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桌椅铰接组件及列车桌板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通过汇集现阶段出现故障问题分析发现,小桌板折页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了承载力过低(低于目标承载力10kg)的现象,通过分析现有使用材料和分析结构发现,小桌板在旋转过程中因弹簧受力,产生变形,而弹簧在使用一定阶段后会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弹力下降(扭矩降低),甚至失效的状况。随着高速轨道车辆的迅速发展,选择乘坐动车外出的人越来多,一些乘客不再是仅仅要求列车提供乘坐功能,还要有提供旅途中休息、娱乐、工作、就餐等不同需求的装备。
比如现有技术中,cn201310707576.7一种用于列车座椅的桌板提供了一种桌板,但是其结构复杂,自动卡位不方便,结构复杂,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cn200820060041.x的一种用于高速列车座椅的扶手折叠桌板,乘客不能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调整桌板与人体之间的距离。而且如果靠背放下角度大的话,有可能会造成对后方的小桌板上的物体干涉。甚至会造成前后排旅客产生矛盾、冲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桌椅铰接组件及列车桌板组件。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桌椅铰接组件,包括与座椅靠背连接的第一合页连接板、与桌板连接的第二合页连接板、设置在第一合页连接板上的第一合页铰接座、至少两个设置在第二合页连接板上的第二合同铰接座、穿插在第一合页铰接座与第二合同铰接座之间的螺栓、设置在第一合页铰接座一端的第一内止口、设置在第一合页铰接座另一端的第一定位端面、设置在第一定位端面上的第一卡位舌头、以及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二合同铰接座的端面上且用于与第一卡位舌头咬合的咬合端面;
在第一内止口中设置有用于将第一定位端面与咬合端面贴合的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第一合页铰接座位于相邻的第二合同铰接座之间的第二中间豁口处。
在第二合页连接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桌板连接的第二螺丝孔,在第二合同铰接座上设置有位于第二螺丝孔上方的第二工艺豁口。
螺栓为六方头螺栓,在第二合同铰接座上设置有六方头螺栓的六方头对应的第二六方内孔。
第一卡位舌头为扇形结构,其两侧边分别为第一卡位直角边与第一卡位斜边。
弹簧为聚氨酯弹簧。
弹簧套装在螺栓上且位于第一内止口底部,在螺栓还依次套装有位于弹簧外侧的第一垫圈、推力轴承、第二垫圈、定位压套、以及螺母;
第一内止口与另一个第二合同铰接座的对应端面设置有间隙,该间隙大于第一卡位舌头的厚度;
定位压套设置在另一个第二合同铰接座的通孔中。
定位压套固定设置在另一个第二合同铰接座的通孔中。
在咬合端面上设置有第二中间端面,在第二中间端面一侧通过第二过渡斜面连接有第二卡位斜面,在第二卡位斜面另一侧以及第二中间端面另一侧分别连接有第二定位凸起,在第二卡位斜面与第二定位凸起之间以及在第二中间端面与第二定位凸起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二挡位台阶。
一种列车桌板组件,包括座椅靠背、以及桌板;桌板通过桌椅铰接组件安装在座椅靠背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爆炸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爆炸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座椅靠背;2、桌板;3、桌椅铰接组件;4、第一合页连接板;5、第一合页铰接座;6、第二合页连接板;7、第二合同铰接座;8、六方头螺栓;9、聚氨酯弹簧;10、第一垫圈;11、推力轴承;12、第二垫圈;13、定位压套;14、螺母;15、第一定位端面;16、第一卡位舌头;17、第一卡位直角边;18、第一卡位斜边;19、第一内止口;20、第二中间豁口;21、第二六方内孔;22、第二工艺豁口;23、第二螺丝孔;24、第二中间端面;25、第二卡位斜面;26、第二过渡斜面;27、第二定位凸起;28、第二挡位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桌椅铰接组件,包括与座椅靠背1连接的第一合页连接板4、与桌板2连接的第二合页连接板6、设置在第一合页连接板4上的第一合页铰接座5、至少两个设置在第二合页连接板6上的第二合同铰接座7、穿插在第一合页铰接座5与第二合同铰接座7之间的螺栓、设置在第一合页铰接座5一端的第一内止口19、设置在第一合页铰接座5另一端的第一定位端面15、设置在第一定位端面15上的第一卡位舌头16、以及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二合同铰接座7的端面上且用于与第一卡位舌头16咬合的咬合端面;
在第一内止口19中设置有用于将第一定位端面15与咬合端面贴合的弹簧。
通过弹簧的作用,使得第一卡位舌头16与咬合端面咬合,从而实现自动定位。
第一合页铰接座5位于相邻的第二合同铰接座7之间的第二中间豁口20处,设计合理,受力均衡,不易损坏。
在第二合页连接板6上设置有用于与桌板2连接的第二螺丝孔23,在第二合同铰接座7上设置有位于第二螺丝孔23上方的第二工艺豁口22,从而方便螺栓连接,工艺合理。
螺栓为六方头螺栓8,在第二合同铰接座7上设置有六方头螺栓8的六方头对应的第二六方内孔21,利用内六方内孔实现对六方螺栓的自动定位。
第一卡位舌头16为扇形结构,其两侧边分别为第一卡位直角边17与第一卡位斜边18,利用斜面实现自动滑入滑出,通过直角边实现定位。
弹簧为聚氨酯弹簧9。
弹簧套装在螺栓上且位于第一内止口19底部,在螺栓还依次套装有位于弹簧外侧的第一垫圈10、推力轴承11、第二垫圈12、定位压套13、以及螺母14;
第一内止口19与另一个第二合同铰接座7的对应端面设置有间隙,该间隙大于第一卡位舌头16的厚度;
定位压套13设置在另一个第二合同铰接座7的通孔中。从而实现轴向尺寸的间隙尺寸的固定。
定位压套13固定设置在另一个第二合同铰接座7的通孔中。
作为具体结构,在咬合端面上设置有第二中间端面24,在第二中间端面24一侧通过第二过渡斜面26连接有第二卡位斜面25,在第二卡位斜面25另一侧以及第二中间端面24另一侧分别连接有第二定位凸起27,在第二卡位斜面25与第二定位凸起27之间以及在第二中间端面24与第二定位凸起27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二挡位台阶28。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使用者在座椅靠背上旋转桌板2,通过桌椅铰接组件3实现终点的自动定位,第一合页连接板4,第二合页连接板6,实现固定连接,第一合页铰接座5,第二合同铰接座7实现铰接连接,六方头螺栓8实现铰接连接,在聚氨酯弹簧9的作用下,咬合端面始终与第一定位端面15贴合连接,通过第二中间端面24,实现第一卡位舌头16自由摆动,通过第一垫圈10,推力轴承11,第二垫圈12,实现摆动支撑,噪音小,阻力小。通过定位压套13,螺母14保证间隔间隙尺寸的确定,通过第一卡位斜边18实现自动滑入滑出,通过第一卡位直角边17实现定位,当旋转到终点位置,在弹簧的作用下,第一卡位舌头16进入到第一内止口19中实现终点点位,第二中间豁口20方便安装,第二六方内孔21方便,第二卡位斜面25实现定位,第二过渡斜面26实现平缓进入与离开,第二定位凸起27实现挡位,第二挡位台阶28实现定位。
本实施例的列车桌板组件,包括座椅靠背1、以及桌板2;桌板2通过桌椅铰接组件3安装在座椅靠背1上。
在满足使用条件的情况下,利用本实用新型以及用聚氨酯代替弹簧,充分发挥其弹性好、强度高、承载力强的优势。通过上千次的旋转试验,使用聚氨酯材料解决了因使用弹簧所造成的故障的解决了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充分描述是为了更加清楚的公开,而对于现有技术就不再一一例举。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技术方案进行组合是显而易见的。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1.一种桌椅铰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座椅靠背(1)连接的第一合页连接板(4)、与桌板(2)连接的第二合页连接板(6)、设置在第一合页连接板(4)上的第一合页铰接座(5)、至少两个设置在第二合页连接板(6)上的第二合同铰接座(7)、穿插在第一合页铰接座(5)与第二合同铰接座(7)之间的螺栓、设置在第一合页铰接座(5)一端的第一内止口(19)、设置在第一合页铰接座(5)另一端的第一定位端面(15)、设置在第一定位端面(15)上的第一卡位舌头(16)、以及设置在其中一个第二合同铰接座(7)的端面上且用于与第一卡位舌头(16)咬合的咬合端面;
在第一内止口(19)中设置有用于将第一定位端面(15)与咬合端面贴合的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椅铰接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合页铰接座(5)位于相邻的第二合同铰接座(7)之间的第二中间豁口(20)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椅铰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合页连接板(6)上设置有用于与桌板(2)连接的第二螺丝孔(23),在第二合同铰接座(7)上设置有位于第二螺丝孔(23)上方的第二工艺豁口(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椅铰接组件,其特征在于:螺栓为六方头螺栓(8),在第二合同铰接座(7)上设置有六方头螺栓(8)的六方头对应的第二六方内孔(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桌椅铰接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卡位舌头(16)为扇形结构,其两侧边分别为第一卡位直角边(17)与第一卡位斜边(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椅铰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弹簧为聚氨酯弹簧(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桌椅铰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弹簧套装在螺栓上且位于第一内止口(19)底部,在螺栓还依次套装有位于弹簧外侧的第一垫圈(10)、推力轴承(11)、第二垫圈(12)、定位压套(13)、以及螺母(14);
第一内止口(19)与另一个第二合同铰接座(7)的对应端面设置有间隙,该间隙大于第一卡位舌头(16)的厚度;
定位压套(13)设置在另一个第二合同铰接座(7)的通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桌椅铰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定位压套(13)固定设置在另一个第二合同铰接座(7)的通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桌椅铰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咬合端面上设置有第二中间端面(24),在第二中间端面(24)一侧通过第二过渡斜面(26)连接有第二卡位斜面(25),在第二卡位斜面(25)另一侧以及第二中间端面(24)另一侧分别连接有第二定位凸起(27),在第二卡位斜面(25)与第二定位凸起(27)之间以及在第二中间端面(24)与第二定位凸起(27)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二挡位台阶(28)。
10.一种列车桌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靠背(1)、以及桌板(2);桌板(2)通过权利要求1-9任一项的桌椅铰接组件(3)安装在座椅靠背(1)上。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