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加工用打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6-29  80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合金打孔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铝合金加工用打孔装置。



背景技术:

打孔机是适应制造业应用自动化设备替代人手的趋势而发展起来的,用来解决传统打孔、钻孔、扩孔、铣孔等加工环节的打孔问题。

现有的打孔机在进行打孔时,通常是将铝合金板放置在打孔机上的工作台进行打孔,打孔过程中钻头钻穿铝合金板后容易与打孔机上的工作台接触,从而造成打孔机的磨损,并且打孔过程中的废屑虽然有清理结构进行清理,但耗费的能源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铝合金加工用打孔装置,解决了现有的铝合金加工用打孔装置实用性差和使用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铝合金加工用打孔装置包括:

机体,所述机体包括焊接在其左端上部的电机框架,且所述电机框架前后两侧开有竖槽,所述电机框架内垂直插接有电动机,且所述电动机前后两侧均焊接有贯穿竖槽的推把,所述电动机底部布置有与其动力输出端处螺接的钻头,且所述电动机通过推把与竖槽滑动连接,所述机体内壁底部左右两侧处开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导向槽,且所述机体前后两侧开有与导向槽位置对应并相通的侧通口,所述导向槽上方分布有前板体以及后板体,且所述前板体布置于后板体前方并与后板体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前板体以及后板体底部内侧左右两端均通过螺钉钉合有卡在导向槽中的滑柱,且所述滑柱外侧均设有与其为一体并贯穿导向槽以及侧通口的导向栓,所述导向栓上并靠近侧通口以及导向槽外侧处均螺接有两个螺帽,所述前板体以及后板体底端分别布置有接灰盘以及框体,且所述前板体顶端左右两侧处开有圆孔,所述接灰盘后端插接在框体内,所述框体通过螺钉与后板体固定,且所述接灰盘顶端左右两侧处嵌入设置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机体还包括位于其底部且与其为一体的支撑座。

优选的,所述机体前方上部通过螺栓固定有至少三个均匀排布的卡环。

优选的,所述前板体以及后板体均通过滑柱与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前板体通过接灰盘与所述框体连接。

优选的,两个所述弹簧与圆孔的位置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所述弹簧与圆孔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前板体、后板体、导向栓、螺帽以及滑柱,有效的避免了钻头对机体的磨损,同时通过设置接灰盘、框体以及弹簧,能够对废屑进行有效的收集,且能源耗费低,提升了该种铝合金加工用打孔装置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中弹簧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中框体的b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前板体与后板体的拆分示意图。

图中标记:1-机体,2-支撑座,3-前板体,4-后板体,5-导向槽,6-侧通口,7-导向栓,8-螺帽,9-弹簧,10-圆孔,11-接灰盘,12-框体,13-滑柱,14-卡环,15-电机框架,16-电动机,17-竖槽,18-推把,19-钻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铝合金加工用打孔装置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包括焊接在其左端上部的电机框架15,且所述电机框架15前后两侧开有竖槽17,所述电机框架15内垂直插接有电动机16,且所述电动机16前后两侧均焊接有贯穿竖槽17的推把18,所述电动机16底部布置有与其动力输出端处螺接的钻头19,且所述电动机16通过推把18与竖槽17滑动连接,所述机体1内壁底部左右两侧处开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导向槽5,且所述机体1前后两侧开有与导向槽5位置对应并相通的侧通口6,所述导向槽5上方分布有前板体3以及后板体4,且所述前板体3布置于后板体4前方并与后板体4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前板体3以及后板体4底部内侧左右两端均通过螺钉钉合有卡在导向槽5中的滑柱13,且所述滑柱13外侧均设有与其为一体并贯穿导向槽5以及侧通口6的导向栓7,所述导向栓7上并靠近侧通口6以及导向槽5外侧处均螺接有两个螺帽8,所述前板体3以及后板体4均通过滑柱13与所述导向槽5滑动连接,首先,使用者可先将电动机16的外接插头连接至电源处,然后使用者可先将靠近导向槽5外侧的螺帽8顺时针向内侧拧动,接着向外侧拉动前板体3以及后板体4,前板体3以及后板体4即可通过滑柱13沿着导向槽5向外侧滑动,使得前板体3以及后板体4之间的间距扩张,然后使用者即可将铝合金板放置在前板体3以及后板体4上,并适当移动铝合金板,使打孔处对准前板体3以及后板体4之间的缝隙处,然后顺时针扭动靠近导向槽5外侧的螺帽8以及靠近侧通口6处的螺帽8,接着启动电动机16,电动机16将带动钻头19进行转动,使用者即可握住推把18,并推把18使推把18沿着竖槽17向下移动,从而对铝合金板进行打孔,有效的避免了钻头19对机体1的磨损。

根据实施例1进一步阐述,如图1-4所示,所述前板体3以及后板体4底端分别布置有接灰盘11以及框体12,且所述前板体3顶端左右两侧处开有圆孔10,所述接灰盘11后端插接在框体12内,所述框体12通过螺钉与后板体4固定,所述前板体3通过接灰盘11与所述框体12连接,且所述接灰盘11顶端左右两侧处嵌入设置有弹簧9,两个所述弹簧9与圆孔10的位置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所述弹簧9与圆孔10相匹配,同时使用者还可将弹簧9向下按压,并向前移动接灰盘11,当弹簧9随着接灰盘11一并移动至圆孔10处时,弹簧9将立即回弹并卡入圆孔10中,接灰盘11即可得以稳固,所以在打孔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屑将通过前板体3以及后板体4之间间距的缝隙处掉落至接灰盘11上,从而能够对废屑进行有效的收集。

所述机体1还包括位于其底部且与其为一体的支撑座2,支撑座2能够对机体1进行支撑,使机体1在使用时能够更为平稳。

所述机体1前方上部通过螺栓固定有至少三个均匀排布的卡环14,使用者可将用于更换的钻头19插入卡环14内进行存放,以便于取用更换。

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仪器型号:

电动机的型号为:5ik90gn-ymf

上述实施例中运用的:1-机体,2-支撑座,3-前板体,4-后板体,5-导向槽,6-侧通口,7-导向栓,8-螺帽,9-弹簧,10-圆孔,11-接灰盘,12-框体,13-滑柱,14-卡环,15-电机框架,16-电动机,17-竖槽,18-推把,19-钻头,均可通过市场购买或私人定制获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铝合金加工用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合金加工用打孔装置包括:

机体(1),所述机体(1)包括焊接在其左端上部的电机框架(15),且所述电机框架(15)前后两侧开有竖槽(17),所述电机框架(15)内垂直插接有电动机(16),且所述电动机(16)前后两侧均焊接有贯穿竖槽(17)的推把(18),所述电动机(16)底部布置有与其动力输出端处螺接的钻头(19),且所述电动机(16)通过推把(18)与竖槽(17)滑动连接,所述机体(1)内壁底部左右两侧处开有两条相互平行的导向槽(5),且所述机体(1)前后两侧开有与导向槽(5)位置对应并相通的侧通口(6),所述导向槽(5)上方分布有前板体(3)以及后板体(4),且所述前板体(3)布置于后板体(4)前方并与后板体(4)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前板体(3)以及后板体(4)底部内侧左右两端均通过螺钉钉合有卡在导向槽(5)中的滑柱(13),且所述滑柱(13)外侧均设有与其为一体并贯穿导向槽(5)以及侧通口(6)的导向栓(7),所述导向栓(7)上并靠近侧通口(6)以及导向槽(5)外侧处均螺接有两个螺帽(8),所述前板体(3)以及后板体(4)底端分别布置有接灰盘(11)以及框体(12),且所述前板体(3)顶端左右两侧处开有圆孔(10),所述接灰盘(11)后端插接在框体(12)内,所述框体(12)通过螺钉与后板体(4)固定,且所述接灰盘(11)顶端左右两侧处嵌入设置有弹簧(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加工用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还包括位于其底部且与其为一体的支撑座(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加工用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前方上部通过螺栓固定有至少三个均匀排布的卡环(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加工用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体(3)以及后板体(4)均通过滑柱(13)与所述导向槽(5)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加工用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体(3)通过接灰盘(11)与所述框体(1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加工用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弹簧(9)与圆孔(10)的位置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所述弹簧(9)与圆孔(10)相匹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合金加工用打孔装置,适应于铝合金打孔技术领域的生产与应用,铝合金加工用打孔装置包括:机体,机体包括焊接在其左端上部的电机框架,且电机框架前后两侧开有竖槽,电机框架内垂直插接有电动机,且电动机前后两侧均焊接有贯穿竖槽的推把,电动机底部布置有与其动力输出端处螺接的钻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前板体、后板体、导向栓、螺帽以及滑柱,有效的避免了钻头对机体的磨损,同时通过设置接灰盘、框体以及弹簧,能够对废屑进行有效的收集,且能源耗费低,提升了该种铝合金加工用打孔装置的实用性和适用性,解决了现有的铝合金加工用打孔装置实用性差和使用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加珍;吕始鹏;李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9.23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 https://bbs.8miu.com/read-37043.html

最新回复(0)