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园林灌溉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浇灌装置往往需要自带水箱,造成浇灌设备笨重,设备运行负荷也大,而且现有的喷头的喷射距离是固定的,只能覆盖特定半径范围内的苗木,会造成喷射不均匀的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喷射范围更广的园林养护水资源循环利用浇灌系统。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园林养护水资源循环利用浇灌系统,包括一条截面成矩形状的直线水沟,所述直线水沟的一端连通有蓄水池,蓄水池内的水液面与所述直线水沟内的沟槽中的水液面始终保持相平;还包括外部供水系统,所述外部供水系统能向所述蓄水池供水;所述直线水沟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苗木养护灌溉区和右苗木养护灌溉区;
所述直线水沟内还设置有浇灌机器人,所述浇灌机器人能沿所述直线水沟的延伸方向行走的同时实时吸取直线水沟内的沟槽中的水,且所述浇灌机器人能实时将吸取的水喷向直线水沟两侧的左苗木养护灌溉区和右苗木养护灌溉区。
进一步的,还包括左苗木养护灌溉区和右苗木养护灌溉区的上方分别设置有朝内倾斜的左遮阳檐和右遮阳檐,所述左遮阳檐和右遮阳檐之间形成漏水口,所述漏水口的正下方刚好对应到直线水沟,从漏水口漏下的雨水刚好被直线水沟的沟槽承接。
进一步的,所述浇灌机器人包括水平的机器人中心支架,所述机器人中心支架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一对左滚轮支架和一对右滚轮支架;所述左滚轮支架上转动安装有左滚轮,所述右滚轮支架上滚动安装右滚轮;所述左滚轮的滚轮轴线与水平面垂直,所述右滚轮的滚轮轴线也与水平面垂直;
所述直线水沟的沟槽上部分左右内壁分别沿长度发向延伸设置有左滚轮引导槽和右滚轮引导槽;所述左滚轮限位滚动于所述左滚轮引导槽中,所述右滚轮限位滚动于所述右滚轮引导槽中;所述机器人中心支架在左滚轮引导槽和右滚轮引导槽的约束下只能沿直线水沟长度方向平动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机器人中心支架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前牵引绳,所述前牵引绳沿直线水沟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前牵引绳的末端设置有前卷扬机,前卷扬机能驱动前牵引绳向前拉动所述机器人中心支架,使所述机器人中心支架向前平动位移;所述机器人中心支架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后牵引绳,所述后牵引绳沿直线水沟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后牵引绳的末端设置有后卷扬机,后卷扬机能驱动后牵引绳向后拉动机器人中心支架,使机器人中心支架向后平动位移。
进一步的,所述机器人中心支架的上部两侧分别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向上延伸的左导流板支架和右导流板支架;
所述右导流板支架的右侧通过右水泵支架固定安装有右高压水泵,所述右高压水泵上端的出水端连通有右喷射器,所述右喷射器上阵列设置有一排喷射方向朝上右喷嘴,所述右高压水泵下端的进水端连通有右吸水软管,所述右吸水软管的下端连通有右金属吸水头,所述右金属吸水头上设置有右进液口,所述右金属吸水头下沉至沟槽内右侧的底部;所述右喷射器的正上方设置有朝右倾斜的右射流导向板,所述右射流导向板的根部的铰接部铰接连接在所述右导流板支架的上端;右喷射器上的若干右喷嘴垂直向上喷出的高速水射流在右射流导向板的导流下向右斜向射出;
所述左导流板支架的左侧通过左水泵支架固定安装有左高压水泵,所述左高压水泵上端的出水端连通有左喷射器,所述左喷射器上阵列设置有一排喷射方向朝上左喷嘴,所述左高压水泵下端的进水端连通有左吸水软管,所述左吸水软管的下端连通有左金属吸水头,所述左金属吸水头上设置有左进液口,所述左金属吸水头下沉至沟槽内左侧的底部;所述左喷射器的正上方设置有朝左倾斜的左射流导向板,所述左射流导向板的根部的铰接部铰接连接在所述左导流板支架的上端;左喷射器上的若干左喷嘴垂直向上喷出的高速水射流在左射流导向板的导流下向左斜向射出。
进一步的,所述右射流导向板/左射流导向板包括矩形状的迎水板,所述迎水板的下侧面为迎水面,从右喷嘴/左喷嘴向上喷出的水射流刚好射向所述迎水面上,迎水面受到右喷嘴/左喷嘴喷出水射流的向上的冲击力,且所述冲击力能足够克服右射流导向板/左射流导向板的自身重力,在右喷嘴/左喷嘴喷射状态下,右射流导向板/左射流导向板因所述冲击力始终有一个向上摆动的趋势;所述迎水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射流约束条,所述迎水板的末端一体化平行连接有扇形水花发散板;所述扇形水花发散板上与迎水面相平的一面上成扇形发散阵列分布有若干水花发散隔条,相邻水花发散隔条之间形成水花发散通道;所述迎水板的根部为所述铰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右高压水泵的上端还固定安装有向上延伸的右导向板摆动限位杆,所述右导向板摆动限位杆的顶端为圆形的右限位球,所述右射流导向板因为自身重力沿铰接部向下摆动至迎水面接触到右限位球时,右射流导向板处于水平状态;所述左高压水泵的上端还固定安装有向上延伸的左导向板摆动限位杆,所述左导向板摆动限位杆的顶端为圆形的左限位球,所述左射流导向板因为自身重力沿自身铰接部向下摆动至迎水面接触到左限位球时,左射流导向板处于水平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机器人中心支架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导孔座,所述导孔座上设置有两竖向贯通的导孔;还包括两导柱,两所述导柱分别活动穿过两所述导孔,两所述两导柱的下端共同连接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的下方通过中心滚轮支架支撑安装有轴线与水平方向平行的中心滚轮;所述直线水沟内的沟槽的底部中线位置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条滚轮行走道,滚轮行走道上部的滚道面沿长度方向成周期性波浪状高低起伏,滚道面的最低处为波谷,滚道面的最高处为波峰,所述中心滚轮滚动在所述滚轮行走道上部的滚道面上;
两所述导柱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架座,所述支架座上固定连接有向上延伸的定位轮支架,所述定位轮支架的顶端左右侧分别对称固定设置有左定位轮架和右定位轮架;所述左定位轮架和右定位轮架上分别转动安装有左定位轮和右定位轮;
滚道面的波谷与波峰之间的高度差为h;中心滚轮由滚道面的波谷滚动到滚道面的波峰的过程中左定位轮和右定位轮均会同步上升距离为h的一段距离;
右喷嘴和左喷嘴在喷射状态下,右射流导向板和左射流导向板因所述冲击力会向上摆动,直至右射流导向板上侧的第一背侧面和左射流导向板上侧的第二背侧面分别接触到所述右定位轮的轮面和左定位轮的轮面;右喷嘴和左喷嘴在喷射状态下,当中心滚轮在滚道面的波谷时,右射流导向板和左射流导向板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为45°,当中心滚轮在滚道面的波峰时,右射流导向板和左射流导向板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为80°。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结构简单,从漏水口漏下的雨水刚好被直线水沟的沟槽承接;这样能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从而实现节约水资源;由于中心滚轮沿滚轮行走道的滚道面连续行走,进而使右射流导向板和左射流导向板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在45°至80°之间呈周期性的来回变换;角度越小喷射距离越大,随着右射流导向板和左射流导向板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会成周期性的连续变大变小,进而使浇灌机器人在沿直线水沟行走时能对两侧的左苗木养护灌溉区和右苗木养护灌溉区的远处和近处都能兼顾的均匀喷水,进而使机器人的最终喷射覆盖范围更大,喷洒灌溉效果更佳均匀。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方案的浇灌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左苗木养护灌溉区和右苗木养护灌溉区上方分别设置有左遮阳檐和右遮阳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直线水沟剖开示意图;
附图4为浇灌机器人沿直线水沟行走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4的第一剖开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附图4的第二剖开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附图4沿直线水沟长度方向的视图;
附图8为浇灌机器人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附图8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附图9隐去导柱、配重块、支架座、定位轮支架、左定位轮架、右定位轮架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1为中心滚轮、导柱、配重块、支架座、定位轮支架、左定位轮架和右定位轮架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2为右射流导向板或左射流导向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至12所示的园林养护水资源循环利用浇灌系统,包括一条截面成矩形状的直线水沟28,直线水沟28的一端连通有蓄水池30,蓄水池30内的水液面与直线水沟28内的沟槽27中的水液面始终保持相平;还包括外部供水系统,外部供水系统能向蓄水池30供水;直线水沟28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苗木养护灌溉区29和右苗木养护灌溉区29;
直线水沟28内还设置有浇灌机器人40,浇灌机器人40能沿直线水沟28的延伸方向行走的同时实时吸取直线水沟28内的沟槽27中的水,且浇灌机器人40能实时将吸取的水喷向直线水沟28两侧的左苗木养护灌溉区29和右苗木养护灌溉区29。
还包括左苗木养护灌溉区29和右苗木养护灌溉区29的上方分别设置有朝内倾斜的左遮阳檐31和右遮阳檐31.1,左遮阳檐31和右遮阳檐31.1之间形成漏水口32,漏水口32的正下方刚好对应到直线水沟28,从漏水口32漏下的雨水刚好被直线水沟28的沟槽27承接;这样能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从而实现节约水资源;
浇灌机器人40包括水平的机器人中心支架14,机器人中心支架14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一对左滚轮支架16.1和一对右滚轮支架16;左滚轮支架16.1上转动安装有左滚轮15.1,右滚轮支架16上滚动安装右滚轮15;左滚轮15.1的滚轮轴线与水平面垂直,右滚轮15的滚轮轴线也与水平面垂直;
直线水沟28的沟槽27上部分左右内壁分别沿长度发向延伸设置有左滚轮引导槽25.1和右滚轮引导槽25;左滚轮15.1限位滚动于左滚轮引导槽25.1中,右滚轮15限位滚动于右滚轮引导槽25中;机器人中心支架14在左滚轮引导槽25.1和右滚轮引导槽25的约束下,高度始终不会发生变化,进而使机器人中心支架14在左滚轮引导槽25.1和右滚轮引导槽25的约束下只能沿直线水沟28长度方向平动位移。
机器人中心支架14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前牵引绳41,前牵引绳41沿直线水沟28的长度方向延伸,前牵引绳41的末端设置有前卷扬机,前卷扬机能驱动前牵引绳41向前拉动机器人中心支架14,使机器人中心支架14向前平动位移;机器人中心支架14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后牵引绳41.1,后牵引绳41.1沿直线水沟28的长度方向延伸,后牵引绳41.1的末端设置有后卷扬机,后卷扬机能驱动后牵引绳41.1向后拉动机器人中心支架14,使机器人中心支架14向后平动位移;机器人中心支架14的上部两侧分别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向上延伸的左导流板支架12.1和右导流板支架12;
右导流板支架12的右侧通过右水泵支架11固定安装有右高压水泵10,右高压水泵10上端的出水端连通有右喷射器9,右喷射器9上阵列设置有一排喷射方向朝上右喷嘴8,右高压水泵10下端的进水端连通有右吸水软管20,右吸水软管20的下端连通有右金属吸水头21,右金属吸水头21上设置有右进液口22,右金属吸水头21下沉至沟槽27内右侧的底部;右喷射器9的正上方设置有朝右倾斜的右射流导向板5,右射流导向板5的根部的铰接部37铰接连接在右导流板支架12的上端;右喷射器9上的若干右喷嘴8垂直向上喷出的高速水射流在右射流导向板5的导流下向右斜向射出;
左导流板支架12.1的左侧通过左水泵支架11.1固定安装有左高压水泵10.1,左高压水泵10.1上端的出水端连通有左喷射器9.1,左喷射器9.1上阵列设置有一排喷射方向朝上左喷嘴8.1,左高压水泵10.1下端的进水端连通有左吸水软管20.1,左吸水软管20.1的下端连通有左金属吸水头21.1,左金属吸水头21.1上设置有左进液口22.1,左金属吸水头21.1下沉至沟槽27内左侧的底部;左喷射器9.1的正上方设置有朝左倾斜的左射流导向板5.1,左射流导向板5.1的根部的铰接部37铰接连接在左导流板支架12.1的上端;左喷射器9.1上的若干左喷嘴8.1垂直向上喷出的高速水射流在左射流导向板5.1的导流下向左斜向射出。
右射流导向板5/左射流导向板5.1包括矩形状的迎水板36,迎水板36的下侧面为迎水面38,从右喷嘴8/左喷嘴8.1向上喷出的水射流刚好射向迎水面38上,迎水面38受到右喷嘴8/左喷嘴8.1喷出水射流的向上的冲击力,且冲击力能足够克服右射流导向板5/左射流导向板5.1的自身重力,在右喷嘴8/左喷嘴8.1喷射状态下,右射流导向板5/左射流导向板5.1因冲击力始终有一个向上摆动的趋势;迎水板36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射流约束条35,迎水板36的末端一体化平行连接有扇形水花发散板33;扇形水花发散板33上与迎水面38相平的一面上成扇形发散阵列分布有若干水花发散隔条34,相邻水花发散隔条34之间形成水花发散通道90;迎水板36的根部为铰接部37。
右高压水泵10的上端还固定安装有向上延伸的右导向板摆动限位杆7,右导向板摆动限位杆7的顶端为圆形的右限位球6,右射流导向板5因为自身重力沿铰接部37向下摆动至迎水面38接触到右限位球6时,右射流导向板5处于水平状态;左高压水泵10.1的上端还固定安装有向上延伸的左导向板摆动限位杆7.1,左导向板摆动限位杆7.1的顶端为圆形的左限位球6.1,左射流导向板5.1因为自身重力沿自身铰接部37向下摆动至迎水面38接触到左限位球6.1时,左射流导向板5.1处于水平状态。
机器人中心支架14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导孔座17,导孔座17上设置有两竖向贯通的导孔50;还包括两导柱13,两导柱13分别活动穿过两导孔50,两两导柱13的下端共同连接有配重块18,配重块18的下方通过中心滚轮支架19支撑安装有轴线与水平方向平行的中心滚轮23;直线水沟28内的沟槽27的底部中线位置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条滚轮行走道26,滚轮行走道26上部的滚道面70沿长度方向成周期性波浪状高低起伏,滚道面70的最低处为波谷26.2,滚道面70的最高处为波峰26.1,中心滚轮23滚动在滚轮行走道26上部的滚道面70上;
两导柱13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架座24,支架座24上固定连接有向上延伸的定位轮支架1,定位轮支架1的顶端左右侧分别对称固定设置有左定位轮架2.1和右定位轮架2;左定位轮架2.1和右定位轮架2上分别转动安装有左定位轮3.1和右定位轮3;
滚道面70的波谷26.2与波峰26.1之间的高度差为h;中心滚轮23由滚道面70的波谷26.2滚动到滚道面70的波峰26.1的过程中左定位轮3.1和右定位轮3均会同步上升距离为h的一段距离;右喷嘴8和左喷嘴8.1在喷射状态下,右射流导向板5和左射流导向板5.1因冲击力会向上摆动,直至右射流导向板5上侧的第一背侧面4和左射流导向板5.1上侧的第二背侧面4.1分别接触到右定位轮3的轮面和左定位轮3.1的轮面;右喷嘴8和左喷嘴8.1在喷射状态下,当中心滚轮23在滚道面70的波谷26.2时,右射流导向板5和左射流导向板5.1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为45°,当中心滚轮23在滚道面70的波峰26.1时,右射流导向板5和左射流导向板5.1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为80°;为了保证喷射角度的变化速度,进而提高喷射均匀度和覆盖面,本实施例的滚道面70上的相邻两波谷26.2或相邻两波峰26.1之间的距离远小于(百倍级的差别)从右射流导向板5和左射流导向板5.1喷出水花最终洒落的距离;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如下:
在正常情况下,蓄水池30内的水液面与直线水沟28内的沟槽27中的水液面始终保持相平,左金属吸水头21.1和右金属吸水头21都是沉入沟槽27内的液面以下的;当浇灌机器人40不需要喷水时,左高压水泵10.1和右高压水泵10均为关闭状态,右射流导向板5和左射流导向板5.1都没有受到向上的水射流的冲击,此时右射流导向板5和左射流导向板5.1会因自身重力沿铰接部37为中心向下摆动,直至右射流导向板5的迎水面38接触到右限位球6,左射流导向板5.1的迎水面38接触到左限位球6.1时右射流导向板5和左射流导向板5.1停止下摆,此时左射流导向板5.1和右射流导向板5均处于水平状态;
需要进行喷水时,左高压水泵10.1和右高压水泵10启动,左高压水泵10.1和右高压水泵10通过左吸水软管20.1和右吸水软管20持续吸取直线水沟28内的沟槽27中的水,进而使若干右喷嘴8和左喷嘴8.1向上喷出高速水射流,向上喷出的高速水射流在右射流导向板5和左射流导向板5.1的迎水板36的迎水面38的斜向引流以及在射流约束条35的约束下斜向上导流至各个水花发散通道90中,最终若干水花发散通道90中水花呈扇形发散状斜向射出,且水花的斜向射出角度与右射流导向板5和左射流导向板5.1自身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一致,从而实现对浇灌机器人40两侧的左苗木养护灌溉区29和右苗木养护灌溉区29的灌溉补水;
与此同时,在前牵引绳41或后牵引绳41.1的带动下,浇灌机器人40沿直线水沟28的延伸方向缓慢位移,浇灌机器人40沿直线水沟28的延伸方向缓慢位移的过程中,中心滚轮23沿滚轮行走道26的滚道面70连续行走,由于滚道面70沿长度方向成周期性波浪状高低起伏,进而使左定位轮3.1和右定位轮3成周期性的高低变化;
右喷嘴8和左喷嘴8.1处于持续喷射状态下,右射流导向板5和左射流导向板5.1受到持续的向上的水射流冲击力克服自身重力而向上摆动,直至右射流导向板5上侧的第一背侧面4和左射流导向板5.1上侧的第二背侧面4.1分别接触到右定位轮3的轮面和左定位轮3.1的轮面,因此,只要右喷嘴8和左喷嘴8.1处于持续喷射状态下,右射流导向板5上侧的第一背侧面4和左射流导向板5.1上侧的第二背侧面4.1始终会分别接触到右定位轮3的轮面和左定位轮3.1的轮面;当中心滚轮23在滚道面70的波谷26.2时,右射流导向板5和左射流导向板5.1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为45°,当中心滚轮23在滚道面70的波峰26.1时,右射流导向板5和左射流导向板5.1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为80°,由于中心滚轮23沿滚轮行走道26的滚道面70连续行走,进而使右射流导向板5和左射流导向板5.1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在45°至80°之间呈周期性的来回变换;右射流导向板5和左射流导向板5.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在45°至90°的范围内,角度越小喷射距离越大,随着右射流导向板5和左射流导向板5.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会成周期性的连续变大变小,进而使浇灌机器人40在沿直线水沟28行走时能对两侧的左苗木养护灌溉区29和右苗木养护灌溉区29的远处和近处都能兼顾的均匀喷水,进而使机器人的最终喷射覆盖范围更大,喷洒灌溉效果更佳均匀。
1.园林养护水资源循环利用浇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条截面成矩形状的直线水沟(28),所述直线水沟(28)的一端连通有蓄水池(30),蓄水池(30)内的水液面与所述直线水沟(28)内的沟槽(27)中的水液面始终保持相平;还包括外部供水系统,所述外部供水系统能向所述蓄水池(30)供水;所述直线水沟(28)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苗木养护灌溉区(29)和右苗木养护灌溉区(29);
所述直线水沟(28)内还设置有浇灌机器人(40),所述浇灌机器人(40)能沿所述直线水沟(28)的延伸方向行走的同时实时吸取直线水沟(28)内的沟槽(27)中的水,且所述浇灌机器人(40)能实时将吸取的水喷向直线水沟(28)两侧的左苗木养护灌溉区(29)和右苗木养护灌溉区(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养护水资源循环利用浇灌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苗木养护灌溉区(29)和右苗木养护灌溉区(29)的上方分别设置有朝内倾斜的左遮阳檐(31)和右遮阳檐(31.1),所述左遮阳檐(31)和右遮阳檐(31.1)之间形成漏水口(32),所述漏水口(32)的正下方刚好对应到直线水沟(28),从漏水口(32)漏下的雨水刚好被直线水沟(28)的沟槽(27)承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养护水资源循环利用浇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灌机器人(40)包括水平的机器人中心支架(14),所述机器人中心支架(14)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一对左滚轮支架(16.1)和一对右滚轮支架(16);所述左滚轮支架(16.1)上转动安装有左滚轮(15.1),所述右滚轮支架(16)上滚动安装右滚轮(15);所述左滚轮(15.1)的滚轮轴线与水平面垂直,所述右滚轮(15)的滚轮轴线也与水平面垂直;
所述直线水沟(28)的沟槽(27)上部分左右内壁分别沿长度发向延伸设置有左滚轮引导槽(25.1)和右滚轮引导槽(25);所述左滚轮(15.1)限位滚动于所述左滚轮引导槽(25.1)中,所述右滚轮(15)限位滚动于所述右滚轮引导槽(25)中;所述机器人中心支架(14)在左滚轮引导槽(25.1)和右滚轮引导槽(25)的约束下只能沿直线水沟(28)长度方向平动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园林养护水资源循环利用浇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中心支架(14)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前牵引绳(41),所述前牵引绳(41)沿直线水沟(28)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前牵引绳(41)的末端设置有前卷扬机,前卷扬机能驱动前牵引绳(41)向前拉动所述机器人中心支架(14),使所述机器人中心支架(14)向前平动位移;所述机器人中心支架(14)的后端固定连接有后牵引绳(41.1),所述后牵引绳(41.1)沿直线水沟(28)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后牵引绳(41.1)的末端设置有后卷扬机,后卷扬机能驱动后牵引绳(41.1)向后拉动机器人中心支架(14),使机器人中心支架(14)向后平动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园林养护水资源循环利用浇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中心支架(14)的上部两侧分别左右对称固定连接有向上延伸的左导流板支架(12.1)和右导流板支架(12);
所述右导流板支架(12)的右侧通过右水泵支架(11)固定安装有右高压水泵(10),所述右高压水泵(10)上端的出水端连通有右喷射器(9),所述右喷射器(9)上阵列设置有一排喷射方向朝上右喷嘴(8),所述右高压水泵(10)下端的进水端连通有右吸水软管(20),所述右吸水软管(20)的下端连通有右金属吸水头(21),所述右金属吸水头(21)上设置有右进液口(22),所述右金属吸水头(21)下沉至沟槽(27)内右侧的底部;所述右喷射器(9)的正上方设置有朝右倾斜的右射流导向板(5),所述右射流导向板(5)的根部的铰接部(37)铰接连接在所述右导流板支架(12)的上端;右喷射器(9)上的若干右喷嘴(8)垂直向上喷出的高速水射流在右射流导向板(5)的导流下向右斜向射出;
所述左导流板支架(12.1)的左侧通过左水泵支架(11.1)固定安装有左高压水泵(10.1),所述左高压水泵(10.1)上端的出水端连通有左喷射器(9.1),所述左喷射器(9.1)上阵列设置有一排喷射方向朝上左喷嘴(8.1),所述左高压水泵(10.1)下端的进水端连通有左吸水软管(20.1),所述左吸水软管(20.1)的下端连通有左金属吸水头(21.1),所述左金属吸水头(21.1)上设置有左进液口(22.1),所述左金属吸水头(21.1)下沉至沟槽(27)内左侧的底部;所述左喷射器(9.1)的正上方设置有朝左倾斜的左射流导向板(5.1),所述左射流导向板(5.1)的根部的铰接部(37)铰接连接在所述左导流板支架(12.1)的上端;左喷射器(9.1)上的若干左喷嘴(8.1)垂直向上喷出的高速水射流在左射流导向板(5.1)的导流下向左斜向射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园林养护水资源循环利用浇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射流导向板(5)/左射流导向板(5.1)包括矩形状的迎水板(36),所述迎水板(36)的下侧面为迎水面(38),从右喷嘴(8)/左喷嘴(8.1)向上喷出的水射流刚好射向所述迎水面(38)上,迎水面(38)受到右喷嘴(8)/左喷嘴(8.1)喷出水射流的向上的冲击力,且所述冲击力能足够克服右射流导向板(5)/左射流导向板(5.1)的自身重力,在右喷嘴(8)/左喷嘴(8.1)喷射状态下,右射流导向板(5)/左射流导向板(5.1)因所述冲击力始终有一个向上摆动的趋势;所述迎水板(36)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射流约束条(35),所述迎水板(36)的末端一体化平行连接有扇形水花发散板(33);所述扇形水花发散板(33)上与迎水面(38)相平的一面上成扇形发散阵列分布有若干水花发散隔条(34),相邻水花发散隔条(34)之间形成水花发散通道(90);所述迎水板(36)的根部为所述铰接部(37)。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园林养护水资源循环利用浇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高压水泵(10)的上端还固定安装有向上延伸的右导向板摆动限位杆(7),所述右导向板摆动限位杆(7)的顶端为圆形的右限位球(6),所述右射流导向板(5)因为自身重力沿铰接部(37)向下摆动至迎水面(38)接触到右限位球(6)时,右射流导向板(5)处于水平状态;所述左高压水泵(10.1)的上端还固定安装有向上延伸的左导向板摆动限位杆(7.1),所述左导向板摆动限位杆(7.1)的顶端为圆形的左限位球(6.1),所述左射流导向板(5.1)因为自身重力沿自身铰接部(37)向下摆动至迎水面(38)接触到左限位球(6.1)时,左射流导向板(5.1)处于水平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园林养护水资源循环利用浇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中心支架(14)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导孔座(17),所述导孔座(17)上设置有两竖向贯通的导孔(50);还包括两导柱(13),两所述导柱(13)分别活动穿过两所述导孔(50),两所述两导柱(13)的下端共同连接有配重块(18),所述配重块(18)的下方通过中心滚轮支架(19)支撑安装有轴线与水平方向平行的中心滚轮(23);所述直线水沟(28)内的沟槽(27)的底部中线位置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条滚轮行走道(26),滚轮行走道(26)上部的滚道面(70)沿长度方向成周期性波浪状高低起伏,滚道面(70)的最低处为波谷(26.2),滚道面(70)的最高处为波峰(26.1),所述中心滚轮(23)滚动在所述滚轮行走道(26)上部的滚道面(70)上;
两所述导柱(13)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架座(24),所述支架座(24)上固定连接有向上延伸的定位轮支架(1),所述定位轮支架(1)的顶端左右侧分别对称固定设置有左定位轮架(2.1)和右定位轮架(2);所述左定位轮架(2.1)和右定位轮架(2)上分别转动安装有左定位轮(3.1)和右定位轮(3);
滚道面(70)的波谷(26.2)与波峰(26.1)之间的高度差为h;中心滚轮(23)由滚道面(70)的波谷(26.2)滚动到滚道面(70)的波峰(26.1)的过程中左定位轮(3.1)和右定位轮(3)均会同步上升距离为h的一段距离;
右喷嘴(8)和左喷嘴(8.1)在喷射状态下,右射流导向板(5)和左射流导向板(5.1)因所述冲击力会向上摆动,直至右射流导向板(5)上侧的第一背侧面(4)和左射流导向板(5.1)上侧的第二背侧面(4.1)分别接触到所述右定位轮(3)的轮面和左定位轮(3.1)的轮面;右喷嘴(8)和左喷嘴(8.1)在喷射状态下,当中心滚轮(23)在滚道面(70)的波谷(26.2)时,右射流导向板(5)和左射流导向板(5.1)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为45°,当中心滚轮(23)在滚道面(70)的波峰(26.1)时,右射流导向板(5)和左射流导向板(5.1)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为80°。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