螺杆的进给程度,来调整显示面板承载台与基台30的相对位置,使得显示面板承载台的表面与基台30平行。
优选的,多个固定孔和多个螺纹孔的对称中心和多个吸附区的对称中心重合,有利于显示面板承载台压接区域损坏后,旋转后安装显示面板承载台。
如图10所示,若显示面板承载台第三侧壁121c位置的左端相对于右端较更靠近基台,需要调整左端的高度,调整过程中,可以松动左端第一个固定孔124内的固定螺栓,然后旋转左端第一个螺纹孔和第二个螺纹孔内的调节螺杆,使得调节螺杆伸出端逐渐向外延伸,当左端与右端保持水平,然后旋转固定螺栓,使显示面板承载台10紧固在基台30上,其他位置可根据显示面板承载台的倾斜情况,调节对应的固定螺栓和调节螺栓,使得显示面板承载台的表面与基台平行。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面板承载台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测试装置的基台上,也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生产过程中其他装置的基台上,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承载台,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气路结构的多个吸附区设置为呈中心对称分布,在载板压接区域损坏后,可以通过旋转显示面板承载台的方式,调整显示面板承载台的压接区域,继续使用损坏的显示面板承载台,无需更换备件,避免了大部分未利用区域浪费,提升了显示面板承载台的使用寿命。
2、气路结构的支撑条形成交错的菱形的吸附区或正六边形吸附区,防止了柔性显示面板与吸附区尺寸不匹配后柔性显示面板因边缘吸附强度低造成的翘边的问题发生。
3、载架侧壁的周向上均匀设置多个固定孔和多个螺纹孔,可以使得显示面板承载台的表面与基台平行,进而保证压接区域平坦。
在本发明中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一侧”、“另一侧”、“一端”、“另一端”、“边”、“相对”、“四角”、“周边”、““口”字结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直接连接”、“间接连接”、“固定连接”、“安装”、“装配”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术语“安装”、“连接”、“固定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虽然本发明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
1.一种显示面板承载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载板和载架;所述载架包括底板和设置于底板四周的侧壁,所述底板和侧壁围成容置载板的承载空间,所述侧壁覆盖所述载板的侧面,所述承载空间内设置有气路结构,所述气路结构包括呈中心对称分布的多个的吸附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承载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结构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多个支撑条,所述多个支撑条形成多个吸附区,每个吸附区的所述底板上开设有气孔,所述气孔与负压装置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承载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并平行设置的多个第一支撑条和沿第二方向延伸并平行设置的多个第二支撑条,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所述第一支撑条和第二支撑条形成多个菱形吸附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承载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的表面为矩形,所述矩形包括第一对角线和第二对角线,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条与所述第一对角线平行,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条与所述第二对角线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承载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条等间距设置,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条等间距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承载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构成以正六边形为基础单元的蜂窝状结构,所述支撑条形成多个正六边形吸附区。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承载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的宽度为3mm到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承载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的端面上设置多个固定孔和多个螺纹孔,多个固定孔和多个螺纹孔均沿侧壁周向分布,相邻的所述固定孔间设置至少一个螺纹孔,所述固定孔设置为供固定螺杆穿过以使显示面板承载台固定在基台上,所述螺纹孔设置为供调节螺杆穿过,所述调节螺栓与固定螺杆配合调整显示面板承载台表面与基台相对位置,所述多个固定孔和多个螺纹孔均呈中心对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承载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固定孔和多个螺纹孔的对称中心与多个吸附区的对称中心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承载台,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螺纹孔为一组,所述固定孔与每组所述螺纹孔交替设置。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