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卸料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74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水行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沥青卸料箱。



背景技术:

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表面呈黑色,沥青是一种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机胶凝材料。防水行业沥青基材料生产过程中,沥青通过沥青泵输送到生产线时,输送过程管道内压力较大,通常采用为沥青通过一根钢管直接放入生产料池、成型对辊的方式,在放料过程存在安全问题、产品质量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所述的三大问题具体表示为:1、在生产输送沥青过程,沥青向四周飞溅,对生产工人造成及大安全隐患;2、沥青在无规则放入储料池、成型对辊生产线时,由于底膜、面膜受热不均匀造成产品收缩不一致影响产品外观质量;3、在放料过程,由于沥青通过沥青泵输送,管道内压力大,管道、沥青温度高,沥青在管道出口由于压力原因,大量烟尘气体喷出到操作区域空间内,给生产车间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沥青卸料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沥青卸料箱,其包括安装在沥青卸料口上的箱体,且令箱体的尺寸远大于沥青卸料口的尺寸。在生产输送沥青过程,沥青在放入储料池、成型对辊生产线时,先放入至本设计中安装在沥青卸料口上的箱体内,再放入至储料池、成型对辊生产线内。

箱体内设置有加热通道,用于预热箱体;在防水行业沥青基材料生产过程中,沥青须加温120以上才能由固态转化成液态;当停产后沥青冷却后,再次生产时间,必须先对箱体进行预热,令其加热到120度以上,沥青从固态转换成液态具备流动性后方可进行生产使用。

在箱体内还设置有泄压板,进入箱体内的沥青经泄压板泄压后从设置在箱体底部的出料口流出;且箱体除了在其底部设置的出料口外,其它任意位置及连接处均采用密封结构。在沥青输送到箱内后,压力可在箱体内进行释放,同时还可减小大量的烟尘气体喷出到操作区域空间外,给生产车间环境造成污染。

泄压板的最下端位于出料口的斜上方,从泄压板流下的沥青呈弧线状的流至出料口处,并从出料口流出,使得放料过程形成一股瀑布流状态自流进入储料池、成型对辊内,防止沥青向四周飞溅,避免沥青在无规则放入储料池、成型对辊生产线,由于底膜、面膜受热不均匀造成产品收缩不一致影响产品外观质量。

进一步地,泄压板包括与箱体内壁上端两侧连接的、呈倾斜设置的第一泄压板和第二泄压板,且第一泄压板的倾斜角度小于第二泄压板的倾斜角度,同时,第一泄压板的自由端位于第二泄压板的自由端之上;沥青经泄压板泄压时,先后经过第一泄压板和第二泄压板,逐层泄压。

进一步地,第二泄压板的自由端位于出料口的斜上方,经第二泄压板泄压后的沥青流至出料口处,且在此,第一泄压板的倾斜角度小于第二泄压板的倾斜角度,可使得经第二泄压板泄压后的沥青在流至出料口处时,能够能好的形成一股瀑布流状态自流进入储料池、成型对辊内。

进一步地,箱体的底部呈收拢状,即令箱体下半部的侧壁设置为呈内偏的倾斜状,且让出料口位于箱体底部的中间位置处。

进一步地,加热通道包括至少一根穿插在箱体内的加热管,加热管内流通有导热油,在加热管的一端设置导热油入口,在加热管的另一端设置导热油出口,采用导热油加热的方式对箱体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加热管为两根,且对向位于箱体的内部两侧,具体地,位于箱体内部两侧即将呈收拢状的位置拐角处。

进一步地,箱体的上端中部通过连接通道与沥青卸料口连接,且在连接通道上端安装法兰盘,令连接通道上端与沥青卸料口的连接方式采用法兰连接。

进一步地,箱体设置为双层壁结构,箱体的内壁与外壁之间形成的腔体内流通有导热油,在箱体外壁的一侧设置导热油入口,在箱体外壁的另一侧设置导热油出口,采用导热油加热的方式对箱体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箱体上临近出料口处设置有缓流限位件,起缓流限位的作用;缓流限位件为三角结构,缓流限位件上朝向出料口的一侧呈竖直状,缓流限位件的上方的倾斜角度小于箱体下端侧壁的倾斜角度。

进一步地,出料口为一条宽5cm、长60cm的出口,在多次试验修改后,将出料口的尺寸确定在宽5cm、长60cm处,此是配合实际在沥青生产输送过程中量的根据需要,可在确保正常优化下料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减小烟尘气体外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沥青卸料箱通过对其安装设置及其结构的有效设计,使其具有安全、环保、高效等优点,确保了在防水行业沥青基材料生产中的沥青输送、放料过程能够安全、持续、稳定。且本设计的沥青卸料箱运用到成型生产线后,经试产、量产检验后,反馈相比以往采用一根管钢直接放料更加安全、生产过程车间烟尘气体明显减少,车间工作环保改善较大,生产的产品提到提高,生产效率比以前每班可增加2000平米。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给出了沥青卸料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意性地给出了沥青卸料箱的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箱体;11、内壁;12、外壁;2、泄压板;3、出料口;4、第一泄压板;5、第二泄压板;6、加热管;7、连接通道;8、腔体;9、缓流限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且为了简单起见,以下内容省略了该技术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技术常识。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该沥青卸料箱包括安装在沥青卸料口上的箱体1,且令箱体1的尺寸远大于沥青卸料口的尺寸。在生产输送沥青过程,沥青在放入储料池、成型对辊生产线时,先放入至本设计中安装在沥青卸料口上的箱体1内,再放入至储料池、成型对辊生产线内。

具体地,本实用设计的安装在沥青卸料口上的箱体1主要用于解决在生产过程,沥青通过沥青泵输送到生产线时,输送过程管道内压力较大,通常采用为沥青通过一根钢管直接放入生产料池、成型对辊的方式,在放料过程存在安全问题、产品质量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

上面所述的三大问题具体表示在生产输送沥青过程,沥青向四周飞溅,对生产工人造成及大安全隐患;沥青在无规则放入储料池、成型对辊生产线时,由于底膜、面膜受热不均匀造成产品收缩不一致影响产品外观质量;且在放料过程,由于沥青通过沥青泵输送,管道内压力大,管道、沥青温度高,沥青在管道出口由于压力原因,大量烟尘气体喷出到操作区域空间内,给生产车间环境造成污染。

在具体实施中,该沥青卸料箱的箱体1内设置有加热通道,用于预热箱体1;在防水行业沥青基材料生产过程中,沥青须加温120以上才能由固态转化成液态;当停产后沥青冷却后,再次生产时间,必须先对箱体1进行预热,令其加热到120度以上,沥青从固态转换成液态具备流动性后方可进行生产使用。在沥青进入箱体1内时,先对箱体1进行加热,使箱体1内温度高于120后,再向箱体1内卸入沥青,防止沥青与较冷状态的箱体1接触发生凝结的现象。

在箱体1内还设置有泄压板2,进入箱体1内的沥青经泄压板2泄压后从设置在箱体1底部的出料口3流出;在本实用设计中,不对泄压板2的具体结构做改进,泄压板2可直接在市面上购买耐高温的即可。且箱体1除了在其底部设置的出料口3外,其它任意位置及连接处均采用密封结构,在沥青输送到箱内后,压力在箱体1内进行释放,同时还可收集沥青中烟尘气体,减小大量的烟尘气体喷出到操作区域空间外,给生产车间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该沥青卸料箱的泄压板2的最下端位于出料口3的斜上方,从泄压板2流下的沥青呈弧线状的流至出料口3处,并从出料口3流出,使得放料过程形成一股瀑布流状态自流进入储料池、成型对辊内,防止沥青向四周飞溅,避免沥青在无规则放入储料池、成型对辊生产线,由于底膜、面膜受热不均匀造成产品收缩不一致影响产品外观质量。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对该沥青卸料箱的设置及其结构的有效设计,使其具有安全、环保、高效等优点,确保了在防水行业沥青基材料生产中的沥青输送、放料过程能够安全、持续、稳定。且本设计的沥青卸料箱运用到成型生产线后,经试产、量产检验后,反馈相比以往采用一根管钢直接放料更加安全、生产过程车间烟尘气体明显减少,车间工作环保改善较大,生产的产品提到提高,生产效率比以前每班可增加2000平米。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设计于,如图2所示,该沥青卸料箱的泄压板2包括与箱体1内壁11上端两侧连接的、呈倾斜设置的第一泄压板4和第二泄压板5,第一泄压板4和第二泄压板5均可直接焊接在箱体1的内壁11上。且令第一泄压板4的倾斜角度小于第二泄压板2的倾斜角度,同时,第一泄压板4的自由端位于第二泄压板5的自由端之上。

在具体实施中,沥青经泄压板2泄压时,先后经过第一泄压板4和第二泄压板5,逐层泄压,且通过对第一泄压板4和第二泄压板5设置方式的有效限制,提高泄压效率。同时,第二泄压板5的自由端位于出料口3的斜上方,经第二泄压板5泄压后的沥青流至出料口3处。

且在此,第一泄压板4的倾斜角度小于第二泄压板5的倾斜角度,可使得经第一泄压板4泄压后的沥青直接撞击流至第二泄压板5上,并经第二泄压板5泄压后的沥青在流至出料口3处时,能够能好的形成一股瀑布流状态自流进入储料池、成型对辊内。

同时,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令箱体1的底部呈收拢状,即:令箱体1下半部的侧壁设置为呈内偏的倾斜状,且让出料口3位于箱体1底部的中间位置处。

实施例三

在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对该沥青卸料箱的箱体1内加热通道结构进行限制。

具体地,在实际操作中,可令该沥青卸料箱的加热通道包括至少一根穿插在箱体1内的加热管6,加热管6内流通有导热油,在加热管6的一端设置导热油入口,在加热管6的另一端设置导热油出口,采用导热油加热的方式对箱体1进行预热加热。且优选地,加热管6为两根,且对向位于箱体1的内部两侧,具体位于箱体1内部两侧即将呈收拢状的位置拐角处,提高预热的效率与均匀性。

当然,在本实施例之外,还可将箱体1设置为双层壁结构,箱体1的内壁11与外壁12之间形成的腔体8内流通有导热油,在箱体1外壁12的一侧设置导热油入口,在箱体1外壁12的另一侧设置导热油出口,采用导热油加热的方式对箱体1进行加热。当停产后沥青冷却后,再次生产时,先对加热管6、箱体1同时进行加热到120度以上,沥青从固态转换成液态具备流动性后可进行生产。

实施例四

在本实施设计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令加热通道为穿插设置在箱体1内的加热管6,加热管6内流通有导热油,同时,令箱体1设置为双层壁结构,箱体1的内壁11与外壁12之间形成的腔体8内流通有导热油。

且在箱体1外壁12的一侧设置有导热油入口,在箱体1外壁12的另一侧设置有导热油出口,同时箱体1的内壁11与加热管6相连通。在实际操作中,将导热油从箱体1外壁12一侧的导热油入口流入,并从箱体1外壁12另一侧的导热油出口流出,即可实现对加热管6和箱体1的整体加热。

实施例五

在本实施例中,该沥青卸料箱的箱体1的上端中部通过连接通道7与沥青卸料口连接,且在连接通道7上端安装法兰盘,令连接通道7上端与沥青卸料口的连接方式采用法兰连接,确保了连接方式的牢固与稳定,以满足连接口的压力。

实施例六

在上述所述的实施例之中,还可进一步优化设计,使该沥青卸料箱的箱体1上临近出料口3处设置有缓流限位件9,起缓流限位的作用;具体地,缓流限位件9为三角结构,缓流限位件9上朝向出料口3的一侧呈竖直状,缓流限位件9的上方的倾斜角度小于箱体1下端侧壁的倾斜角度。

且在实际操作中,令该沥青卸料箱的出料口3为一条宽5cm、长60cm的出口,在多次试验修改后,将出料口3的尺寸确定在宽5cm、长60cm处,此是配合实际在沥青生产输送过程中量的根据需要,可在确保正常优化下料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减小烟尘气体外泄。

在以上描述中,对“一个实施例”、“实施例”、“一个示例”、“示例”等等的引用表明如此描述的实施例或示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但并非每个实施例或示例都必然包括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性质、元素或限度。另外,重复使用短语“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虽然有可能是指代相同实施例,但并非必然指代相同的实施例。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是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使显而易见的,本文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沥青卸料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沥青卸料口上的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置有用于预热箱体(1)的加热通道,且在箱体(1)内还设置有泄压板(2),进入箱体(1)内的沥青经泄压板(2)泄压后从设置在箱体(1)底部的出料口(3)流出;所述泄压板(2)的最下端位于出料口(3)的斜上方,从泄压板(2)流下的沥青呈弧线状的流至出料口(3)处,并从出料口(3)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卸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板(2)包括与箱体(1)内壁上端两侧连接的、呈倾斜设置的第一泄压板(4)和第二泄压板(5),且第一泄压板(4)的倾斜角度小于第二泄压板(5)的倾斜角度,同时,第一泄压板(4)的自由端位于所述第二泄压板(5)的自由端之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沥青卸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泄压板(5)的自由端位于所述出料口(3)的斜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沥青卸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呈收拢状,且所述出料口(3)位于箱体(1)底部的中间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卸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通道包括至少一根穿插在所述箱体(1)内的加热管(6),所述加热管(6)内流通有导热油,采用导热油加热的方式对所述箱体(1)进行加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沥青卸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6)为两根,且对向位于箱体(1)的内部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卸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端中部通过连接通道(7)与沥青卸料口连接,且连接通道(7)上端与沥青卸料口的连接方式采用法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卸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设置为双层壁结构,所述箱体(1)的内壁(11)与外壁(12)之间形成的腔体(8)内流通有导热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卸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临近所述出料口(3)处设置有缓流限位件(9),所述缓流限位件(9)为三角结构;缓流限位件(9)上朝向出料口(3)的一侧呈竖直状,缓流限位件(9)的上方的倾斜角度小于箱体(1)下端侧壁的倾斜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沥青卸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3)为一条宽5cm、长60cm的出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沥青卸料箱,其包括安装在沥青卸料口上的箱体,箱体内设置有用于预热箱体的加热通道,且在箱体内还设置有泄压板,进入箱体内的沥青经泄压板泄压后从设置在箱体底部的出料口流出;泄压板的最下端位于出料口的斜上方,从泄压板流下的沥青呈弧线状的流至出料口处,并从出料口流出。该沥青卸料箱通过对其安装设置及其结构的有效设计,使其具有安全、环保、高效等优点,确保了在防水行业沥青基材料生产中的沥青输送、放料过程能够安全、持续、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李鄂;刘杰;杨勇;夏时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卓宝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715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